审美的人生境界:孔子之“乐”——从“吾与点也”谈起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
摘要: 《 论语 》 中 “ 与点也 ”例 生动形 象地记 载 了孔 子的人 吾 生理想境界 ,一种审 美的 “ 乐”境 ;这种 “ 乐”境 源于 “ 为仁 由己” 的人 生 g 践 。是 一种超 越的 自由感 ;a q 审 美的人 生境 界是仁 者之 - . L- 乐 ,也 是 智 者 之 乐 ,对 后 世 人 们 产 生 了深 远 的 影 响 ,给 予 人 们 很 大 的
文 史哲
审美 的人生境界 :孔子之 “ ” 乐
从 “ 与点也 ”谈起 吾
鲁丽娜 ( 湖南省 中南大学文 学院美学专业研 究生 40 8 10 3)
“ (e ”涵 括 了审 美 、艺 术与 人 生 , “ (e ”源 于一 种 “ 乐 1) 乐 1) 超 越 的 自由感 ”,是 一 种 “ 仁 由 己” 的快 乐 ;是 一种 按照 自己 的 为 本心 本 性做 人 ,依 顺 自己的 真性 情 践行 仁道 所 得 到 的快 乐 :是欣 然 “ 蔽 ” ,显现 本 真 的存 在状 态 的快 乐 。 “ ( e 去 乐 1 )”是 一种 “ 大乐 ” ,并 非所 有 的 “ ( u ) ” 。所 谓 “ 乐 ye 成丁 乐 ”者 ,成 于大 乐 也 ,只 有在 这个 意 义 上 ,才可 以说 “ ( e ”的境 界是 乐 1) 种 音 乐 的 境 界 , 一种 审 美 的人 生境 界 。 笔者 窃 以 为 ,用 “ 乐 (e ”来 概括 孑 子的 这种 人生 理想 境 界是 比较 妥帖 的 。 1) L
启示。
关键 词:审美;人 生 ;孔子 ;源自;境界 《 语 ・ 进 篇 》 里 有一 处 令 人 动容 的关 于 孑 子和 几 名 弟 子 论 先 L 谈论个 人 理想 的记 载 : 子 路 、 曾 皙 、 冉 有 、 公 西 华 侍 坐 。 子 日 : “以 吾 一 日长 乎 尔 , 毋吾 以也 。居 则 日 : ‘ 吾 知 也 ’ 。如 或 知 尔 ,则 何 以 不 哉 ? ” 子路 率 尔 而 对 日 : “ 乘 之 国 ,摄 乎 大 国 之 间 ,加 之 以 千 师 旅 , 因之 以饥 馑 , 由也 为 之 , 比及 三 年 , 可 使 之 勇 , 且 知 方 也 。 ”夫 子 哂 之 。 “求 , 尔 何 如 ? ”对 日 : “方 六 七 十 , 如 五 六十 ,求 也 为 之 , 比及 三 年 ,可 使 足 民。 如 其 礼 乐 ,以 俟 君 子 。 … ‘ ,尔 何 如 ? ”对 日 : “ 日能 之 ,愿 学 焉 。 宗 庙 之 赤 非 事 ,如 会 同, 章 甫, 为小 相 焉 。 ” “ , 何 如 ? ”鼓 瑟 希 , 端 愿 点 尔 铿 尔 ,舍 瑟 而 作 ,对 日 : “ 乎 三 子 者 之 撰 。 ”子 日 : “ 异 何伤 乎 ?亦各 言 其志 也 。 ”日 : “ 莫春 者 ,春 服 既成 ,冠 者 五六 人 , 童 子六 七 人 ,浴 乎 沂 ,风 乎 舞 雩 , 咏 而 归 。 ”夫 子 喟 然 叹 日 : “ 与点也 。” 吾 暮 春 时节 , 换上 做好 的春装 ,五六 人 一道 ,再带 上 六七 个孩
子在 沂水 边沐 浴 ,在 舞 雩 台上任 风 吹拂 ,唱着 歌 儿结 伴 而归 。这 种 轻松 与 快 乐带 有春 天 独具 的清 馨 ,无 法 不令 人 乐之 、 慕之 ,神 往 之 !神往 之余 也不 禁感 佩 于孔 子 的审美 人生 境界 。 对 于 “ 与点 也 ”,历来 备 受学 界瞩 目。 吾 朱 熹 曾在 《 语 集 注 》 中称 赞 曾点 的境 界为 “ 次 有 然 , 论 胸 直 与 天 地 万 物 上 下 同流 ” … “曾 点 之 志 , 如 风 凰 翔 于 千 仞 之 上 ” 。虽然 朱 熹 同时 对此 也 有诸 多批 评 ,认 为 “ 曾点意 思 与庄 周 相 似 ” ,并 教导 学 生 “ 莫要 理会 ”,并 且对 “ 曾点 气 象 ”的评 说 前后有 不同 的表述 ,但 总体上 他对 “ 吾与 点也 ”的观 点 的评 说是 比较 全面且 中肯 的。一方 面 曾点 悠闲飘逸 的胸襟 , 明快 爽 朗的境界 令他 赞赏 ,另一方 面他义 点拔 出其 空疏 、高标之 弊 。朱 熹强调 ,如 果 不在 万理 中理会那 一理 (“ 天理 ”),而只倾 心 于 “ 与点之 乐 ” 这 一理 , “ 恐劳心 落在无 涯可测 之处 ”, “ 恐孤单 没合杀 ,下 只 只 梢流入 释老 去,如何 会有咏 而归底 意思 ”, “ 说道理 ,只要 撮那 公 头一段 尖底 ,末梢便 要到那 大而华之 极处 , 中间许 多多把做渣 滓 , 不 要理 会 ……这 个 便是 大 病 。 ” 由此 ,朱熹 要 求 弟子 要在 “ 博 学 审 问慎 思 明辩笃 行 ”上 多努 力 ,才 能脚 踏 实 地 的稳 实 。而 王 船 山心 学 则与 朱熹 谨 慎 的态度 相 反 ,他 要把 自 己 自由的心 境推 广 出 去,这样 就 与 曾点 的 自得 自适 、潇 洒 旷达 的 精神 境 界相 契合 了, 并且据 记 载 ,有阳 明座 下 高徒直 接践 行 曾点之 志 。 徐 复 观先 生 认 为孔 子之 所 以喟 然兴 叹 : “ 与 点也 ”,正 是 吾 感 动 于 曾点 由鼓 瑟所 达 致 的 “ 人乐 与天 地 同和 ”的 艺术 境界 。这 源 于 徐复 观先 生 对儒 家 音乐 之 美与 善之 本 性 自然 地 圆融 为一 的理 解 。他 认 为孔 子 以 “ 乐与 天地 同和 ”沟通 艺 术 与道 德境 界 , 实 大 际是把 人 的整 体 的生 命存 在 彰显 出来 ,并把 人 升华 至 宇 宙生 命 的 高度 。沉 浸消 解 于此 境 界之 中 的人 会体 认到 “ 物我 合 一 ”、 “ 物 我 两忘 ”的精 神至 境 ,也 就 是说 , 美 即善 ,艺 术 即道 德 ,圆 融 自 在 ,浑 然天成 。Ⅲ 刘 泽 民教授 对 “ 点 ” 的理解 与徐 复观 先 生有 相通 之 处 ,都 与 肯定了 “ 大乐 ”这 种境 界 。他 认 为 曾点 之志 正 显示 了孔 子 的人 生 理想 ,一种 “ ”的境 界 。刘 泽 民教 授 认为 , 在孔 子那 里 , 乐 与 乐 德具 有 同一 性 ,道 德上 的 充实 是人 生 快 乐的 真 正源 泉 ,人 生 的真 正快 乐 在于 道德 的 完满 实 现 。不 同之 处在 于 ,刘 老 师总 结 的 “ 乐 ( e ”之 人 生境 界 不 同于 徐 先 生 “ ( u ) ”之 艺术 境 界 。 1) 乐 ye
摘要: 《 论语 》 中 “ 与点也 ”例 生动形 象地记 载 了孔 子的人 吾 生理想境界 ,一种审 美的 “ 乐”境 ;这种 “ 乐”境 源于 “ 为仁 由己” 的人 生 g 践 。是 一种超 越的 自由感 ;a q 审 美的人 生境 界是仁 者之 - . L- 乐 ,也 是 智 者 之 乐 ,对 后 世 人 们 产 生 了深 远 的 影 响 ,给 予 人 们 很 大 的
文 史哲
审美 的人生境界 :孔子之 “ ” 乐
从 “ 与点也 ”谈起 吾
鲁丽娜 ( 湖南省 中南大学文 学院美学专业研 究生 40 8 10 3)
“ (e ”涵 括 了审 美 、艺 术与 人 生 , “ (e ”源 于一 种 “ 乐 1) 乐 1) 超 越 的 自由感 ”,是 一 种 “ 仁 由 己” 的快 乐 ;是 一种 按照 自己 的 为 本心 本 性做 人 ,依 顺 自己的 真性 情 践行 仁道 所 得 到 的快 乐 :是欣 然 “ 蔽 ” ,显现 本 真 的存 在状 态 的快 乐 。 “ ( e 去 乐 1 )”是 一种 “ 大乐 ” ,并 非所 有 的 “ ( u ) ” 。所 谓 “ 乐 ye 成丁 乐 ”者 ,成 于大 乐 也 ,只 有在 这个 意 义 上 ,才可 以说 “ ( e ”的境 界是 乐 1) 种 音 乐 的 境 界 , 一种 审 美 的人 生境 界 。 笔者 窃 以 为 ,用 “ 乐 (e ”来 概括 孑 子的 这种 人生 理想 境 界是 比较 妥帖 的 。 1) L
启示。
关键 词:审美;人 生 ;孔子 ;源自;境界 《 语 ・ 进 篇 》 里 有一 处 令 人 动容 的关 于 孑 子和 几 名 弟 子 论 先 L 谈论个 人 理想 的记 载 : 子 路 、 曾 皙 、 冉 有 、 公 西 华 侍 坐 。 子 日 : “以 吾 一 日长 乎 尔 , 毋吾 以也 。居 则 日 : ‘ 吾 知 也 ’ 。如 或 知 尔 ,则 何 以 不 哉 ? ” 子路 率 尔 而 对 日 : “ 乘 之 国 ,摄 乎 大 国 之 间 ,加 之 以 千 师 旅 , 因之 以饥 馑 , 由也 为 之 , 比及 三 年 , 可 使 之 勇 , 且 知 方 也 。 ”夫 子 哂 之 。 “求 , 尔 何 如 ? ”对 日 : “方 六 七 十 , 如 五 六十 ,求 也 为 之 , 比及 三 年 ,可 使 足 民。 如 其 礼 乐 ,以 俟 君 子 。 … ‘ ,尔 何 如 ? ”对 日 : “ 日能 之 ,愿 学 焉 。 宗 庙 之 赤 非 事 ,如 会 同, 章 甫, 为小 相 焉 。 ” “ , 何 如 ? ”鼓 瑟 希 , 端 愿 点 尔 铿 尔 ,舍 瑟 而 作 ,对 日 : “ 乎 三 子 者 之 撰 。 ”子 日 : “ 异 何伤 乎 ?亦各 言 其志 也 。 ”日 : “ 莫春 者 ,春 服 既成 ,冠 者 五六 人 , 童 子六 七 人 ,浴 乎 沂 ,风 乎 舞 雩 , 咏 而 归 。 ”夫 子 喟 然 叹 日 : “ 与点也 。” 吾 暮 春 时节 , 换上 做好 的春装 ,五六 人 一道 ,再带 上 六七 个孩
子在 沂水 边沐 浴 ,在 舞 雩 台上任 风 吹拂 ,唱着 歌 儿结 伴 而归 。这 种 轻松 与 快 乐带 有春 天 独具 的清 馨 ,无 法 不令 人 乐之 、 慕之 ,神 往 之 !神往 之余 也不 禁感 佩 于孔 子 的审美 人生 境界 。 对 于 “ 与点 也 ”,历来 备 受学 界瞩 目。 吾 朱 熹 曾在 《 语 集 注 》 中称 赞 曾点 的境 界为 “ 次 有 然 , 论 胸 直 与 天 地 万 物 上 下 同流 ” … “曾 点 之 志 , 如 风 凰 翔 于 千 仞 之 上 ” 。虽然 朱 熹 同时 对此 也 有诸 多批 评 ,认 为 “ 曾点意 思 与庄 周 相 似 ” ,并 教导 学 生 “ 莫要 理会 ”,并 且对 “ 曾点 气 象 ”的评 说 前后有 不同 的表述 ,但 总体上 他对 “ 吾与 点也 ”的观 点 的评 说是 比较 全面且 中肯 的。一方 面 曾点 悠闲飘逸 的胸襟 , 明快 爽 朗的境界 令他 赞赏 ,另一方 面他义 点拔 出其 空疏 、高标之 弊 。朱 熹强调 ,如 果 不在 万理 中理会那 一理 (“ 天理 ”),而只倾 心 于 “ 与点之 乐 ” 这 一理 , “ 恐劳心 落在无 涯可测 之处 ”, “ 恐孤单 没合杀 ,下 只 只 梢流入 释老 去,如何 会有咏 而归底 意思 ”, “ 说道理 ,只要 撮那 公 头一段 尖底 ,末梢便 要到那 大而华之 极处 , 中间许 多多把做渣 滓 , 不 要理 会 ……这 个 便是 大 病 。 ” 由此 ,朱熹 要 求 弟子 要在 “ 博 学 审 问慎 思 明辩笃 行 ”上 多努 力 ,才 能脚 踏 实 地 的稳 实 。而 王 船 山心 学 则与 朱熹 谨 慎 的态度 相 反 ,他 要把 自 己 自由的心 境推 广 出 去,这样 就 与 曾点 的 自得 自适 、潇 洒 旷达 的 精神 境 界相 契合 了, 并且据 记 载 ,有阳 明座 下 高徒直 接践 行 曾点之 志 。 徐 复 观先 生 认 为孔 子之 所 以喟 然兴 叹 : “ 与 点也 ”,正 是 吾 感 动 于 曾点 由鼓 瑟所 达 致 的 “ 人乐 与天 地 同和 ”的 艺术 境界 。这 源 于 徐复 观先 生 对儒 家 音乐 之 美与 善之 本 性 自然 地 圆融 为一 的理 解 。他 认 为孔 子 以 “ 乐与 天地 同和 ”沟通 艺 术 与道 德境 界 , 实 大 际是把 人 的整 体 的生 命存 在 彰显 出来 ,并把 人 升华 至 宇 宙生 命 的 高度 。沉 浸消 解 于此 境 界之 中 的人 会体 认到 “ 物我 合 一 ”、 “ 物 我 两忘 ”的精 神至 境 ,也 就 是说 , 美 即善 ,艺 术 即道 德 ,圆 融 自 在 ,浑 然天成 。Ⅲ 刘 泽 民教授 对 “ 点 ” 的理解 与徐 复观 先 生有 相通 之 处 ,都 与 肯定了 “ 大乐 ”这 种境 界 。他 认 为 曾点 之志 正 显示 了孔 子 的人 生 理想 ,一种 “ ”的境 界 。刘 泽 民教 授 认为 , 在孔 子那 里 , 乐 与 乐 德具 有 同一 性 ,道 德上 的 充实 是人 生 快 乐的 真 正源 泉 ,人 生 的真 正快 乐 在于 道德 的 完满 实 现 。不 同之 处在 于 ,刘 老 师总 结 的 “ 乐 ( e ”之 人 生境 界 不 同于 徐 先 生 “ ( u ) ”之 艺术 境 界 。 1) 乐 y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