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第3节 运动的快慢.docx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初中物理学习材料
唐玲出品
第3节运动的快慢
1.小丽和小宇两个同学进行跑步比赛,他们讨论比赛方案。

小丽说:“我们跑相同的路程,看谁用的时间短,短者为胜。

”小宇说:“我们跑相同的时间,看谁跑的路程长,长者为胜。

”对他们所说的方案,你认为()
A.只有小丽的方案可行
B.只有小宇的方案可行
C.两个方案都可行
D.两个方案都不可行
2.下列四个选项中,平均速度最大的是()
A.航模飞行器以11 m/s的速度匀速飞行50 m
B.汽车以50 km/h的速度在公路上匀速行驶200 m
C.百米赛跑中运动员用10 s跑完全程
D.从30 m高处竖直下落的物体用了2.5 s
可知物体的()
3.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由速度公式v=s
t
A.速度与路程成正比
B.速度与时间成反比
C.路程与时间成正比
D.以上说法均正确
4.在物理学中我们是以“单位时间内物体通过路程的多少”来描述物体运动快慢的,而在文学作品中常常用一些成语来描述物体运动的快慢,下面的成语中与物理学描述运动快慢的方法最相近的是()
A.离弦之箭
B.一日千里
C.姗姗来迟
D.风驰电掣
5.汽车上的速度表如图所示。

一辆小汽车以此速度从玉屏向贵阳匀速行驶,若玉屏至贵阳的距离约为3.2×105 m,则()
A.该汽车的行驶速度是80 m/s
B.该汽车的行驶速度是80 m/h
C.该汽车的行驶速度是80 km/s
D.该汽车只要4小时就可到达贵阳

6.图甲是某物体运动的v-t图象,则图乙中能相应表示出该物体运动的s-t图象的是()

7.某同学的爸爸驾车去太湖渔人码头,在途经太湖路时,路边蹿出一只小猫,他紧急刹车才没撞到它。

紧急刹车前后汽车行驶的速度—时间图象如图所示。

根据图象分析不正确的是()
A.紧急刹车发生在8:27
B.在8:23~8:27时间段内他驾车匀速前进
C.在8:20~8:30时间段内他驾车的最大速度为60 km/h
D.在8:20~8:30时间段内他驾车的平均速度为60 km/h
8.比较物体运动快慢的方法通常有两种(如图甲、乙),其中甲是;
乙是。

9.沪杭高铁已正式运行,列车最高设计时速可达350 km/h,从杭州到上海只要38 min,已知杭州到上海的距离为158.7 km,那么列车从杭州到上海的平均速度是km/h。

(保留一位小数)
10.一个小偷作案后以6 m/s的速度离开现场,10 s后警察从现场沿小偷离开的路径以8 m/s的速度追击,在s后将小偷抓获。

11.
甲、乙两物体从同一地点出发沿同一方向运动,其路程s跟时间t的关系图象如图所示。

仔细观察图象,你能获得什么信息?(写出一条即可)
12.分析下面的漫画(如图所示),你能比较它们运动的快慢吗?
13.
武广高铁已投入运营。

它是目前世界上投入运营铁路客运专线中较快的线路。

下表为简化的武广高铁线上某次高速列车时刻表,请根据列车时刻表,解答下列
问题。

(1)岳阳东至广州南的铁路线长为km。

该次列车从岳阳东运行至广州南的时间为h min。

(2)该次列车从岳阳东运行至广州南的平均速度为多少?(最后结果保留一位小数)
探究创新
★14.物理学中把路程与时间之比叫速度,速度计算公式为速度=路程
时间,即v=s
t ,单位是m/s 。

这种定义物理量的方法叫比值定义法。

我们在高中物理当中也有很多这样定义的物理量,如:把速度的变化量与时间之比叫加速度(注:速度的变化量用Δv 表示,它等于前后两个速度之差;加速度用字母a 表示,国际单位是m/s 2)。

由加速度的定义可知:
(1)加速度的定义公式为a= 。

(2)若一个做单向直线运动的物体开始运动的速度为2 m/s,经过5 s 后它的速度变为8 m/s,则这个物体在5 s 内的速度变化量为Δv= m/s 。

(3)若问题(2)中的物体做匀变速直线运动(单位时间内速度的变化量相等),求出物体的加速度大小为a= m/s 2。

★15.研究发现:人在饮酒后驾车的应急反应时间是未饮酒时的2~3倍。

反应时间是指司机从看到意外情况到踩刹车需要的这段时间;在反应时间内,汽车要保持原速前进一段距离,这段距离叫反应距离。

如图所示,某人酒后驾车沿马路直线行驶,车头中央距马路边沿3 m,车在到达某位置时,发现一行人正从路边出发闯红灯过人行横道,此时汽车的速度为15 m/s,距离行人的行走路线为30 m,若该司机的反应时间为1.2 s,刹车后汽车由于惯性还要继续行驶,再经过1 s 刚好驶到行人的行走路线。

(1)求这辆汽车的反应距离。

(2)若行人以1.5 m/s 的速度匀速行走,请计算说明汽车是否有撞上行人的可能。

(提示:该车的宽度约为1.8 m)
(3)请你为驾驶人员和行人各提出一条文明交通的警示语。

##
1.C 比较物体运动快慢的两种方法:一是“时间相同比路程”,二是“路程相同比时间”。

2.B 本题考查平均速度的计算和速度单位的换算,B 选项中,v=50km/h =50×103m
3600s
≈13.89m/s;C 选项中,平均速度v=s
t =100m 10s
=10m/s;同理可以求出D 选项中
的平均速度为12m/s 。

所以汽车的平均速度最大,故选B 项。

3.C 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时,速度大小恒定不变,速度大小与物体运动的路程和时间无关;由v=s
t 可知在匀速直线运动中,路程与时间成正比。

4.B 解答本题的关键是理解物理学中“速度”的概念,按照以下思路分析:
依据以上流程图,寻找既有表示时间,又有表示路程的选项,故正确选项为B 。

5.D 观察如题图所示的速度表的表盘可知,此时汽车的速度是80km/h,根据题意,利用公式v=s t 可以计算出该汽车从玉屏至贵阳的时间t=s v =320km
80km/h =4h 。

6.C 根据题图甲可知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图乙中随着时间的增加,路程在不断增加的只有图C 。

7.D 由题图可知,在8:27突然减速,说明此时紧急刹车,A 对;在8:23~8:27这段时间内车的速度保持60km/h 不变,而且此速度是这段时间内的最快速度,在8:20~8:30时间段内他驾车的平均速度一定小于60km/h,所以B 、C 对,D 错。

8.解析:本题考查怎样比较运动的快慢。

比较运动的快慢有两种方式,一是在相同的时间内比较通过的路程,如我们在观看长跑比赛时,认为跑在前面的运动员快些;二是运动相同的路程比较所用的时间,如裁判员认定,到达终点用时间少的运动员跑得快些。

答案:相同的时间内比较通过的路程 相同的路程比较所用的时间 9.解析:本题考查速度的计算。

t=38min =19
30h,v=s
t =
158.7km 1930
h ≈250.6km/h 。

答案:250.6
10.解析:10s 内小偷运动的距离为s=v 1t=6m/s ×10s=60m,警察追击时间为
t'=s
v
2-v 1
=60m
8m/s−6m/s =30s 。

答案:30
11.解析:横轴表示时间,纵轴表示路程,图象是直线说明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乙的速度比甲大,乙比甲晚15min 出发,在第25min 时,甲、乙在60m 处相遇等。

答案:乙的速度比甲大(写出的其他信息,只要正确,同样可以) 12.答案:褐海燕是冠军,猎豹是亚军,旗鱼是季军。

13.解析:(1)从列车时刻表中明确武汉到岳阳东的路程为215km,武汉到广州南的路程为1069km,则岳阳东至广州南的铁路线长为1069km -215km =854km 。

列车
从岳阳东出发的时间为13:48,到广州南的时间为17:02,则列车行驶的时间为3h14min。

(2)计算平均速度的公式:v=s
t。

s=854km;
t=3h14min=97
30
h;
v=s
t =854km
97
30
h
≈264.1km/h。

答案:(1)854314(2)264.1 km/h
14.解析:(1)速度的变化量Δv与速度变化所用的时间的比值即为物体的加速度,所以加速度的定义式为a=Δv
t。

(2)物体开始运动的速度v1=2m/s,物体经过5s后它的速度为v2=8m/s,则物体在5s内速度的变化量为Δv=v2-v1=8m/s-2m/s=6m/s。

(3)若物体在5s内做匀变速直线运动,则物体的加速度大小为a=Δv
t
=
6m/s
5s
=1.2m/s2。

答案:(1)Δv
t
(2)6(3)1.2
15.解析:(1)因为司机的反应时间是1.2s,且在这段时间内保持15m/s的原速前进。

所以s车=v车t反=15m/s×1.2s=18m。

(2)汽车从题图中位置行驶到行人的行走路线用时:t总=t反+t=1.2s+1s=2.2s,在这段时间内,行人行走的路程s人=v人t总=1.5m/s×2.2s=3.3m,考虑到车的宽
度问题,汽车有撞上行人的可能。

(3)为了您和他人的安全,严禁酒后驾车;行人过马路要注意看信号灯,不要闯红灯。

答案:(1)18 m(2)有可能,分析见解析(3)见解析
初中物理试卷
灿若寒星制作。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