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安市高一上学期语文期中考试试卷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泰安市高一上学期语文期中考试试卷
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一、选择题 (共5题;共5分)
1. (1分) (2017高一上·嘉兴月考) 下列词语中划线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 . 颓圮(qǐ)戕(qiāng)害什刹(shà)海百舸(gě)争流
B . 剽(biāo)悍跫(qióng)音文件夹(jiā)人烟阜(fù)盛
C . 彳(chì)亍遒劲(jìnɡ)怅寥(liáo)廓锲(qì)而不舍
D . 谄(chǎn)媚症(zhēnɡ)结胳(ɡā)肢窝一塌(tā)糊涂
2. (1分) (2016高二上·定州月考) 下列词语中,字形及加横线字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 . 赍发(jī)迤逦(lǐ)木讷(nà)彤云密布
B . 讥诮(qiào)辖制(xiá)庇佑(pì)锣鼓喧阗
C . 泅水(qiú)悖时(bèi)埋怨(mái)茕茕孑立
D . 仓廒(áo)缜密(zhēn)傩送(nuó)皇天后土
3. (1分)下列各句中,加线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A . 在审讯室的玻璃窗外,目击者目光如豆,紧盯着屋里的几个犯罪嫌疑人,很快他就辨认出了真正的凶手。
B . 有些领导干部,在会上侃侃而谈,实际工作中却述而不作,会上讲的事情不能得到落实,这种工作作风在群众中造成了极坏的影响。
C . 面对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形势,我们千万不能抱残守缺,要积极谋求合作,参与竞争。
D . 在微博等网络舆论的大力监督下,在有关部门的周密调查下,“表哥”“房叔”等人光鲜外表下掩藏的腐败本质被暴露得具体而微。
4. (1分) (2016高三上·东城期中) 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句是()
A . 他一个人在教室里想着、写着,几乎忘记了一切。
B . “到底去不去呀?我的大小姐!”爸爸“咚咚咚”地敲着我的房门,“人家催几次了,你总要有一个答复
吧!”
C . 要反对下述两种倾向:明于知彼暗于知己;或者相反,离开客观条件,毫无根据地瞎说盲干。
D . 写议论文究竟难在哪里?在推理还是在引文?问题是这种提法本身就有问题。
5. (1分) (2018高一上·渭南月考)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 . 朱自清借对“荷塘月色”的细腻描绘,含蓄地抒发了他渴望自由,想超脱现实而又不能的复杂的思想感情,为我们讲述了旧中国正直知识分子在苦难中徘徊前进的足迹。
B . 在郁达夫诞辰120周年之际,20个郁达夫研究院的专家、学者和郁氏家属齐聚在郁达夫的故乡富阳,围绕郁达夫与现当代文学及纪念馆建设相关议题开展座谈。
C . 散文的生命,在于不管在什么时代,都可以读出永恒的价值。
几十年前的《囚绿记》,放在今天的“文化地球”中,应该以全新的视角,赋予它全新的现代价值。
D . 清华大学联合剑桥大学、麻省理工学院,成立低碳能源大学联盟未来交通研究中心,他们试图寻找解决北京雾霾天出行困难的破解之道。
二、语言表达 (共1题;共2分)
6. (2分) (2020高一上·单县月考)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
中国是诗的国度,《诗经》是中国诗歌的滥觞。
它随时代而演变,_________,生生如昨,出现楚辞、唐诗、宋词、元曲等一座座高峰。
它培养了我们_________的待人风格、悲天悯人的民族情感、坚韧不拔的民族性格。
中国优秀诗歌为什么能够_________、源远流长?首要原因就是中国优秀诗歌深刻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生活风貌,体现了时代精神。
其次便是讲究韵律,易于传诵,能给人以美的享受。
中国诗歌的艺术特色渗透于小说、戏剧、曲艺、歌舞、音乐、美术、书法等各个领域,与人们的文化生活结下了不解之缘。
因此,(),呈现出新诗和中国传统诗词双峰并峙、_________的局面。
但同时也应看到,“有数量、缺质量”的问题凸显。
仅2018年网络新媒体发表的诗歌近亿首,但深刻反映时代变化、基调明亮、能量充沛、可读可诵、为人们所喜爱的精品诗作比例偏低,讲究韵律的新诗更加罕见,不关注百姓生活、只专心于个人情调抒发的诗歌则比较普遍,这也是当代诗歌丢失群众基础的重要原因之一。
(1)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都恰当的项是()。
A . 川流不息彬彬有礼交口赞誉交相辉映
B . 绵延不绝落落大方交口赞誉平分秋色
C . 川流不息落落大方脍炙人口平分秋色
D . 绵延不绝彬彬有礼脍炙人口交相辉映
(2)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A . 诗歌的生命力依旧旺盛,近年来又重新回到人们的日常文化生活中。
B . 诗歌的生命力依旧旺盛,近年来在人们的日常文化生活中又重新出现。
C . 近年来,重新回到人们日常文化生活的是生命力依旧旺盛的诗歌。
D . 近年来,人们的日常文化生活中又重新出现了生命力依旧旺盛的诗歌。
(3)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A . 不关怀百姓生活、只专心于个人情感抒发的诗歌比较普遍,讲究韵律的新诗则更加罕见
B . 讲究韵律的新诗更加罕见,不关怀百姓生活、只专心于个人情感抒发的诗歌则比较普遍
C . 不关注百姓生活、讲究韵律的新诗更加罕见,只专心于个人情感抒发的诗歌则比较普遍
D . 不关注百姓生活,只专心于个人情感抒发的诗歌比较普遍,讲究韵律的新诗则更加罕见
三、现代文阅读 (共2题;共7分)
7. (3分) (2019高三上·南阳月考)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材料一:
2017年2月5日,“田园综合体”作为乡村新型产业发展的亮点措施被写进中央一号文件:支持有条件的乡村建设以农民合作社为主要载体、让农民充分参与和受益,集循环农业、创意农业、农事体验于一体的田园综合体,通过农业综合开发、农村综合改革转移支付等渠道开展试点示范。
田园综合体是集现代农业、休闲旅游、田园社区为一体的综合发展模式,可以满足三个产业相互渗造融合的新动向,是在城乡一体格局下,实现中国乡村现代化、新型城镇化、社会经济全面发展的一种可持续性模式。
(摘自《现代农业科技》)
材料二:
自从田园综合体这个词进入国家高层文件以来,田园综合体的建设浪潮正在席卷全国。
田园综合体不仅成了文化旅游资本的宠儿,也成为中产阶级安放乡愁的载体。
在本质上,田园综合体是在乡村发展起来的新范式,是旧乡民、新乡民、新乡贤共同营造的现代田园理想。
田园综合体还原了农业的本质,还原了农业的生态循环之美、文化创意之美、休闲体验之美,在此基础上,田园综合体开启了以乡村经济发展为基础的文化旅游开发新模式。
田园综合体的内核是乡土经济逻辑,追求的是“农业集群+休闲产业集群”的利益最大化。
所以,田园综合体更加符合中国农耕社会的文化环境和地理环境。
对于中国城市化进程来说,田园综合体树立了逆城市化的成功范式。
(摘编自《楚天都市报》)
材料三:
田园综合体的建设中面临着文化重塑的过程,任何一个田园综合体的开发者,所面对的风景是田园风景,但是所面对的当地居民可能是被异化的中间人(失去了乡民原本的淳朴,失去了民俗文化的传承,“中间人”既不是纯粹的乡下人,也不是纯粹的城里人)。
让中间人重拾自己的民俗文化传承,重新找回田园心性,这是田园综合体能够具备灵魂的关键。
中产阶级的新田园文化和农民的旧田园文化之间需要找到一种平衡机制。
这种平衡机制的建立不依赖于管理运营者,也不依赖于任何商业模式,而是依赖于一种自由和谐的文化开放机制。
未来,基于田园综合体,一定会生成一种全新的乡贤文化形态。
(摘编自“搜狐网”)
材料四:
“留住绿水青山,守住淡淡乡愁。
”长久在钢筋水泥中生活的都市人大多有一个田园梦,秀美的风光、传统农耕场景,蕴藏着从古至今的乡村美好意蕴。
浙江省绍兴市漓渚镇素有“国兰祖地、春兰故乡”的美誉,如今正在进行“花香漓渚”田园综合体试点,其中的案核村是千亩花海的核心区块。
“村庄美、产业兴、农民富、环境优”,2018年,棠棣村成功创建为浙江省首批3A级景区村庄。
漓渚利用兰花经济、美丽乡村、乡村治理等优势条件,创建生态经营示范项目,“花香漓渚”田园综合体即将美丽绽放。
田园综合体项目的实施促进了当地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催生着新产业新业态,正在形成一种新的乡村综合发展模式,改变着当地及周边乡村的发展格局,一幅推动乡村振兴的美丽色春正在徐徐展开。
(摘编自《钱江晚报》《“田园综合体“载起乡村未米》)
(1)下列关于“田园综合体”相关情况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 . 田园综合体是乡村新型产业综合发展模式,集现代农业、休闲旅游、田园社区为一体,能促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
B . 田园综合体是旧乡民、新乡民、新乡贤共同营造的现代田园理想,其本质还是乡村社区,不过是以新范式来呈现。
C . 田园综合体的内核是乡土经济逻辑,与城市经济逻辑不同,追求的是“农业集群+休闲产业集群”的利益最大化。
D . 田园综合体建设的关键是被异化的“中间人”重拾民俗文化传承,找回田园心性,这样才能进行真正的文化重塑。
(2)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 当前我国乡村正大力发展集循环农业、创意农业、农事体验于一体的田园综合体,“花香漓渚”项目就是一个例子。
B . 田园综合体不仅文化旅游价值较高,同时也为中产阶级安放乡愁提供了载体,因此在全国各地出现了一股建设浪潮。
C . 具有生态循环之美、文化创意之美、休闲体验之美的田园综合体还原了农业的本质,更加符合中国农耕社会的特点。
D . 材料二指出了田园综合体的本质,材料三关注建设中的文化重塑,材料四则用真实的事例说明了其广阔的发展前景。
(3)请根据材料二,三,概括田园综合体建设应怎样做使其具有相应的文化价值。
8. (4分) (2020高二下·乐山月考)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人生的考题
李建
若干年前,我所在的公司招聘事务员,要求是法律专业毕业,负责公司内部法律文书的起草以及处理公司对外的各种经济纠纷。
招聘启事通过人才市场发布后,收到了很多应聘人员的简历。
一天下午,天气很热,一位年轻小伙子大汗淋漓地赶到公司面试。
老板看过他的简历后很满意,因为他要的薪
水很低,而且又是法律专业一本毕业的高材生。
小伙子说,他家里很穷,上大学已经把家底掏空了,还借了不少债。
所以他急需要一份工作,赚钱来帮家里还债。
他恳求老板聘用他,他一定会努力做得很好。
老板问了他几个问题之后,就拿出了试用期合同,打算聘用这个朴实的小伙子。
可就在这时,办公室里闯进来一个人大吵大闹起来。
原来,公司试用期合同上有一个条款,新招聘进来的员工,有两个星期的无薪试用期,如果在这两个星期内的表现没有令老板满意,随时都可以辞退,公司不用支付一分钱薪水。
这个人就是刚干了一个星期被老板辞退的员工,她来找老板要那一个星期的薪水,可老板以合同条款为由拒绝支付,所以吵闹起来。
老板非常生气,对正在面试的小伙子说:“小刘,你是学法律的,你说说看,我该不该支付她这一个星期的薪水?”
小刘以为这是一道面试题,便诚惶诚恐地说:“按照法律规定,你只要聘用了她,就该支付她的薪水,否则就触犯法律了。
”
这时,还有一个客户在办公室里和老板谈生意,也连连点头称是,说老板违反了劳动法,试用期也应该支付薪水。
老板听到,脸色突然变了,叫来会计结算她的薪水。
等客户走了之后,老板一把就将给小伙子的试用期合同扯过来,撕得粉碎。
老板冷着脸说:“我招你来,是叫你为我说话的,而不是让你和外人一起说我的不是!如果你现在是律师,就算我是一个杀人犯,你也要为我辩护,你知道吗?”
小伙子血气方刚,认为自己没错,辩解道:“我学法律,就是为了维护公平与正义!”
老板哈哈大笑:“那就请你到别处去维护公平正义吧,我这里不需要救世主。
”
小伙子一听老板说不聘用他了,顿时沉了,这才明白这并不是一道面试题。
自己现在的身份只是一个到城市里来找工作的打工仔,他必须要找一份工作来糊口,帮家里还债。
可不管他再怎么苦苦哀求,赔不是,老板就是不愿再聘用他了。
小伙子只好垂头丧气地离开办公室,在他走出房门的那一刻,老板说:“小伙子,你别怪我铁石心肠,社会就是如此现实和残酷,等你踏上社会后,就会明白了。
”
小伙子听后什么话也没说,一副马上就要哭出来的样子。
小伙子走后,这件事情成了老板教育我们的典型案例。
我和同事也都明白老板经常讲这个故事的用意。
每次我听到老板讲这个故事,就会想起那个姓刘的小伙子,他离开公司后,会去哪里?会选择一条怎样的人生之路?在这个充满各种诱惑和美丽陷阱的世界里,他还会坚持他的人生原则吗?他还会和刚出大学校园时一样是非分明,坚持正义吗?
十多年后,老板因为窃取同行公司的商业机密,被对手告上法庭。
律师对老板说,这个案子多半会输掉。
老板不信,他要通过非正常渠道来赢得这场官司,俗话说,有钱能使鬼推磨。
在法庭上,桀骜不驯的老板一直趾高气扬,他坚信这场官司不会输,因为他已经暗地里委托律师给主审法官送了一个厚厚的红包。
可当他看到法庭上那个严肃的法官时,他愣住了。
这个他似曾相识,想了好久,老板终于想起这位法官竟然就是他在故事里经常讲到的那个小伙子。
老板一阵眩晕,他已经感觉到这场官司要输掉了,而且还会再多一条行贿的罪名。
后来,老板果然输了这场官司,受到了法律应有的惩罚。
此后,我们也再没有听到老板洋洋自得地讲起这个老套的故事。
(选自《2016中国年度微型小说》,有删改)
(1)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 . 小说第二、三段对小伙子的简历和家境的介绍并非闲笔,而是暗示了他的善良和责任感,这是他后来成长为正直法官不可或缺的品质。
B . “老板经常讲这个故事的用意”文中没有明说,但是从上下方可以推断,老板是要员工无条件地服从于他,为公司利益着想。
C . 小说故事情节曲折,所反映的社会现实也非常复杂,大学生就业艰难、法律制度不健全等内容都是小说主题的有机组成部分。
D . 小说中的老板是作者着力刻画的人物,文中综合运用了动作、语言、神态和心理等多种描写手法,突出了他唯利是图、目无法纪的丑恶嘴脸。
(2)小说中的“我”有什么作用?
(3)小说题目为“人生的考题”,你认为作者通过这篇小说想告诉读者哪些“人生”的道理?
四、文言文阅读 (共1题;共4分)
9. (4分) (2019高二上·江门月考) 阅读课内文段,完成小题。
臣密言:臣以险衅,夙遭闵凶。
生孩六月,慈父见背。
行年四岁,舅夺母志。
祖母刘悯臣孤弱,躬亲抚养。
臣少多疾病,九岁不行,零丁孤苦,至于成立。
既无叔伯,终鲜兄弟。
门衰祚薄,晚有儿息。
外无期功强近之亲,内无应门五尺之童,茕茕孑立,形影相吊。
而刘夙婴疾病,常在床蓐。
臣侍汤药,未尝废离。
逮奉圣朝,沐浴清化。
前太守臣逵察臣孝廉。
后刺史臣荣举臣秀才。
臣以供养无主,辞不赴命。
诏书特下,拜臣郎中,寻蒙国恩,除臣洗马。
猥以微贱,当侍东宫,非臣陨首所能上报。
臣具以表闻,辞不就职。
诏书切峻,责臣逋慢,郡县逼迫,催臣上道。
州司临门,急于星火。
臣欲奉诏奔驰,则以刘病日笃,欲苟顺私情,则告诉不许。
臣之进退,实为狼狈。
伏惟圣朝以孝治天下,凡在故老,犹蒙矜育,况臣孤苦,特为尤甚。
且臣少事伪朝,历职郎署,本图宦达,不矜名节。
今臣亡国贱俘,至微至陋,过蒙拔擢,宠命优渥,岂敢盘桓,有所希冀。
但以刘日薄西山,气息奄奄,人命危浅,朝不虑夕。
臣无祖母,无以至今日,祖母无臣,无以终余年。
母孙二人,更相为命,是以区区不能废远。
(有删减)
(1)指出各句划线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 . 逮奉圣朝,沐浴清化。
逮:及,至
B . 凡在故老,犹蒙矜育。
矜:怜惜
C . 臣欲奉诏奔驰,则刘病日笃。
笃:更加
D . 但以刘日薄西山,气息奄奄。
薄:迫近
(2)比较下列两组句子中划线字的意义和用法,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①是以臣尽节于陛下之日长②臣之进退,实为狼狈
③臣以供养无主,辞不赴命④伏惟圣朝以孝治天下
A . ①②相同,③④不同
B . ①②相同,③④也相同
C . ①②不同,③④相同
D . ①②不同,③④也不同
(3)下列各句中没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A . 而刘夙婴疾病,常在床蓐。
B . 伏惟圣朝以孝治天下。
C . 九岁不行,零丁孤苦。
D . 臣以险衅,夙遭闵凶。
(4)下列各句中划线的词与现代汉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A . 欲苟顺私情,则告诉不许。
B . 臣欲奉诏奔驰,则刘病日笃。
C . 臣之辛苦,非独蜀之人士及二州牧伯所见明知。
D . 宠命优渥,岂敢盘桓。
(5)指出表述有误的一项()
A . 晋武帝征诏李密为太子洗马,李密不愿应诏,就写了这篇申诉自己不能应诏的苦衷的表文。
B . 本文开篇就提出不愿应诏,接着从自己幼年的不幸遭遇写起,说明自己与祖母相依为命的特殊感情,致使君王收回成命。
C . 本文叙述委婉,辞意恳切,语言简洁生动,富有表现力与强烈的感染力。
D . 文章始终围绕“愿乞终养,辞不赴命”八个字展开,在简洁的笔墨中寄寓了深深的情感。
(6)翻译下列句子。
①而刘夙婴疾病,常在床蓐,臣侍汤药,未曾废离。
②臣无祖母,无以至今日。
祖母无臣,无以终余年。
五、诗歌鉴赏 (共1题;共2分)
10. (2分) (2018高三上·南通期中)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各题。
天香贺铸
烟络横林,山沈远照,迤逦黄昏钟鼓。
烛映帘栊,蛩①催机杼,共苦清秋风露。
不眠思妇,齐应和、几声砧杵。
惊动天涯倦宦,骎骎②岁华行暮。
当年酒狂自负,谓东君③、以春相付。
流浪征骖北道,客樯南浦,幽恨无人晤语。
赖明月、曾知旧游处。
好伴云来,还将梦去。
(注)①蛩(qióng):蟋蟀。
②骎(qīn)骎:马疾奔貌,形容时光飞逝。
③ 东君:司春之神。
(1)词的上片写景,主要运用了哪种艺术手法,请简要说明。
(2)词的下片抒发了词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六、句子默写 (共1题;共5分)
11. (5分)(2018·大理模拟) 补写出下列句子的空缺部分。
(1)《离骚》中,诗人以“鸟”为喻来表明自己天生与众不同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又用“________”一句来比喻自己方正廉洁,和圆滑小人不相容。
(2)王湾《次北固山下》中“________,________”两句描绘了昼夜和冬春交替过程中的景象,富有哲理。
七、材料作文 (共1题;共1分)
12. (1分)(2020·安徽模拟)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日前,教育部发布了《中小学教师实施教育惩戒规则(征求意见稿)》。
其中明确提出,教育惩戒是教师履行教育教学职责的必要手段和法定职权。
同时,也对教师实施教育惩戒过程列出了“禁止情形”。
《征求意见稿》的发布,引发了社会各界的热议。
请结合材料内容,在学生、教师、家长中任选一种身份,给“教育部政策法规司”写一封信,阐述你的观点与思考,提出你的意见与希望。
要求:自拟标题,自选角度,确定立意;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共5题;共5分)
1-1、
2-1、
3-1、
4-1、
5-1、
二、语言表达 (共1题;共2分)
6-1、
6-2、
6-3、
三、现代文阅读 (共2题;共7分)
7-1、
7-2、
7-3、
8-1、
8-2、
8-3、
四、文言文阅读 (共1题;共4分)
9-1、
9-2、
9-3、
9-4、
9-5、
9-6、
五、诗歌鉴赏 (共1题;共2分)
10-1、
10-2、
六、句子默写 (共1题;共5分)
11-1、
11-2、
七、材料作文 (共1题;共1分)
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