耕读传家久,诗书济世长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耕读传家久,诗书济世长
发布时间:2022-12-12T04:27:34.292Z 来源:《素质教育》2022年8月总第424期作者:孙晓莉[导读] 在今天这样一个知识经济的时代,学校教育的成功与否直接关系到国家的发展、民族的兴衰。

习近平总书记曾在各种场合多次强调“百年大计,教育为本”。

总书记一直高度重视教育发展,极力倡导教育改革。

广大中学生是教育改革的获益者,教育管理模式是教学的关键,基于以人为本理念创新学校教育管理模式,可以构建教学新生态,使教学与新时代人才培养要求相适应,为人才培养注入新活力。

孙晓莉西安交通大学附属中学陕西西安710043
摘要:在今天这样一个知识经济的时代,学校教育的成功与否直接关系到国家的发展、民族的兴衰。

习近平总书记曾在各种场合多次强调“百年大计,教育为本”。

总书记一直高度重视教育发展,极力倡导教育改革。

广大中学生是教育改革的获益者,教育管理模式是教学的关键,基于以人为本理念创新学校教育管理模式,可以构建教学新生态,使教学与新时代人才培养要求相适应,为人才培养注入新活力。

关键词:教育为本教育思想发展
一、坚守理念,创新发展
创新教育的价值在于将传统知识、学习和教育实践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创新实践能力相结合,使教育由通常的“知、行”统一甚至于单纯的“知”进化为“知、行、创”的统一,是对传统教育理论和教育实践的时代性发展,能很好地培养具有创新能力的人,真正契合了创新型国家建设对数量极为庞大的创新人才的需求,是智慧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知、行、创”的统一是创新时代的要求,由此引发了对教育理论必须进行发展的研究。

新理念,与时俱进。

教育教学工作的高效开展离不开理论的指引和支撑。

我校自1981年恢复重建以来,始终不忘“兴学、储才、强国”的办学初心,坚守“为民族而生、为国家而立、为世界之光”的办学宗旨,形成了“规范办校、质量立校、科研兴校、文化强校”的新理念,在规范、高质量办学的前提下,引领学校健康发展,打造学校文化品牌。

新班子,重在实践。

我校面对此次挑战,秉持强烈的政治责任感和高度负责的精神,重新组建领导班子,加强领导班子建设,遵循“有职就有责,有责就要担当”的原则,全面提升领导班子的决策力、感召力、战斗力、创造力,形成合力,推动学校事业快速发展。

二、紧抓思政,提升素养
我校积极贯彻党的指导方针,对“课程思政”给予高度重视。

在课程思政的影响下,我校的思政教学工作取得了积极效果,并且更进一步提出“学科思政”,努力把一切工作落到实处。

学校在办学质量创新方面提出了“四轮驱动”新理念为思政教育融入课堂保驾护航,即行政效能驱动、师资发展驱动、课程创新驱动、教学评价驱动。

学校主要领导亲自抓政治学习、党建工作、师德建设、校园文化、学生教育、“三风”建设等文化建设,在工作中做到有组织、有制度、有检查、有落实,通过多部门协调配合、从上到下层层发力,在全校范围内形成了学习思政的良好氛围。

我们一方面加强教师育德意识,引导教师主动关注道德教育资源、主动培养学生道德品质的意识,同时加强教师思想政治教育,落实“立德树人”等系列培训,增强“四个自信”,提高育人意识,切实做到爱学生、有学问、会传授、做榜样;另一方面,增强教师育德能力,在保证学生成绩的同时,更加关注学生思想,聚焦学生道德素养的熏陶濡染,努力引导教师把思想性、理论性、知识性与教学方式上可接受性结合起来。

三、管育结合,平安建校
“依法治校,创建和谐平安校园”是每一位教育工作者一直在思考探寻的问题。

平安校园是综合治理的范畴,学校按照陕西省、西安市和西安交通大学关于平安校园建设的相关要求,健全组织机构,完善体制机制,构建了三级(领导、中层、老师:学校、级部、班级)立体化校园安全网络体系,按照“统一思想、预防为主、内外联动、管育结合”的理念,加强校园平安建设,而且安全重在教育。

安全观教育包括老师的安全管理教育、学生的心理安全教育等。

目前,我们面临的最大的安全问题就是学生的心理健康安全。

为此,学校在加强对老师心理健康、精神抑郁等基本知识培训的同时,也加强了对家长相关方面的引导,同时给学生们开设了一些心理常识普及课程。

每个校区都备有心理咨询老师,发现问题后,及时与家长沟通、解决。

四、特色立校,荣获美誉
我校可以说是中国历史上最早办新学的中学。

这里所说的新学,是相对于私基、四书五经等来讲的,是现代科学体系下的新式教育。

我校的发展历程实现了两次飞跃:第一次是1981年恢复重建时,通过引进一批好老师,大大提升了学校的中考率,促进了学校的快速发展;第二次飞跃是2003年我校创办了附中分校,这要得益于民办教育机制。

此时,国家颁布了民办教育促进法,规定了民办院校的一些办学权利等,机制灵活,且有法律依据,助推学校实现新的发展。

浓郁的校园文化,雄厚的师资力量,独具特色的办学模式,使我校成为英才的摇篮。

学校办学特色主要集中在坚守素质教育理念。

在以人为本理念下创新教育管理模式,需要教师树立以人为本的理念,并基于以人为本理念改革教育管理模式,进一步强化以人为本理念。

同时,学校还应赋予学生更多自主选择权,为学生创造自主发展的条件,帮助学生成长为适应新时代发展诉求的卓越人才。

除此之外,应进一步优化教育管理评价机制,为完善以人为本理念下的教育管理模式提供重要指导,在教育管理模式中全面落实以人为本的理念,为学校可持续发展夯实基础。

参考文献
[1]黄海霞立德树人理念下小学德育有效实施路径探究[J].教育界,2022,(24),104-106。

[2]施予恒以人为本理念下高校教育管理模式创新路径[J].淮南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22,22,(02),111-113。

[3]赵伟“以人为本”理念下学校内部多主体有效协作探究[J].华夏教师,2022,(08),6-8.DOI:10.16704。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