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高中语文人教版必修四第13课张衡传ppt课件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思,只见秦楼月。李白极写思念之苦,写得极阔大,极悲壮!
一缕箫声,幽幽咽咽,若断若续,如泣如诉。秦地女子,突然从梦中惊醒。 睁目追寻,只见满楼月色,箫声好像在悠悠哭泣。秦楼月光啊,秦楼月光,你怎 么这样清冷,这样凄迷!记得去年送你,我们在灞陵泣别。那时柳色青青,你背 影慢慢融入青青柳色。如今已过一年,又到柳色青青时节,能不思念,能不惆
第四单元
第十三课 张衡传
1
经 典 晨 读
2
高 考 导 航
5
课 堂 互 动
3
学 习 目 标
6
课后强化作业
4
课 前 预 习
7
语 林 精 品
经 典 晨 读忆秦娥·箫声咽 Nhomakorabea·李白 箫声咽,秦娥①梦断②秦楼月。秦楼月,年年柳色,灞陵③伤别。
乐游原上清秋节,咸阳古道音尘绝。音尘绝,西风残照,汉家陵阙。④
样将能断开的先断开,逐步缩小范围,然后再集中精力分析难断处。
【答案】 君加以谦德/动不逾节/常公之知//日又加深矣/君之声//渐腾于江淮/ 且达于京师矣/时人谓常公能识真
【命题立意】
本题考查正确断句的能力,能力层级为 B级。断句方法有以
下几种:①通文意,先通读文段,了解文段写了什么内容,表达了什么意思;②
怅?真不该风烟万里,让你去追寻什么封侯的功业!
又正是清秋时节,多么盼望你有归期佳讯啊!登在乐游原上观望,咸阳古 道,直通长安,迎宾送客,络绎不绝,该有你的佳音传来?可从早到晚,杳无音
信,望眼欲穿,音尘断绝。音尘断绝,希望破灭,心命也绝!西风吹拂,夕阳照
射,我见到了汉家陵阙,莽莽苍苍,巍然长存,永不灭绝!
高 考 导 航
(2014年高考浙江卷)(原文在第十一课上) 19.用“/”给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断句。(3分)
君加以谦德动不逾节常公之知日又加深矣君之声渐腾于江淮
且达于京师矣时人谓常公能识真
【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文言文断句的能力。文言文断句的基础在于对整篇
文章的领会。首先,通读这篇短文,大致了解文章内容。然后抓住标志词断开比 较明显的地方。如文段中的两个“矣”后面要断开,虚词“且”前面要断开。根 据主语不同句子就不同的原则,断开其他句子,如“君”“常公”“时人”。这
【答案】
(1)这是你们家的宝贝啊,为什么要如此担心呢!
(2)(他)生性很喜欢引导后辈进取,在家境贫寒、门第低微的人中推举选拔(人 才),生怕做不到。
【命题立意】
本题考查理解并翻译文中句子的能力,能力层级为 B级。翻
译句子应以直译为主,意译为辅,力求字字落实,做到“信、达、雅”。同时要 掌握“留”(专有名词等)、“删”(不译的虚词)、“补”(省略成分)、“换”(古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本题涉及一词多义、状语后置句、判断句。 (1)“ 若 ” 是代词,
你,你们;“奈何”是副词,表示疑问,相当于“为什么”;“此若家之宝也” 是判断句。(2)“诱”是动词,诱导,引导;“进”是动词,进取;“推拔”是近 义词连用,推举选拔。“推拔于寒素中”是状语后置句。
n (2)尊则振 龙( 振,通“震”,读zhè . ng (3)傍 行八道( 傍,通“旁”,读pá . n (4)一时收禽 ( 禽,通“擒”,读qí .
) ) ) )
3.古今异义 (1)举孝廉不行 ..
古义:不去应荐 不行 今义:不可以;不中用
(2)公车特征拜 郎中 ...
换今词 ) 、 “ 调 ” ( 语序 ) 、 “ 选 ” ( 词义 ) 、 “ 固 ” ( 结构 ) 、 “ 意 ” ( 意译 ) 等翻译方
法。
学 习 目 标
1.了解《后汉书》的有关知识和张衡在科学技术方面的贡献。 2.理解文中重要的文言虚词,掌握本文涉及的意动用法和被动用法。 3.学习张衡刻苦钻研的治学精神。
看标志,主要看虚词,虚词往往有固定的位置,比如发语词“夫、盖、唯”等用 在句首,其前一般断开,对话标志词 “ 曰、云、言 ” 后一般断开,表陈述、感 叹、疑问、祈使语气的词,如“也、矣、乎、哉、耳、焉”等常用在句末;③辨 句式,文言文中的特殊句式,特别是固定句式可以帮助断句,要熟记固定句式;
④明修辞,如利用对偶、排比、顶真、反复等修辞断句。
【简介】
《忆秦娥》,词牌名。世传李白首制此词,中有“秦娥梦断秦楼
月”句,故名。又名《秦楼月》、《碧云深》等。双调,四十六字,分平韵、仄 韵两体,仄韵词多用声韵,上下片各一叠韵。
李白(701—762),唐代大诗人。字太白,号青莲居士。祖籍陇西成纪,隋末其 先人流离碎叶,他即生于此地。幼随父迁居四川江油青莲乡。二十五岁离蜀,长 期各地漫游。天宝初供奉翰林。受权贵谗毁,仅一年余即离长安。安史乱中,曾 为永王幕僚。永王事败,受牵连流放夜郎,中途赦还。晚年漂泊困苦,卒于当
涂。李白是盛唐大诗人,在中国文学史上有崇高、独特的地位,是千古卓越的诗
人之一。传说李白也写过词,这首便是代表作。但文人真正认真地倚声填词,是 在中唐才开始的。
【注解】
①秦娥:秦地之女。
②梦断:犹言梦醒。
③灞陵:古地名。在今陕西西安市东。
④陵阙:陵,皇帝的坟墓。阙,城楼。
【故事】
这首词写的是秦娥思良人。良人觅封侯,音尘已断绝,秦娥苦苦
课 前 预 习
1.读准字音
è 西鄂 ( . 辟 ( bì . n 璇 ( xuá . 都 ( dū .
帷幄 ( .
) )公府 )机 )柱 )
属 ( zhǔ )文 . 邓骘 ( zhì ) .
n 篆 ( zhuà . n 蟾 ( chá .
阉 ( yān .
)文 )蜍 ( . )竖
chú
)
wò
2.掌握通假 (1)员 径八尺( 员,通“圆”,读yuá n .
20.把文中画线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7分) (1)此若家之宝也,奈何虑之过欤!(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性颇嗜诱进后生,推拔于寒素中,唯恐不及。(4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