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课时 有余数的除法(1)(教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6有余数的除法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结合具体情境,感知有余数除法的意义。
2.使学生能够比较熟练地口算和笔算有余数的除法。
3.使学生初步学会用有余数的除法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
【重点难点】
1.有余数的除法竖式的书写。
2.理解有余数的除法的意义。
【教学指导】
本单元的内容是表内除法知识的延伸和扩展,在教材内容的安排上,一方面注重结合具体的情境;另一方面重视联系学生的已有知识和经验。
因此在教学中需注意以下几点。
1.重视引导学生在具体情境中理解数学知识。
计算教学不仅仅要重视算理、算法以及计算技能的训练,还要重视学生的学习过程、学习态度以及情感体验和计算与现实生活的联系。
因此在教学有余数的除法例题时,应利用教材提供的教学资源创设真实的情境,引导学生交流和思考,揭示计算方法。
2.加强观察、操作活动的教学。
老师在教学中要注重从直观、形象、具体的材料中入手,让学生经历具体问题“数学化”的过程,在观察、猜测、操作和归纳等活动中,引导学生动手、动脑、动口,调动各种感官参与学习活动,感知概念的形成过程。
本单元教学可安排学生用学具摆一摆,边摆边观察,边摆边猜测,用表象支撑学生的思维,逐步抽象出数学知识,形成学生的认识。
3.重视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时应让学生经历“问题情境——建立模型——解释、应用与拓展”的过
程,要增强学生的应用意识,感受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
在本单元的学习中,老师应引导学生学会观察、能够充分地感知事物后面蕴藏的数学信息,对收集到的各种数据进行合理的加工和提炼,从而发现、提出和解决问题,并加以综合运用。
老师要有目的地启发学生思考,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充分地感受到数学的价值,体验到问题解决时的乐趣,体验到数学学习的愉悦情感。
【课时安排】建议共分7课时:
认识有余数的除法………………………………………………………4课时有余数的除法应用题……………………………………………………3课时【知识结构】
第1课时有余数的除法(1)
【教学内容】
有余数的除法,余数的含义(教材第60页内容)。
【教学目标】
1.明白余数的含义,理解余数的意义。
2.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观察能力及分析能力。
3.提高学生应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学习的兴趣。
【重点难点】
理解余数的含义。
【复习导入】
1.在()里最大能填几?
4×()<13 ()×6<25
4×()<21 5×()<16
3×()<29 ()×8<25
2.计算。
48÷8 30÷5 28÷7
任选一题,说一说每一步表示什么意思?
【新课讲授】
1.复习表内除法。
(1)出示例1左图。
(2)通过看图你得到了哪些信息?你会解决吗?
充分利用课本提供的例题图,引导学生展开观察、交流和解决问题等活动,强化学生对“平均分”的应用意识,为下面学习“有余数的除法”打基础。
(3)6÷2=3,6、2和3分别表示什么意思?6÷2=3表示什么意思?
2.理解余数的意义。
(1)出示例1的右图:
(2)用自己的话说一说例题图是什么意思。
动手操作:你们是不是也能用学具代替草莓来摆一摆。
看看每2个摆一盘,能不能全部分完?还剩几个?剩下的够不够再分一盘?
(3)认识余数:7里面最多有几个2?这余下的1个不够再摆一盘,这个数你能给它起个名字吗?(板书课题:余数)
(4)尝试列式:7÷2=3(盘)……1(个)
(5)适时小结:为了分清余数和商,我们要在余数和商中间用6个小圆点隔开。
我们把这样的除法,叫做有余数的除法。
(接着板书课题:有余数的除法)【课堂作业】
1.完成教材第60页“做一做”。
(1)学生独立完成,教师抽查。
(2)统一讲解,教师订正答案。
2.看图说题意,再写算式。
9÷□=□(个)……□(个)
答案:
1.第1题:(1)8 1 17÷2=8 (1)
(2)7 2 23÷3=7 (2)
第2题:(1)4 1 9÷2=4 (1)
(2)2 1 9÷4=2 (1)
2.9÷4=2 (1)
【课堂小结】
提问: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小结:我们理解复习了除法,学习了有余数的除法和余数的意义。
【课后作业】
完成本课时对应练习。
第1课时有余数的除法(1)
4×3<13
7÷2=3 (1)
有余数的除法是以表内除法知识作为基础来进行学习的,它的内涵发生了新的变化,学生虽然在实际生活中有一些感性的认识和经验,但是缺乏清晰的认识和教学思考的过程。
因此,为了使学生掌握有余数的除法的意义和计算,在教学中教师有意识地注意联系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通过理解表内除法的含义,沟通了有余数的除法和表内除法的关系,在具体情境中感知有余数的除法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