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教版九年级下册初中化学《第七单元 常见的酸和碱 到实验室去:探究酸和碱的化学性质》_6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复分解反应及其应用 姓名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
一、复分解反应概念
两种_________相互____________,生成另外两种新的_________的反应。
注意:
1、CO 2+Ca(OH)2==CaCO 3↓+H 2O 不是复分解反应,因为没有互换成分
2、复分解反应的特征:“等价交换”。
即:复分解反应前后各元素的化合价不变。
3、复分解反应的实质:是构成化合物的离子之间反应,生成水或气体、沉淀。
二、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
复分解反应基本形式 反应物条件
生成物条件 酸+金属氧化物→盐+水 有酸参加 可不溶于水 有气体
或沉淀 或水生成
酸+碱→盐+水
酸+盐→新酸+新盐 碱+盐→新碱+新盐 无酸参加
都要溶于水
盐+盐→两种新盐
三、酸、碱、盐的溶解性规律
(1) 酸:初中化学常见酸都溶于水。
(2) 碱:钾、钠、钙、钡、铵碱能溶于水,其余碱不溶于水。
(其中Ca(OH)2微溶) (3) 盐:钾、钠、硝、铵盐全溶。
盐酸盐不溶氯化银,硫酸盐不溶硫酸钡,碳酸盐可溶钾、钠、铵,其余遇水都沉淀(碳酸镁微溶)。
(4)四微溶:氢氧化钙,硫酸钙,硫酸银,碳酸镁。
(5)不同沉淀在酸中的溶解性:
①碱沉淀和碳酸盐沉淀都能溶于酸(因为要与酸反应)。
②AgCl 和BaSO 4既不溶于水又不溶于酸。
四、常见溶液中能反应的离子对(不共存的11对离子对)
生成水的离子对 H ++OH -=H 2O 生成气体的离子对
2H ++CO 32-=CO 2↑+H 2O
OH -+NH 4+=NH 3↑+ H 2O
生成
沉淀
的离
子对
生成碱沉淀
Cu 2++2 OH -=Cu(OH)2↓(蓝色) Fe 3++3 OH -=Fe(OH)3↓(红褐色)
Mg 2++2OH -=Mg(OH)2↓ Al 3++3OH -=Al(OH)3↓ 生成碳酸盐沉淀 Ca 2++CO 32-=CaCO 3↓ Ba 2++ CO 32-=BaCO 3↓ 生成盐酸盐沉淀 Ag ++Cl -=AgCl ↓ 生成硫酸盐沉淀 Ba 2++SO 42-=BaSO 4↓
五、复分解反应的应用
★应用一:判断物质间能否反应
1.判断下列物质能否发生反应,能反应的写出化学方程式,不能反应的说明原因。
①Na 2CO 3 +BaCl 2 ②MgSO 4 +KOH
③FeCl 3 +Cu (OH)2 ④NaCl +KNO 3 ⑤HCl +CaCO 3 ⑥Cu(OH)2 +HNO 3
⑦AgCl +NaNO 3 ⑧NaCl +Cu(OH)2 ⑨HCl +Mg(OH)2 ⑩Na 2SO 4 +K 2CO 3 ★应用二:判断物质能否在溶液中共存
共存是指:组内各种物质之间不发生反应,即不能生成水、气体、沉淀
1.下列各组离子在溶液中能大量共存的是( )。
A 、Ca 2+ Cl - Na + CO 32-
B 、H + K + NO 3- OH -
C 、H + Na + SO 42- CO 32-
D 、K + Na + NO 3- SO 42-
2.下列各组离子在水中能大量共存的是( )
A 、Cu 2+ NO 3- Na + OH -
B 、 OH - Na + CO 32- H +
C 、Na + K + CO 32- Cl -
D 、 SO 42- OH - K + NH 4+
3.将下列物质同时加入到水中,能大量共存且得到无色透明溶液的是( )
A .CaCl 2 HCl NaNO 3
B .KOH HCl (NH 4)2SO 4
C .K 2CO 3 Ba (NO 3)2 NaOH
D .FeCl 3 NaCl KNO 3
4.分别将下列各组物质同时加到足量的水中,能得到无色透明溶液的是 ( ) A .H 2SO 4 Ba(OH)2 HNO 3 B .H 2SO 4 NaNO 3 Na 2SO 4 C .H 2SO 4 NaNO 3 FeSO 4 D .CaCl 2 Na 2SO 4 BaCl 2
5.下列离子能在PH = 12的水溶液中大量共存的是( ) A 、SO 42-、NO 3-、K +、H + B 、Na +、Cl -、OH -、Al 3+ C 、Cl -、NO 3-、K +、Na + D 、Ag +、Cl -、CO 32-、K + ★应用三、除杂
物理方法除杂:一般根据物质的溶解性差异实行操作
化学方法除杂:选择常见的试剂,只与杂质反应,不生成新杂质(常常是将杂质转化成气体或沉淀) 1.下列选用的除杂试剂和实验操作都准确的是(括号内为杂质)( ) A .NaCl (Na 2CO 3) 加足量稀硫酸、蒸发、结晶 B .CaCl 2(CaCO 3) 加足量稀硫酸、蒸发、结晶 C .Fe (Cu ) 加足量稀盐酸、过滤、洗涤、干燥 D .MnO 2(KCl ) 加足量水溶解、过滤、洗涤、干燥
2、为了除去物质中的杂质(括号内物质为杂质),所选用试剂和操作方法都准确的是 物 质 选用试剂(过量) 操作方法 A CO 2(CO) O 2 点燃 B Al(Cu) 稀盐酸 加入稀盐酸充分反应后过滤、洗涤 C CuSO 4溶液(H 2SO 4) 氧化铜 加入氧化铜粉末充分反应后过滤 D 盐酸(H 2SO 4) 硝酸钡溶液 加入硝酸钡溶液充分反应后过滤
3、除去下列物质中混有的少量杂质(括号内为杂质),所用方法准确的是( )
A.CaO 固体(CaCO 3)——加入稀盐酸
B.CaCl 2溶液(HCl)——加入碳酸钠
C.K 2CO 3固体(KCl)——加水溶解,过滤
D.FeSO 4溶液(CuSO 4)——加入过量铁粉,过滤 ★应用四、物质间的转变
1.下列物质的变化,不能通过一步化学反应实现的是( )
A . CuO →CuSO 4
B .Fe → FeSO 4
C .Fe →FeCl 3
D .H 2SO 4→Na 2SO 4 2.下列物质间的转化,不能..
一步实现的是( ) A .MgCl 2 → Mg B .O 2 → H 2O C .H 2SO 4 → HCl D .NaNO 3 → NaCl 3.下列物质间的转化,不能一步实现的是( )
A .Fe (OH )3 → FeCl 3
B .CO 2 → CaCO 3
C .Cu → CuCl 2
D .MgCl 2 → KCl ★应用五、用本组物质间的相互反应来鉴别物质 1.不用其它试剂,用最简捷的方法鉴别①NaOH ② MgSO 4 ③Ba (NO 3)2 ④FeCl 3 ⑤KCl 五种溶液,则被鉴别出来的物质的准确顺序是 ( ) 2.将下列溶液分别滴入到氯化钡溶液(pH=7)、氢氧化钠溶液和稀硫酸中,能观察到三种不同现象的是( )
A 、碳酸钾
B 、氯化钠
C 、酚酞
D 、硫酸镁
3、在整理实验室试剂时,发现有一瓶失去标签的无色溶液,可能是Na 2CO 3溶液,也可能是Ca (OH )2
溶液,下列试剂不能一次性将其确定的是( )
A .稀盐酸
B .氯化钙溶液
C .酚酞试液
D .碳酸钠溶液
4.有四种物质的溶液:①Ba(OH)2、②Na 2SO 4、③HNO 3、④FeCl 3,不用其他试剂就可将它们逐一鉴别出来,其鉴别顺序是( )
A .④③②①
B .④①②③
C .①③④②
D .①④②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