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小学教师资格考试《综合素质》真题练习试卷C卷 附答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省(市区) 姓名 准考证号 ………密……….…………封…………………线…………………内……..………………不……………………. 准…………………答…. …………题…
绝密★启用前
2019年小学教师资格考试《综合素质》真题练习试卷C
卷 附答案
注意事项:
1、考试时间:120分钟,本卷满分为150分。
2、请首先按要求在试卷的指定位置填写您的姓名、准考证号等信息。
3、请仔细阅读各种题目的回答要求,在密封线内答题,否则不予评分。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29小题,每小题2分,共58分)
1、文成公主入藏和亲嫁与松赞干布,这一历史事件发生的朝代是( )。
A .汉朝
B .晋朝
C .唐朝
D .宋朝
2、二十四节气是地球运行到二十四个规定位置的日期,在中国古代主要用于指导农事活动。
不属于二十四节气的是( )。
A 、清明、谷雨 B 、立夏、小满
C 、中秋、重阳
D 、冬至、小寒
3、每次老师提问,小虎总爱抢着回答,但基本上都答错,对此老师应该( )。
A .引导小虎仔细思考 B .安排小虎多做作业 C .批评小虎思考不认真 D .对小虎举手置之不理
4、我国原《义务教育法》和新修订的《义务教育法》开始实施的时间分别是( )。
A.1986年9月1日和2006年9月1日 B.1986年7月1日和2006年7月1日 C.1986年7月1日和2006年9月1日 D.1986年9月1日和2006年7月1日
5、优秀教师的最高层次是( )。
A.合格教师 B.教育教学能手
C.专家型教师和学者型教师
D.教育家型教师 6、某小学让学生乐队停课参加某公司庆典,公司给予学校一定的经济回报。
该校做法( )。
A.正确。
可以改善学校办学条件 B.正确。
学校拥有管理学生权利 C.不正确。
侵犯了学生的受教育权 D.不正确。
侵犯了学生的人身权
7、《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颁布的时间是( )。
A .1986年4月12日 B .1993年10月31日 C .1995年3月18日 D .1996年5月15日
8、下列选项中,箫属于( )。
A .吹奏乐器 B .打击乐器 C .弹拨乐器 D .拉弦乐器
9、在我国,明确提出实行教师申诉制度的法律是( )。
A.《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 B.《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 C.《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 D.《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 10、我国《教师法》是在( )年起施行。
A.1994
B.1995
C.1998
D.1985
11、下列选项中,哪一项不属于《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所确定的我国教育基本制度?( )
A .教师培训制度
B .教育考试制度
C .教育督导制度
D .学业证书制度
12、在幻灯片浏览视图下编辑幻灯片时,如果选择连续的多张幻灯片时,应该按住( )键进行操作。
A.Ctrl
B.Shift
C.Alt
D.Tab
13、筱筱喜欢唱歌跳舞,孙老师对她说:“成天蹦蹦跳跳的,没有学生样,学生得老老实实学习才行!”孙老师的说法忽视了( )。
A.学生的心理发展
B.学生的全面发展
C.学生的主动发展
D.学生的主体发展
14、教师给学生起侮辱性的绰号,可给予老师()。
A.行政处分
B.行政处罚
C.行政处分或解聘
D.行政处罚或解聘
15、下面对中国知网中《中国学术期刊网络出版总库》的检索说法,不正确的是()。
A.该库可以检索已发表的论文
B.该库的二级检索功能可实现准确率的不断提高
c.该库没有付费或没有授权就不能进行检索
D.该库可按主题、篇名、关键词、摘要、全文等方式检索
16、北宋张择端的一幅反映当时社会生活的风俗画,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史料价值的作品是()。
A.《人物龙凤帛画》
B.《洛神赋图卷》
C.《步辇图》
D.《清明上河图》
17、某小学让学生乐队停课参加某公司庆典,公司给予学校一定的经济回报。
该校做法( )。
A.正确。
可以改善学校办学条件
B.正确。
学校拥有管理学生权利
C.不正确。
侵犯了学生的受教育权
D.不正确。
侵犯了学生的人身权
18、万老师教学很认真,经常辛辛苦苦从上课讲到下课,嗓门特别大,被同事戏称为“全天候广播员”,可教学效果一直不好,万老师需要反思的是()。
A.教学态度
B.教学方式
C.教学目的
D.教学条件
19、某学校甲、乙、丙三位老师年龄各不相同,一位喜欢足球,一位喜欢篮球,一位喜欢排球。
还知道:甲老师比喜欢足球的人年龄大;喜欢排球的老师比喜欢篮球的老师年龄小;乙老师年龄最大。
以下判断正确的是()。
A.甲老师年龄最小
B.乙老师喜欢排球
C.丙老师喜欢足球
D.三位老师年龄大小无法确定
20、教师良心虽然外人看不见、摸不着,但教师却能深深地体验和意识到,并利用它指导自己的工作。
这说明教师良心具有()。
A.公正性
B.稳定性
C.内隐性
D.广泛性
21、《中小学班主任规定》要求把班主任工作()。
A.当作“主业”
B.看作教学工作以外必须完成的任务
C.看作教学
D.看作德育工作
22、在PowerPoint中,新建演示文稿已选定某特定的应用设计模板,在该文稿中插入一个新幻灯片时,新幻灯片的模板将()。
A.采用默认型设计模板
B.随机选择任选设计模板
C.采用已选定设计模板
D.需要指定其他设计模板
23、拉丁美洲是美国以南所有美洲地区的通称,历史上曾为印第安人的家园,孕育了灿烂的古代文明,下列选项中,发祥于该地区的古代文明是()。
A.拉丁文明
B.玛雅文明
C.爱琴文明
D.波斯文明
24、苏霍姆林斯基说:“只有集体和教师首先看到学生的优点,学生才能产生上进心。
”这句话说明教师要()。
A.对学生因材施教
B.对学生严慈相济
C.尊重和欣赏学生
D.团结和关心学生
25、根据我国《教师法》的有关规定,“弄虚作假、骗取教师资格的”与“品德不良、侮辱学生,影响恶劣的”教师,其教师资格将()。
A. 给予撤销
B. 宣告中止
C. 永远丧失
D. 公告无效
26、秦始皇灭六国后,统一了全国文字,这种汉字称作()。
A.隶书
B.小篆
C.楷书
D.行书
27、长江水系中流域面积最大的支流是( )。
A.
渭河 B.淮河 C.嘉陵江 D.汉江
28、沈老师收集废旧轮胎、破篮球、废纸箱、塑料绳等废旧材料,“变废为宝”,将之改造成各种合适的教具、学具,这表明老师具有( )。
A.教学资源开发能力
B.课程组织实施能力
C.教学程序设计能力
D.教育科学知识
29、找规律填数字是一个很有趣的活动,特别锻炼观察和思考能力。
将选项中的数字填入“2、4、10、( )、17726”空缺处,符合该组数字排列规律的是( )。
A .122
B .222
C .322
D .422
二、材料分析题(本题共3小题,每题14分,共42分)
1、苏老师班里有不少留守儿童,经常不能很好地完成作业,她三令五申之后,还是有几个学生
没有多大改变,最令她生气的是学习委员晓玲,也有两三次不交作业了。
晓玲今天又没交作业,苏老师把晓玲叫到办公室?厉声责备道:“你怎么也这样?”晓玲不安地说:“老师,我……”“我什么我!今天放学不许回家,不完成作业,你的学习委员也别当了!”晓玲哭着跑了出去。
下午上课时,苏老师看到晓玲座位空着,便问道:“晓玲呢?”“她哭着走了。
她说不读书了,得回去照顾爷爷。
”苏老师听后惊异地问:“怎么回事?”晓玲同村的一个学生回答说:“她爷爷的腰受伤了,只能躺床上。
”苏老师后悔没听晓玲解释。
放学后,苏老师来到晓玲家,只看到躺在床上的爷爷。
知道了苏老师的来意后,老人说:“家里平时就我们爷孙俩,我干活,她做家务。
现在我伤成这样,可苦了她了。
眼前的情景让苏老师既怜悯、又自责。
一会儿晓玲回来了,看到苏老师,很诧异,苏老师迎上前说:“我错怪你了,对不起!”“老师,不怪您,可我没法上学了。
”苏老师赶紧说:“学一定得上,有困难,老师和同学们都会帮助你的。
”晓玲如释重负,笑着对苏老师说:"谢谢老师!我会好好学习的!” 问题:
【题干】请从教师职业道德的角度,评析材料中苏老师的教育行为。
2、新学期开始了,一位家长把孩子领到教师面前说:“我把孩子交给您了,请您严加管教,孩子不听话,要打要骂随您的便。
” 问题:
(1)什么是师生关系?家长理解的师生关系是怎样的? (2)民主的师生关系应该是怎样的?
3、材料分析:
关于价值概念的理解
----张曙光
①近些年来,价值观问题受到社会各界的高度重视。
但是,作为价值观核心概念的“价值”及相关概念,在国内理论界一直存在着许多似是而非的看法,影响了我们对价值观问题的理解,因而有必要理清一些基本概念。
② 现代价值观的“价值”概念,直接来自于经济学的使用价值与交换价值,但就其拉丁词的本义和现代哲学语境中的含义而言,却远远超出了经济学的范畴,是一个包 含伦理学、美学、宗教学、政治学所指的具体价值形态的,与“善”通用的概念。
因而,价值首先指的是人们所希冀和追求的“好”生活,表征着人的存在的目的 性;经济学意义的含义只是第二位的。
③但目前存在的一些对价值的界说,恰恰是这种意义的倒置。
无论是过去把“价值”归结为“效用”,还是现在把 价值等同于“利益”,都是倒置的例证。
如此一来,价值的理想性和超越性不见了,因而也就谈不上对各种效用和利益问题的批判性审视了。
其实,正是价值由现实 趋向理想的向度,在人们的观念世界耸立起一个与完满和终极的整体相关联的价值观。
所以,作为人的生命之自觉形态的价值观,不仅能够引导人们追求自身的利 益,协调人们之间的利益冲突,还能够召唤人们不断地走向更高的精神境界,实现自由全面的发展。
④如果把价值归结为利益,又进而把利益作为思想的坐 标,那就只能产生功利的并且是近似的价值观--以官职、金钱、称号等外在形式化的东西作为人的价值尺度,而不是看重人的思想情感、道德品行、真才实学、精 神境界。
的确,“名利”并不纯然是人的“身外之物”,而是构成人的社会规定性的要素,这些要素能够在一定程度上确证人的社会存在和能力,在现代社会尤其如 此。
但是,这些东西只是人们借以实现自由的有限手段。
如果人们在某一社会中普遍地陷入名缰利索,人的生命价值的平等和人格尊严得不到应有的尊重和维护,那 么这个社会就“异化”了。
这也是我们反对把“价值”作功利性、工具化理解的根本原因。
问题:
(1)文章第③自然段提出了“与完满和终极的整体相关的价值观”,请简要阐述这个价值观所产生的作用。
(2)文章结尾画线处“反对把‘价值’作功利性、工具化理解的根本原因”,这个“根本原因”是什么?
三、写作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50分)
1、请以《如何培养中学生自学能力》为题,写一篇论述文。
要求:
(1)观点明确,论述具体;
(2)条理清楚,语言流畅;
(3)不少于800字。
参考答案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29小题,每小题2分,共58分)
1、[答案]:C
2、C
3、[答案]:A
4、C
5、D
6、答案:C
7、D
8、A
9、A
10、A
11、A
12、【答案】B
13、答案:B
14、C
15、C
16、D
17、答案:C
18、B
19、C
20、C
21、【答案】A
22、C
23、B
24、C
25、A
26、B
27、【答案】C
28、答案:A
29、【答案】D
【解析】42*20+2=422
二、材料分析题(本题共3小题,每题14分,共42分)
1、苏老师的教育符合教师的职业道德的相关要求。
第一、教师应当进行关爱学生的教师职业道德。
关爱学生的道德规范,要求教师尊重学生人格。
平等公正,对待学生。
对学生严慈相济。
材料中苏老师起初不去了解学生的家庭情况,对学生的错误进行一味的批评,是违背教师职业道德的。
了解到晓玲没有完成作业的原因后,又耐心帮助鼓励晓玲继续回学校学习,体现了苏老师对学生的关心和爱护。
第二、教师应当践行为人师表的教师职业道德,为人师表要求教师要坚守高尚情操。
知荣明耻,严于律己。
以身作则。
材料中舒老师发现错怪小玲后向晓玲道歉。
表示帮助晓玲重回学校,体现了教师犯错后并没有否认而是及时改正,为学生树立了良好的榜样,体现了苏老师以身作则,为人师表。
综上所述,作为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
要做到关心爱护学生了解与研究学生。
针对学生的差异情况进行因材施教,从而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
2、(1)师生关系是指教师和学生在教育教学活动中为完成一定的教育任务,以“教”和“学”为中介而形成的一种特殊的社会关系,包括彼此所处的地位、作用和态度等。
材料中的家长说“孩子不听话,要打要骂随您的便”,这体现了该家长持有传统的教师中心的师生关系观念。
这种观点认为,教师的天职就是要将大量的知识快速地传递给学生,教师作为知识的拥有者和传递者,理所当然地成为权威,教师的传授就是教育活动的中心。
教师主宰教育过程中的一切,学生完全成为一个被改造的对象、被灌输的容器。
学生的主体性被漠视,与此同时,教师的主体性也丧失了,因为他们也同样被知识所奴役,丧失了自己的精神自由。
(2)民主的师生关系要求教师理解学生,发挥非权力性影响,并一视同仁地与所有学生交往,善于倾听不同意见,同时,也要求学生正确表达自己的思想和行为,学会合作和共同学习。
在这种师生关系中,教师能力强、威信高,善于同学生交流,不断调整教学进程和方法;学生学习积极性高,兴趣广泛、独立思考,和教师配合默契。
民主的师生关系来源于教师的民主意识、平等观念以及较高的业务素质和强大的人格力量。
这是理想的师生关系类型。
3、(1)①引领人们用积极的行为争取达到自身的利益,并协调人际利益关系;
②召唤人们不断提升自己的精神境界;
③使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成为现实。
(2)如果认为价值就是利益,只能产生功利,追求诸如官职、金钱、称号等外在形式化东西的价值观。
社会因而会普遍追求名利,不尊重和维护人的生命价值的平等和人格尊严。
社会就会被“异化”。
三、写作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50分)
1、提示:所谓自主性学习是指学生在明确学习任务的基础上,自觉、自主地进行学习,并努力使自己完成学习任务的一种学习方式。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当学生乐于学习,对学习建立自信心时,才会积极主动地去学,才能成为学习的主人。
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应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培养兴趣,自主学习。
(2)转变陈旧的教学观念,树立“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
(3)激发学习内部动机,保持自主学习的持久动力。
(4)发展元认知,使学生学会自主学习。
(5)教师多进行思维方面的训练,提高学生独立思考能力。
(6)优化课堂教学结构,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