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血常规检查前有什么注意事项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做血常规检查前有什么注意事项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与进步,医学的检查方式也在随着不断的进步,并且医疗设备也在不断
的改进。

临床上最常应用的“三大常规”化验结果已经覆盖了很多身体健康的和疾病的主要线索,包括血常规、尿常规与便常规,也是健康体检、疾病筛查及临床疾病诊断的重要指标之一。

其中血常规是临床检验中最基本的一项检查项目。

血液中的细胞根据主要功能分成红细胞、白细胞及血小板三种。

如果要判断疾病是否发生及患病的相关因素,主要是就是看这些
细胞的数值是否在正常范围内。

在临床上,有部分疾病通过血常规是可以进行初步诊断的,
比如白血病、细菌感染、病毒感染及败血症等,也是对是否贫血的一种确诊方式。

如果单从
血常规的异常是不能对疾病马上确诊的,比如白血病的确诊方式还是要以骨髓检查为准,血
常规的检验大多是一种辅助的检查,可以尽早发现一些疾病的变化。

血常规检验的准确性直
接影响着疾病诊断的准确性及治疗效果,这也是为什么每次体检血常规都是必须做的主要原因。

本文咱们就来聊一聊,血常规检查前的一些注意事项。

1.患者的准备
当患者要检查血常规之前,一般是不需要做特殊的准确的,但是需要注意的是,在检查前最
好不要进行剧烈的运动,尽量减少用药,如果在服用药物的话,需要提前告知医生,以免影
响医生的化验结果的判断。

对于患者而言,要求患者进行血常规检查之前要空腹,但是并不
是单纯不吃早餐这么简单,最好在检查前一天不要吃比较油腻的食物,也不要喝酒,晚上八
点以后开始禁食。

检查当天不要穿衣袖比较紧的衣服,避免在抽血的时候无法卷起,太紧的
衣袖抽血之后会引起患者手臂血管血肿。

避免剧烈运动,以免影响检查结果。

另外在做血常
规检查之前注意不要情绪过于激动,因为过于激动情绪会导致白细胞结果出现一过性增高。


一个做血常规检查,要注意不要过于受冷受热,环境过冷和过热因素都会影响血常规检测结果,
会出现G数值偏高或者偏低。

2.标本的采集及抗凝
为了确保标本的准确性及可靠性,必须要保证标本的质量。

高质量的标本才是高质量检验的
第一目标。

血常规高质量标本的最基本要求就是保证血液标本细胞中各项细胞的完整性,血
液细胞标本的准备主要包括采集和抗凝两个部分。

2.1标本的采集
2.1.1选择采血的部位:实际临床上最常用的途径就是静脉采血和末梢毛细血管采血。

各种
临床资料中均表示,静脉血液的采集是最可靠的,指尖血是末梢毛细血管中的血液,血样的
检查结果与静脉血的结果之间的差距是最小的,并且是一种比较稳定的血样采集方式。

也有
临床研究显示,指尖血与静脉血相比较,其准确性及可重复性还是比较差的。

比如白细胞计
数升高,血小板计数降低等等。

因此,血常规检验,尤其是应用血液分析仪进行检验时,最
好采集静脉血液。

2.1.2注意血管的选择:在采集患者静脉血液时,千万不要在患者输液留置针或者是静脉输
液的一侧去采集,这样导致血液稀释,影响血液的检查结果。

在采血时,止血带的压迫时间
不要超过1min,以免引起淤血及血液的凝缩,对血液的检查结果也是具有影响的。

2.2标本的抗凝
主要是用于血常规检验的血样当中,血常规的血样必须是要经过抗凝剂的处理的,目前,在
众多的抗凝剂当中,对白细胞形态及血小板影响比较小的抗凝剂就是EDTA盐(EDTA- Na2 ,ED-TA-K2 ,EDTA-K3),也是最适合在血常规检验中应用的一种抗凝剂。

除了常见的采血因素对血
样质量有影响以外,影响最大的就是血液与抗凝剂的比例了。

当血液比例超高的时候,由于
抗凝剂的不足,血浆中就会出现凝血块,在检验过程中就会增加了血细胞分析仪阻塞的问题,
影响检验的相关数值。

当血液比例过低的时候,抗凝剂应用过多,就会影响整体的检验结果。

血液在经过抗凝后,白细胞的形态就会发生比较大的改变,与时间及抗凝剂的配比有直接的
关系。

抗凝剂最佳的配比浓度与血液的比例应该为1.5mg/ml,如果血量比较少,抗凝剂的浓
度达到2.5mg/ml的时候,血液中性粒细胞肿胀、血小板肿胀、正常血小板的大小、崩解,都会导致血常规的检验结果及白细胞计数产生错误的数据。

这一点在应用自动血细胞分析检验
时也是比较重要的。

3.标本的储存方式
抗凝全血的标本应该是在室温下进行储存的,一般血液分析仪的要求是在室温8℃-25℃下储存。

在上面已经提出了,抗凝剂的时间和浓度的不同,对血细胞的形态是具有较大的影响的。

有临床学者在研究中表明,应用EDTA抗凝静脉血标本的时候,室温下保存8小时之内都是
可以得到最佳的检测结果的。

白细胞在2小时以后其粒细胞的形态就可能会出现改变,如果
不能在有效时间内应用全自动血液分析仪进行检验的话,应尽快推制出血涂片,方便在必要
的时候应用显微镜进行血涂片的复查。

虽然理论上说2℃-8℃储存可以适当的延长保存时间,但是,血小板的体积就逐渐的发生改变,EDTA盐与血液混合在一起之后,血小板的形态也会逐渐变成球形,其体积也会随着增大,有研究表明,体积可以增大百分之二十左右,1小时
以后才会比较稳定。

储存1-6小时之间的变化是比较小的,所以,在应用血液自动分析仪在
检验红细胞的时候,为了确保结果的准确性,应该在采集后的1小时之后6小时之内进行检查。

如果不需要检查血小板及白细胞准确性的话,可以在2℃-8℃冰箱内储存24小时。

总而言之,影响血常规结果准确性的因素比较多,如果想要获得准确的检验结果,应该十分
注意检验的每一个步骤,都应该严格按照操作稳定流程完成检验,以确保检验结果的准确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