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黄帝内经》之理解阴阳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读《黄帝内经》之理解阴阳
近段时间每每于同行交流时就会谈到'阴阳’这个话题。
但是又感觉总是不能具体详尽的讲述,所以,只能从新回到读经典上来。
再次静心读《黄帝内经》。
《黄帝内经》中的阴阳,贯穿了整部书的内容。
也是中医学的精髓所在。
阴阳就是古代哲学家对自然界相互关联的某些事物和现象对立双方属性的理论概括。
《素问·五运行大论》言:“夫阴阳者,数之可十,推之可百,数之可千,推之可万。
”《灵枢·阴阳系日月》言:“且夫阴阳者,有名而无形,故数之可十,离之可百,散之可千,推之可万。
”就是说,关于阴阳,有其名而无其形,所以计数可十,推之可百,数之可千,推之可万,可以永无止尽的推数下去。
这样,就引申出《素问·阴阳应象大论》:“阴阳者,天地之道也,万物之纲纪,变化之父母,生杀之本始,神明之府也。
治病必求于本。
”这句话是说,阴阳是一切自然界的规律,是一切事物的纲领,是一切事物变化的起源,是一切事物生长和灭亡的本源,是自然万物内在运动变化的藏聚之所。
治疗疾病必须依靠阴阳。
那么,现在的医生到底该如何运用阴阳?还是看看《黄帝内经》中如何说吧。
《素问·生气通天论》中言:“阳气者,若天与日,失其所,则折寿而不彰。
故天运当以日光明,是故阳因而上,卫外者也。
”这句话的意思是说:人体的阳气,就好像天上的太阳,如果失去了正常的规律和作用,那么人的寿命就会减损或夭折,生命机能就会虚弱不足。
所以天体的运行应该是因太阳的光明而显现出来的,而人的阳气也应该顺应上浮,从上而下包裹者身体,不受外邪的侵入。
俗话说,人活着是在阳间,人死了就归阴间。
人体的生命活动,是赖于阳气的温养。
如果人体的阳气虚损或者失去了正常的运行规律和功能,就会使人体力衰弱,提抗力下降,外感内伤就会侵犯人体,发生诸多疾病,甚至会缩短寿命。
这里就看出了阳气对人的重要性。
正如清末名医郑钦安先生在《医理真传·序》中提到:医学一途,不难于用药,而难于识症。
亦不难于识症,而难于识阴阳。
阴阳化生五行,
其中消长盈虚,发为疾病。
万变万化,其以窥测。
而现在世人多认为体内火大,动不动就祛火,就清热,时时在消耗自己体内用来温养你保护你给你能量给你生命的那些阳气。
总认为这些阳气,这些火是多余的,用之不尽取之不竭的。
每当看到这些无知的人,对自己体内的阳气是那么的不经意,我每每感到痛心,他们对自己的身体和生命就那么的不在意!
每当看到当今中医的现状,内心总是难以平静,中医的魂在哪里?既然不能改变现状,那就只能改变自己。
还要勤求古训。
再次从《黄帝内经》、《伤寒论》、《金匮要略》开始,静心潜读,留心讨究,虚心求理,探求至理。
守《内经》遵《伤寒》,学中医就要学经典,搞中医的就更要学好经典。
说到这里,只有一个目的,就是为患者、为中医、为传统进一点薄力!从自身做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