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净沙.秋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天净沙 . 秋
【元】白 朴
天净沙 . 秋 【元】白 朴 孤村落日残霞, 轻烟老树寒鸦, 一点飞鸿影下。 青山绿水, 白草红叶黄花。
• 白朴:元代著名的文学家、杂剧家。 • 白朴在元代杂剧的创作中具有重要的地位。 历来评论元代杂剧,都称他与关汉卿、马 致远、郑光祖为元杂剧四大家。 • 天净沙:曲牌名(它也是相当于一首歌的 调,如1=G,它不是这首曲的题目,它与这 首曲的内容没有关系,这首曲的题目是 秋。) • 《天净沙· 秋》是一首小令(曲的一种), 曲盛行于元朝,体式与词相近,它可以在 字数定格外加衬字,多使用于口语,句式 较为灵活,语言也比较通俗。
五种颜色,而且「白草红叶黄花」 这三种颜色,是交杂在「青山绿水」 二种颜色之中;「青山绿水」是广 大的图景,「白草红叶黄花」是细 微的图景,如此交杂相错,於是于 是原本是寂寞萧瑟的秋景,突然变 得五颜六色而多彩多姿。由此可见, 白朴的散曲写作技巧有多么高明了。
天净沙.春 白朴 春山暖日和风, 散曲 阑干楼阁帘栊, 四首 杨柳秋千院中。 啼莺舞燕, 小桥流水飞红。
①天净沙:曲牌名 ②残霞:晚霞。 ③寒鸦:天寒归林的乌 鸦。 ④飞鸿影下:雁影掠过。 ⑤飞鸿:天空中的鸿雁。
【大 意】太阳渐渐西沉,天边的晚霞也 逐渐开始消散,只残留有几分黯淡的 色彩,映照着远处安静的村庄是那么 的孤寂,那么的落寞,拖出长长的影 子。忽然,远处的一只大雁飞掠而下, 划过天际。顺着它远远望去,远山青 翠、溪水清澈;再往近处看,霜白的 小草、火红的枫叶、金黄的菊花,在 风中一齐摇曳着,颜色几尽妖冶,正 是一派浓浓的秋景啊!
萧瑟气氛。为了要使这种萧瑟气氛 活泼起来,於是作者接下来选用了「一 点飞鸿影下」作为上半段的结语。如此 一来,原本萧瑟的画面转成了活跃,寂 寞的秋景彷佛也展现了另一种鲜活的生 气。最后为了加强作者心目中秋景是美 丽而有韵味的形象,因此再以「青山绿 水,白草红叶黄花。」作为曲文的结束 语。这两句用了青、绿、白、、红、黄」
该曲虽和马致远的《秋思》有相似 处,但却又自有特点。 首二句以“孤村”领起,着意渲染 秋日黄昏的冷寂。“一点飞鸿”给阴冷 的静态画面带来了活力,造成曲子抒发 情感的转移。接着诗人用青、绿、白、 红、黄五色,以远及近、由高到低、多 层次多侧面立体交叉式地描绘出秋日美 丽的景象,使整个画面充满了诗意。
昏鸦
枯藤
小桥 流水 人家 西风 瘦马 老树
古道
扩展延伸
匆匆匆!催催催!
徐志摩
一卷烟,一片山,几点云彩。 一道水,一条桥,一支橹声。 一林松,一丛竹,红叶纷纷。
又是黄昏,一天快要结束,夕阳斜挂在山 头欲落还留的样子,依依不舍完成了一天的 使命,眼前的景色真是满目凄凉,藤是枯萎 的藤,已经没有了生命。树是千年老树,飒 飒的西风吹着它走向风烛残年。道是荒凉古 道,马是体弱无力的瘦马。飘零在天涯的人, 面对如此萧瑟的景色怎么不断肠呢?你看这 小桥、流水、人家,都是那么安详,那么静 谧,又是那么温馨,而我的家乡,亲人又是 离的那么远。哦,他们还好吗?天气渐渐变 冷,他们加了衣服吗?买了被子吗?这一切 的一切都是这么让人牵挂。既然那么令我牵 肠挂肚,我为什么不早点回去呢?为了所谓 前程和功名吗?功名离我近吗?京城的路还 有多远呀?在这样的黄昏,古道,萧索的季 节,我是去继续追求功名呢?还是去服侍我 那年迈的双亲?我自己也不能回答,只好满 愁绪徘徊在漫漫古道上。。。。。。
此曲极富艺术张力,一笔并写两 面,成功地将秋日迟暮萧瑟之景与明朗 绚丽之景融合在一起,把赏心悦目的秋 景作为曲子的主旋律,不失为又一篇写 秋杰作。 白朴这首曲子全都由一些美丽的自 然图景构成,而白朴本人,就好像是拿 着这些自然拼图的艺术家,拼出一幅美 丽中带着和谐的人生图画。
写秋景,自然难免要烘托出萧瑟的 气氛,但是如果全以萧瑟气氛为全篇的 写作大旨,又会令读者感受到沈闷而有 压力。为了避免出现这种情况,白朴在 选用语辞时,便颇费心神。前二句的 「孤村落日残霞,轻烟老树寒鸦」,共 用了六个图景:「孤村」「落日」「残 霞」「轻烟」「老树」「寒鸦」,而其 中任何一个图景,都代表著秋日秋景的
迁 移 体 会
1、背诵这首诗。 2、体会诗的意境,模仿《天净 沙· 秋》做 散曲 楼高水冷瓜甜, 四首 绿树阴垂画檐。 纱厨藤簟, 玉人罗扇轻缣。
天净沙.冬 白朴 一声画角谯门, 散曲 半庭新月黄昏, 四首 雪里山前水滨。 竹篱茅舍, 淡烟衷草孤村。
天净沙 秋思 马致远 枯藤老树昏鸦 小桥流水人家, 古道西风瘦马。 夕阳西下, 断肠人在天崖。
【元】白 朴
天净沙 . 秋 【元】白 朴 孤村落日残霞, 轻烟老树寒鸦, 一点飞鸿影下。 青山绿水, 白草红叶黄花。
• 白朴:元代著名的文学家、杂剧家。 • 白朴在元代杂剧的创作中具有重要的地位。 历来评论元代杂剧,都称他与关汉卿、马 致远、郑光祖为元杂剧四大家。 • 天净沙:曲牌名(它也是相当于一首歌的 调,如1=G,它不是这首曲的题目,它与这 首曲的内容没有关系,这首曲的题目是 秋。) • 《天净沙· 秋》是一首小令(曲的一种), 曲盛行于元朝,体式与词相近,它可以在 字数定格外加衬字,多使用于口语,句式 较为灵活,语言也比较通俗。
五种颜色,而且「白草红叶黄花」 这三种颜色,是交杂在「青山绿水」 二种颜色之中;「青山绿水」是广 大的图景,「白草红叶黄花」是细 微的图景,如此交杂相错,於是于 是原本是寂寞萧瑟的秋景,突然变 得五颜六色而多彩多姿。由此可见, 白朴的散曲写作技巧有多么高明了。
天净沙.春 白朴 春山暖日和风, 散曲 阑干楼阁帘栊, 四首 杨柳秋千院中。 啼莺舞燕, 小桥流水飞红。
①天净沙:曲牌名 ②残霞:晚霞。 ③寒鸦:天寒归林的乌 鸦。 ④飞鸿影下:雁影掠过。 ⑤飞鸿:天空中的鸿雁。
【大 意】太阳渐渐西沉,天边的晚霞也 逐渐开始消散,只残留有几分黯淡的 色彩,映照着远处安静的村庄是那么 的孤寂,那么的落寞,拖出长长的影 子。忽然,远处的一只大雁飞掠而下, 划过天际。顺着它远远望去,远山青 翠、溪水清澈;再往近处看,霜白的 小草、火红的枫叶、金黄的菊花,在 风中一齐摇曳着,颜色几尽妖冶,正 是一派浓浓的秋景啊!
萧瑟气氛。为了要使这种萧瑟气氛 活泼起来,於是作者接下来选用了「一 点飞鸿影下」作为上半段的结语。如此 一来,原本萧瑟的画面转成了活跃,寂 寞的秋景彷佛也展现了另一种鲜活的生 气。最后为了加强作者心目中秋景是美 丽而有韵味的形象,因此再以「青山绿 水,白草红叶黄花。」作为曲文的结束 语。这两句用了青、绿、白、、红、黄」
该曲虽和马致远的《秋思》有相似 处,但却又自有特点。 首二句以“孤村”领起,着意渲染 秋日黄昏的冷寂。“一点飞鸿”给阴冷 的静态画面带来了活力,造成曲子抒发 情感的转移。接着诗人用青、绿、白、 红、黄五色,以远及近、由高到低、多 层次多侧面立体交叉式地描绘出秋日美 丽的景象,使整个画面充满了诗意。
昏鸦
枯藤
小桥 流水 人家 西风 瘦马 老树
古道
扩展延伸
匆匆匆!催催催!
徐志摩
一卷烟,一片山,几点云彩。 一道水,一条桥,一支橹声。 一林松,一丛竹,红叶纷纷。
又是黄昏,一天快要结束,夕阳斜挂在山 头欲落还留的样子,依依不舍完成了一天的 使命,眼前的景色真是满目凄凉,藤是枯萎 的藤,已经没有了生命。树是千年老树,飒 飒的西风吹着它走向风烛残年。道是荒凉古 道,马是体弱无力的瘦马。飘零在天涯的人, 面对如此萧瑟的景色怎么不断肠呢?你看这 小桥、流水、人家,都是那么安详,那么静 谧,又是那么温馨,而我的家乡,亲人又是 离的那么远。哦,他们还好吗?天气渐渐变 冷,他们加了衣服吗?买了被子吗?这一切 的一切都是这么让人牵挂。既然那么令我牵 肠挂肚,我为什么不早点回去呢?为了所谓 前程和功名吗?功名离我近吗?京城的路还 有多远呀?在这样的黄昏,古道,萧索的季 节,我是去继续追求功名呢?还是去服侍我 那年迈的双亲?我自己也不能回答,只好满 愁绪徘徊在漫漫古道上。。。。。。
此曲极富艺术张力,一笔并写两 面,成功地将秋日迟暮萧瑟之景与明朗 绚丽之景融合在一起,把赏心悦目的秋 景作为曲子的主旋律,不失为又一篇写 秋杰作。 白朴这首曲子全都由一些美丽的自 然图景构成,而白朴本人,就好像是拿 着这些自然拼图的艺术家,拼出一幅美 丽中带着和谐的人生图画。
写秋景,自然难免要烘托出萧瑟的 气氛,但是如果全以萧瑟气氛为全篇的 写作大旨,又会令读者感受到沈闷而有 压力。为了避免出现这种情况,白朴在 选用语辞时,便颇费心神。前二句的 「孤村落日残霞,轻烟老树寒鸦」,共 用了六个图景:「孤村」「落日」「残 霞」「轻烟」「老树」「寒鸦」,而其 中任何一个图景,都代表著秋日秋景的
迁 移 体 会
1、背诵这首诗。 2、体会诗的意境,模仿《天净 沙· 秋》做 散曲 楼高水冷瓜甜, 四首 绿树阴垂画檐。 纱厨藤簟, 玉人罗扇轻缣。
天净沙.冬 白朴 一声画角谯门, 散曲 半庭新月黄昏, 四首 雪里山前水滨。 竹篱茅舍, 淡烟衷草孤村。
天净沙 秋思 马致远 枯藤老树昏鸦 小桥流水人家, 古道西风瘦马。 夕阳西下, 断肠人在天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