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七年级生物下册期末考试题及答案【完美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北师大版七年级生物下册期末考试题及答案【完美版】
考试说明:本试卷五个大题,满分100分,时间90分钟。

一、选择题(共25个小题,每题2分,共50分)
1、下列可以作为监测空气污染程度的指示植物的是()
A.藻类植物B.苔藓植物C.蕨类植物D.种子植物
2、用鼻呼吸比用口呼吸好,原因是()
①鼻毛可阻挡吸入的尘埃
②鼻黏膜分泌的黏液可使吸入的空气变得清洁、湿润
③嗅细胞接受气味的刺激
④鼻黏膜内丰富的毛细血管能温暖吸入的空气
A.①②④B.①③④C.①③D.②③④
3、端午节吃粽子是中国的传统习俗。

糯米是粽子的主要原料,其含量最多的营养物质是()
A.糖类B.脂肪C.蛋白质D.维生素
4、使植物叶片呈现绿色和花瓣呈现红色的细胞结构分别是()
A.液泡叶绿体B.叶绿体液泡
C.液泡线粒体D.叶绿体叶绿体
5、下列营养物质中,不需消化就能被直接吸收的是()
A.蛋白质、无机盐、维生素B.水、无机盐、维生素
C.水、无机盐、淀粉D.无机盐、维生素、脂肪
6、下列关于显微镜的使用方法说法正确的是()
A.若载玻片上写有英文字母“p”,则显微镜下看到的物像是“b”
B.显微镜对光完成的标志是看到一个明亮的圆形视野C.显微镜的放大倍数越大,观察的视野范围也就越大
D.调节粗准焦螺旋镜筒下降时,眼睛一定要注视目镜
7、血液中的二氧化碳扩散进入肺泡内,需要经过几层细胞()
A.一层B.二层C.三层D.四层
8、生命的生存依赖于一定的环境,环境的变化会对生物产生各种影响.下列现象属于环境影响生物的是()
A.枯叶蝶静止时像一片枯叶
B.马里亚纳海沟没有绿色植物
C.雷鸟的羽毛冬季为白色,夏季为灰色
D.地衣生活在岩石表面,能加速岩石的风化
9、人体产生的废物中只可通过一种途径排出的是()
A.尿素B.多余的水C.二氧化碳D.无机盐
10、生物在适应环境的同时,也能影响和改变着环境。

下列属于生物影响环境的是()
A.荒漠中的植物-骆驼刺,根系非常发达
B.雨露滋润禾苗壮
C.蚯蚓能松上壤,提高土壤肥力
D.南极企鹅的皮下脂肪很厚
11、“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青山”中植被丰富,能保持水土、调节气候、净化空气等。

这体现了生物与环境之间的关系是()
A.生物影响环境B.生物适应环境
C.环境影响生物D.环境适应生物
12、一位战士血型是AB型,当他失血时,输血者的血型应该是()
A.A型B.B型C.O 型D.AB型
13、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叫作( )
A.大气圈 B.生物圈 C.水圈 D.岩石圈
14、生物能够表现出生命现象,“葵花朵朵向太阳”所表现出的生物的特征是
()
A.生物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 B.生物能排出身体内产生的废物
C.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 D.生物能进行呼吸
15、瓣膜保证了血液在心脏中的流动方向是()
A.动脉→心室→心房B.心房→动脉→心室
C.心房→心室→动脉D.心室→动脉→心房
16、下列器官中,不属于组成人体呼吸道的器官是()
①口腔②鼻③咽④喉⑤气管⑥支气管⑦肺
A.②③B.③④C.⑤⑥D.①⑦
17、肺是人体呼吸系统的主要器官。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外界气体经过呼吸道进入肺
B.肺泡数量多,气体交换面积大
C.肺泡与毛细血管气体交换后肺泡内氧气含量增加
D.胸廓容积变小时,肺收缩,气体从肺内排出
18、属于生物基本特征的是()
A.生物都能快速运动B.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
C.生物都能进行光合作用D.生物都能生长和繁殖
19、骨、关节、骨骼肌在运动中的作用分别是()
A.杠杆、支点、动力B.杠杆、动力、支点
C.动力、杠杆、支点D.支点、杠杆、动力
20、小李同学因缺乏某种营养物质导致夜晚看不清东西,你认为他缺乏的最可能是()
A.维生素A B.维生素C C.蛋白质D.钙
21、在烧杯中倒入10毫升植物油,加入配制的消化液,充分的震荡,并置于37℃的温水中,1小时后,植物油不见了,下列所配制的消化液中,最合理的是()
A.唾液、胆汁、胃液B.胃液、肠液、唾液
C.胆汁、肠液、胰液D.胰液、肠液、唾液22、正在生长发育的青少年需要大量的蛋白质,为补充优质的蛋白质,应适当多吃的食物是()
A.米饭B.青菜C.瘦肉D.水果
23、下列有关人体生命活动调节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人醉酒后走路摇晃、站立不稳,说明酒精已经麻醉了脑干
B.人体内的激素含量多,对各项生命活动都具有重要的调节作用
C.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反射,反射的结构基础是反射弧
D.人体内胰岛素分泌不足,会导致血糖浓度低于正常水平
24、对于藻类、苔藓、蕨类植物描述正确的是()
A.蕨类比苔藓更适应陆地环境 B.苔藓植物有根、茎、叶的分化
C.海带的叶是进行光合作用的器官 D.蕨类植物通过芽孢来繁殖后代
25、下列哪项小肠的结构不是与吸收功能相适应的特点()
A.小肠长约 5~6 米
B.小肠内表面有许多皱襞和小肠绒毛
C.小肠绒毛中有毛细血管和毛细淋巴
D.小肠壁内有肠腺能分泌多种消化液
二、填空题(共5个小题,共10分)
1、生态系统的__________和_________是沿着食物链和食物网不断地进行流动的。

2、生物圈是最大的生态系统,它的范围包括___________底部、__________大部和岩石圈的表面。

3、木本植物的茎由外到内一般由树皮、________、木质部和________四部分构成。

4、环境中直接影响生物生存的因素叫生态因素,生态因素分为_________因素和
_________因素。

5、小刚扁桃体发炎没有及时治疗,几天后患了中耳炎,病菌从口腔侵入中耳的通道是_______。

三、识图分析题(共3个小题,共21分)
1、下图是小张同学在初中生物学习阶段绘制的洋葱表皮细胞、血细胞、酵母菌细胞图。

请据图回答。

(1)在甲、乙、丙三图中,图______所示为酵母菌细胞,判断的依据是
___________。

(2)图中数字②所示结构为___________,是细胞的控制中心。

(3)图甲所示细胞中的能量转换器是___________。

(4)在丙图中,数量最多的是___________(填名称),具有运输氧气的功能。

2、健康问题,人人关心,请分析并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夏季学生溺水事件时有发生,溺水停止呼吸是图中过程[_____]受阻造成的。

(用字母表达)
(2)过程[B]表示肺泡与血液的气体交换,其交换结果是血液变成_____ 血。

(3)过程[D]表示_____与血液的气体交换,氧气最终进入组织细胞的_____中被利用。

(4)图中运输氧的过程是[______]。

(用字母表达)
(5)若溺水者需要打点滴,则药物最先到达心脏四腔中的______。

(6)若A型血的溺水者受伤大出血,无A型血的紧急情况下可少量输入的血型是___型。

(7)输送血液的泵是_______。

3、如图为内蒙古呼伦贝尔草原生态系统示意图,请据图回答:
(1)图示的各种生物中,草是生态系统中的______者;腐生细菌和真菌是生态系统中的______者;各种动物为消费者,通过______作用,促进了物质循环。

(2)该生态系统中的植物与动物、动物与动物之间通过______关系形成了食物链和食物网,其中鼠与食草昆虫之间的关系是______。

(3)草原上草的长势,生物种类和数量在一年四季会发生较大的波动,影响其波动的非生物因素主要是______ 和______;当草原上食物充足时,鼠的数量会增加但又不会无限制地增加,这说明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______能力。

四、实验探究题。

(共2个小题,共14分)
1、下面甲图是某同学制作洋葱鳞片叶临时装片的几个步骤,乙图是普通光学显微镜,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请按照制作临时装片正确的方法步骤,将甲图中各步骤进行排序:
_____________,步骤A为了_____________,正确的操作方法:使盖玻片的
_____________先接触载玻片上的液滴,然后缓缓放平。

步骤B中滴加液体的作用:_____________。

(2)转动粗准焦螺旋,使镜筒下降时,该同学的眼睛应该注视乙图的(___)。

该同学用显微镜看到了如图所示的视野,为了使看到的细胞更大更清晰,需要操作的显微镜构造是_____________(填数字)
(3)该同学根据观察绘制了洋葱鳞片叶内表皮细胞的结构图,并标注了各结构的名
称,如图所示,老师看过后认为该同学绘制的细胞图有错误,请你指出来:
_____________。

2、下图表示探究种子萌发环境条件的实验装置,每个烧杯均放有等量的干燥种子(10粒),并提供相应的环境条件。

(1)每个烧杯放入10粒种子而不是1粒种子,其目的是什么?____________。

(2)C装置水较多且在水面上有油层,其作用是什么?_________。

(3)在上述五个实验中,请找出一组对照实验并说明它们之间的唯一变量是什
么?_____。

(4)如果只探究光是否对种子萌发有影响,应选择哪几个装置进行实验观
察?_______。

(5)你能预测哪些烧杯中的种子将会发芽吗?______。

五、资料分析题(共5分)
1、资料一:我国是世界上生物多样性最为丰富的12个国家之一,拥有森林、灌丛、草甸、荒漠、湿地等地球陆地生态系统,以及黄海、东海、南海、黑潮流域大海洋生态系统。

资料二:变色龙是一种”善变”的树栖爬行类动物,在自然界中它当之无愧是“伪装高手”,为了逃避天敌的侵犯和接近自己的猎物,这种爬行动物常在人们不经意间改变身体颜色,然后一动不动地将自己融入周围的环境之中。

资料三:非洲东部地区今年1月至2月暴发70来最严重蝗灾,4月又遭遇第二轮蝗灾,规模较前更甚。

蝗虫俗称“蚱蜢”,为植食性昆虫,产卵能力强且虫卵难破坏。

这次蝗灾主要是2019年年底出现的异常降雨为蝗虫孵化后的生长提供了优良条件。

(1)我国是生物多样性丰富的国家,资料一体现了我国_____________的多样性。

(2)资料二中,变色龙的体色称为_____________色,这是生物对环境形成的
_____________。

(3)资料三中体现了蝗虫具有生长和_____________特征。

通过分析也可以得出_____________是影响蝗虫生活的主要非生物因素之一。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共25个小题,每题2分,共50分)
1、B
2、A
3、A
4、B
5、B
6、B
7、B
8、B
9、C
10、C
11、A
12、D
13、B
14、A
15、C
16、D
17、C
18、D
19、A
20、A
21、C
22、C
23、C
24、A 25、D
二、填空题(共5个小题,共10分)
1、物质能量
2、大气圈水圈
3、形成层髓
4、生物非生物
5、咽鼓管
三、识图分析题(共3个小题,共21分)
1、乙乙图细胞有芽体或进行出芽生殖(乙图细胞为椭圆形并有细胞壁或液泡)细胞核线粒体、叶绿体红细胞
2、A 动脉组织细胞线粒体 C 右心房 O 心脏
3、生产分解呼吸吃与被吃竞争温度水分自动调节
四、实验探究题。

(共2个小题,共14分)
1、DCAB 防止出现气泡一侧使细胞染色 5 4 多画了叶绿体;液泡较暗的地方不能涂抹,较暗的部分用细点来表示,越暗的地方细点越密,但不是打斜纹或涂阴影或留下空白
2、避免实验的偶然性,减少误差隔绝空气 A和B的变量是水;B和C的变量是空气;B和D的变量是光;D和E的变量是温度 B和D B和D
五、资料分析题(共5分)
1、生态系统保护适应繁殖水。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