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语文下册(部编版)第六单元23_带上她的眼睛教学设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带上她的眼睛》教案
教学目标:
1.在交流学习目标、阅读方法、疑难问题的过程中确定本节课比较合适的学习目标和阅读方法。
2.通过浏览、小组讨论等环节,学生自主运用各种阅读方法,解决疑难问题,达成学习目标。
3.通过课堂展示阅读成果,对各种阅读方法的运用有更深刻的认识,对科幻小说的情节、人物、主题、科幻性等方面有更深刻的体会。
教学过程
一、导入:同学们,今天我们来自读一篇科幻小说《带上她的眼睛》,先来看看同学们的预习情况。
(一张张呈现)
此时板书:
二、今天我们就围绕同学们提出的情节、人物、主旨这三个方面展开自读。
选择黑板上这些阅读方法,发现有别的方法,也可以补充。
认领任务:共8组。
(情节人物主题各2-3组)
三、以小组为单位,带着自己的学习目标,5分钟安静地浏览课文。
四、浏览完了,给大家10分钟讨论时间。
请组长将讨论后的结果呈现在卡纸上。
字写大一些,上台展示。
五、展示环节:我们按照阅读小说的一般顺序从情节、人物、主旨的顺序来交流。
前一组给后一组启发,补充笔记。
(一)情节组拟交流两组:1.情节、伏笔
组一:
侧重于情节:开端——主任让我带上一双眼睛去旅行;发展——我带着眼睛去旅行;高潮——我得知女孩为落日六号地航员;结局——我被感动。
伏笔的设置(伏笔:眼睛、铅笔、封闭、沉默……呼应:眼镜、落日六号领航员、永远深处地心)
分析其作用:教师板书“伏笔照应”
组二:方法:
侧重于情节的科幻性。
科学性:
幻想性:
作用:
教师小结:这篇科幻小说的伏笔照应,使情节跌宕起伏,科学幻想元素的加入,既富有想象力,符合情理。
(二)人物组拟交流两组。
1.女孩 2.我以及两人的联系。
组一:
侧重于女孩的变化:一开始多愁善感害怕孤独——珍爱自然善良——坚强镇定、勇敢。
(结合原文说)
变化的原因:大自然给予她的力量、自身性格。
组二:
侧重于我的变化:一开始对生活麻木,却不失善良——帮助却不耐烦——绿意,对生活开始关注——了解真相的后悔、自责、觉醒。
变化的原因:小女孩的言行潜移默化影响了我,唤醒了我对生活的热情。
两个人的联系?既有对比的一面,又是互相影响、互相融合的。
种子、绿意象征的是我对生活的一种期待、希望。
教师小结:我带上女孩的眼睛,帮助她她最后一次欣赏了自然的美景。
女孩何尝不是借我了一双慧眼,让我第一次关注生活本身,懂得了人生的真谛。
板书——“对比融合”。
(三)主题组根据时间情况拟交流1-2组
组一:
小说主题的多元:
对人类探索未知世界的精神的赞颂
反思现代都市人麻木的生存状态
唤起人们珍惜身边生活的美好
组二:
小结:他们揭示了现代科幻小说主题的特征——往往披着科幻的外衣,看上去写的是未来的世界,其实直指现实与人心,充满作者的人文思考。
教师小结:板书——“(未来)现实”。
“不管天涯海角,我离她都不会再远了”。
现在你们懂了么? 1.地球半径相等,无论到哪儿,距离相等。
2.我被她感动,真正理解了她,虽然远隔6000多公里,我们的心是贴近的。
师小结:科幻小说。
这是属于科幻的浪漫。
六、一边板书一边总结:
文中的“我”带上她的眼睛,走近了一个弱小而伟大的灵魂,唤起了自己对生活的热情。
我们也通过这篇小说之眼,在自主阅读中尝试了各种方法,探索了科幻小说情节、人物、主旨的奥秘。
七、我们来看看名家谈青少年如何阅读科幻小说。
齐读
真正意义上的科幻小说是以一种特殊的幻想方式反映人们在生活中所遇到的各种现实难题和生存困境的文学。
科学幻想从来不是对想象力的放纵,而是有控制的想象。
我们在阅读科幻小说时,要注意体会作者想象力的张弛,也要注意作品中的人物是如何承载作家的写作意图,实现小说向前推进的功能的。
同时,大部分科幻小说都是情节性较强的小说,阅读科幻小说时,不要放过观察作者设计情节的机会。
——著名科幻作家杨鹏
八、请一个同学说说通过这节课以及专家的建议,说说你接下来打算怎么去读科幻。
(对照板书情节:人物:主题:科幻:)+自己的听课感受。
简洁让我们带着智慧的眼,怀着好奇的心,继续阅读刘慈欣更多优秀的科幻作品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