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见了,北京!》教学设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再见了,北京!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生字组成的词语。
2、能准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让学生感受北京奥运会的快乐和令人留恋,在学生心里初步播下奥运精神的种子。
教学重难点:
识字、写字,感受奥运会的快乐和美好。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1、听写词语。
北京时间几名运动员8米
2、指名朗读课文,读准字音。
二、精读课文
1、学习第一自然段。
同学们,这个自然段共有几句话?从这个段中你理解到了什么内容?结合学生回答,板书:
五环旗降下——缓缓
运动员回望圣火——深情
北京奥运会令人留恋《我和你》响起——仿佛又……
圣火熄灭——留恋、不舍、逐步
齐读第一自然段,感受奥运会给人们带来的快乐。
2、学习第二自然段
(1)自读、思考:这个段共有几句话?你从中读懂了多少?
(2)第一句。
指名回答“这时”指什么时候?“如同”是什么意思?
(3)第二句。
边读边想象,“鸟巢”内,演员、运动员、观众等是怎样表现内心的喜悦和快乐的。
自由发言。
为什么要强调“人们不分肤色、不分年龄”?
板书:团结、友谊、尊重。
(4)第三句。
指名读。
思考:这句话告诉我们什么?指名回答后,教师指出:人们快乐的原因是他们深受奥运精神的感染。
引导学生初步理解奥运精神的具体内涵。
“感染”是什么意思?自由回答,教师指正:是指引起了大家的共鸣。
指名朗读。
(5)学习第四句。
奥运会闭幕了,但人们不愿意离开“鸟巢”体育场。
问:奥运会结束了,人们为什么还“迟迟不愿离去”呢?这表现了什么?指名回答,教师补充。
练习用“但是”造句。
感情朗读。
(6)问:这个自然段的几句话之间有什么内在联系?它们是按什么顺序来写的?
学生回答后,板书:
礼花——四起
北京奥运会令人快乐
行动——唱啊,跳啊,欢呼啊,拥抱啊
人们被感染着
心理
不愿离去
(7)感情朗读第二自然段。
(8)感情朗读全文。
准备背诵。
三、总结:同学们,学习了这篇课文,你们感受到了奥运会的精彩与快乐了吗?下节课,
我们来背诵这篇课文。
四、作业:读读、写写练习3中词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