储罐地基不均匀下沉纠偏技术论文]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储罐地基不均匀沉降纠偏法
摘要:针对建立在软土地基上的油储罐基础发生不均匀沉降,从经济高效的角度,提出一种高压注浆的纠偏对策,可供类似工程借鉴。

关键词:油储罐,不均匀沉降,高压注浆纠偏法。

近年来我国石油化工行业发展很快,兴建了一大部分的不同容量的储罐,但是由于地质太松软,土质均匀性差或者地基处理不当都会使储罐发生不均匀沉降,较大的地基沉降会给管线安装和储罐的运行带来极大的困难,严重的还将导致罐体破裂,原油泄漏,由于罐底局部的不均匀沉降,罐口的椭圆度会发生变化,过大可能卡主浮顶或者导致顶部裂开,甚至造成严重事故,所以对储罐不均匀沉降分析和纠偏是十分必要的。

目前国内外有关储罐基础沉降调正常用的方法有预压法、排水法、挖沟法及顶升调正法。

预压纠偏法设备简单,预压纠偏有一定的效果,但对较大的不均匀地基沉降有一定的限制。

排水纠偏法是在储罐基础沉降较少的一侧,开挖排水沟,用水泵定时抽水,使这部分基础下的地基加速压缩紧固,加速沉降,达到纠偏的目的。

该方法对较大的不均匀沉降效果不明显。

挖沟纠偏法是利用储罐基础刚性较好的特点,在基础沉降小的一侧,沿基础外侧圆周挖一定深度和宽度的半圆形沟,使基底土体产生侧向挤出,沉降小的部位加大沉降,达到纠偏。

该方法对中小型储罐和基础不均匀沉降不大的情况有明显的效果,但对大型储罐基础和较大的不均匀沉降效果不明显。

顶升校正纠偏法是用数台千斤顶,将储罐整体逐步顶起,然后用压缩空气将砂吹入储罐基础底面,当偏沉较深时,可分多次顶升,直至垫平储罐底板,调正好不均匀沉降基础为止。

该方法要求环梁基础始终在一个平面上,力求各部位按比例均匀协调顶
升,否则储罐可能产生向内凹陷,甚至破坏的现象。

我单位在施工过程中综合考虑到以上各种纠偏法的优点与缺点,通过向公司各专业人士请教和一些老工人师傅的经验,我单位决定采用一种叫高压注浆纠偏的方法,就是通过高压注浆泵向储罐基础不均匀沉降较深的一侧注浆,通过高压注浆泵将储罐沉降较深的一侧顶升,达到垫平罐底的效果,由于高压注浆泵使用的是稀浆,稀浆具有流动性,这样可以尽量使整个罐底在一个平面,达到整体顶升的效果。

一、工程地质情况及沉降原因分析
该储罐位于广西钦州泰兴石化工业白油及溶剂油项目原料罐区内,为搭接式拱顶油罐,油罐储量为5000m3,软土地基条件,CFG桩与砂桩复合桩处理方案,基础采用钢筋混凝土环梁,管式冲液密封装置。

该油罐区于2010年3月开工,2011年4月完工,一直未投料运行。

2011年12月发现其中D-3203B、D-3201B、D-3202B、D-3201C、D-3101B、D-3101C储罐地基压缩变形较大,不满足石油化工储罐地基变形要求,需对地基进行加固。

图1-1,1-2为油罐D-3203B注浆沉降平面图和剖面图,图示数值分别为沉降量,由图可以看出,油罐西北侧沉降量大,南侧和罐中间沉降量小,从图1-2中可以分析出,该油罐中间为原土,未经挖机挖掘,而且经过夯实,而环梁周围均为回填土,且部分地方没有夯实,经过雨水的长期浸泡,导致油罐不均匀下沉。

二、加固依据
1、《石油化工钢储罐地基与基础施工及验收规范》SH/T3528-2005
2、《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JGJ79-2002
三、加固方案:
1、根据现场实际情况研究分析,本方案采用高压注浆工艺对
D-3203B、D-3201B、D-3202B、D-3201C、D-3101B、 D-3101C
储罐地基进行加固。

2、注浆采用纯水泥浆,水泥采用32.5普通硅酸盐水泥,水灰比
为0.45~0.5,注浆压力为0.3~0.6MPa,注浆的流量为7~
10L/min,注浆体强度≥20 MPa。

3、注浆采用钢花管,钢花管采用φ33*3焊接钢管制作,花管壁
上出浆孔间距为1000mm,交错对称开孔,孔径为6~8mm。

4、施工顺序:先外后内,对称施工的原则,采用隔孔跳注的顺序
进行,当第一顺序孔内浆液初凝开始第二顺序注浆。

1-1 注浆平面布置图
1-2 剖面图
四、优点
(1)高压注浆纠偏法,加固质量可靠,并充分利用原有地基础,工期短,见效快;
(2)工艺简单,适用范围广,施工操作连贯、流畅,可有效节省工期。

五、结语
高压注浆纠偏法是实际工程中根据具体情况提出的,实践证明是安全可行的,并且工艺流程简单,成本低。

纠偏时需严格检测基础沉降量,以防纠偏过度,并且防止环梁变形,因此在选择纠偏对策时,一定要考虑综合多方面的因素,无论采用哪种方式,都要保证既经济有有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