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斌贤《外国教育史》(第2版)配套题库【课后习题】(19世纪欧美国家教育的发展)【圣才出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10章19世纪欧美国家教育的发展
1.工业革命出现的哪些变化预示着教育变革时代的来临?
答:工业革命于18世纪60年代起源于英国,以英国人瓦特改进蒸汽机为标志。
由农业、手工业经济向城市里由机器驱动制造业为主导的经济转变的革命性进展。
工业革命时期发生了以下变化:
(1)政治的民主化
政治的民主化趋势对教育发展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首先,选举权的扩大和普及增强了个体的受教育意识,因为只有提升文化水平,才能参与政治生活、提高社会地位。
其次,各国自由主义政党在谋求国家世俗化和教育世俗化的努力中取得了重要成就。
再次,通过议会制,各种教育法律得以颁布和实施,从而推动了初等义务教育的发展。
至19世纪末,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相继建立了以普及初等教育为主的义务教育制度。
(2)工具理性的兴起
首先,科技进步使得科学的世界观最终取代了宗教的世界观,人们的理性观念得以提升。
其次,科技进步促进了人类自我意识的觉醒,促进了工具理性精神的成熟和完善,人类已经进入了希冀借助科学、理性的途径达到自我认识、自我控制的目的。
再次,工具理性强调科学的思维方式和研究方法,注重技术上的精确性和可计算性,它以客观结果为衡量依据的科学精神由自然科学领域渗透到社会各领域。
这一思维使得教育研究和发展具有了坚实的基础,为人类对近代教育的改造和变革、为近代教育科学化和心理学化的发展奠定了思想基础。
(3)哲学思潮的繁荣
哲学思想是教育思想的重要理论基础。
19世纪出现的德国古典哲学、马克思主义哲学、实证主义哲学、唯意志主义哲学、空想社会主义、科学社会主义等哲学思潮先后出现,从而
为教育思想的产生提供了直接和间接的理论来源,同时也有力地推动了各国教育改革与教育科学体系的建立。
(4)心理学的发展
心理学的发展为教育思想的丰富和深化奠定了基础,加速了教育科学化进程,这一时期出现的心理学理论主要包括联想主义心理学、理性主义心理学、实验心理学等。
总体而言,工业革命使欧美国家在物质生产和生活方面取得了长足的进步,生产力和社会经济发展呈现出加速增长的态势,文化科技领域呈现繁荣景象,政治也日渐开明。
在此基础上,教育成为政治家、思想家关注和研究的对象,各种教育思潮涌现,这一切都预示着教育变革时代的到来。
2.比较分析英、法、德、美公立教育制度的形成与发展。
答:(1)英国的公立教育制度
①通过立法手段加强对教育的控制权
a.1806年怀特布雷德提出的《教区学校法案》是国会首次以国家的名义讨论国民教育问题,从而改变了国家不过问教育的传统。
b.1833年,国会通过了一项教育补助金法案,这既是英国政府正式干预教育的开始,同时也是英国教育从宗教教派活动或民间活动向教育国家化发展的转折点。
c.1870年,国会通过了《初等教育法》,也称为《福斯特教育法》。
该法案的核心精神就是建立英国公立初等教育制度和由地方教育委员会负责的教育督导制度。
②设置教育管理机构
a.1839年首次成立了枢密院教育委员会。
b.1856年,枢密院教育委员会改组为枢密院教育局,到1899年改为议会直属的教育署。
在英国教育史上第一次统一了对初等教育和中等教育的领导权,从此初步完成了英国教育领导体制的国家化。
(2)法国的公立教育制度
①拿破仑执政时期
19世纪初拿破仑执政时期,法国实行了中央集权的教育领导体制。
1802年5月1日,拿破仑政府颁布了《公共教育基本法》,旨在建立一个统一、集中的国家教育行政体系。
a.初等教育
该法案规定,中央政府将初等教育的管理工作交给地方政府,由市长和市议会任命教师,为他们提供住房,确定工资待遇。
b.中等教育
中等教育由国家管理,并列入国家教育系统。
c.高等教育
颁布了《关于帝国大学条例的政令》,建立了帝国大学及大学区制。
中央集权式的教育管理体制一直延续了近两个世纪,对法国国民教育制度产生了深远影响。
②《基佐法案》
基佐提出了一项大力发展初等教育和师范教育的法案,即《基佐法案》。
《基佐法案》扩大了地方在管理教育上的部分自主权,但中央集权式的性质未变。
③《费里法案》
19世纪80年代,全面推行普及义务初等教育成为法国政府最主要的目标之一。
这项教育改革主要由当时的教育部长费里主持开展。
他于1881年和1882年分别提出两项教育法令,史称《费里法案》。
《费里法案》确立了法国国民教育的义务、免费和世俗性三条原则,
为以后法国国民教育近百年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3)美国的公立教育制度
①公立学校
a.公立学校的宗旨是把儿童培养成合格的公民,所有4~16岁的儿童不分经济地位、宗教信仰、家庭背景都应成为公立学校教育的对象;
b.公立学校是国家培养国民的机构,它有助于形成一个具有共同文化的统一体和民族的认同感与意识;
c.公立学校应当是免费的、为大众服务的,所以应由公众共同管理和支持,通过征收公共教育税作为其主要财政来源。
②公立学校运动的内容
a.建立了以州为主的教育领导体制。
b.确立了征收教育税制度,征收教育税成为稳定的公共教育经费的主要来源。
c.促进了师范教育的兴起。
d.加快学校内部教学改革。
③公立学校运动的发展及评价
至1865年,美国大多数州都建立了公立学校制度,大量儿童获得了初等教育。
马萨诸塞、纽约、宾夕法尼亚等州的公立学校系统已经扩大到中学,少数一些州如密执安州和威斯康星州则将州立大学作为公立学校运动的顶层。
美国公立学校的建立奠定了美国教育制度的基础。
(4)德国的公立教育制度
①德国被认为是最早建立公立学校制度的国家。
②洪堡被任命为教育部长后,主持了德国教育史上一次重要的教育改革。
a.国民初等教育以裴斯泰洛齐的思想为指导,政府派遣一批青年到伊佛东向当时欧洲最著名的瑞士教育家裴斯泰洛齐学习。
b.在文科中学方面,洪堡亲自主持编订了教学计划,以新人文主义思想为指导,在课程设置上强调古典和自然科学并重。
另外,在教师的录用和学生的考察等方面也都制定了严格的标准和要求,以此来保证中学的教学质量。
c.在大学方面,洪堡在费希特等人的协助下,创建了柏林大学。
洪堡的教育改革帮助德国完善了近代教育制度,为德国教育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影响巨大。
3.在城市化进程中,欧美国家的教育发生了哪些方面的转变?
答:在城市化进程中,欧美国家的教育发生的变化有:
(1)教育世俗化运动
19世纪,教育作为公民权的观念已成为大多数西方国家的共识。
这一时期教育逐步世俗化并从宗教与慈善团体的控制下解放出来,国家开始对教育承担更大的责任。
①英国的教育世俗化
1870年英国颁布了《初等教育法》,标志着英国公立教育制度正式得到了确立。
但该法案实质上没有触动原有的私人办学体制,使英国的初等教育形成了公立体制和私立体制并存的格局。
②美国的教育世俗化
美国以法律形式确立了教育与宗教分离的原则,使教学内容逐渐脱离教会控制,进一步走向世俗化。
③法国的教育世俗化
《费里法案》确立了国民教育义务、免费和世俗化三原则,为后来法国初等教育的发展指明了方向。
④德国的教育世俗化
19世纪初,洪堡对普鲁士教育进行了改革。
(2)实科中学的快速发展
实科中学是近代欧美国家实施实科教育的一种中等学校类型。
18世纪以前,西方中等教育基本上是古典文科中学占据主导地位。
但随着近代生产和科学技术的发展,实用知识在生产和生活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因此,实科教育在欧美发达国家日渐受到广泛重视。
(3)女子教育的兴起
妇女受教育权问题,最初是作为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和“天赋人权”的一个组成部分提出来的。
法国大革命时期,孔多塞第一次提出了“给妇女以全部公民权的主张”。
工业革命的历史性要求成为妇女参与教育的重要前提,使妇女尤其是劳动人民家庭的妇女走出家庭,投身社会劳动,并使其在社会化劳动中,在经济上获取一定的独立地位,从而争取妇女在政治、经济和文化教育上的权利。
(4)职业技术教育的发展
19世纪70年代,在工业革命的背景下,以传授生产科学技术原理为主要特征的职业技术学校应运而生,德国、法国、英国、美国、俄国、日本等国都在这一时期创办了职业技术学校。
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社会对劳动力文化技术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与此相适应,各国也日益重视发展职业技术教育。
4.试述教育心理学化运动的形成、发展与影响。
答:(1)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