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中思想政治《按劳分配为主体 多种分配方式并存》说课稿(课件)共19页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60、人民的幸福是至高无个的法。— —西塞 罗
说《按劳分配为主体 多种分配方式并存》
一.说 教 材、学 情
1
,
2
本框的地位和作用 本框的内在结构
.
3
本框的重点和难点
二.说 目 标
一、知识目标 我国分配制度的必然性、按劳分配及其必然性、 按劳, 分配以外的分配方式
二、能力目标 比较分析的能力;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逻辑推 理能力,合作探究问题的能力和精神。
工作单位
单位性质 月工资水平
其它收入
说明:单位性质分为公有、私营、外资
五.说 教 学 过 程
家庭成员收入调查表
家庭成员
工作单位
单位性质 月工资水平
其它收入
爸爸 临湘市人民医院 公有
1
爸爸 临湘市中医院
公有
1500 1200
姐姐
2
爸爸
自开小商店,月收入1000元 私家车出租,月收入2000元
哥哥 富食村公司
拉
60、生活的道路一旦选定,就要勇敢地 走到底 ,决不 回头。 ——左
二、多种分配方式并存
按个体劳动者的劳动成果分配 按生产要素分配
三、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原因
五.说 教 学 过 程
4课后探究请同学们根 Nhomakorabea你调查的情况,区分 你家庭成员的收入属于哪一种分配 方式。
56、书不仅是生活,而且是现在、过 去和未 来文化 生活的 源泉。 ——库 法耶夫 57、生命不可能有两次,但许多人连一 次也不 善于度 过。— —吕凯 特 58、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 朱熹 59、我的努力求学没有得到别的好处, 只不过 是愈来 愈发觉 自己的 无知。 ——笛 卡儿
企业家:没问题。
问题1:如果你是企业家,你会怎么做?为什么? 问题2:如果你是银行家或科学家,你会怎么做?
五.说 教 学 过 程
2
新课讲授
我国分配制度的必然性
,
生产资料所有制
生产力 决 定 生产关系 .
决定
产品分配方式
人与人的关系
五.说 教 学 过 程
3
课堂小结
按劳分配的基本内容 一、按劳分配
坚持按劳分配的原因
人教版高中思想政治《按劳分配为主体 多种分配方式并存》说课稿(课件)
56、极端的法规,就是极端的不公。 ——西 塞罗 57、法律一旦成为人们的需要,人们 就不再 配享受 自由了 。—— 毕达哥 拉斯 58、法律规定的惩罚不是为了私人的 利益, 而是为 了公共 的利益 ;一部 分靠有 害的强 制,一 部分靠 榜样的 效力。 ——格 老秀斯 59、假如没有法律他们会更快乐的话 ,那么 法律作 为一件 无用之 物自己 就会消 灭。— —洛克
3
叔叔 十三村公司
私营 私营
800 2000
买基金收入1000元 炒股收入3000元
说明:单位性质分为公有、私营、外资
五.说 教 学 过 程
2
新课讲授
按劳分配
,
● 按劳分配的含义
.
● 按劳分配的必然性和意义
五.说 教 学 过 程
启 ,
发
1 创设情境 提出问题
式
教 学
2 合作探究 老师引导
模
.
式
3 学生回答 老师归纳 得出结论
五.说 教 学 过 程
2
新课讲授
,
多种分配方式并存
● 按个体劳动者的劳动成果分配
.
含义
● 按生产要素分配
原因
五.说 教 学 过 程
企业家:现在市场竞争太激烈了,我想开发一种新的
情 产品,但没有技术和资金。
境
银行家:我正有一笔资金闲置,我可以借给你,但你 要支付利息给我。
对 科学家:我有这种产品最先进的技术,我可以转让给 话 你,但你要支付使用费。
三、情感. 态度价值观目标 坚定社会主义分配制度优越性的信念;树立劳动 光荣的价值观
三.说 教 法
案例分析法
,,
. . 视频展示法
启发引导法
四.说 学 法
讨论法
,,
. . 分析归纳法
比较分析法
五.说 教 学 过 程
1
新课导入
2
新课讲授
3
课堂小结
4
课后探究
家庭成员
五.说 教 学 过 程
家庭成员收入调查表
五.说 教 学 过 程
探究活动:坚持按劳分配的必然性
●理论背景:从理论上讲,平均分配、按劳分配、 按需分配都能与公有制相适应,第一种在历史上存 在过,第三种是对未来共产主义分配的预测。我国 目前实行的是按劳分配。 ●参考资料:教材P63 问题1:谈谈你对按需分配的看法。 问题2:为什么不实行平均分配?
说《按劳分配为主体 多种分配方式并存》
一.说 教 材、学 情
1
,
2
本框的地位和作用 本框的内在结构
.
3
本框的重点和难点
二.说 目 标
一、知识目标 我国分配制度的必然性、按劳分配及其必然性、 按劳, 分配以外的分配方式
二、能力目标 比较分析的能力;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逻辑推 理能力,合作探究问题的能力和精神。
工作单位
单位性质 月工资水平
其它收入
说明:单位性质分为公有、私营、外资
五.说 教 学 过 程
家庭成员收入调查表
家庭成员
工作单位
单位性质 月工资水平
其它收入
爸爸 临湘市人民医院 公有
1
爸爸 临湘市中医院
公有
1500 1200
姐姐
2
爸爸
自开小商店,月收入1000元 私家车出租,月收入2000元
哥哥 富食村公司
拉
60、生活的道路一旦选定,就要勇敢地 走到底 ,决不 回头。 ——左
二、多种分配方式并存
按个体劳动者的劳动成果分配 按生产要素分配
三、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原因
五.说 教 学 过 程
4课后探究请同学们根 Nhomakorabea你调查的情况,区分 你家庭成员的收入属于哪一种分配 方式。
56、书不仅是生活,而且是现在、过 去和未 来文化 生活的 源泉。 ——库 法耶夫 57、生命不可能有两次,但许多人连一 次也不 善于度 过。— —吕凯 特 58、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 朱熹 59、我的努力求学没有得到别的好处, 只不过 是愈来 愈发觉 自己的 无知。 ——笛 卡儿
企业家:没问题。
问题1:如果你是企业家,你会怎么做?为什么? 问题2:如果你是银行家或科学家,你会怎么做?
五.说 教 学 过 程
2
新课讲授
我国分配制度的必然性
,
生产资料所有制
生产力 决 定 生产关系 .
决定
产品分配方式
人与人的关系
五.说 教 学 过 程
3
课堂小结
按劳分配的基本内容 一、按劳分配
坚持按劳分配的原因
人教版高中思想政治《按劳分配为主体 多种分配方式并存》说课稿(课件)
56、极端的法规,就是极端的不公。 ——西 塞罗 57、法律一旦成为人们的需要,人们 就不再 配享受 自由了 。—— 毕达哥 拉斯 58、法律规定的惩罚不是为了私人的 利益, 而是为 了公共 的利益 ;一部 分靠有 害的强 制,一 部分靠 榜样的 效力。 ——格 老秀斯 59、假如没有法律他们会更快乐的话 ,那么 法律作 为一件 无用之 物自己 就会消 灭。— —洛克
3
叔叔 十三村公司
私营 私营
800 2000
买基金收入1000元 炒股收入3000元
说明:单位性质分为公有、私营、外资
五.说 教 学 过 程
2
新课讲授
按劳分配
,
● 按劳分配的含义
.
● 按劳分配的必然性和意义
五.说 教 学 过 程
启 ,
发
1 创设情境 提出问题
式
教 学
2 合作探究 老师引导
模
.
式
3 学生回答 老师归纳 得出结论
五.说 教 学 过 程
2
新课讲授
,
多种分配方式并存
● 按个体劳动者的劳动成果分配
.
含义
● 按生产要素分配
原因
五.说 教 学 过 程
企业家:现在市场竞争太激烈了,我想开发一种新的
情 产品,但没有技术和资金。
境
银行家:我正有一笔资金闲置,我可以借给你,但你 要支付利息给我。
对 科学家:我有这种产品最先进的技术,我可以转让给 话 你,但你要支付使用费。
三、情感. 态度价值观目标 坚定社会主义分配制度优越性的信念;树立劳动 光荣的价值观
三.说 教 法
案例分析法
,,
. . 视频展示法
启发引导法
四.说 学 法
讨论法
,,
. . 分析归纳法
比较分析法
五.说 教 学 过 程
1
新课导入
2
新课讲授
3
课堂小结
4
课后探究
家庭成员
五.说 教 学 过 程
家庭成员收入调查表
五.说 教 学 过 程
探究活动:坚持按劳分配的必然性
●理论背景:从理论上讲,平均分配、按劳分配、 按需分配都能与公有制相适应,第一种在历史上存 在过,第三种是对未来共产主义分配的预测。我国 目前实行的是按劳分配。 ●参考资料:教材P63 问题1:谈谈你对按需分配的看法。 问题2:为什么不实行平均分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