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滋丙肝梅毒检测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梅毒 :是由苍白(梅毒)螺旋体引起的慢性、系统性性传播 疾病。
梅毒——流行状况
中国先天性梅毒发病率增高
后天梅毒
先天梅毒
早
一期 硬下疳
二期 早发梅毒
期
复发梅毒
早期潜伏期梅毒
特点 病期≤2年,传染性强
无一期梅毒疹 直接发生相当于二期梅毒的损害 早期潜伏期梅毒
特点 年龄≤2岁, 传染性强
晚
三期 ①晚期皮肤、粘膜、骨、 眼梅
• 主要存活于HIV感染者及病人的血液,精液,阴道分 泌物,乳汁,伤口渗出液中
• 变异能力特强
• HIV对外界环境的抵抗力较弱,离开人体常温可存活 数小时到天。100°C 20分钟可完全灭活,干燥以及 常温消毒药品均可杀灭。
男同性恋增长速度最快
感染HIV后的血清学变化
浓度
HIV RNA
Anti-gp41,120,160
丙型肝炎病毒感染的自然史
易感人群分布
受血者
供血 人群
同性恋
肝病患者
HIV感染者 静脉药瘾
发病情况:世界各地
基本呈散发流行 。在特 殊人群如供血员、接受 血制品人群、可出现爆 发流行。供血员、受血 者、HIV感染者、透析 人群、各种肝病患者、 静脉药瘾者、同性恋者 等为HCV感染的高危人。
免疫缺陷——人体的免疫系统严重受损
综合征——患者多个系统受到侵害
“窗口期”:是指人体感染艾滋病病毒后,需要经过一段时间后血液中才会产生艾滋病病毒 抗体,在此期间HIV抗体检测呈阴性,这段时间即为窗口期。通俗地讲,“窗口期”就是感 染病毒后到能被检测出来之间的时间窗。
HIV结构图
• 艾滋病复制速度快,主要破坏具有免疫功能的CD+4 T细胞
antibody
NAAT detection limit 核酸检测限
infectivity threshold 传染阈值
血液标志物转化过程示意图
virus
infectivity threshold
感染阈值
感染HCV后的血清学变化及临床意义
HCV Ab检测无法区分既往感染与现症感染; HCV cAg检测时间要比早30-58天,甚至70d,对于end stage renal disease (ESRD)患者来说, 从急性感染到抗体产生时期(窗口期)则更长(6-12个月); HCV cAg检测灵敏度与核酸检测基本接近,在窗口期检测时间相差1-2天。HCV cAg检测试剂国内 目前尚无成熟的试剂盒及相应检测流程支持。存在亚型漏检风险,暂只作为抗体检测的补充实验。
丙肝特性
• 属于病毒性肝炎由丙型肝炎病毒(HCV)感染引起的 一系列肝脏损害,甚至发展为肝硬化和肝功能衰竭 以及肝癌。
• 体外存活能力强,在室温可以存活数天,在煮沸, 紫外线可使HCV灭活。
• 血清经过60°C 10 小时或1:1000福尔马林37°C 6小 时可使HCV传染性降低。
• HCV 不能诱导机体保护性免疫 。
丙肝的现状
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 全球HCV的感染率约 为3%,估计约1.7亿 人感染了HCV,每年 新发丙型肝炎病例约 3.5万例。丙型肝炎 呈全球性流行,可导 致肝脏慢性炎症坏死 和纤维化,部分患者 可发展为肝硬化甚至 肝细胞癌(HCC)。 未来20年内与HCV感 染相关的死亡率(肝 衰竭及肝细胞癌导致 的死亡)将继续增加, 对患者的健康和生命 危害极大,已成为严 重的社会和公共卫生 问题。
报告单结果解释
• COI >10 阳性,结果解释中标明: COI >10 的阳性预测值大于95%, 但尚有约5%的标本可能为假阳性,医生根据病人临床信息综合分析诊 断。建议做HCV RNA以确定是否现症感染。
• 1≤COI≤10 有反应性,建议1个月后复查或建议做HCV RNA以排除现症 感染。
梅毒的定义
艾滋丙肝梅毒检测
1 血清学标志物 2 实验室检测趋势 3 检测试剂发展现状
内容提要
一、艾丙梅血清学标志物检测
•避免医源性感染 •避免医患纠纷 •避免临床医务人员感染 •对感染者进行干预措施
Anti-HCV
Anti-TP
AntiHIV
艾滋病的定义
艾滋病 :“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AIDS) 获得性——后天得到的,而不是遗传遗传的
p24Ag
Anti-p24,55
p24Ag
检出线
感染 1周 2周
急性期
6周
12周
潜伏期
8-10 年
艾滋病期
HIV抗体试剂盒发展
YY
微孔l
HIV 抗原 抗人 IgG
酶
human antibody
mc anti-p24
第一代 第二代 第三代
第四代
Y
Y Y Y
四代HIV血清学检测试剂原理
丙肝的定义
丙肝 :简称为丙型肝炎、丙肝,是一种由丙型肝炎病毒( HCV)感染引起的病毒性肝炎,主要经输血、针刺、吸 毒等传播。
文献:Marc G. Ghany,Doris B. Strader, David L. Thomas,et al. Diagnosis, management, and treatment of hepatitis C: An update, Hepatology 2009,Volume 49, Issue 4,1335–1374
创伤性操作可能导致丙肝感染率明显上升
*潜在性隐匿性感染越来越突出。
Infectivity 传染性
感染HCV后的血清学变化
Serology 血清学
NAAT 核酸
Antigen 抗原
T=0
Eclipse low 逃逸期
high
Antibody 抗体
medium
neutralized low
antigen detection limit 抗原检测限
毒等。
晚期先天梅毒同后天梅毒三期
②心血管梅毒
③神经梅毒
期
④晚期潜伏期梅毒
先天晚期潜伏期梅毒
特点 病期>2年 传染性弱或无传染性
特点 病期>2年 传染性弱或无传染性
梅毒“间接”诊断
非梅毒抗体测试
梅毒抗体检测
检测心磷脂抗体
RPR (Rapid Plasma Reagin)快速血浆反应素 TRUST 甲苯胺红不加热血清试验
检测苍白螺旋体特异抗体
TPHA (Treponema Pallidum Hemagglutination Assay)
梅毒螺旋体血球凝集实验
FTA-ABS (Fluorescent Treponemal Antibody Absorbtion)
荧光梅毒抗体吸收实验
梅毒——流行状况
中国先天性梅毒发病率增高
后天梅毒
先天梅毒
早
一期 硬下疳
二期 早发梅毒
期
复发梅毒
早期潜伏期梅毒
特点 病期≤2年,传染性强
无一期梅毒疹 直接发生相当于二期梅毒的损害 早期潜伏期梅毒
特点 年龄≤2岁, 传染性强
晚
三期 ①晚期皮肤、粘膜、骨、 眼梅
• 主要存活于HIV感染者及病人的血液,精液,阴道分 泌物,乳汁,伤口渗出液中
• 变异能力特强
• HIV对外界环境的抵抗力较弱,离开人体常温可存活 数小时到天。100°C 20分钟可完全灭活,干燥以及 常温消毒药品均可杀灭。
男同性恋增长速度最快
感染HIV后的血清学变化
浓度
HIV RNA
Anti-gp41,120,160
丙型肝炎病毒感染的自然史
易感人群分布
受血者
供血 人群
同性恋
肝病患者
HIV感染者 静脉药瘾
发病情况:世界各地
基本呈散发流行 。在特 殊人群如供血员、接受 血制品人群、可出现爆 发流行。供血员、受血 者、HIV感染者、透析 人群、各种肝病患者、 静脉药瘾者、同性恋者 等为HCV感染的高危人。
免疫缺陷——人体的免疫系统严重受损
综合征——患者多个系统受到侵害
“窗口期”:是指人体感染艾滋病病毒后,需要经过一段时间后血液中才会产生艾滋病病毒 抗体,在此期间HIV抗体检测呈阴性,这段时间即为窗口期。通俗地讲,“窗口期”就是感 染病毒后到能被检测出来之间的时间窗。
HIV结构图
• 艾滋病复制速度快,主要破坏具有免疫功能的CD+4 T细胞
antibody
NAAT detection limit 核酸检测限
infectivity threshold 传染阈值
血液标志物转化过程示意图
virus
infectivity threshold
感染阈值
感染HCV后的血清学变化及临床意义
HCV Ab检测无法区分既往感染与现症感染; HCV cAg检测时间要比早30-58天,甚至70d,对于end stage renal disease (ESRD)患者来说, 从急性感染到抗体产生时期(窗口期)则更长(6-12个月); HCV cAg检测灵敏度与核酸检测基本接近,在窗口期检测时间相差1-2天。HCV cAg检测试剂国内 目前尚无成熟的试剂盒及相应检测流程支持。存在亚型漏检风险,暂只作为抗体检测的补充实验。
丙肝特性
• 属于病毒性肝炎由丙型肝炎病毒(HCV)感染引起的 一系列肝脏损害,甚至发展为肝硬化和肝功能衰竭 以及肝癌。
• 体外存活能力强,在室温可以存活数天,在煮沸, 紫外线可使HCV灭活。
• 血清经过60°C 10 小时或1:1000福尔马林37°C 6小 时可使HCV传染性降低。
• HCV 不能诱导机体保护性免疫 。
丙肝的现状
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 全球HCV的感染率约 为3%,估计约1.7亿 人感染了HCV,每年 新发丙型肝炎病例约 3.5万例。丙型肝炎 呈全球性流行,可导 致肝脏慢性炎症坏死 和纤维化,部分患者 可发展为肝硬化甚至 肝细胞癌(HCC)。 未来20年内与HCV感 染相关的死亡率(肝 衰竭及肝细胞癌导致 的死亡)将继续增加, 对患者的健康和生命 危害极大,已成为严 重的社会和公共卫生 问题。
报告单结果解释
• COI >10 阳性,结果解释中标明: COI >10 的阳性预测值大于95%, 但尚有约5%的标本可能为假阳性,医生根据病人临床信息综合分析诊 断。建议做HCV RNA以确定是否现症感染。
• 1≤COI≤10 有反应性,建议1个月后复查或建议做HCV RNA以排除现症 感染。
梅毒的定义
艾滋丙肝梅毒检测
1 血清学标志物 2 实验室检测趋势 3 检测试剂发展现状
内容提要
一、艾丙梅血清学标志物检测
•避免医源性感染 •避免医患纠纷 •避免临床医务人员感染 •对感染者进行干预措施
Anti-HCV
Anti-TP
AntiHIV
艾滋病的定义
艾滋病 :“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AIDS) 获得性——后天得到的,而不是遗传遗传的
p24Ag
Anti-p24,55
p24Ag
检出线
感染 1周 2周
急性期
6周
12周
潜伏期
8-10 年
艾滋病期
HIV抗体试剂盒发展
YY
微孔l
HIV 抗原 抗人 IgG
酶
human antibody
mc anti-p24
第一代 第二代 第三代
第四代
Y
Y Y Y
四代HIV血清学检测试剂原理
丙肝的定义
丙肝 :简称为丙型肝炎、丙肝,是一种由丙型肝炎病毒( HCV)感染引起的病毒性肝炎,主要经输血、针刺、吸 毒等传播。
文献:Marc G. Ghany,Doris B. Strader, David L. Thomas,et al. Diagnosis, management, and treatment of hepatitis C: An update, Hepatology 2009,Volume 49, Issue 4,1335–1374
创伤性操作可能导致丙肝感染率明显上升
*潜在性隐匿性感染越来越突出。
Infectivity 传染性
感染HCV后的血清学变化
Serology 血清学
NAAT 核酸
Antigen 抗原
T=0
Eclipse low 逃逸期
high
Antibody 抗体
medium
neutralized low
antigen detection limit 抗原检测限
毒等。
晚期先天梅毒同后天梅毒三期
②心血管梅毒
③神经梅毒
期
④晚期潜伏期梅毒
先天晚期潜伏期梅毒
特点 病期>2年 传染性弱或无传染性
特点 病期>2年 传染性弱或无传染性
梅毒“间接”诊断
非梅毒抗体测试
梅毒抗体检测
检测心磷脂抗体
RPR (Rapid Plasma Reagin)快速血浆反应素 TRUST 甲苯胺红不加热血清试验
检测苍白螺旋体特异抗体
TPHA (Treponema Pallidum Hemagglutination Assay)
梅毒螺旋体血球凝集实验
FTA-ABS (Fluorescent Treponemal Antibody Absorbtion)
荧光梅毒抗体吸收实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