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师范大学智慧树知到“小学教育”《德育原理》网课测试题答案3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东北师范大学智慧树知到“小学教育”《德育原理》网课
测试题答案
(图片大小可自由调整)
第1卷
一.综合考核(共15题)
1.在对学生进行心理疏导的过程中,要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在这个过程中,学生的能动作用能否发挥并不重要。
()
A、错误
B、正确
2.品德内化是德育的目的,它是外在的社会价值因素与人内在心理相互结合的过程。
()
A.错误
B.正确
3.根据德育过程具有渐进性和反复性的特点,做好德育工作需要注意的问题有()
A.思想品德培养不能急于求成更不能搞“立竿见影”
B.应当循序渐进,拾阶而进
C.坚持“百年树人”常抓不懈
D.思想品德教育要反复抓,抓反复
4.简析体谅模式的利弊。
5.关于德育工作者的劳动表述正确的是()
A.德育工作者的劳动是社会物质财富再生产的劳动
B.德育工作者的劳动是生产社会精神产品的劳动
C.德育工作者的劳动是社会思想道德再生产的劳动
D.德育工作者的劳动是文化科学知识再生产的劳动
6.德育工作的对象是人,人在社会生活中是不断发展变化的,人的发展的多变性和社会生活的复杂性,决定了德育工作的复杂性。
如何做好德育工作,在客观上需要有一定的理论做指导。
()
A.错误
B.正确7.把德育视为全面发展教育组成部分之一,同智育、体育、美育、劳动技术教育居于同等重要的地位,这种认识,可概括为各育平等的教育地位观。
()
A.错误
B.正确
8.丰富德育理论,提高德育理论的科学化水平需要做出的努力有()。
A、不拘已有的理论敢于冲破旧的理论束缚
B、不拘就教育论教育的研究模式
C、理论联系实际
D、广泛借鉴古今中外的德育理论和优秀的德育遗产
9.德育即爱国主义教育、集体主义教育、劳动教育、社会主义理想和共产主义理想教育,此种定义方式是基于对德育本质的不同认识出发的。
()
A.正确
B.错误
10.班主任作为教师,其任务与一般教师的任务有共性,但是作为班级的领导者、管理者、教育者,还有自己特殊的任务,具体包括哪些任务?()
A.组织任务
B.管理任务
C.协调任务
D.教育任务
11.德育过程构成的各种要素及其相互关系对德育工作影响是很大的。
当各要素在一定的时间和空间内相互协调一致,呈现一种和谐关系时,德育过程的效果就差,相反,当各要素在一定时间和空间内互不一致、互不协调时,德育过程成效就高。
()
A.正确
B.错误
12.在德育中任何方法上的不当,都没有比教育者自身言行不一更糟糕的了。
()
A、错误
B、正确
13.班集体是学校为实现教育教学目的而建立起来的重要组织形式,是进行施教的基本群体形式。
()
A.正确
B.错误
14.班集体是学校为实现教育教学目的而建立起来的重要组织形式,是进行施教的基本群体形式。
()
A、错误
B、正确
15.对的德育概念的多元性理解素有利于拓展人们对德育的思考,但同时,这些各不相同的德育概念也不可避免地带来诸多弊端,下列选项中哪些是属于德育概念多元性理解所带来的弊端?()
A.德育诸概念“各自为营”缺少相互间的认可
B.不具有跨越历史时空的恒久性
C.给现实的德育工作带来困惑
D.给德育问题的思考带来困惑
第2卷
一.综合考核(共15题)
1.德育中的各种精神因素对人的不断影响和熏陶,还会使人产生正确、健康的精神需求,激励人们追求更高的精神生活,并能使人从中获得精神上的愉悦和满足,感到精神生活充实、幸福。
()
A、错误
B、正确
2.创业进取的精神已经被列为德育内容之一,是个人生存发展和社会发展进步不可缺少的内在意志力,是一生应具备的基本素质。
其原因是()。
A、创业内含人的主动性和不断进取的内在意志力
B、创业进取精神是人追求幸福及自身有所作为的内在特征
C、社会越发展对人的创业进取精神要求更高了
D、中小学生如果创业进取精神匮乏无论对个人还是国家都是一个极为不利的因素
3.人的品德发展的动力是()。
A、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
B、环境影响与个体接受的矛盾
C、教育影响与个体接受的矛盾
D、人在积极活动过程中引起的品德发展需要与已有品德水平之间的矛盾
4.终极性的德育目标是指先后具有连续性的德育目标。
表示德育及活动自身在发展的不同阶段所要实现的各种结果,表明对人培养的不同时期不同阶段前后具有衔接性的各种要求。
()
A.错误
B.正确
5.要根据学生身心发展特点和水平来确定德育内容的广度和深度,使其具有可接受性(即适合学生的接受方式)。
()
A、错误
B、正确
6.一般说来,品德包括思想品质、政治品质、法纪品质和()。
A、情感品质
B、意志品质
C、道德品质
D、行为品质
7.教育机智指教师的智慧,才能与思维的敏锐性、灵活性和意志的果断性的独特结合,它使教师善于选择最恰当的时机、运用巧妙的方法取得最佳的教育效果。
()
A.错误
B.正确
8.认知性内容通常表述的是各种做人为人的意义、原则规范的基本特征和内涵,有助于人在观念意识上领略做人为人的意义,理解和把握某种道德要求或准则是怎样的,对确立人的道德、是非善恶的意识具有一定的作用。
()
A、错误
B、正确
9.品德培养就是实现人的社会化,不包括人的个性的培养。
()
A、错误
B、正确
10.德性是社会和谐与文明得以保持的()
A.内在源泉
B.外在源泉
C.外在保证
D.强制保证
11.“一元”主导,多元并存,意味承认“一元”以外的多元存在包含一定的合理性,含有一定的积极价值,它们在社会的某一方面或生活的某一方面有其不可代替的作用,具有它存在的价值。
()
A.正确
B.错误
12.德育即道德教育;德育即“五爱”教育;德育即“五讲四美”教育;德育即指对学生进行的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教育;德育即思想教育、政治教育和道德教育的总称等以上几种定义方式有一个共同特点,它们是从哪个角度对德育的内涵进行界定的?()
A.从其目的上来解说德育
B.从其作用和功能上来解说德育
C.从其内容上来解说德育
D.从其价值取向上来解说德育
13.建设和谐文明、繁荣昌盛的社会,不可忽视德性的作用,需要用德性的泉水来滋养。
德性的源泉枯干,和谐文明、繁荣昌盛的社会难以变为现实。
()
A、错误
B、正确
14.超越现实,要有良好的现实基础。
忽视或割裂适应与超越之间所具有的联系性,德育就难以使社会发展保持良好的连续性。
()
A.错误
B.正确
15.由于在教育实际中教育爱主要是通过教师的()表现出来的,所以常常有人把教育爱称为教师爱。
A.执教行为
B.教育方法
C.教育观念
D.教育理论
第1卷参考答案
一.综合考核
1.参考答案:A
2.参考答案:B
3.参考答案:ABCD
4.参考答案:体谅模式的主要优点是:第一,有助于教师较全面认识学生对特定人际社会问题的各种可能反应。
第二,通过学生在解决特定的人际社会问题的各种可能遭到的种种困难,更好地帮助学生学会关心。
第三,有助于指导学生围绕大家提出的行动方针进行讨论或角色扮演的主题。
第四,提供了一整套提高学生人际意识和社会意识的开放性情境教材,并为教师了解和使用这套教材提供了一系列的教师指南。
同时,体谅模式也有一定的理论缺陷。
体谅模式的理论基础薄弱,缺乏深层次的理论论据,难以指导实践的深入展开。
5.参考答案:C
6.参考答案:B
7.参考答案:B
8.参考答案:ABCD
9.参考答案:B
10.参考答案:ABCD
11.参考答案:B
12.参考答案:B
13.参考答案:A
14.参考答案:B 15.参考答案:ABCD
第2卷参考答案
一.综合考核
1.参考答案:B
2.参考答案:ABCD
3.参考答案:D
4.参考答案:A
5.参考答案:B
6.参考答案:C
7.参考答案:B
8.参考答案:B
9.参考答案:A
10.参考答案:A
11.参考答案:A
12.参考答案:C
13.参考答案:B
14.参考答案:B
15.参考答案: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