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物第6章细胞的生命历程1细胞的增殖课件新人教版必修1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复习课件
高中生物第6章细胞的生命历程1细胞的增殖课件新人教版必修1
2021胞的增殖课件新人教版 必修1
第6章 细胞的生命历程
第1节 细胞的增殖
课基前础预训练习
一、细胞不能无限长大
二、细胞增殖
1.意义:生物体 生长、发育、繁殖、遗传 的基础。
2.增殖方式:以 分裂
4.在一个细胞周期中,最可能发生在同一时期的是( B ) A.着丝点的分裂和细胞质的分裂 B.染色体复制和中心粒复制 C.细胞板的出现和纺锤体的出现 D.染色体数加倍和染色单体形成
解析:着丝点的分裂发生在有丝分裂的后期,细胞质的分裂发 生在有丝分裂的末期;染色体复制和中心粒复制均发生在间期;细 胞板的出现是在有丝分裂的末期,纺锤体的出现是在有丝分裂的前 期;染色体数加倍在有丝分裂的后期,染色单体形成在间期。
5.如图为某种植物根尖细胞分裂过程中染色质与染色体规律性 变化的模式图。下列相关判断正确的是( C )
A.①→②过程发生在有丝分裂间期,此时细胞内核仁解体、核 膜消失
B.③④⑤中均存在染色单体 C.⑤→⑥过程发生在有丝分裂后期,细胞中的染色体数增加一 倍 D.⑥→⑦过程中染色质变为细丝状的染色体
解析:①→②表示的是染色体的复制过程,发生在有丝分裂间 期,核仁解体、核膜消失发生在有丝分裂前期,A错误;⑤中着丝 点已分开,染色单体消失,B错误;⑤→⑥过程中,着丝点已分 开,染色体移向细胞两极,故发生在有丝分裂后期,细胞中的染色 体数增加一倍,C正确;⑥→⑦过程中染色体变为细丝状的染色 质,D错误。
2.高等植物细胞的有丝分裂过程及各时期特点:
3.动物细胞的有丝分裂过程与植物细胞的不同点 (1)纺锤体形成方式不同:动物细胞的中心粒在 间期 倍增,进 入分裂期后,两组中心粒分别移向 细胞两极 ,发出 星射线
形成纺锤体。
(2)分裂成两个子细胞的方式不同:动物细胞分裂末期,细胞膜从 细胞的中部 向内凹陷 ,把细胞缢裂成两部分。
(2)若在上述细胞的培养液中加入过量的DNA合成抑制剂,处于 S
期的细胞立刻被抑制,再培养 15 小时,则其余细胞都将被抑制在
G1/S期交界处;去除抑制剂,更换新鲜培养液,细胞将继续沿细胞周
期运行,在所有细胞达到 G1
期终点前,再加入DNA合成抑
制剂,则全部细胞都被阻断在G1/S期交界处,实现细胞周期同步化。
2.在细胞分裂间期,不会发生( C ) A.DNA数目加倍 B.蛋白质大量增加 C.染色体数目加倍 D.细胞形态由小长大
解析:在细胞分裂间期,主要进行DNA分子的复制和有关蛋白 质的合成,同时细胞有适度的生长;每条染色体中都出现两条姐妹 染色单体,但是染色体的数目发生改变是在分裂后期由于着丝点分 裂而导致的。
结束
语 同学们,你们要相信梦想是价值的源泉,相信成
功的信念比成功本身更重要,相信人生有挫折没 有失败,相信生命的质量来自决不妥协的信念,
考试加油。
解析:细胞体积越大,其相对表面积越小,细胞的物质运输的 效率就越低。另外,细胞核中的DNA是不会随着细胞体积的扩大而 增加,即细胞核的大小是有一定限度的;如果细胞过大,细胞核的 “负担”就会过重,对细胞内的生命活动就不能灵敏地控制与调 节;细胞中细胞器的种类与数目,与细胞的功能有关,而与细胞大 小无关。故选D。
休息时间到啦
同学们,下课休息十分钟。现在是休息时间 休息一下眼睛,
看看远处,要保护好眼睛哦~站起来动一动 对身体不好哦~
3.在细胞有丝分裂过程中,染色体、染色单体、DNA分子三者 数量之比是1∶2∶2时,该细胞所处的时期是( A )
A.前期和中期 B.中期和后期 C.后期和末期 D.末期和前期
解析:经间期DNA分子复制以后到后期之前,每条染色体都有 两条染色单体、两个DNA分子,呈现1∶2∶2的比例。
7.有关动物细胞有丝分裂的叙述,正确的是( C ) A.细胞板在细胞有丝分裂末期形成 B.纺缍体形成于分裂前期,消失于分裂后期 C.在分裂末期,细胞膜内陷形成两个子细胞 D.在分裂中期,两个中心粒复制形成两组中心粒
解析:本题考查动物细胞有丝分裂过程的特点。高等植物细胞 分裂末期形成细胞板,此题背景为动物细胞,故A错;纺缍体是在 分裂末期消失的,所以B错;C描述的是典型的动物细胞分裂末期的 现象,故正确;两个中心粒复制形成两组中心粒是在分裂间期,D 错。故选C。
的方式进行增殖。
3.过程:包括 物质准备和细胞分裂 整个连续的过程。
4.真核细胞的三种分裂方式: 有丝分裂、无丝分裂、减数分裂 。
三、有丝分裂 1.细胞周期: (1)范围: 连续分裂 的细胞。
(2)时间起终点点::一下次一分次裂分完裂成完时成时 (3)图示含义:
(4)分裂间期与分裂期的联系:分裂间期为分裂期进行活跃的物质 准备,完成 DNA分子的复制和有关蛋白质的合成 。
8.下表是实验测得的四种植物分生组织的细胞周期,下列叙述
正确的是( B )
植物
细胞周期的时间(h)
a时期 b时期
合计
植物1
10.6
0.4
11
植物2
18
0.5
18.5
植物3
16.5
2
18.5
植物4
10.4
2.3
12.7
A.a时期属于细胞周期的分裂期 B.不同植物具有不同的细胞周期 C.最好选用植物1观察有丝分裂过程,因其细胞周期最短 D.四种植物细胞周期的时间都是固定不变的
4.有丝分裂特征及意义: (1)特征:将经过复制的亲代细胞的 染色体 ,精确地平均分 配到 两个子细胞 中。 (2)意义:在细胞的亲代和子代间保持了 遗传性状 的稳定性。
四、观察细胞有丝分裂实验
1.实验原理 (1)有丝分裂常见于植物的 茎尖、根尖 等分生区细胞,适宜条件 下有丝分裂旺盛,易观察到 各个时期 的细胞。 (2)在高倍显微镜下,可根据细胞内 染色体 的形态识别该细
A.一个细胞周期是指甲→甲的全过程 B.在高等植物细胞内,两组中心粒之间发射出星射线形成纺锤 体发生在甲→乙过程 C.c、d两段都要消耗ATP D.b段的主要变化是DNA的复制及有关蛋白质的合成
9.下面是动物细胞有丝分裂不同时期染色体(a)数目、核DNA 分子(b)数目的柱形统计图。下列对该图的分析正确的是( D )
二、非选择题(共23分) 10.(11分)下图是具有四条染色体的植物细胞有丝分裂图,据图 分析回答:
(1)C图所示分裂的时期是 前 期, 判断的理由是 染色体含染色单体且散乱排列 。
(2)一个细胞中,DNA分子数与染色体数相同的是 A、D 图。
(3)染色体数目加倍发生在 A
图。
(4)在分裂过程中,染色体发生的一系列形态变化和活动都是与 染色体及DNA平均分配到两个子细胞中 相适应的。染色体的活
解析:由于细胞周期中分裂间期所占时间比分裂期长,故a时期 为分裂间期;不同植物具有不同的细胞周期;观察有丝分裂时,应 选分裂期在细胞周期中所占比例大的材料来观察,表格中所列植物4 适合观察有丝分裂;细胞周期的时间受温度、营养条件等因素的影 响,并不是固定不变的。
9.下图A表示细胞进行有丝分裂的一个细胞周期所用的时间,图 B表示连续分裂的细胞相邻的两个细胞周期图。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B)
11.(12分)回答下列有关细胞分裂的问题。 下表数据为实验测得体外培养的某种细胞的细胞周期各阶段时间 (单位:小时)。
周期 G1 S G2 M 合计 时长(h) 10 7 3.5 1.5 22 (1)在图中绘出该种细胞的细胞周期曲线图并注明各期名称(假设 体细胞DNA相对含量2C)。
答案:如图所示。
A.①时期染色体还未复制,核DNA已完成了复制 B.③时期核膜、核仁重建,细胞中部出现细胞板 C.①→②表示着丝点分裂,染色体数目加倍,核DNA分子数目 也随之加倍 D.②→③表示染色体平均分配到两个子细胞中,核DNA分子也 随之平均分配
解析:图①表示有丝分裂前期或中期,染色体已完成了复制, 只是着丝点未分开;③表示有丝分裂末期,核膜、核仁重建,动物 细胞分裂过程中无细胞板出现;①→②表示由中期进入后期,着丝 点分裂,染色体数目加倍,但核DNA分子数目不再增加;②→③表 示由后期进入末期,染色体与核DNA分子平均分配到两个子细胞 中。
(3)S期的启动需要一种蛋白质分子作为启动信号,这种蛋白质在S
期之前合成并存在于S期全过程中。若将S期和G1期细胞融合,则G1期 细胞核进入S期的时间将 提前 。
(4)在电镜下观察处于M期的细胞,可见纺锤体由细胞两极的 中心体 发出。在M期中消失又出现的细胞结构是 核仁(或核膜、或细胞核) 。
解析:(1)可根据表格中各时期的时长及细胞周期来绘制曲线 图,同时还要注意两点:①合成DNA的S期DNA含量加倍。②末期 DNA随细胞分裂染色体平均分配到两个子细胞中而减半。(2)在正常 情况下细胞分裂是不同步的。加入过量的DNA合成抑制剂,DNA的 合成受阻,处于S期的细胞立刻被抑制,再培养3.5+1.5+10=15小 时,则其余细胞都将被抑制在G1/S期交界处;因有部分细胞处于S期 被DNA合成抑制剂抑制了DNA的合成,去除抑制剂,更换新鲜培养 液,细胞将沿细胞周期运行,在所有细胞达到G1期终点前,再加入 DNA合成抑制剂,则全部细胞都被阻断在G1/S期交界处,从而实现
胞处于有丝分裂的哪个时期。
(3)细胞内的染色体容易被 碱性
染料着色。
2.实验步骤:取材→ 解离→漂洗→染色→制片
课基堂础巩训练固
作业时限:25分钟 作业满分:50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27分) 1.下列有关细胞不能无限长大的原因中,不正确的是( D ) A.与细胞表面积和体积的比例有关 B.细胞核的大小是有一定限度的 C.细胞体积过大不利于细胞内的物质交流 D.受细胞质中细胞器数目的制约
动决定于 纺锤丝的牵引 。
(5)分裂产生的子细胞之所以与原来的母细胞具有相同的特征,是
因为 间期复制的DNA在分裂期平均分配到两个子细胞中去,
使子细胞与母细胞含有相同的遗传物质

解析:此题主要考查细胞有丝分裂过程中各时期染色体形态、 行为及数目的变化,因此把握各时期的特点是解题的关键。先根据 图中染色体的变化特征确定各个时期及其变化顺序是:C(前 期)→B(中期)→A(后期)→D(末期),然后依图作答。
细胞周期同步化。(3)S期的启动需要一种蛋白质分子作为启动信 号,由于这种蛋白质在S期之前合成并存在于S期全过程中,若将S 期和G1期细胞融合,因G1期的细胞中有了这种蛋白质分子,则G1期 细胞核进入S期的时间将提前。(4)在电镜下观察处于M期的细胞, 可见纺锤体由细胞两极的中心体发出的星射线组成。在M期中消失 又出现的细胞结构是核仁(或核膜、或细胞核)。
6.下列关于豌豆细胞有丝分裂过程中细胞器作用的叙述,正确 的是( C )
A.在间期,核糖体上合成DNA B.在前期,两组中心粒之间发出星射线形成纺锤体 C.在间期,线粒体为蛋白质的合成提供能量 D.在末期,高尔基体与子细胞的赤道板形成有关
解析:在细胞分裂间期要完成DNA的复制和蛋白质的合成,该 过程需要线粒体提供能量。故选C。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