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地理30题共10页文档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地理易错30题(2019届)
一、选择题部分(24题)
(时间计算问题)当地时间2011年12月29日,太平洋岛国萨摩亚决定由全球最后一个迎接新一天的国家,变成最早迎接新一天的国家,国际日期变更线因此发生了改变。
读图7,完成1~2
题。
1.萨摩亚决定的第二天,当地的日期是
A.12月28日B.12月29日C.12月30日D.12月31日2.萨摩亚岛陆地自然带为
A.温带森林带 B.亚热带常绿林带 C.温带荒漠带D.热带雨林带(等太阳高度问题)下图中大圆圈为经线圈,两个小圆圈为等太阳高度线。
读图回答
3、图中a、b两条等太阳高度线上的太阳高度分别是()
A、30°、60°
B、60°、30°
C、23°26′、66°34′
D、66°34′、23°26′
4、如果此时北京时间为6月22日14点,关于图中A、B两点
说法正确的是()
A、A所在国著名的人文景观有大金字塔
B、A所在地吹西南风,附近盛产黄麻
C、B处附近洋流为寒流,并由东向西流动
D、B处附近洋流为暖流,并由西向东流动
(等太阳高度问题)图为地球上某日部分等太阳高度线示意图,ef为晨
线,e点地理坐标是60°E,80°N。
读图回答下题。
5.此时,有关图中各点太阳高度值(H)的叙述,正确的是()
A.Ha=20° B.Hb=10° C.Hc=0°D.Hd=70°
6.此时,b处地方时是()
A.5时20分B.6时40分C.<5时20分D.>6时40分
7.此时,有关下列地理现象的叙述,有可能的是()
A.黎明前,浙江沿海军民正在抗击一次强台风侵袭
B.悉尼港东北方一轮红日正从海面升起
C.纽约街头华灯初上,一群工人正在庆祝国际劳动节
D.伦敦某中学的一班同学正在体育课上踢足球
(等高线地形图判读问题)图10为某区域地形图,R地分布两片沼泽,时常发生季节性离合现象。
此时为7月份。
完成8—9题。
8.7月,①、②两河下游
A.降水充沛 B.水能丰富 C.处于枯水期 D.甲地气温低于乙地9.次年1月,R地两片沼泽可能发生的变化及主要原因是
A.分离,冰雪补给量小 B.连片,降水量大
C.分离,地下水补给少 D.连片,蒸发量大
(大气环流问题)沃克环流是指正常情况下发生在赤道附近太平洋洋面上的一种热力环流。
若
某些年份赤道太平洋中东部范围持续异常升温,称之为“厄尔尼诺”现象。
读沃克环流示意图,回答10—11题。
10.正常年份,在沃克环流中()
A.甲地为高气压 B.乙地对流旺盛
C.水平气流由乙吹向甲 D.海面气温甲地低于乙地
11.当“厄尔尼诺”现象发生,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太平洋东部沿岸逆温现象增强
B.印度尼西亚东部异常干旱,易发生森林火灾
C.澳大利亚东北部降水增多,易产生滑坡.泥石流
D.秘鲁沿岸上升流增强,渔业丰收
(地质构造问题)读图5,回答第12、13题。
.
12.图中
①a处可能为变质岩②b处向下钻探可能找到石油
③c处可以挖南北向的地下隧道④c处比b处易被侵蚀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13.图示区域
A.位于北半球B.此季节,陆地西部地区温和湿润
C.自然带呈现从沿海向内陆的分异规律
D.若山区植被遭到破坏,则d处河流三角洲会减缓向海洋延伸的速度
(水文问题)洞里萨湖是东南亚最大的淡水湖,其通过洞里萨河与湄公河相连,是湄公河天然的蓄水池(图3)。
洞里萨湖湖面最大时可达10000平方千米左右,湖面宽100千米左右,平均水深在10米以上,最深处有11.5米;湖面最小时仅为2700平方千米,湖面宽30千米,平均水深仅为1米左右。
回答14~15题。
14.影响洞里萨湖水位、深度变化的最主要因素是
A.位置B.地形
C.气温D.降水
15.洞里萨湖地区交通便捷,吃水深度在4米左右的船只经各支流可到达湖区周围的各省省会。
其中通航的最佳时间是
A.1~6月 B.5~10月
C.11月~次年4月 D.全年
(自然带问题)下图为阿尔泰山、天山、昆仑山、藏北高原
与帕米尔山地植被垂直带谱示意图。
读图回答16~17题。
16.下列甲、乙、丙、丁与之代表植被的连线,正确的是
A.甲——常绿阔叶林
B.乙——草原
C.丙——荒漠
D.丁——草原
17.影响图中北路天山甲自然带与森林带分布差异的的主要
因素为
A. 土壤
B. 热量
C. 降水
D. 地形
(城市规划问题)图4为某特大城市距离市中心4千米范围
内城市各功能区占土地面积比例变化示意图,完成18~20题。
18.关于图中①、②、③、④表示的功能区的表述,正确的是
A.住宅区、工业区、行政及绿化区、商业区
B.商业区、工业区、住宅区、行政及绿化区
C.商业区、住宅区、工业区、行政及绿化区
D.住宅区、商业区、工业区、行政及绿化区
19.科学地规划城市建设,有利于
A.合理利用土地,使城市每一寸土地都能产生最大的经济效益
B.加强各功能区之间的分工与联系
C.有利于分散城市职能,重点建设某一种功能区
D.完全摆脱地理环境的的影响,建立合理的城市等级体系
20.合理规划和建设城市需利用的地理信息技术有
A.GIS、RS B.RS、GPS
C.GIS、GPS D.GIS、RS、GPS
图4 (人口问题)下面为“我国某省人口变动的部分情况图”,据此回答21~22题。
21.图中曲线能正确反映该省家庭规模的是:
A.① B.② C.③ D.④
22.1990年以来,图中④曲线迅速上升,主要原因是:
A.婚育观念不断改变 B.医疗卫生条件不断改善
C.乡镇企业快速发展 D.社会保障体系不断完善
(农业问题)庭院经济是指农户充分利用家庭院落及闲置空间,从事高度集约化生产的一种经营形式。
农家乐是农民向城市居民提供的一种回归自然的休闲旅游方式。
读某地农业经济模式图,完成23~24题。
23.该经济模式对当地农村的有利影响有
A.调整产业结构,促进粮食生产B.发展多种经营,增加农民收入
C.吸引城市游客,减轻环境压力D.降低资源消耗,解决生活用能24.为发展农家乐旅游,下列规划不合理的是
A.加强交通建设,改善住宿条件 B.营造人造景点,丰富旅游资源
C.挖掘民风民俗,增加休闲情趣 D.建设农产超市,方便游客购物
二、非选择题部分(6道)
25.美洲大陆西部有世界上最长的科迪勒拉山系,它像一堵墙壁阻隔了东西水汽交换。
下图
是“美洲大陆略图”。
图上表格中是西海岸部分地区1、2月和7、8月降水资料(单位:mm)。
读图回答以下问题。
(1)从图上推测,每年7、8月间,受中纬西风控制的城市是、等。
(2)根据图上各地降水的季节分配可以推断,和的气候类型相同,试分析其成因
(3)简述图中全年降水量最少的城市对应陆地自然带的分布特征及原因
(4)说明纵贯南北美洲的科迪勒拉山系形成的原因
26.依据图文资料及所学知识,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一:非洲第四大河的赞比西河滚滚流到这里,在宽约1800米的峭壁上骤然翻身,形成飞流直下的5条瀑布泻入一个宽仅400米的深潭,酷似一幅垂入深渊中的巨大的窗帘,瀑布群形成的高几百米的柱状云雾,飞雾和声浪能飘送到10千米以外,声若雷鸣,云雾迷蒙。
数十里外都可看到水雾在不断地升腾。
那奇异的景色堪称人间一绝。
而瀑布附近的“雨林”又为瀑布这一壮景平添了几分姿色。
“雨林”是瀑布附近的一片长年青葱的树林
材料二:下图为赞比西河水系分布
(1).依据材料分析,“雨林”的形成成因
(2).依据图示,A以上河段与B以下河段河床差异明显,请描述这种差异并解释原因。
(3).每年什么时期到该地区旅游为最佳时间,并说明原因。
27.阅读图文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近年来,我国锂离子电池产业发展迅速,2019年中国锂离子电池市场规模达到276.1亿元,较2009年增长37.9%。
锂电池由于具有较高的能量及更具有环保性,已经开始逐渐取代传统的铅酸、镍氢和镍镉电池,并且锂离子电池作为新能源、新材料和新能源汽车三大产业中的重点交叉产业,更是新能源汽车的心脏,其行业拥有巨大的发展潜力。
图9示意中国大陆锂离子电池区域产业规模的空间分布。
(1)简述中国大陆锂离子电池区域产业规模空间分布的主要特点。
(2)据2019年12月26日《成都日报》报道,四川将打造国内最大稀土锂电池产业基地。
简要分
析四川省锂电池产业发展的区位优势。
(3)简要说明我国锂电池行业迅速发展的积极影响。
28.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各题。
北极涛动(AO )是指北半球热带以外地区海平面气压数理分析的一种大气运动分析模型。
在这种分析模型中,AO 为正异常...时中纬度气压上升而极地气压下降,AO 为负异常...
时,大气环流形式相反。
一般来说AO 异常会持续整个冬春季节。
图7为R 地区地形示意图及气温降水相关资料图。
(1)判断R 地在2019年11月—2019年3月期间AO 的异常情况。
说出气温和降水与多年平均值相比的变化特点,根据AO 异常情况并联系地形和大气运动分析其原因。
(2)结合图文资料分析R 地发展种植业的有利自然条件。
(3)综合分析R 地今年春季农业生产面临的问题,并选择一个问题提出解决措施。
29.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一 2011年7月7日,国务院正式批准设立舟山群岛新区。
这是继上海浦东新区、天津滨海新区和重庆两江新区后,我国设立的又一个国家级新区,也是中国首个以海洋经济为主题的国家战略层面新区。
材料二 舟山群岛的地理位置图(图8)
材料三 舟山群岛新区规划示意图(图9)
图
图9
(1)分析说明舟山群岛新区建设的区位优势。
(2)舟山群岛新区建设目标之一是建设成大宗商品国际物流基地。
请你分析说明这一建设目标的合理性。
(3)分析说明舟山群岛新区在开发建设中可能诱发的环境问题有哪些?
30.阅读下列图文资料,回答问题:
色林错流域位于青藏高原腹地,属于内流区.监测表明,色林错湖面面积从1975年的1621平方千米增长到2019年的2172平方千米,已超过纳木错湖面积,成为西藏第一大咸水湖.
(1)据图说出色林错流域的地形地势特点.
(2)据图简述1979---2019年色林错流域气候变化趋势.
(3)结合水循环的原理,分析色林错成为咸水湖的原因.
(4)根据图示信息分析色林错湖面变化的主要原因. 地理易
错30题(2019
届)
图
8
【参考答案】
1~2【参考答案】D B
【详细解析】1.本题主要考察日界线问题。
开始萨摩耶为西十二区2011年12月29日,决定后变成东二区,日期要加一天为2011年12月30日。
第二天为12月31日,故选D。
2.该岛屿位于南太平洋低纬地区,属于热带雨林气候,对应陆地自然带为热带雨林带。
3~4【参考答案】D B
【详细解析】3、A点的太阳高度为90°,与赤道及N点的纬度差分别为23°26′′、66°34′′,即太阳高度差,所以为a、b的太阳高度为66°34′、23°26′。
4、北京时间为14时,A点为直射点地方时为12时,所以A点为90°E,在孟加拉国境内,为黄麻之国;B为澳大利亚西部,为寒流,自南向北流。
5~7【参考答案】 B D A
【详细解析】5.因为e点地理坐标是60°E,80°N,得e点与北极点相差10个纬度差;由于ef
为晨线,太阳高度为0度。
由这两个条件得Ha=0°、Hb=10°、Hc>0°,太阳直射10°N,最后应用正午太阳高度的计算公式得出:Hd=80°。
6.如图ab在赤道上,长度大于a和b所在的太阳高度线之间的垂
直距离(太阳直射点与晨线之间相差90度,图中的红线为地球的大
圆的一部分,a和b所在的太阳高度线之间相差10度,相当于在赤
道上相差10个经度差),所以ab之间相差大于10个经度差。
又因
为a点为晨线与赤道的交点,地方时为6点。
容易得,b处地方时是
>6时40分。
7.如图所示:A.浙江沿海在东经120度附近,地方时是4点左右,
为黎明前;北半球是夏半年,可能有台风;
B.悉尼港在东京150度附近,地方时为6点左右,但
是南半球昼短夜长,6点之后日出,所以东北方一轮
红日正从海面升起不可能;
C.纽约在西经75度附近,地方时为15点左右,而且
昼长夜短,不可能街头华灯初上;
D.伦敦在0度附近,地方时为20点,早已经放学了,
所以某中学的一班同学正在体育课上踢足球不可能。
8~9【参考答案】C B
【详细解析】5.①②两河均发源于北部的热带草原气候区。
7月份为南半球的冬季,热带草原气候区降水稀少,故为枯水期。
6.次年一月为南半球的夏季,降水丰富,沼泽连片。
10~11【参考答案】C B
【详细解析】10.甲地海面气温高上升气流,近地面甲处形成相对低压,乙地海面气温低为下沉气流,水平气流由乙吹响甲。
11.当发生厄尔尼诺现象现象时,秘鲁沿岸气温上升,降水增多,上升流减弱,渔业减产。
澳大利亚东北部异常干旱,降水减少。
故选B。
12~13【参考答案】A B
【详细解析】12.a处紧邻岩浆岩,可能经历高温高压发生变质作用。
背斜为良好的储油构造,所以b处可能找到石油。
隧道要在背斜位置,c处为向斜,不可以。
B处为背斜顶部,岩石破碎,易被侵蚀。
故选A。
13.30°纬线以南为亚热带常绿林。
故为南半球30°S。
为南半球的地中海式气候。
自然带呈现垂直地域分异规律。
植被破坏,水土流失严重,三角洲会加速向海洋延伸。
故选B
14~15【参考答案】D B
【详细解析】14.湄公河位于热带季风气候区,补给形式以雨水为主。
故第(14)题选D。
15. 5—10月降水多,为最佳通航时间,故第(15)题选B。
16~17【参考答案】B C
【详细解析】16.依据该地区自然环境特征和自然带的垂直分布规律,甲、乙、丙、丁对应的植被分别为荒漠、草原、草原、寒漠。
17.北路天山的山麓与山腰地带因降水差异而分别形成荒漠带与森林带
18~20【参考答案】A B D
【详细解析】18. 由图可知,①的比例最高且上升,应该是住宅区,②比例下降最快应该是工业区,所以③是行政及绿化区,④是商业区,所以选A。
19.科学地规划城市建设,有利于加强各功能区之间的分工与联系,所以选B。
20.合理规划和建设城市3种地理信息技术都要应用,所以选D。
21~22【参考答案】B C
【详细解析】21.随着经济的发展和计划生育政策的实施,家庭规模将有所下降,所以选B。
22. ④曲线1990年后快速增长,应为城市化水平,故选C。
23~24【参考答案】B B
【详细解析】23.该经济模式不会促进粮食生产,会增加环境压力,与生活用能无关,可以发展多种经营,增加农民收入,故选B
24.庭院经济是指农户充分利用家庭院落及闲置空间,从事高度集约化生产的一种经营形式。
农家乐
是农民向城市居民提供的一种回归自然的休闲旅游方式。
所以不能营造人造景点,所以选B。
25.【参考答案】(1)圣地亚哥温哥华 (2)旧金山圣地亚哥
(3)分布特征:南北延伸,东西狭窄,狭长分布
原因:秘鲁寒流减温减;安第斯山脉地形阻挡。
(4)美洲板块与太平洋板块等板块交界地带,板块挤压碰撞形成
【详细解析】(1)圣地亚哥位于南半球地中海气候区,7、8月,正值冬季,受盛行西风影响,降水量较大;温哥华位于温带海洋性气候区,终年受盛行西风影响。
(2)旧金山与圣地亚哥均为地中海气候。
(3)利马全年降水最少,对应自然带为热带荒漠带,受寒流及地形影响,南北狭长分布
(4)纵贯南北美洲的科迪勒拉山系位于美洲板块与太平洋板块及其他板块的交界地带,板块碰撞挤压形成该山系。
26.【参考答案】⑴①纬度低,气温高,② 瀑布水气形成的潮湿小气候
⑵差异:瀑布以上河段河床宽而浅,电站大坝以下河段河床窄而深
原因:瀑布以上河段岩层坚硬(或水流速度慢),流水下切侵蚀作用相对较弱,侧蚀作用强。
电站大坝以下河段水流湍急(或岩层较松软),流水下切侵蚀作用强烈。
⑶每年的12月~2月(或该地夏半年,湿季)原因:该地属于南半球热带草原气候,12月~2月为
湿季;此时河流水量大,瀑布景观壮观;湿季植被茂盛,景观美丽。
【详细解析】第(1)题,由图可知,“雨林”位于20°左右,纬度偏低,但是正常不应该形成“雨林”,所以与瀑布形成的小气候有关。
第(2)题,由图可知。
第(3)题,旅游的最佳时间是瀑布水量较大的时间,该河流主要受南半球热带草原的影响,所以为南半球的夏季。
27.【参考答案】(1)分布不均衡,集中分布在东部沿海省市,以珠三角地区、长三角地区、环渤海地区(京津冀地区)最为集中,中西部地区产业规模小,分布较少。
(2)锂矿资源丰富;劳动力资源丰富而廉价。
消费市场广阔;具有承接东部地区产业转移的发展机遇;国家政策的支持。
(3)促进新能源汽车等行业的发展;减少石油等能源的消耗;减轻环境污染。
【详细解析】本题以锂离子电池的产业发展切入,主要考查工业区位因素、工业发展对地理环境的影响等主干知识,考核能力主要包括获取和解读信息的能力、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描述和阐释事物的能力、探讨和论证问题的能力。
第(1)题,据图描述中国大陆锂离子电池区域产业规模的空间分布特点;
第(2)题,从图中可以看出,四川省锂矿较为丰富;同时,具有劳动力、消费市场等方面的优势;
地处西部地区,享有西部大开发的政策支持。
第(3)题,结合所给文字资料,分析说明锂电池行业迅速发展带来的经济、社会、生态等方面的积极影响。
28.【参考答案】(1)负异常变化特点:该段时间降水多于多年平均值,气温低于多年平均气温。
原因:北极地区气压升高,中纬度度地区气压降低,极地冷空气南下形成冷锋使该地区降温,冷锋遇到地形的抬升形成降水(雪)
(2) R地位于开阔的河谷地区,地形平坦;有河流经过,灌溉水源充足;夏季气温较高;光照充足;
昼夜温差大;砂质土壤;
(3)问题:春季气温低,使播种期推后;降水(雪)偏多,在春季融化后容易形成洪涝灾害。
低温解
决措施:覆盖地膜,选择耐低温类作物、短生长期作物
洪涝解决措施:加固堤坝,加强监测和预警等
【详细解析】本题以新材料北极涛动为引,结合地形示意图和气温降水相关资料图。
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信息的能力、描述和阐释事物以及论证和探究的能力,突出了能力立意。
29.【参考答案】(1)地理位置优越,背靠我国经济最发达的长江三角洲,面向日本、韩国、台湾等经济发达的国家和地区;位于我国东部沿海和长江出海口的结合部,是长江流域走向世界的海上门户;多优良港口,海上交通便利,扼守我国南北海运和长江水运的“T”型交汇处,利于江海联运;海洋资源丰富,有我国最大的渔场——舟山渔场;环境优美,旅游资源丰富(有“海天佛国”普陀山,“南方北戴河”嵊泗列岛等旅游资源);政策条件优越等。
(2)舟山群岛新区深水海岸线长,港口资源丰富,利于筑港和利于大型轮船的停靠;舟山群岛新区地处我国东部“黄金海岸”与长江“黄金水道”的交汇处;与我国沿海各港口及日本、韩国、东南亚等西太平洋海域的主要港口形成扇形辐射,利于大宗商品的集散;以上海、杭州、宁波等地高速交通为依托,舟山群岛新区位于我国东部沿海经济带和长江沿岸工业带的交汇处,经济发达,进出口货物量大,腹地广。
(3)海上航运、工业废水排放、生活污水排放造成的海水污染,诱发赤潮;海洋化工造成大气、水污染;近岸工程建设不当导致海洋生态破坏等。
【详细解析】本题以国务院设立舟山群岛新区为背景,考查学生对材料的理解分析能力、调动运用所学知识的能力、阐述地理事物的能力。
30.【参考答案】(1)地形为盆地地势:周围高,中间低;盆地内部大致东北向西南倾斜
(2)年平均气温波动上升;年积雪天数减少;年降水量增多,气候总体趋向暖湿.
(3)该流域属于内流区,为内陆水循环,降水补给较少;经长期蒸发,湖水中的盐分不断富集,形成咸水
湖.
(4)该区域气候变暖,冰川融水量增加,大气降水量增加,湖泊补给量增加,使色林错湖面大.
【详细解析】第(1)题,由图中河流的流向可以判断,地形类型和地势。
第(2)题,由下图可知,气温、积雪、降水量的变化。
第(3)题,从河水的补给和蒸发方面来分析。
第(4)题,由材料可知,气温升高,化雪量增加,降水增加,湖波补给增多。
高考热点区域解读
一、印度河流域概况:
1、位置:印度河流域介于北纬24°~37°,东经约66°~82°之间。
东北倚喀喇昆仑
山脉和喜马拉雅山脉,东南介印度塔尔沙漠,西北为阿富汗兴都库什山脉,西南为俾路支高原,南临阿拉伯湾。
2、地形:干流的上游和左岸支流的上游均处于高山区。
干流下游和河口地区处于印度河平原。
高山与平原之间为中山、低山、丘陵和山间盆地组成的复杂地形。
3、气候:印度河流域属于亚热带气候,具有明显的季风气候特点,但由于东北部高山山脉的影响,使气候通常介于干燥与半干燥、热带与亚热带之间。
一年分为四季。
4、水文:印度河地表径流一部
分来自高山融雪,一部分来自季风降
雨,前者变化较少,后者随气候而变
化,但年径流量的变化也不大。
5、开发:
(1)灌溉:印度河治理和开发
的首要任务是灌溉。
印度河灌溉历史
悠久。
发源于印度、下游经过巴基斯
坦的印度河,是世界最大的灌溉系
统,总灌溉面积达2000万公顷。
印度河流域的灌溉得到很大的
发展,但是由于采用漫灌方式和一般
是常年灌溉,地下水位逐步上升,使
土地严重盐渍化,影响农业的持续发
展。
巴基斯坦政府从1959年开始大
力实施"斯卡普",即"防止盐渍化和土
壤改良计划"。
该计划的基本内容是
修建以抽水管井为主,结合明沟、暗管的排水系统。
经过10多年的普遍推广,已取得显著成效。
它既可降低地下水位,减轻内涝,控制盐渍化,又可增加灌溉用水量。
(2)防洪:印度河流域防洪主要依靠堤防,干支流上已建的大型水库,虽然主要任务是灌溉,没有留出专门的防洪库容,但汛期结合蓄水,可起到一定防洪作用。
这些大型多目标水库的建成,使印度河流域防洪局面得到很大改善。
此外,巴基斯坦也很重视非工程防洪措施。
二、印度河平原
印度河平原位于印度和巴基斯坦之间,大部分地区是广阔的塔尔沙漠,印度河沿岸灌溉农业发达,是巴基斯坦主要人口聚集区之一。
印度河平原:世界上最大冲积平原之一。
面积26.6万平方公里。
由亚洲南部喜马拉雅山麓延伸至阿拉伯海,南北长1,280公里,东西宽320—560公里。
习惯上以北纬29°线分上、下印度河平原,前者即旁遮普平原,后者即信德平原和三角洲地区。
地面由北向南倾斜。
印度河平原是巴基斯坦经济、文化中心地区,人口约占全国五分之四。
盛产小麦、稻、棉花等。
有科特里、苏库尔、古杜、当萨、真纳等大型水利灌溉工程。
50万以上人口的城市有卡拉奇、拉合尔、莱亚普尔、海得拉巴、木尔坦等。
铁路、公路密布,交通发达。
印度河是世界上最长的河流之一。
但在18世纪之前,人们根本没有想到这条藏身于沙漠,人迹罕见的河流曾有过堪与古埃及相媲美的璀灿昨天。
而且与其它古代文明相比,
完全是史无前例的。
印度河流域处在南亚次大陆最干旱地带,气候炎热干燥,降水稀少,年平均降水量不到300毫米,且蒸发量大,东南部还有大片沙漠,故其干支流所提供的灌溉水源,对农业十分重要。
沿河已修建起一些大型水利枢纽工程,兼灌溉、发电、渔业之利,唯航运不便,仅能通行小型船只。
中游平原、沟渠纵横,人口稠密,是巴基斯坦的主要农业区,产小麦和棉花,被誉为巴基斯坦的粮仓。
下游平原除生产棉花、小麦以外,水稻也占重要地位。
印度河入海年平均流量6640立方米/秒,水源主要来自季风降水和北部高山冰雪融化,因而每年有2次汛期。
一次在3~5月,为春汛,是高山积雪大量融化所致。
另一次是在7~8月,为伏汛,是西南季风带来的大量雨水,使河水再次上涨,这时水位最高。
春汛和伏汛出现的高水位,使有些河段宽达数千米,有时引起严重水涝。
汛期过后,水位迅速回落,大量泥沙淤积,河床高出地面形成地上悬河。
冬季为枯水期,此时下游形成一系列串珠状的长形池塘,以一些浅沟相连。
枯水期流量只及洪水期(夏季)流量的1/6~1/10。
三、塔尔沙漠
塔尔沙漠:北部和巴基斯坦东南部,
西以印度河、萨特卢杰河为界,东以印度马
尔瓦高原东侧为缘,为印度大沙漠的延伸
部分。
海拔100~200米,面积近30万平
方千米。
主要为沙质荒漠,东南部多砾漠,
沙丘一般高达30~90米,最高达150米,
沙垄、盐滩地、龟裂地广布。
沙漠中有季节
性盐湖及干河道,地下水位埋藏较深。
大部
分地区无植物生长,少数耐干、热的植物可
以生存。
在能利用地下水的地区,产有小麦
和棉花。
属亚热带荒漠气候。
受周围高原山
地,特别是西侧伊朗高原的影响,很少降雨。
年均降水量小于100毫米,气候干热,夏季
最热月气温达48~51℃。
5~6月的强烈尘
暴是沙漠中的重要灾害,居民多过着游牧生活。
有季节性盐湖及干涸的河床,只有深层水可供利用。
居民多从事牧业。
产小麦、粟、棉花等。
塔尔沙漠形成的原因主要有三个方面:
1、夏季副热带高压控制,降水少;
2、夏季风西南风无法到达;与地形有关:印度河平原位于南亚内陆地区,受周围高原山地,特别是伊朗高原的影响,很少降水。
来自印度洋的西南季风末端已是强弩之末,影响微弱;又受伊朗高原、苏莱曼山脉的阻挡,水汽难以深入。
即山地背风坡的地区气候了。
3、与人类活动有关:历史上对印度河流域的过度开发导致对森林植被的破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