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父辈谈钱均夫钱学森父子逸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暇,菊
总觉得谈之泛泛者多。
忆及家中父我祖父厉良玉(1865—1940),2009主茹耋耋1#莘辈曾屡屡提及的钱均夫、钱学森父字韫山,系清代贡生,曾先后任浙江
家、对当代中国作出巨大贡献的一子昔年趣事,特追记如下,以遥寄温州和处州(今丽水市)知府文幕。
代知识分子楷模钱学森先生不幸我对前辈和家乡的深切怀念之情,祖父喜好金石,追摹秦汉,兼擅南北驾鹤西去,斯其时,举国痛惜。
我并飨读者。
两派,尤喜刻楷书长跋,所作《百寿厉、钱两家世代交好,惊恸之下,笔图》著名于时。
厉家世代原居于杭者亦曾于2010年清明前夕,在“人州上城区上仓桥和六部桥附近的横
民网”发表拙文《挚友后人追忆钱箭道巷,邻近南宋皇家遗址,新中国学森及其父亲钱均夫的点点滴钱家与余之厉家均根植于杭成立初期被当地政府征用,划归国。
厉声教
畴父辈谈、
钱均夫钱学森
父子逸事
滴》,以聊表哀悼之情。
此后数年,州,两家情谊也结果于杭州,以同气营的东南肥皂厂(后发展为东南化也常常在报刊媒体读到悼念文章,连枝来形容父辈的交往并不为过。
工厂),据说该厂现已迁至杭州南
郊,横箭道巷亦不复存在。
我记得当
时家中旧居有一间祖宗堂,供奉的
高祖牌位是清代初期大文学家厉鹗
(字太鸿,号樊榭)之牌位。
现著名
的杭州西溪国家湿地公园(位于杭
州西郊),犹完好保存着清代光绪初
年重修并定名的“厉杭二公祠”,专
门奉祀厉鹗和杭世骏两位大文学
家。
钱家系五代十国时期吴越国王
钱缪之后裔。
因钱缪在位时保境安
民、发展生产、重视农商、轻徭薄赋、
疏浚西湖、兴修水利而功德卓著,被
百姓尊称“钱王”。
后钱缪之孙、当
时的吴越国王钱弘傲,在宋太祖赵
二。
一三年第三期
当地人民为纪念钱氏功德,早在北厉家福(字绥之)乃同窗契友,两人浙江同乡鲁迅。
宋熙宁年间,就在杭州玉皇山上建后又共赴日本求学,同在异乡为异抵日后,他们三人最初曾在东表忠观祭祀钱王:明代嘉靖年间,客的成长境遇加上两家的世交之京弘文学院一同学习日语,同班同又迁至美丽灵秀、婉约无比的西湖情,使得他们两位此后数十年里一寝室。
1 904年学毕日语后,我大伯东岸湖畔,重建了竖有钱缪雕像的直感情深厚、交往甚密。
父厉绥之接受鲁迅的意见,一起学钱王祠。
该景区至今犹保存完好。
杭州还专门成立了“钱缪研究会”,
就在钱老不幸去世的次日,该会在
浙江日报社召开钱学森追思会,并
于此后的1 1月5日同杭州市委、
市政府、市政协及临安市政府(I
临安今属杭州市,为钱缪故乡)
组成杭州市吊唁团(15人)前往北
京,参加6日在八宝山公墓举行
的钱学森遗体告别会。
钱家是依照“继承家学,永守箴
规”八字论辈取名。
钱学森祖父钱承
慈有二子,长子钱家润,字泽夫;次
子钱家治,字均夫,但两人后来都以
字行。
今杭州市上城区马市街方谷
园2号是“钱学森故居”,建于清末,
钱学森(左一)和父亲(左二)、母亲(左三)、
是一幢典型的木结构杭式大宅,横
祖母(左四)以及女佣在杭州方谷园
向面宽三间,纵向进深三楹,在第三
进后面,有一个后花园,故居总建筑钱均夫是钱谬的第三十二世医。
但最终鲁迅就读的是日本仙台面积802平方米,当时是作为钱学孙,其父是杭州的一个丝商,他是家医学专科学校,大伯父厉绥之就读森母亲章兰娟的嫁妆归于钱家的。
中的次子,早年同他后来的亲家公,的则是日本金泽医学专门学校,其至今房产所有人仍写着“钱学森”的即钱学森之妻蒋英的父亲、近代中毕业后又考入了日本京都帝国大名字。
根据杭州市房管局的档案记国著名军事理论家蒋百里(名方学医学部。
而钱均夫考取的是东京载,钱学森上世纪60年代,曾写信震),以及我大伯父厉绥之均就读于高等师范学校,学习教育学、地理给杭州市政府,要求将他的私有房清末杭州知府林启所创办的求是书学和历史,并于1908年毕业。
这段产无偿捐献给杭州市政府,但杭州院(浙江大学前身),他们年纪相近,时期,三人虽在不同学府,但大家市政府从未接受过,仅作为代管产情趣相投,渐成莫逆之交。
三人中,仍时常聚首,纵论天下,共抒救国处理。
2009年“钱学森故居”被列为钱均夫与厉绥之又于1902年同赴宏图。
他们回国后,彼此还常来往。
杭州市文物保护单位,免费向公众日本公费留学,而蒋百里因得他人值得一提的是,钱、厉两家这开放。
在此故居往东北不远处,即东资助于1901年先行赴日留学?一代,不仅钱均夫和厉绥之感情深街路887号(后改为建国北路369据我杭州的堂兄厉声元相告,厚,厉家另外几个兄弟,也都和钱号)就是钱家的老宅,钱均夫就出生当时他们留学的费用出自“庚子赔家有着或多或少的联系。
在那里,直至与章兰娟结婚后,才搬款”,人数有限,先从全国各地挑我二伯父厉尔康(字佛磐),虽到方谷园2号。
选,然后再到北京复试。
浙江这一与钱均夫本人交浅,却与钱均夫日
拔都在杭州上船,沿大运河北上,后的亲家公并同窗好友蒋百里私
经过两个月的旅途劳顿才到达紫交甚好。
1 903年1 2月,蒋百里考
s氓,辫
亥革命、领导云南护国起义,在中之四弟,却是师从钱均夫。
1908年
国近代史中声名卓著、同蒋百里并春,钱均夫从日本高等师范学校史
称“士官三杰”的蔡锷。
无巧不成地科毕业后,曾在日本考察教育半
书。
1904年,我二伯父厉尔康从浙年。
是年冬回国,在杭州浙江两级大伯父厉绥之1909年学成回江武备学堂被选送至El本公费学师范学堂及浙江高级法政学校任国后,为中国第一代西医,同年被习军事,并于1907年进入日本陆军教,并于1911年担任浙江省立第一清廷授予“医科举人”;1911年辛亥士官学校,为第六期生。
蒋百里于中学校长(现杭州四中和杭州高级革命后,他曾担任浙江陆军医院院1906年回国,并担任清廷东北新军中学前身),先父当时为该校学生,长,后又在沈钧儒先生支持下,于督练公所总参议,不久即被公派赴与他同班的还有日后声名远播的1 91 2年与他人共同创办浙江医学德国研习军事。
1910年蒋百里回新月派现代诗人徐志摩。
实际上,专门学校(浙江医科大学前身),据国,与厉尔康同在清廷禁卫军中供他的同学中,还有一位日后享誉文言这是中国国人自己筹资创办的职,两人因家世渊源而相交甚笃。
坛的大作家郁达夫,只不过可能同最早的医学专门学校。
辛亥革命爆发后,凡在清廷禁班时间很短。
191 1年夏,杭州府中留洋归国后的大伯父曾名噪卫军中之南方军人又具有革命思学堂更名为“浙江省立第一中学一时,因有他那般资历的医生当时想者皆窃议南下,蒋百里与厉尔康堂”。
先父应该就是在杭州府中学在国内较少见,多有达官显要邀大均潜回南方。
前者先后任浙江都督堂晚期同徐志摩和郁达夫同班的,伯父为其医病诊治,而大伯父亦不府参谋长、陆军部高级顾问以及袁同学中应该还有旧教育界名人、前辞辛劳,悬壶桑梓。
源于厉绥之与世凯总统府军事参议,并于1912年东南大学教务长董任坚(大陆解放钱、蒋两家早年深厚的关系及两家出任保定陆军军官学校校长。
1916 之初,我曾在他家中住过两三年,人对其的信任,他逐渐扮演起了他年袁世凯称帝,又南下辅佐老同学可惜当时不知此事,未就此事交谈们家庭私人医生的角色。
尤其是钱蔡锷讨袁;后者则先后在上海、杭过)。
1912年郁达夫即转入之江学家,关系更为密切。
钱家人若患病,州、苏州等地军校当教官,培养拥堂中学部,徐志摩、董任坚及先父皆先征询他的意见。
据说,钱学森护共和之干部。
1915年后,又历任等人则继续留在一中。
儿时曾患脑膜炎,是在大伯父的协浙江都督府一等参谋、督办浙江军此外,钱均夫的亲家公蒋百里助医治下才得以痊愈的。
大伯父一务善后事宜公署参谋、浙江军学补与先父的关系亦非寻常。
先父曾于直记得钱均夫十分疼爱钱学森,年习所监督及教官、浙江陆军测量局上世纪一二十年代赴日本上智大迈的他想起往事时,甚至还告诉自局长等职。
1927年,厉尔康著《国防学和德国耶拿大学、海德堡大学等己的儿子,说钱学森从小怕打雷,与物资》一书(上海大东书局出校留学十三载,主修教育、哲学和每逢天空打雷,钱老伯总把儿子搂版),蒋百里亲为其作序。
德国文学等。
1937年抗战爆发后,在怀里并用手捂住他耳朵。
堂兄说我三伯父厉家祯(字瀛程),亦即举家由南京迁至上海,而未跟随与我听的时候,边说边笑道,没想曾于清末留日,在日本庆应大学学一同迁往西南内地,究其原因,除到从小怕打雷的孩子,长大后竟然习法律和警政。
辛亥革命后,和陈父亲为人较清高、不擅官场权谋成了中国的“导弹之父”1 叔通先生等在杭州进行地方自治外,其中还有一个重要原因——他1930年夏,钱学森刚在上海
交建设,此后直至抗战前,又曾先后曾亲口告诉我,他前往上海是由于大念完一年级,暑假回杭探亲,当担任过浙江省南田县(现并入象山蒋百里邀他前去为其翻译德国军时其父钱均夫已在浙江省教育厅县,属宁波市)和萧山县(现为杭州事著作。
遗憾的是,次年蒋百里出任职。
不知什么缘故,钱学森突然市的滨江区和萧山区)县长,他与任陆军大学代理校长,在迁校途身体不适,腹泻、头痛、高烧,父母钱均夫也甚为交厚。
中,于是年1 1月病逝于广西,译书急请厉绥之等人诊治,断定患了伤先父厉家祥(字麟似)为厉绥事未成现实。
寒。
当时西医办法不多,青霉素尚
往事追忆瀚鬻霾鎏鬃蓁囊麓攀鬻i粪豢粪粪添攀攀二。
一三年第三期一、,
一一一”、疆{一一々’}s
蘸鬟鬻鬟震i ii警?鬻慧翼:囊
i ¨f i¨¨jiijii:“薯誓未引进中国,只好求助于中医。
幸出所还特意派遣专人在厉家四周垂垂老矣,不由自主地回忆起了许好,当时钱学森尚年轻,体质也不巡视j关于这次探访,堂兄厉声钧多他与钱均夫老伯年少时意气风错,在中医的努力医治下,勉强得那天也正好在场。
他尚记得钱学森发的往事,唏嘘之情,溢于言表。
以
康复。
钱学森后来回忆说:“我在很得意地告诉他父亲说,这次自己
上海读书时患了伤寒,请一位中医回国得到了全家的支持。
虽然其四
看,命是保住了,但却留下病根,那时,钱学森子女尚年幼,但他关于
位中医无法去根,就介绍我去找铁回国一事曾特意征求子女意见,大因为父亲的关系,我一直尊称路上的一个气功师调理,结果除了概意思是说“爸妈决定离美回国,钱均夫老伯为“太先生”(当时上海病根。
练气功在屋里可以进行,很你们是留美继续学习,还是一起回话都称老师为先生)。
适合我,所
以在美国时也没有中国?”结果,儿子钱永刚果断地回钱均夫曾两次担任浙江省立断。
”钱学森对中医和气功有兴趣,答:“Papa,yOU’re talkin g non—第一中学校长。
第一次在任时期,最初就始于这场伤寒病。
据说他一sense!”(意即,爸爸,你说什么呢!适逢辛亥革命爆发,社会动荡,学
直到晚年每日都坚持练气功?我们当然跟你们一起回国!)堂兄校被迫停课。
钱均夫随即迁往上
说当时钱学海,并于次年在上海创办“劝学
森转述儿子堂”,培养热血青年,投身民主革
的这句话,是命。
钱学森因此于1 91 1年12月
出用英文说的,生在上海。
1913年春,浙江省立第
所以他印象一中学重新开课,钱均夫携眷返
很深刻。
杭,继续担任该校校长。
1914年,他
1969年到北平国民政府教育部任职,时年
钱均夫在北3岁的钱学森也被带往北平。
京不
幸逝世,两次担任浙江省立第一中学
终年86岁:校长的时间虽然不长,前后仅两
钱老先生逝年,但由于钱均夫与大伯父厉绥之
世时,钱学森情同手足的深厚情感以及钱厉两
因重任在外,家的世交,他同先父的师生关系相
未能随侍在当密切且有趣。
侧:.钱老先生1929年,当时还热衷于“实
业临终前,极想救国”和“铁道救国”的钱学森从师堂兄厉声元曾告诉我说,抗战见爱子一面,惜未能实现,我想父大附中毕业后,没有就近报考清胜利后钱学森从美国回上海省亲,子俩对此肯定深以为憾。
钱老义女华、北大,却远赴千里考取了上海钱老伯曾携钱学森一起,专程去看婿张德洛特专函告之大伯父其岳交通大学机械工程系(当时直属铁望我大伯父,钱学森还曾当面向我父逝世的消息。
当时,我正出差在道部的上海交通大学铁道机械工大伯父叩谢。
沪,顺道前去探望大伯父、,记得大程专业被认为是全国最棒的)。
而而据我无锡的堂姐厉声佾相伯父容颜憔悴,我还没来得及问候此前1928年,钱均夫便已辞去教育告,1955年钱学森由美国回国后,他老人家,他便将话题转到了钱均部公职,被委任到浙江省教育厅任在上海省亲期间,还专程去看望她夫老伯病逝这件事上,并将张德洛职。
因此第二年钱学森从北京师大父亲厉绥之,此事当时是由派出所的那封信拿我看阅。
当时,心情低附中毕业,全家就从北京迁回了杭先通知厉家,钱学森登门探望时派落的大伯父感叹故人已逝,自己也州。
1934年冬,钱均夫因病退休,全
劈/4*氓,茹
家又迁居上海。
落,其学费均由叔叔钱均夫负担。
一直定居北京,太先生也随之由上1937年到1949年期间,我们1935年钱学榘也从上海交通大学海迁往北京。
根据周总理指示,国两家同住上海,彼此常有来往。
我毕业,仅比钱学森晚一年(学森曾务院1956年任命钱均夫为中央文记忆中的太先生,是位清癯的长因病休学一年)。
毕业后同样报考史馆馆员。
由于钱学森身负重任、者,总是身着长衫,留着三绺髯须,清华大学留美公费生,录取后于又恐门卫森严,我就不敢也不便再给我留下的印象是学养有素、平易1936年赴美,同钱学森一样,也进去探望和打扰,J,A』:Is就再也没有
见近人、和蔼可亲。
入麻省X_T-学院航空系。
后来他长过太先生。
当时上海为日本侵占,太先生期在美国从事航空研究,担任过波
拒绝出来工作,其经济上主要依靠音公司高级顾问,1997年因患胰腺五
钱学森由美国寄钱回来维持,生活癌在美国加州去世。
2008年诺贝尔
上主要靠义女钱月华照料。
1 950年化学奖得主钱永健即为其幼子。
钱钱均夫夫妇对独子的培养,倾钱学森被美国政府扣留软禁,无法学森回国后,他个人曾在举家前往注了全部心血。
他们一贯主张要儿汇款国内供父养老。
据我上海的堂杭州的途中顺道看望我父亲,当时子多读一些有关中国传统文化的兄、消防高级工程师厉声钧相告,
他当年听父亲厉绥之说,周总理指
示由中国科学院每月给钱均夫400
元人民币。
此数额在中国上世纪
50 年代相当可观,相当于一级教
授的工资,想来大概还略高于中
央各部
部长或各省省长的工资。
太先生同我大伯父一样,都
用
杭州话直呼我先父为“老四”。
一次
先父带我去太先生家探望,我记得
当时他是住在上海愚园路(现江苏
路西侧)的岐山村。
甫至其家,由钱
月华开门引进。
我十分清晰地记
得,当时已过知天命之年的先父进
门后,竟像孩子般的东躲西藏,玩
起了躲猫猫。
对弟子的“幼稚行他向先父深深鞠了一躬。
先父时任书籍。
太先生在儿子赴关前,还特为”,太先生淡然一笑。
现在想来,浙江省文史馆馆员。
意为他准备这类书籍,提醒他在国不禁令人莞尔。
先父晚年曾在上海外国语学院外攻读专业之余,不要忘记阅读这堂兄厉声钧还告诉我,从前我任德语教授,后来文革初期造反派些典籍。
父亲曾对钱学森和钱学榘多有指要他写交代材料,当时他已卧病瘫钱学森晚年常说:“我的第一导和帮助,我父亲比他们兄弟俩要痪在床,写字已很困难,但在简短的位老师是我父亲。
”2005年3月,他年长许多。
但我堂兄现已年逾九交待材料上,他竞不忘提到1931年在北京301医院曾深情地谈道:“我旬,具体事例他却是记不准了。
钱他“从德国归国后,先前中学校长钱
父亲钱均夫很懂得现代教育,他一学榘系钱学森堂弟(小3岁),关系
兴趣,也对艺术有兴趣,读过许多句的处理、和声的色彩到他个人对一些往事,否则定能说出和留下更
艺术理论方面的书。
”堂兄厉声树不同严肃音乐的偏好和见解,再到多故事。
还算庆幸的是,母亲曾亲
(现居美国,机械和电子教授级高西洋音乐家们的轶事掌故。
他谈性口告诉我上述有关钱学森音乐修
级工程师,在厉家声字辈中,他素甚浓,看得出他对音乐有着纯粹的养的往事。
有“才子”之称)当年曾
听其父、即热爱:而那位女主人也是越聊越觉大概是因为中国“叶落归根”
我三伯父厉瀛程说,钱均夫老伯十得吃惊,年轻的钱学森在论及音乐的传统文化,很巧合的是,钱均夫、
分重视对孩子的教育,在教育方法时不经意间引出的许多音乐家的蒋百里、我父母亲以及三位伯父
上也是宽严相济:当时少年钱学森掌故,就是连钢琴专业出身的她都母,尽管生前足迹遍天下,最终均
若要看某部电影,必先要向父亲提不知道,而他关于音乐的见解不仅安葬于杭州市著名的南山公墓。
出,由钱老伯先到杭州城站电影院很有深度,颇有见地,且对音乐也太先生1969年逝世后,钱学
森去看过一遍后,再告诉他是否可去很有领悟力。
大概是根据其父遗愿,将之安葬于
看。
由此可以看出钱老伯在子女培读者诸公或许会问,以上这些杭州市茅家埠里鸡笼山。
上世纪
90 养上的慎重和细心二细节笔者何以能如数家珍般一一年代初因扩展和建设西湖西郊景
钱学森逝世后,当时见诸报端道来?实际上,当年钱学森暂住的区之需要,有些墓地要求迁葬,后
的许多悼念文章都称钱老“多才多那幢小洋房即是我家南京故居。
先征得钱学森同意,将太先生之墓迁
艺”。
关于这点,我倒可以说是“亲父厉家祥时任南京教育部专员(但葬于著名的南山公墓。
身”体验过
呢。
同钱学森这次留美考试无关,因与现墓碑正面刻字如下:故事发生在1934年南京市颐时任教育部部长朱家骅不和,故
和路20号一幢二层的小洋房里。
是1935年即离开教育部到考试院任先裹篓羹雯芙合葬之墓~士比章太夫人““一一
年,钱学森已从上海交通大学毕考选委员,并任中央大学德语教治葬子钱学森百拜奉祀
业,在赴南京中央大学考取清华公授),那位女主人即是先慈唐丽玲,墓碑反面刻字如下:1 996年
3 费留美前后,曾暂住于此小洋房。
而那尚在腹中即有幸与少年钱学月由杭州市园林文物管理局协助
据此间女主人讲,那时的“钱学森森“妙音共欣赏,疑义相与析”的胎自茅家埠里鸡笼山迁葬于此。
身着
长衫,左臂还带着黑纱,因其儿便是本人。
1934年农历十二月蒋百里虽出生于杭州附近的
母去世不久”。
这位女主人上世纪初,我出生于南京。
此后不久,1935 海宁市硖石镇(现划归浙江省嘉兴
20年代初曾毕业于国立上海音专年,钱学森从上海赴美留学,临行市),但杭州是省会,他又求学于杭
钢琴科,有一定的音乐素养,弹奏前又特地转道南京,到颐和路20号州求是书院,生前同杭州关系较
贝多芬、巴赫、莫扎特、肖邦等欧洲与故人辞别,据母亲说:“那时,他密。
因此,逝世后安葬于杭州,也是
著名作曲家的钢琴作品是她每日换成了一身西装,非常神气。
”顺理成章之事。
蒋英1983年曾亲
赴必受的精神洗礼。
这天也不例外。
先慈从1948年开始即定居杭杭州,并去杭州市南山公墓为安葬
小洋房的主人也深知钱学森新遭州,我在上海和南京上学期间以及于此的先父母重新立碑。
现墓碑刻
丧母之痛,加之此时的她身怀六1956年到北京外交部工作后,每逢字如下:甲,美妙的古典小品不仅
可以怡情假期均返杭探亲。
尤其1996年我从.父蒋百里、.世悦性,
启迪心智,也可以转移人的外交部退休后,更是每年都回故乡先母蒋左梅之基哀伤。
被哀愁笼罩着的钱学森渐渐好几个月侍奉先慈。
2007年初我在英被美妙
的乐曲所吸引,他静静地走陪她老人家过完百岁生日,春节后蒋华敬立
过来,几乎没有发出任何声响,生返京,她却不幸去世。
乍闻噩耗,我和怕打
扰了钢琴前专注于音乐的女当时很是后悔,我离开她老人家一九八三年十二月(重立)
主人,女主人也未察觉到钱学森已时,为避免她难过,故不辞而别,她先慈唐丽玲虽出生和成长于
站在了她的身后。
一曲弹完,钱学,临终前还惦记我,可惜我却未能随上海,但从1948年开始直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