孝感三中2013届物理复习最后冲刺模块试卷(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孝感三中2013届物理复习最后冲刺模块试卷(四)
孝感三中2013届最后冲刺物理复习模块试卷(四)
陈⽼师(476631242)
1、朝鲜在2013年2⽉12⽇进⾏了第三次核试验,此举引起国际社会的⼴泛关注。
据称,此次核试验材料为铀235,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原⼦核中有92个质⼦,143个核⼦
B.
是天然放射性元素,常温下它的半衰期约为45亿年,升⾼温度后半衰期会缩短
C.核爆炸的能量来⾃于原⼦核的质量亏损,遵循规律△E=△mc 2
D.
的⼀种裂变可能为
2、如图所⽰,⼀带电⼩球通过绝缘细绳悬挂于平⾏板电容器之间,M
板带负电,N 板带正电,M 板接地。
以上说法正确的是:() A.M 板左移,⼩球受到的电场⼒减⼩
B. M 板左移,⼩球的电势能减⼩
C. M 板上移,⼩球受到的电场⼒增⼤
D. M 板上移,⼩球的电势能不变
3、如图所⽰,质量为m 的球置于斜⾯上,被⼀个竖直挡板挡住。
现⽤⼀
个⼒F 拉斜⾯,使斜⾯在⽔平⾯上向右做加速度为a 的匀加速直线运动,忽略⼀切摩擦,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 .若加速度⾜够⼩,竖直挡板对球的弹⼒可能为零。
B .若加速度⾜够⼤,斜⾯对球的弹⼒可能为零。
C .若F 增⼤,斜⾯对球的弹⼒仍然保持不变。
D .斜⾯和挡板对球的弹⼒的合⼒等于ma 。
4、关于近代物理学的结论中,下⾯叙述中正确的是(填⼊正确选项前的字母,多选)。
A .宏观物体的物质波波长⾮常⼩,极易观察到它的波动性
B .光电效应现象中,光电⼦的最⼤初动能与照射光的频率成正⽐
C .光的⼲涉现象中,⼲涉亮条纹所处位置是光⼦到达⼏率⼤的地⽅
D .氢原⼦的能级是不连续的,辐射光⼦的能量也是不连续的
E .β衰变所释放的电⼦是原⼦核内的中⼦转变为质⼦时产⽣的
5、如图所⽰,⼀理想变压器原线圈匝数为n 1=1000匝,副线圈匝数为n 2=200匝,将原线圈接在u=2002sin 100πt (V )的交流电压上,已知电阻R=100Ω,电流表A 为理想交流电表.则下列推断正确的是:()
A .交流电的频率为100Hz
B .穿过铁芯的磁通量的最⼤变化率为0.22Wb/s
C .电流表A 的⽰数为0.42A
D .变压器的输⼊功率是32W
6、⼀半径为R 的均匀带正电圆环⽔平放置,环⼼为O 点,质量为m 的带正电的⼩球从O 点正上⽅h ⾼的A 点静⽌释放,并穿过带电环,关于⼩球从A 运动到与O 对称的点A ′的过程中,其加速度(a)、重⼒势能(E pG )、机械能(E)、电势能(E p 电)随位置变化的图象如图所⽰ (取0点为坐标原点且重⼒势能为零,向下为加速度的正⽅向,并取⽆限远处电势为零) 。
其中可能正确的是:()
7、如图所⽰,两段光滑圆弧轨道半径分别为R
1和R 2,圆⼼分别为O 1
和O 2,所对应的圆⼼⾓均⼩于5°,在最低点O 平滑连接。
M 点和N
点分别位于O 点左右两侧,距离MO ⼩于NO 。
现分别将位于M 点和N 点的两个⼩球A 和B (均可视为质点)同时由静⽌释放。
关于两⼩球第⼀次相遇点的位置,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 .恰好在O 点 B .⼀定在O 点的左侧 C .⼀定在O 点的右侧
D .条件不⾜,⽆
法确定
8、2012年6⽉18⽇,我国⾃主研究设计的神⾈九号飞船与天
宫⼀号⽬标飞⾏器实现⾃动交会对接。
飞⾏器上都安装着太阳帆板,其作⽤是:() A .保持平衡状态稳定飞⾏
B .保护飞船不受过强的太阳光辐射
C .为飞船上的电⽓设备提供电能
D .将太阳能直接转化成飞船的机械能
9、如图所⽰电路中,电源的内电阻为r ,R 2、R 3、R 4均
为定值电阻,电表均为理想电表。
闭合电键S ,当滑动变阻器R 1的滑动触头P 向右滑动时,电流表和电压表的⽰数变化量的⼤⼩分别为?I 、?U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电压表⽰数变⼤ B .电流表⽰数变⼤ C .
U I
>r
D .
U I
<r 10、(1)某学习⼩组欲探究物体的加速度与⼒、质量的关系,他们在实验室组装了⼀套如图所⽰的装置,图中⼩车的质量⽤M 表⽰,沙和沙桶的质量⽤m 表⽰。
(1)为使⼩车所受合外⼒等于细线的拉⼒,应采取的措施是 , ;要使细线的拉⼒近似等于沙和沙桶的总重⼒,应满⾜的条件是。
(2)如图为⼩车在⽊板上带动纸带运动打出的⼀条纸带的⼀部分,0、1、2、3、4、5、6为计数点,相邻两计数点间还有4个打点未画出.从纸带上测出x 1=3.20cm ,x 2=4.52cm ,
x 5=8.42cm ,x 6=9.70cm .则⽊块加速度⼤⼩a = m/s 2(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2)现要⽤电流表测量电路的电流,但由于现有电流表量程偏⼩,不能满⾜实验要求,为
此需要先测量电流表内阻然后将电流表改装扩⼤量程。
可供选择的器材如下:
电流表A1、A2(量程0~500µA,内阻约为500Ω)
滑动变阻器R(阻值0~100Ω.额定电流1.0A)
定值电阻R1(阻值约为100Ω)
电阻箱R2(阻值0~999.9Ω)
开关.导线若⼲电源E
(1)测量电流表A2的内阻,以下给出了实验中必要的操作:
A.断开S1
B.闭合S1、S2
C.按图连接线路,将滑动变阻器R的滑⽚调⾄最________(填“左”或“右”)端,R2调⾄_______。
D.调节R2,使表A1的⽰数为I1,记录R2的值
E.断开S2,闭合S3
F.调节滑动变阻器R,使表A1、A2的指针偏转适中,记录表A1的⽰数I1
请把上述实验步骤中的空⽩处填上正确内容,然后按合理的顺序排列实验步骤:
.(填序号)
(2)将电流表A2(较⼩量程)改装成电流表A(较⼤量程)
如果①中测出A2的内阻为468.0Ω,现⽤R2将A2改装成量程为20mA的电流表A,应把R2调为Ω与A2并联。
11、如图所⽰,AB是竖直光滑的1/ 4圆轨道,下端B点与⽔平传送带左端相切,传送带向右匀速运动。
甲和⼄是可视为质点的相同⼩物块,质量均为0.2kg,在圆轨道的下端B点放置⼩物块甲,将⼩物块⼄从圆轨道的A端由静⽌释放,甲和⼄碰撞后粘合在⼀起,它们在传送带上运动的v-t图像如图所⽰。
g=10m/s2,求:
(1)甲⼄结合体与传送带间的动摩擦因素
(2)圆轨道的半径
12、⾜够长光滑斜⾯BC 的倾⾓α=53o,⼩物块与⽔平⾯间的动摩擦因数为0.5,⽔平⾯与
斜⾯之间B 点有⼀⼩段弧形连接,⼀质量m =2kg 的⼩物块静⽌于A 点。
现在AB 段对⼩物块施加与⽔平⽅向成α=53o的恒⼒F 作⽤,如图(a )所⽰,⼩物块在AB 段运动的速度-时间图像如图(b )所⽰,到达B 点迅速撤去恒⼒F 。
(已知sin53o=0.8,cos53o=0.6)。
求:
(1)⼩物块所受到的恒⼒F ;
(2)⼩物块从B 点沿斜⾯向上运动,到返回B 点所⽤的时间;
(3)⼩物块能否返回到A 点?若能,计算⼩物块通过A 点时的速度;若不能,
计算⼩物块停⽌运动时离B 点的距离。
13、如图所⽰,质量为m 的U 型⾦属框N MN M ''
,静放在倾⾓为θ的粗糙绝缘斜⾯上,与斜⾯间的动摩擦因数为µ,且最⼤静摩擦⼒等于滑动摩擦⼒;MM′、NN′边相互平⾏,相距L ,电阻不计且⾜够长;底边MN 垂直于MM′,电阻为
r ;光滑导体棒ab 电阻为R ,横放在框架上;整个装置处于垂直斜⾯向上、磁感应强度为B 的匀强磁场中。
在沿斜⾯向上与ab 垂直的拉⼒作⽤下,ab 沿斜⾯向上运动。
若导体棒ab 与MM′、NN′始终保持良好接触,且重⼒不计。
则:
(1)当导体棒ab 速度为v 0时,框架保持静⽌,求此时底边MN 中所通过的电流I 0,以及
MN 边所受安培⼒的⼤⼩和⽅向。
(2)当框架恰好将要沿斜⾯向上运动时,通过底边MN 的电流I 多⼤?此时导体棒ab 的速
度v 是多少?
图(a )
图(b )
14、如图所⽰,在空间中存在垂直纸⾯向⾥的场强为B匀强磁场,其边界AB、CD的宽度为d,在左边界的Q点处有⼀质量为m,带电量为负q的粒⼦沿
与左边界成30o的⽅向射⼊磁场,粒⼦重⼒不计.求:
(1)带电粒⼦能从AB边界飞出的最⼤速度?
(2)若带电粒⼦能垂直CD边界飞出磁场,穿过⼩孔进⼊如图
所⽰的匀强电场中减速⾄零且不碰到负极板,则极板间电压及
整个过程中粒⼦在磁场中运动的时间?
(3)若带电粒⼦的速度是(2)中的3倍,并可以从Q点沿
纸⾯各个⽅向射⼊磁场,则粒⼦能打到CD边界的范围?
参考答案
1、C
2、BC
3、B
4、CDE
5、B
6、ABC
7、C
8、C
9、AD
10、(1)(1)使细线与⽊板平⾏,平衡⼩车所受的摩擦⼒;使沙和沙桶的质量远⼩于⼩车的质量(m<(2)(1)左最⼤ CBFEDA (2)12 Ω
11、(1)设动摩擦因数为µ。
由v-t图象可知,甲⼄结合体在传送带上加速运动时的加速度为
a=3m/s2
µ2mg=2ma
µ=0.3
(2)设圆轨道半径为r,⼄滑到圆轨道下端时速度为v1,
由v-t图象可知,甲⼄碰撞后结合体速度为
v 2=2m/s
由机械能守恒定律 mgr=1
2 mv 12
由动量守恒定律 mv 1=2mv 2 r=0.8m 12、(1)由图(b )可知,AB 段加速度2
2
1 2.00
m/s 0.5m/s
4.00
v
a v ?-=
==?-
根据⽜顿第⼆定律,有
cos (sin )F mg F ma αµα--= 得 20.50.5210
N 11N cos sin 0.60.50.8
ma mg F µαµα+?+??===++?
(2)在BC 段
2sin mg ma α=
2
2sin 8m/s a g α==
⼩物块从B 到C 所⽤时间与从C 到B 所⽤时间相等,有
2
22 2.0s 0.5s 8.0
B v t a ?=
==
(3)⼩物块从B 向A 运动过程中,有
3mg ma µ=
2
2
30.510m/s 5m/s a g µ==?=
滑⾏的位移 2
2
3
2.0
2.0m 0.4m 4.0m 4.0m 225
2
2
t AB v
v s s vt t a =
=
=<==
=?=?
所以⼩物块不能返回到A 点,停⽌运动时,离B 点的距离为0.4m 。
13、(1)ab 中的感应电动势00BLv E = ①
回路中电流r
R E I +=00 ②
联⽴得r
R BLv I +=
00 ③
此时底边MN 所受的安培⼒
r
R v L B L BI F +=
=02
2
0安⑤
安培⼒⽅向沿斜⾯向上⑥(2)当框架恰好将要沿斜⾯向上运动时,MN 受到的安培⼒θµθcos sin mg mg F +=安⑦ BIL F =安⑧
故()BL mg I θµθcos sin += ⑨⼜r
R E I +=
⑩
BLv E = ○
11
v ≤
解得2
2
)
cos )(sin (L
B r R mg v θµθ++=
○
12 14、(1)粒⼦能从左边界射出,临界情况有
cos 30R R d
+?=R v
m
Bqv 2
=
(1cos 30)
Bqd v m =
=
+?
所以粒⼦能从左边界射出速度应满⾜
(2)粒⼦能从右边界射出
R v m
Bqv 2
2
2=
2
2
12
mv qU
= 解得
2
2
2
2
2
22cos 303B qd
B qd U m m
=
=
粒⼦不碰到右极板所加电压满⾜的条件
2
2
23B qd U m
≥
因粒⼦转过的圆⼼⾓为60?,所⽤时间为6T
,⽽
Bq m T π2=
因返回通过磁场所⽤时间相同,所以总时间
Bq m T t 3262π=?
=
(3)当粒⼦速度为是(2)中的3倍时解得
/
2R d = 粒⼦,如图由⼏何关系可得d d l 3230cos 22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