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象站点数据插值处理流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象站点数据插值处理流程
注:下⾯的为之前做的⽅法(7-以后不⽤做),⾥⾯的参数与现在的有出⼊,⾃⼰找到区域内站点,插值过程如下。
⽓象站点数据插值处理流程
1⽓象站点数据整理
Excel格式,第⼀⾏输⼊字段名称,包括站点名称、x经度(lon)、y纬度(lat)、平均⽓温、平均风速、相对湿度、平均⽇照时数。
其中经纬度需换算为度的形式,其它数据换算为对应单位。
2excel⽓象数据转为shape格式的⽮量点数据插值分析
(1)打开Arcgis,添加excel⽓象站点数据。
打开LC_Ther10-11_16m合并_warp_裁剪BIL1.00_cj重采样6066_经纬度.img,打开边界.shp,三个应该能叠加在⼀起
(2)在arcgis内容列表中右键单击excel表,选择“显⽰XY数据”,设置X、Y字段为表中对应经-x、纬-y度字段,编辑坐标系,设置为⽓象站点经纬度获取时的坐标系,这⾥为地理坐标系WGS84。
(图中错了,按上述,要不就换下⼀下XY对应的经纬度试⼀试看看形状对就可以了)
(3)导出为shape格式的点数据。
右键单击上⼀个步骤中新⽣成的事件图层,单击“数据-导出数据”。
需注意导出数据的坐标系应选择“此图层的源数据”。
(4)设置Arcgis环境。
在“地理处理”菜单下单击“环境”,在环境设置窗⼝中选择“处理范围”,选择⼀个处理好的遥感数据(LC_Ther10-11_16m合并_warp_裁剪BIL1.00_cj重采样6066_经纬度.img,主要是参考该遥感数据的⾏数和列数)。
再选择“栅格分析”,按下图设置插值的分辨率为“0.0045”,掩膜⽂件设置为边界2/LC_Ther10-11_16m合并_warp_裁剪BIL1.00_cj 重采样6066_经纬度.img。
注意:⽣成出来的是否有坐标系,插值-环境-输出坐标系-与**相同
(5)⽓象站点数据插值。
在toolbox中选择⼯具箱“Spatial Analyst————反距离权法”,默认12个数据参与运算,“Z值字段”分别选择平均风速、平均⽓温、相对湿度,直接输出,不要改输出路径名字。
再导出数据。
在差值分析界⾯最下栏也有环境,进去设置,注意经纬度显⽰位置是经纬度投影的投影坐标系,UTM不能⽤
(6)数据转换为image格式。
上步骤中得到的插值栅格数据是Arcgis格式的栅格格式(grid格式),该格式envi识别不了。
右键单击插值数据选择“数据—导出数据”,设置导出数据格式为image。
(7)再⽤envi claas 转换为UTM投影
(8)UTM 设置参数:datum:(原来为North America 1927)改为为WGS84, zone 49。
E: 719614.2770 N: 4100314.6180
X/Y PIXEL: 16.0 meter
output x size: 8723 output y size: 60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