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維諾先生敦煌學論著目録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敦煌吐魯番研究》第十八卷
2018年,91—96頁
金維諾先生敦煌學論著目録
本刊編輯部一、專 著
1.
《中國美術史論集》,北京:人民美術出版社,1981年(臺北明文書局,1984年初版、1987年再版;南天書局兩卷版,1995年;哈爾濱:黑龍江美術出版社三卷版,2004年)。
2.《古帝王圖》,北京:人民美術出版社,
1982年。
3.《中國宗教美術史》(與羅世平合著),南昌:江西美術出版社,1995年。
4.《中國古代佛雕———佛教造像樣式與風格》,北京:文物出版社,
2002年。
5.《世界美術全集·中國美術·魏晉至隋唐》,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4年。
6.《中華佛教史·佛教美術卷》,太原:山西教育出版社,2013年。
二、主 編
1.
《中國石窟》(日文版、中文版;合作主編),東京:平凡社/北京:文物出版社,1980—1998年。
2.《中國美術全集·隋唐五代繪畫》,北京:人民美術出版社,1988年。
3.《中國美術分類全集·中國壁畫全集·藏傳寺院壁畫》,天津人民美術出版社,1989年。
4.《中國美術分類全集·中國壁畫全集32—34·藏傳寺院2—4》,天津人民美術出版社,1991—1993年。
·
19·
本目録據羅世平《鑒古開今 永遠進取———金維諾教授的學術人生》(《美術》2018年第4期)文末所附廖暘
研究員整理的《金維諾教授(1924—2018)著作目録》編訂而成。
敦煌吐魯番研究第十八卷
5.《中華文明史·美術編》,石家莊:河北教育出版社,1995年。
6.《中國寺觀壁畫典藏叢書》16册,石家莊:河北美術出版社,2001年。
7.《中國美術分類全集·中國寺觀雕塑全集》5卷,哈爾濱:黑龍江美術出版社,2003—2006年。
8.《世界美術全集》21卷,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4年。
9.《中國彩塑精華珍賞叢書》15册,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2004年。
10.《中國美術分類全集·中國寺觀壁畫全集》7卷,廣州:廣東教育出版社,2006—2011年。
11.《中國美術全集·殿堂壁畫》2卷,合肥:黄山書社,2010年。
12.《中國美術分類全集·中國墓室壁畫全集》3卷,石家莊:河北美術教育出版社,2011年。
13.《中國美術史 魏晉至隋唐》,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14年。
14.《西域美術全集》12卷,天津:天津人民美術出版社,烏魯木齊:新疆文化出版社,2016年。
15.《中華大典·藝術典》5卷,長沙:嶽麓書院,2015—2017年。
三、論 文
1.《豐富的想象,卓越的創造———論敦煌莫高窟壁畫的成就》,《美術》1955年第10期,37—41頁。
2.《按照美的規律塑造———談莫高窟的彩塑》,《文物參考資料》1956年第2期,11—15頁。
3.《智慧的花朵———談敦煌圖案的藝術成就》,《文物參考資料》1956年第8期,5—7頁。
4.《敦煌本生圖的内容與形式》,《美術研究》1957年第3期,70—76頁。
5.《〈佛本生圖〉形式的演變》,《現代佛學》1963年第2期,22—25頁;收入張曼濤主編《現代佛教學術叢刊》20“佛教藝術論集”,臺北:大乘文化出版社,1978年,197—
206頁;又見《中國美術史論集》(下編),哈爾濱:黑龍江美術出版社,2004年,371—378頁。
6.《敦煌壁畫中的中國佛教故事》,《美術研究》1958年第1期,70—76頁;又以《敦煌壁畫裏的中國佛教故事》爲題,收入《中國美術史論集》(下編),哈爾濱:黑龍江美
·29·
金維諾先生敦煌學論著目録
術出版社,2004年,344—354頁。
7.《敦煌壁畫〈祗園記圖〉考》,《文物參考資料》1958年第10期,8—13頁;收入周紹良、白化文編《敦煌變文論文録》,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年,341—352頁;《中國美術史論集》(下編),哈爾濱:黑龍江美術出版社,2004年,379—389頁。
8.《〈祗園記圖〉與變文》,《文物參考資料》1958年第11期,32—35頁;收入周紹良、白化文編《敦煌變文論文録》,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年,353—360頁;《中國美術史論集》(下編),哈爾濱:黑龍江美術出版社,2004年,390—396頁;吴光正、李舜臣、余來明主編《異質文化的碰撞———二十世紀“佛教與古代文學”論叢》,哈爾濱:黑龍江人民出版社,2009年,387—399頁。
9.《佛教畫中的古代傳説》,《美術》1959年第2期,44頁。
10.《壁畫〈維摩變〉的發展》,《文物》1959年第2期,3—9頁;收入《現代佛教學術叢刊》20“佛教藝術論集”,臺北:大乘文化出版社,1978年,347—365頁;《中國美術史論集》(下編),哈爾濱:黑龍江美術出版社,2004年,409—421頁。
11.《鹿母夫人(佛經故事)》,《美術》1959年第3期,48頁。
12.《法海寺壁畫〈帝釋梵天圖〉》,《美術研究》1959年第3期,24—27頁。
13.《敦煌晚期的〈維摩變〉》,《文物》1959年第4期,54—60頁;收入張曼濤主編《現代佛教學術叢刊》20“佛教藝術論集”,臺北:大乘文化出版社,1978年,347—365頁;又見《中國美術史論集》(下編),哈爾濱:黑龍江美術出版社,2004年,409—
421頁。
14.《沙漠上的藝術之宫———敦煌石窟》,《美術研究》1959年第4期,11—15頁。
15.《敦煌窟龕名數考》,《文物》1959年第5期,50—54、61頁。
16.《唐代西州墓中的絹畫》(與衛邊合著),《文物》1975年第10期,36—43頁;收入新疆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編《新疆考古三十年》,烏魯木齊:新疆人民出版社,
1983年,621—626頁。
17.《張雄夫婦墓俑與初唐傀儡戲》(與李遇春合著),《文物》1976年第12期,44—50頁;收入新疆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編《新疆考古三十年》,烏魯木齊:新疆人民出版社,1983年,629—634頁。
18.《唐代的人物畫》,《中國畫》1982年第2期,63—67頁。
19.《早期的山水畫》,《日本美術史學會論文集》,1983年。
20.《有關寺院藝術的幾部史籍》,沈鵬編《美術論集》第2輯,北京:人民美術出版社,
·39·
敦煌吐魯番研究第十八卷
1983年,116—126頁。
21.《敦煌窟龕名數考補》(提要),《敦煌研究》1988年第2期,5頁;段文傑主編《敦煌石窟研究國際討論會文集·石窟考古編1987》,瀋陽:遼寧美術出版社,1990年,
32—39頁。
22.《〈西方净土變〉的形成與發展》,《佛教文化》1990年第2期,30—34頁。
23.《墓室壁畫在美術史上的重要地位》,《美術研究》1997年第2期,38—42頁。
24.《龜兹藝術的風格與成就》,《西域研究》1997年第3期,1—9頁;收入張新倫、裴孝曾主編《龜兹文化研究》2,烏魯木齊:新疆人民出版社,2006年,630—638頁;《新疆通史》編纂委員會編《新疆歷史研究論文選編·通論卷》,烏魯木齊:新疆人民出版社,2008年,200—210頁。
25.《先秦至隋唐五代時期的繪畫》,中國古代書畫鑒定組編《中國繪畫全集·先秦隋唐五代》,北京:文物出版社,1997年,7—27頁。
26.《中國佛教藝術對傳統文化的融合與發展》,王堯主編《佛教與中國傳統文化》,北京:宗教文化出版社,1997年,512—536頁。
27.《龜兹藝術的風格與成就》,《中國石窟·克孜爾石窟》3,北京:文物出版社,1997年,187—195頁。
28.《麥積山石窟的興建及其藝術成就》,《中國石窟·天水麥積山》,北京:文物出版社,1998年,165—180頁;收入麥積山石窟藝術研究所編《麥積山石窟研究論文集》,蘭州:甘肅人民出版社,2006年,240—256頁;天水市政協文史資料委員會編《天水石窟文化》,蘭州:甘肅文化出版社,2014年,47—66頁。
29.《唐代在書畫理論上的繼承與發展》,《唐研究》第4卷,北京大學出版社,1998年,349—360頁。
30.《寺院壁畫的考察與研究》,《文物》1998年第4期,38—52頁。
31.《敦煌藝術在美術史上的研究地位》,《中國石窟·敦煌莫高窟》5,北京:文物出版社,1999年,186—194頁。
32.《中國新疆早期佛教彩塑的形成與發展》,《雕塑》2000年第1期,32—34頁。
33.《敦煌藝術與書畫傳統的學習與繼承》,《榮寶齋》2000年第2期,58—62頁。
34.《吐蕃佛教圖像與敦煌的藏傳繪畫遺存———紀念敦煌藏經洞發現一百周年》,《藝術史研究》第2輯,廣州:中山大學出版社,2000年,1—26頁。
35.《寺觀壁畫的普及本》,《美術之友》2003年第1期,30—32頁。
·49·
金維諾先生敦煌學論著目録
36.《漢魏時期佛教造像遺跡》,《雕塑》2003年第5期,48—50頁。
37.《早期的佛教彩塑》,《雕塑》2003年第6期,36—39頁。
38.《敦煌的彩塑》,《敦煌與絲路文化學術講座》,北京圖書館出版社,2003年,241—265頁。
39.《唐代宫廷繪畫及其影響》,《中國書畫》2004年第1期,24—43頁。
40.《麥積山的北朝造像》,《雕塑》2004年第2期,34—37頁;收入蘭州大學敦煌學研究所、甘肅省古籍文獻整理編譯中心編《天水麥積山石窟研究論文集》,蘭州:甘肅文化出版社,2008年,331—334頁。
41.《藝壇之雄 永載史册———回憶常書鴻先生》,《敦煌研究》2004年第3期,45—46頁;收入郝春文主編《2013敦煌學國際聯絡委員會通訊》,上海古籍出版社,2013年,111—112頁。
42.《敦煌的雕塑藝術》,《雕塑》2004年第3期,25—27頁。
43.《龜兹藝術的創造性成就》,新疆龜兹學會編《龜兹學研究》第2輯,烏魯木齊:新疆大學出版社,2007年,20—26頁。
44.《龜兹藝術的創造性成就》,《西域研究》2007第1期,1—5頁。
45.《段文傑與敦煌壁畫臨摹》,《敦煌研究》2007年第4期,5—7頁。
46.《從敦煌藝術看佛畫的形式和流派》,吴健等《佛教美術全集4·敦煌佛影》,北京:文物出版社,2008年,36—70頁。
47.《神祠、寺觀的發展及其壁畫》,羅世平、丁鳳萍主編《中國美術分類全集·中國寺觀壁畫全集1·早期寺院壁畫》,廣州:廣東教育出版社,2011年,1—21頁。
48.《光輝的一生:敦煌學的先行者向達先生———在國家圖書館向達先生追思會上的發言》,《美術研究》2011年第1期,10—11頁。
49.《唐代繪畫的藝術成就及其典範性》,上海博物館編《千年丹青———細讀中日藏唐宋元繪畫珍品》,北京大學出版社,2010年,77—82頁;《藝術品》2014年第1期,72—
77頁。
三、序 言
1.敦煌研究院編《段文傑敦煌研究五十年紀念文集·序》,北京:世界圖書出版公司北京公司,1996年。
2.熊文彬《中世紀藏傳佛教藝術———白居寺壁畫藝術研究·序》,北京:中國藏學出版
·59·
敦煌吐魯番研究第十八卷
社,1996年。
3.程曉鐘、楊富學《莊浪石窟·序言》,蘭州:甘肅文化出版社,1999年;《隴右文博》2000年第1期,14、19頁。
4.謝繼勝《西夏藏傳繪畫:黑水城出土西夏唐卡研究·序》,石家莊:河北教育出版社,2001年。
5.賈應逸、霍旭初《龜兹學研究》第1輯“序”,烏魯木齊:新疆大學出版社,2006年。
6.鄒清泉《虎頭金粟影———維摩詰變相研究·序言》,北京大學出版社,2013年。
·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