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水库管理信息化要点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水库管理信息化要点
引言:水库管理信息化的实现途径就是将水库流域的水文气象资料、防洪调度实施信息、发电调度信息、工程实时运行信息、决策与执行信息等实现自动化采集,构建能够快速查询和分析的信息平台,利用传感器、卫星遥测、计算技术和软件管理系统来实现对水库调度的实时决策。

从水库信息化管理的发展趋势来看,大致经历了从早期的水情测报、大坝安全监测和当前的水库调度自动化三个阶段。

就当前水库的信息化管理所面临的实际情况来看,虽然从需求的角度已经对水情测报和实施调度系统等提出了较高的要求,但面临着水文监测站点仪器陈旧、技术水平落后等瓶颈的制约,要进行水库管理的信息化建设,必然要求对这些陈旧的信息采集设备进行更新换代,在资金上往往存在着一定的缺口。

其次,在实测资料的分析方面还存在着技术方面的制约,不能够充分利用,关键是缺乏能够有效分析实测数据资料的管理系统,各类数据之间也往往存在着各自独立,不能够有效交换的缺点。

1 水库管理信息化的主要技术
水库管理信息化系统需要包含信息存储、信息采集和信息分析三样整合在一起。

因此系统的设计需要分别针对以下几个问题来开展:从总体上看,水库信息管理系统要采用分布式层次结构,结合管理系统和数据库技术进行系统开发。

主要技术如下:
1.1 分布式体系
一般需要选用CORBA与COM+软件,分别对应于跨系统平台与微软操作系统,两者不相同,却可以使不同类型的平台、网络、数据库进行整合,来使得不同类型技术的资源实现共享。

1.2 Web服务器
常用的Web服务器是APache HTTP Server,它具有支持跨平台的应用、良好的可移植性、源代码开放等优点。

1.3 数据处理技术
水库的管理软件因开发目的不同存在技术类型差异性,常用的信息处理软件和数据库有SQL server、Silver light、Oracle等。

2 水库信息管理系统的功能
2.1 水库管理系统的基本功能
水库信息化管理系统应当具备涵盖水库基本信息、水情预报信息以及主要水库调度模型和实时调度信息等模块。

(1)水库基本信息模块。

水库基本信息模块包括对水库所处的自然环境、工程参数、调度要求以及流域梯级等对本水库的约束条件等都应涵盖,这些内容可包含在水库基本信息模块中,可作静态查询。

这一模块的实现手段可采用ASP 技术配合3层结构(B/S)等。

(2)水情、预报信息模块。

水情预报信息模块需要处理水库与上下游河道的水位信息、出入流量过程、控制断面的水位流量信息等,并应实现和自动测报系统的有效连接,能够给出具备一定的预见期水库的天气情况和入库流量情况,为水库调度决策提供基础资料。

(3)水库调度模块。

这一模块中应包含和水情、预报信息模块的接口,以利用实时的预报数据,并能依据这些数据,选择合适的水库调度模型来模拟调度和分析,为水库决策服务。

2.2 管理系统的网络安全
由于水库管理系统涉及到网络的应用,因此网络安全问题就显得尤为重要,尤其是要避免水库重要运行数据的丢失和破坏。

对于水库管理信息系统的安全问题,可采用系统入侵警告和病毒预警两种方式来应对。

前者是通过对系统网络内的数据包授权扫描来监测非法入侵信息,可采用网络扫描、实时监控以及防火墙技术等来配合完成。

病毒扫描则是通过对进出信息管理网络的数据包的扫描来监控进出网络的文件,通过IP地址定位、端口定位等技术手段来防范系统内的病毒活动。

其次,对于管理系统的数据安全,应以数据的完整性和可用性作为管理的基本目标。

数据的存储和管理方式应尽量采用分布式管理,并采取严格的权限认证,对重要数据加密,避免非法入侵者从系统数据库盗取运行数据。

实现这一目的的技术手段可通过内外网物理隔离、访问控制和分段隔离等。

3 信息化建设的主体目标
水库管理的信息化建设要时刻保持与国家信息化建设总方针与总原则相协调吻合,即要顺应信息化技术的发展潮流,保证信息化技术先进性。

对落后的水库设施进行技术升级,稳步提升水库管理的水平,深入建设水库的信息化工程,更好的为社会发展和国民经济做出贡献。

水库管理信息化建设达到以下几点目标:
3.1 信息采集系统的建立
水库的管理工作需要有基本资料来提供依据,需要收集水库的蒸发量、上游来水以及降雨量、水质、出库水量等其他气象信息以及大坝渗流、应力应变的现象进行管理检测,为水库后期工作提供资料储备。

3.2 提高信息化系统
水库的很多资料都需要进行共享或者传输,如果加强水库的信息化建设,那么信息传输将会比较方便、快捷。

比如将采集器的采集到的信息以及相关信息经过电子设备传输到信息中心,然后依據信息中心所下达的命令进行总的调度;通过信息系统与其他的水库和管理所进行网上联系,方便传输数据,提升相应工作效率,办公自动化的实现,以此来提高整个水库的管理水平。

3.3 闸门自动化管理
对水库的闸门安装自动控制系统,让其自动控制水库的进水闸与泄水闸,从而控制水库的水位。

从而实现闸门及时、迅速的开启或关闭,以提高水库信息化系统的可靠性,实现自动化控制,自动化科学管理为目的。

4 信息化建设基本措施
目前,水库信息化管理已经为水利管理提高了很大的作用,大幅度提高了水库的工作效率,尽可能发挥出工程效益,但从现阶段来看,水库信息化的管理建设还有待提高。

4.1 改变以往观念
以信息技术来实施现代化管理、科学管理,转变以往保守、闭塞的习惯,在信息社会里需要信息共享与开发。

水库信息化建设不是朝夕可以完成的,是一个需要很多人力物力的漫长过程,因此水库要加强对专业人才培训,给予他们正确的政策领导,在人员的经费与工作时间等方面给予支持,从而提高有关人员的工作热情,尽早完成信息化
4.2 分步实施
进行信息化建设,可以先从简单的入手,再专攻难的,从单项的信息化建设再到复杂信息化建设,循序渐进。

并将研究所得运用到实际中来,提高实际生产力;多进行软件开发,为水库的生产产生效益,并为进一步的研究推广奠定基础。

4.3 与高校合作
高校是人才输出地,与高校进行合作,从而得到专业人才加快信息化的建设。

高校可以提供技术、人才,在时间安排方面会比单位有优势,因为学校的空闲时间安排会比较充裕,这样水库提供财力聘用高校人才,两个单位进行结合,可以加大工作深度,带动水库的专业人才进步与发展。

5 结束语
总之,信息化管理已经成为水利现代化的重要标志,可借助于日益成熟的计算机网络技术来将各类水库管理数据以综合管理平台的形式来进行整合,可有效提高水库管理和决策的水平和效率,是未来水利现代化的发展发向。

参考文献:
[1]周军. 探索现代化水库管理新思路[J].广东科技.2011(12).
[2]崔志刚. 浅析黄壁庄水库综合信息化建设[J]. 河北利,2010(03).
[3]王志良. 现代水库管理理论与实践[M].郑州:黄河水利出版社,2005.。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