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浇口设计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内浇口设计
内浇口是浇注系统最终的一段,直接与型腔相通。

它的作用是使横浇道输送的低速金属液变为高速输入型腔中,并使之形成理想的流态而顺序地填充至型腔。

内浇口的位置、形状和大小可以决定金属液的流速、流向和流态,对铸件质量有直接关系。

薄的内浇口,金属液流速高,对填充薄壁和形状复杂零件有利,能获得外形清晰的铸件。

但过薄会使金属液呈喷雾状高速流入型腔,与空气混合在一起,金属液滴与型腔接触后很快地凝固,在铸件表面形成麻点和气泡,并由于冲刷型面,容易和型腔产生黏附现象;内浇口增厚,金属液流入速度相对降低,有利于排除型腔中的气体及传递静压力,使铸件结晶致密,表面粗糙度低。

但内浇口过厚会使流速过分降低,延长填充时间,金属液温度下降,使之与型腔接触表面形成硬皮,造成铸件轮廓不清晰,成型不良,并给切除浇注系统时增加困难。

1、内浇口断面积的计算。

F内= Q/rvT F内为内浇口断面积(mm2)、Q为铸件质量(克)。

r 为液态金属密度(g..cm-3).
V为内浇口金属液的流速,m/s。

T为填充型腔时间(S)不同材料的铸件均不一样。

液态金属密度值
3、内浇口厚度,可根据断面积和厚度求得。

但内浇口宽度对填充状态有影响,适当的宽度便于排气并可避免涡流产生。

对于形状简单的铸件可参考下图。

4、内浇口长度,一般取2-3mm 。

过长会使液流阻力加大,压力不易传递;过短会发生喷溅现象,使内浇口处磨损加快。

为了在去除浇注系统时不致损伤铸件本体,在内浇口与型腔连接处制成(0.3-0.5)*45°的倒角。

点浇口用于外形对称、壁厚均匀、高度不大、顶部无孔的罩壳类铸件。

点浇口是顶浇口的一种特殊形式,它克服了顶浇口存在的缺点,金属液以高速沿整个型腔均匀充填。

内浇口截面积Ag=(3-5)×产品总重量根号。

简单形状铸件的内浇口矩形:B=(0.6-0.8)A;圆形:B=(0.4-0.7)D 环形:
B=(0.25-0.33)D。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