古诗鉴赏之表达方式(2018届)ppt模板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登幽州台歌》 “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 然而涕下。”
全诗以慷慨悲凉的调子,直接通过登幽州台 表达了诗人功业难就、空怀壮志的悲愤和失意苦闷 的情怀。这首诗采用了直抒胸臆的手法。表达了诗 人功业难就的悲愤和失意苦闷的情怀。
《乐府诗集•鼓吹曲辞》 上邪!我欲与君相知,长命无绝衰。山 无陵,江水为竭,冬雷震震,夏雨雪,天 地合,乃敢与君绝!
1.表达方式 鉴赏诗歌的“表达方式”,就是针对“记
叙”“描写”“议论”“抒情”进行鉴赏。因为诗 歌以写景抒情为主,故要特别关注描写这种表达方 式,它包括“白描” “细节描写”“正面描 写”“侧面描写”等。特别要关注抒情这种表达方 式,它包括“直抒胸臆”“融情于景”“情景交融” 等等。
2.常见的命题方式 (1)这首诗描绘了一个什么样的画面(或情景),
[解析] 本题考查抒情的表达方式。要从两个方面去分析, 哪是“景”,哪是“情”,“景”是“东船西舫”“江心 秋月白”,为什么会“悄无言”,是因为“东船西舫”上 的人被琵琶女的乐声感动了。 [自组答案] 这是情景交融的表现手法。(1分)(步骤一) 诗人通过写周围船只的静,写江上月光的皎洁,(1分)(步 骤二)表现了琵琶女技巧的高超。(1分)(步骤三)
2.借物抒情
作者对某种物象有所感触时,把自身所要抒
发的感情、表达的思想寄寓在此物中。
赋得古原草送别
作者借
白居易
“原上草”的
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 顽强抗争,尽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情发出对自然
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 规律不可抗拒 又送王孙去,凄凄满别情。 的感叹。
卜算子 黄州定慧院寓居作
二、答题模板 解答鉴赏表达手法类题目可采用下面的步骤: 步骤一:指出诗歌记叙、描写、议论、抒情手
法的基本特点; 步骤二:结合诗句阐释表现手法是如何运用的; 步骤三:简析表现手法对塑造人物形象、表情
[注] ①周朴(?—878):字太朴,吴兴(今属浙江) 人。②消魂:这里形容极其哀愁。③泾水:渭水支 流,在今陕西省中部,古属秦国。萦纡:旋绕曲折。 你认为这首诗在写作上是如何处理情景关系的?
(一)诗歌大意要读懂 此诗是一首怀古诗。这首诗的标题点明了
时间——春日,地点——古秦国,内容——怀 古。诗的前六句描绘眼前之景,后两句表达了 怀古伤今之情。诗人春日眺望泾水之滨,不见 春草,只见古碑,行客之路尽是黄沙,想当年 秦国何等强盛,看如今唐王朝的国势日衰,眼 前一片荒凉,于是“不堪回首”之情油然而生。 (二)审读题目要仔细
4.情景交融 这种方式将感情融会在特定的自然景物或
生活场景中,借对自然景物或场景的描摹刻画 来抒发感情,是一种间接而含蓄的抒情方式。
比如杜甫的“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写景之中包含着 对春雨的“喜悦”之情;“感时花溅泪,恨别 鸟惊心”,则借景表达了诗人对国家的忧虑和 对家人的思念之情。柳永的“今宵酒醒何处, 杨柳岸,晓风残月”,场景描写之中,寄寓着 诗人的离愁别恨。另如宋祁的“红杏枝头春意 闹”、张先的“云破月来花弄影”等等,都是 情景交融的典范。
评卷 情与景之间的其他的关系。
考 送检
情景交融,寓情于景,表达了一种低沉、落寞
生 样卷 的思想情绪。
得分:2分
乙
失误类型:情景关系不全面,概念不清,重复作答
专家 失分探因:“情景交融”与“融情于景”是一回事。
评卷 得2分。本题情与景的关系为递进关系:先是触景生
情,再是融情于景。具体来说是融哀情于哀景。
情景关系
(三)解题思路要清晰 解答诗歌“情景关系”类题目,首先应当明
确常见的几种相关情景手法,如“触景生情”(借 景生情)、“情景交融”(融情于景),从另一个角 度来说还有“以乐景写乐情”“以乐景写哀 情”“以哀景写哀情”“以哀景写乐情”等。其 次一般要结合诗歌具体分析是如何使用这种方法, 景为何景,情为何情。景情的联系。此诗触景生 情、寓情于景、写哀景抒哀情的手法,在情感上 则蕴含了一种低沉、落寞的思想情绪。
6、借古讽今
绝句 李清照
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 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这是一首借古讽今的怀古诗。作者通 过赞颂楚霸王项羽的英雄气概,谴责了宋 王朝仓皇南逃、不思北上的行为;简洁而 有意味,颇显豪气。
绣岭宫词 李洞
春日迟迟春草绿,夜棠开尽飘香玉。 绣岭宫前鹤发翁,犹唱开元太平曲。 注:绣岭,长安著名风景区,专供唐明皇及其后 妃玩乐之所。 李洞,生活于晚唐,是时社会危机日益严重, 国是风雨飘摇,而僖宗荒淫嬉戏,贪残昏朽。
例如元稹《菊花》:“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 开尽更无花。”诗的后两句,点出喜爱菊花的原 因和对菊花历尽风霜而后凋的坚贞品格的赞美。
(四)抒情 表达作者强烈的爱憎、好恶、喜怒、哀乐
等主观感情。有直接抒情,也有间接抒情,具 体的抒情手法有:
1.借景抒情 作者对某种景象有所感触时,把自身所要抒发的
感情、表达的思想寄寓在此景中,通过描写此景予以 抒发,这种抒情方式就叫借景抒情。在我国古代诗歌 中,松、竹、梅、菊、柳、山石、溪流、沙漠、古道、 边关、落日、夜月、清风、细雨、微草等等,都是诗 人常常借以抒情的对象。“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 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写出了一片萧飒悲凉的秋景,造成一种凄清衰颓的氛 围,形象地描绘出天涯游子凄楚、悲怆、彷徨无助的 客子之悲。
表 达 方 式 命题指数 ☆☆☆☆
命题分析
(1)202X年全国所有高考试卷中,新课标全国卷、 北京卷、江西卷考查了这一考点;
(2)该考点是诗歌鉴赏的重要考点,出现的频 率较高,常常与诗句的赏析、思想情感以 及诗歌内容综合考查。
问题:从“景”与“情”的角度,赏析白居易《琵琶行》 中“东船西舫悄无言,唯见江心秋月白”一句。(3分)
化过程。 例如:“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
关。” (陆游《书愤》)用叙述的方式写自己亲 临抗金前线的值得纪念的往事。
(二)描写 用生动形象的语言对人物、事件、环境所
作的具体描绘和刻画。 例如:杜甫《漫成一首》“江月去人只数
尺,风灯照夜欲三更。沙头宿鹭联拳静,船尾 跳鱼拨剌鸣”。诗歌从水中月景写起,生动地 描写了白鹭曲着身子,恬静地夜宿在月照下的 沙滩,船尾大鱼跃出水面而发出拨剌的响声, 一动一静构成了江上月夜宁静的美景。
注:南山:即庐山,当时是佛教、道教云集的胜 地。
这首诗记叙、描写、议论、抒情有机地结合 在一起,请结合全诗,作简要评析。
答案:首两句记叙诗人的生活环境,用一个 “而”字表示强烈转折,显示与众不同,悠然 自得的心境;三、四两句议论,以设问方式揭 示出心志淡远是在“人境”中独享安闲的缘由。 五至八句细致地描写采菊的过程,并以所见写 心境,“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中自有 “悠然”的心境。收尾两句抒情:“忘言”中 渗透出诗人对隐居生活的由衷喜爱。
(四)评分细则要明了 题干中指明了“情景关系”:要答出“触景生
情”“寓情于景”“写哀景抒哀情”。每个要点分 别为2分。 (五)组织答案要规范
①触景生情,②寓情于景,③写哀景抒哀情。 (每个要点2分)
考 送检 本诗描绘眼前之景,表达了怀古伤今之情。
生 样卷
得分:2分
甲 失误类型:情景关系不全面
专家 失分探因:只是答出了触景生情,得2分。没能答出
这首诗,托物自嘲,蝉因处在高高的树梢上,只能吸 风饮露,叫的声音再大也没有用,白白地浪费精力,自 己不也是这样吗?因为太清高,不趋炎附势,即使不停 地写诗文,鸣不平,甚至写到才思枯竭,都不见什么反 应,多么令人伤心!抒发了诗人的牢骚哀怨、怀才不遇 的悲愤心情。
还有于谦的《石灰吟》、郑板桥的《竹石》等。
5、托物言志
是作者借助物的象征义来表达个人胸 怀心志的一种艺术手法,又叫感物抒怀。
墨梅 王冕
我家洗砚池头树,朵朵花开淡墨痕。 不要人夸颜色好,只留清气满乾坤。
【析】此诗运用了托物言志的手法,抒 发了作者要像梅花那样的高洁、淡雅, 不向世俗献媚的坚贞、纯洁的操守。
《蝉》李商隐 本以高难饱,徒劳恨费声。五更疏欲断,一树碧无情。 薄宦梗犹泛,故园芜已平。烦君最相警,我亦举家清。
参考答案:这首诗运用了直抒胸臆的 手法,写一位女子对“君”剖白心迹, 直接 表达了女子至真、至善、至烈的爱情, 显得坦荡、真率而震撼人心。
练习
例5:阅读下面一首词,然后回答问题。 饮酒
陶渊明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注。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 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春行即兴 李华
宜阳城下草萋萋,涧水东流复向西。 芳树无人花自落,春山一路鸟空啼。 古人在谈到诗歌创作时曾说:“作诗不过情、 景二端。"请从“景”和“情”的角度来赏析这首诗。
参考答案:这首诗运用了借景抒情的手法, 借助绿草、芳树、涧水和春山等意象描绘出诗人 行经宜阳时即目所见的暮春景象, 透露出诗人伤 春、凄凉之情,情景交融,感染力强。
三四句写一位白发老翁唱太平曲,意在借古 讽今。借开元盛世反衬僖宗的荒淫昏朽,表达人 们对太平盛世的思慕,对危机深重,国势飘摇的 社会现实的不满。
7.直接抒情 也称直抒胸臆,是一种不要任何“附着
物”,而由作者直接对有关人物、事件等表明 爱憎态度的一种抒情方式。
比如《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的结尾“呜呼, 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 就直截了当地抒发了诗人甘愿为天下贫寒的知 识分子的幸福而牺牲自己的高尚情操。
3.借事抒情 作者把自身所要抒发的感情、表达的思想寄寓在某事中
• 例3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秋思 张籍
洛阳城里见秋风,欲作家书意万重。
复恐匆匆说不尽,行人临发又开封。
请赏析三四两句所使用的艺术手法。
这首诗运用了 借事抒情(寓情于事)手法,描绘了
日常生活中寄家书时害怕“说不尽”“临发又开封”的
特别注意区分描写中的直接描写、间接描 写,细节描写和白描;抒情中的直接抒情和间 接抒情。还应注意同一首诗中,可综合运用多 种表达方式。
[特别提示] 诗歌中主要考查侧面描写中的 渲染、烘托、动静结合、虚实相生、细节描写、 白描等。 (三)议论
对人和事物的好坏、是非、价值、特点、作 用等所表示的意见。
请你加以概括说明。 (2)本诗运用了什么描写方法? (3)试简要说明本诗中情与景的关系。(如上面题目) (4)词的上方运用了什么手法来写景?
(2011·新课标全国卷)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后 面的题目。(6 分)
春日秦国怀古 周 朴①
荒郊一望欲消魂②,泾水萦纡③傍远村。 牛马放多春草尽,原田耕破古碑存。 云和积雪苍山晚,烟伴残阳绿树昏。 数里黄沙行客路,不堪回首思秦原。
苏轼
缺月挂疏桐,漏断人初静。谁见幽人独往来, 缥缈孤鸿影。
惊起却回头,有恨无人省。拣尽寒枝不肯栖, 寂寞沙洲冷。
这首词的下阙运用了借物抒情的手法,借写 缥缈孤鸿的具体形象,表现了作者被贬谪黄州时 期的孤寂处境和高洁自许、不愿随波逐流的品格。 作者把自己的主观感情物象化,达到了生动具体 感人的艺术效果。
行动细节,非常真切细腻地表现了 作客他乡之人对家乡亲人深切思念的
情感,
达到了 具体生动而感人的 表达效果。
杜甫《江南逢李龟年》
歧王斋里寻常见,崔九堂前几度闻。 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
本诗借写与李龟年的重逢之事,流露出对 开元盛世的深情眷恋,也流露出了希望破灭 后的哀怨。
李龟年是一个受到皇帝特别优待的著名歌唱 家,但在安史之乱后,却流落江南,只是在 酒席上为人演唱。当时杜甫自己也经历了落 第失子的磨难,晚景凄凉。这一相会不能不 使杜甫感慨万千。“岐王宅里”、“崔九堂 前”不但有开元盛世的繁荣,也有年轻杜甫 的充满了浪漫情调的生活和理想,而这次重 逢时,遭受了八年动乱的唐王朝业已从繁荣 昌盛的顶峰跌落下来,陷入重重矛盾之中; 而这一切美好回忆,都已成为过去而荡然无 存。这首短小的绝句包含国势哀变、人世沧 桑……
一.思维趋向 了解常见的表达方式:记叙、议论、抒情、描写、说明
指出下面这首诗所用的表达方式。
西塞山怀古 刘禹锡
王濬楼船下益州,金陵王气黯然收。 千寻铁锁沉江底,一片降帆出石头。
(叙事)
人世几回伤往事,பைடு நூலகம்形依旧枕寒流。(议论)
从今四海为家日,故垒萧萧芦荻秋。 (抒情)
(一)记叙 记叙人物的经历或事情的发生、发展、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