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DPE管施工方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HDPE排水管施工方案
1.1雨、污水检查井均采用井座与埋地管的连接采用橡胶密封圈柔性连接。
(1)井坑与基础:
A井坑与管沟同时开挖,开挖时井座主管线应与管沟中管线在同一轴线,基坑开挖应平整,不得凹凸不平,不得扰动基础地基。
B地基质地良好时,采用10cm厚中粗砂基础;软土地基采用卵石层基础,并在卵石层上铺设中粗砂垫层,卵石层和砂层的厚度各不小于10cm。
C当检查井基础土质为垃圾填埋等较差土质时,及时反映给设计单位,由设计单位根据实际土质情况进行设计,建议采取浇筑混凝土或浇筑钢筋混凝土。
(2)塑料井座的安装:
A按照总平面施工图检查井座标位置在施工现场对检查井定位。
B使用测锤确定井座的位置,使之与排水管成一直线,同时应便于排水支管的连接。
C在确定了安装位置后应再确认坡度,试安装井座,并量测排水管的长度。
D井座按排水管的坡度设置,井座安装要保持检查井的垂直度。
E先从接户管上游段起始安装,逐渐向下游支管、干管延伸,以井→管→井→管顺序安装。
(3)检查井与排水管安装应符合下列规定:
A沿管轴垂直面画切断标识线,并应在切断标识线用割刀切割管子,但不得损伤管子。
B用纱头擦干净连接管道的承口和插口,并除去端部的油、水、砂、泥等。
C对照承口长度标记插入管子的标识线。
D根据设计要求,检查井与管道使用橡胶圈连接,在橡胶圈承口内面及排水管的橡胶圈表面涂敷润滑剂,并应将排水管插入到橡胶圈承口的底部。
F粘接剂要采用溶剂型,润滑剂要采用非油性润滑剂,粘接剂、橡胶圈、润滑剂应使用指定产品。
G当整个排水系统实施分段施工,检验和验收时,对连接下一项管段的接口应做临时封堵。
(4)检查井井筒的安装:
A井座安装后立即安上井筒,上口应作临时封堵。
B按检查井的埋深需要在成品管材上切割的井筒,切口应平整,且与管轴线垂直。
C井筒插接时,不得使用重锤敲打,要使用专用收紧工具。
D测量从检查井承口下部到地面(或设计地面)的高度,再扣除井盖的有效高度,以这个尺寸切割井筒。
并应使用倒角机对管外周进行倒角,再用墨水等标记插入标识线。
E用纱头擦拭井筒的下部和检查井承口部分,并除去井筒下部和检查井承口部分的油、水、砂、泥等;
(5)井盖安装
A井盖安装前应精确测量井筒长度,切割井筒多于部分。
B安装井盖应按输送介质性质确定,中水、污水和雨水井盖等不得混淆。
C有防护盖座的污水检查井的井筒上口还应安装内盖。
D井座基座安装面考虑防护井盖的高度(150mm)和基座厚度以及地表面的坡度。
E装铸铁防护井盖和基座,应注意铸铁防护盖和基座不能偏移,并与井筒的圆心对准,然后应将周围均匀回填。
(6)砌筑部分(检查井、收水井):
A混凝土垫层C10:厚度、具体尺寸见标准图。
浇筑时充分振捣,表面用木摸子摸平。
B砌筑检查井、收水井井壁为M7.5水泥砂浆浆砌MU10砖。
水泥、砂子、砖(或砌块)进场检验合格后方能使用,用砖在常温使用前1天用水浇透;砂浆在现场用搅拌机搅拌,按照实验室确定的砂浆配合比,水泥重量以袋计,砂子采用中砂,重量在现场过称称量(减去砂子的含水量),搅拌机上方设置用水量斗,
量斗设可调节高度的自动溢水口,确保砂浆用水准确。
首先坐浆摆底砌筑,检查位置、尺寸是否准确、方正,砌墙必须做到砂浆饱满,灰缝均匀一致,垂直度及平整度必须满足质量要求。
检查井、收水井内的流水槽,与井壁同时进行砌筑,表面应采用砂浆分层压实抹光,流槽应与上下游管道底部接顺。
C井室砌筑时,同时安装踏步等预埋件,位置准确,踏步等预埋件安装后,在砌筑砂浆或混凝土未达到规定抗压强度前不得踩踏。
D砌筑检查井、收水井时应同时安装预留支管,预留支管的管径、方向、高程应符合设计要求,管与井壁衔接处应严密,预留支管管口宜采用低强度等级砂浆砌筑封口抹平。
E井室盖板在预制场集中预制,安装时必须坐浆饱满安装,确保施工质量。
F井室内墙面及流槽采用1:2.5水泥砂浆抹面20mm,其余部分采用1:2水泥砂浆勾缝,外壁应采用水泥砂浆搓缝挤压密实。
1.3化粪池:采用玻璃钢化粪池,并联连接。
(1)化粪池安装工艺流程:放线挖基坑→地基基底处理→化粪池吊装就位→化粪池灌水→管道连接→分层回填→砌清掏井、连接井→覆土做地面、路面或绿化。
A、放线挖槽坑:根据工程设计图纸中化粪池的型号、按型号尺寸、标高、放灰线开挖基槽。
B、基底垫层:采用5-10cm厚砂垫层,剔除砂中夹带的较大的尖角砖石或硬杂物,并找平夯实,准备化粪池安装就位。
C、安装就位:
①采用吊装就位;
②吊装就位前基层垫层必须找平;
③吊装时必须注意化粪池进出口方向,箭头所指一端为出口方向,注意核对化粪池型号、标高等是否符合工程设计图要求;
④本产品吊装就位后,测定水平度,局部调整垫层使之水平。
D、化粪池注水:安装就位符合要求之后,池内必须注满水超过地下水位使之稳定。
E、分层回填:严禁将建筑垃圾作为土壤回填,剔除回填土中大的尖角石块等杂质,回填土要分层夯实,按每层300mm进行,宜用人工夯实,切忌局部猛力冲击,必须遵守施工规范中回填土作业的条文规定,必须使池子周围回填土密实。
(2)安装前注意事项:
A产品运至工地时,安装前应对产品进行验收,是否符合所需要的型号,检查有无破损。
B产品吊装就位时检查进出口方向是否正确。
C检查坑槽深度是否符合工程标高设计要求。
D检查进出水口的各尺寸是否符合规定要求。
E检查产品安装就位后是否灌水1/2后再进行回填土,回填土是否密实,回填土达到标准后检查产品内的水是否距顶部30-40cm。
2、回填土(砂)
2.1沟槽回填前保证沟槽内无积水、杂物等。
2.2沟槽两侧回填土(砂)对称回填、夯实,夯实中,要夯夯相连、不得漏夯。
严禁压实机具直接作用在管道上。
管顶以上20cm内沟槽土(砂)回填时,必须采用人工分层回填并压实,不得用重型夯实。
人工夯实每层厚度不得大于20cm,机械夯实每层回填厚度不应大于30cm。
2.3土方回填前,首先在施工现场根据不同土质取样,由试验室出具回填土的最大干密度和最佳含水量。
宜优先利用基坑中挖出的优质土。
回填土内不得含有有机杂质,粒径不应大于50mm,含水量应符合压实要求。
施工时以此标准检测每步回填土的最佳密实度。
土方回填前根据工程特点、填料种类、设计压实系数、施工条件和压实工艺等合理确定填料含水量、每层填土厚度和压实工艺等合理确定填料含水量、每层填土厚度和压实遍数等施工参数。
填土前检验填料的含水率。
含水量偏高时,可采用翻松晾晒,均匀掺入干土等措施;含水量偏低,可预先晒水湿润,增加压实遍数或使用大功率压实机械等措施。
回填土应水平分层找平夯实,分层厚度和压实遍数应根据土质、压实系数和机具的性能选定。
分段分层填土,交接处应填成阶梯形,每层互相搭接,其搭接长度就不少于每层填土厚度的两倍,上下层错缝距离不少于1.0m。
采用机械压实的填土,在角隅用人工加以夯实。
2.4应注意的质量问题
(1)未按要求测定的干土质量密度:回填土每层都应测定压实后的干土质量密度,检验其密实度,符合设计要求后才能铺摊下层土。
试验报告要注明土料种类、试验日期、试验结论及试验人员签字。
未达到设计要求部位应有处理方法和复验结果。
(2)回填土下沉:因虚铺土厚度超过规定厚度或有较大的土块,或压实不够遍数,甚至漏压;槽底有机物或落土等杂物清理不彻底等造成。
这些问题均应在施工中认真执行规范规定,检查发现后及时纠正。
(3)回填土夯压不密实:应在夯压前对干土适当洒水加以润湿;对湿土造成的“橡皮土”要挖出换土重填。
(4)在地形、工程地质复杂地区内的填土,且对填土密实度要求较高时,应采取措施(如排水暗沟、护坡等),以防填方土粒流失,造成不均匀下沉和坍塌等事故。
(5)长宽比较大时,填土应分段进行;每层接缝处应做成斜坡形,辗迹重迭0.5-1.0m。
上下层错缝距离不应小于1m。
(6)填方高于基底表面时,应保证边缘部位的压实质量。
填土后,如设计不要求边坡修整,宜将填方边缘宽填0.5m;如设计要求边坡整平拍实,宽填可为0.2m。
(7)在机械施工辗压不到的填土,应配合人工填土,用蛙式或柴油打夯机分层夯打密实(具体做法是人工回填土)。
(8)回填土每层压实后,应按规范规定进行环刀取样,测出干土的质量密度,达到要求后,再进行下一层的铺土。
(9)填方全部完成后,表面应进行拉线找平,凡高于标准高程的地方,及时依线铲平;凡低于标准高程的地方应补土夯实。
3、密封性试验:
3.1排水HDPE管道闭气试验:
(1)管道密封性检验以相邻两检查并间的管道为一分段。
管道密封性检验在管区填土完成后进行。
(2)管道密封性试验采用闭气检验方法和检验标准。
可参照《混凝土排水管道工程闭气检验标准》
(3)试验方法;将进行闭气试验的排水管道两端用管堵(充气压力0.15~0.2Mpa)密封,然后向管道内充入空气至一定的压力,在规定闭气时间测定管道内压降值。
(4)试验步骤:
A对闭气试验的排水管道两端与管堵接触部分的内壁应进行处理,使其清洁光滑。
B分别将管堵安装在管道两端,每端接上压力表和充气嘴。
C用打气筒给管堵充气,加压至0.15~0.2Mpa将管道密封,用喷洒发泡液检查管堵密封情况并处理。
D用空气压缩机向管道内充气至3000Pa,关闭气阀,使气压趋于稳定;用喷雾器喷洒发泡液检查管堵对管口的密封情况,管堵对管口完全密封后,观察管体内的气压;管体内气压从3000Pa降至2000Pa
历时不少于5分钟,即可认为稳定。
气压下降较快时,可适当充气。
下降太慢时,可适当放气。
E根据不同管径的规定闭气时间,测定并记录管道内气压从2000Pa下降后的压力表读数,其下降到1500Pa的时间不得少于表C.2的规定。
F管道闭气试验完毕,首先排除管道内的气体,再排除管堵内的气体,最后卸下管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