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 第四单元单元活动遥感技术及其应用课件 鲁教必修1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有利于国防建 设和经济发展
方法突破 以森林资源调查为例,图解遥感 的工作流程
例1 阅读下面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1:最近,科学家对长江重新测量后发现, 它的长度为6211.3千米,比公认的6300千米短 了80千米。但这一结果并没有改变长江是亚 洲第一长河和世界第三长河的地位。主持测 量的中国科学院遥感应用研究所的研究人员 称:
要点一 遥感技术及其应用
1.遥感的主要环节 遥感是人们在航空器或航天器上,利用一定的 技术装备,对遥远的地表物体进行远距离的感 知。其主要环节如图所示:
遥感的关键装置是传感器。传感器接收到地面 物体反射的电磁波信息,并以影像胶片或数据 磁带的形式记录下来,传送到地面接收站;地 面接收站对遥感信息进行处理和判读分析,并 进行野外实地验证 ;最后得出的遥感影像就能为 资源勘探、动态监测和规划决策等领域服务。 从传感器接收到信息到遥感信息应用的全过程, 称为遥感技术。
(1)材料1说明了遥感技术在哪种领域的应用
()
A.海洋
B.地质
C.水文
D.军事侦察
(2)根据以上材料,简述遥感技术的特点。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了遥感技术的应用领 域和特点。
【答案】 (1)C (2)①探测范围大;②获得资料的速度快,周 期短,能反映动态变化;③受地面条件限制 少;④手段多,获取信息量大。
单元活动 遥感技术及其应用
新课学前导航
情景导入 “卫片执法”是通过卫星遥感等技术,可以将 一个地区的土地利用情况形成卫星图片,将 该区域前后不同时间的卫星图片进行叠加对 比,哪里有违建,哪里乱占耕地,都可以一 目了然地反映出来。
【思考】 你能说出遥感技术的工作原理吗? 【提示】 在距离地球一定距离的飞机、飞 船、卫星上,使用光学仪器和电子仪器,接 收地面物体发射成反射的电磁波信号,以图 像胶片或数据磁带形成记录下来,传送到地 面,最后通过分析,揭示出物体的特征、性 质及其变化,用于资源评估、环境监测、灾 害预警及其他地物变化的分析等。
第(2)题,水系呈放射状,说明中部高四周 低,海岛、火山、孤山都可能出现。平原地 区地形平坦,出现的机会较少。 【答案】 (1)B (2)D
活动点拨•教材透析
一、教材P95问题 因为着火的森林在热红外波段比没着火的森林 辐射更多的电磁能量,在影像中着火的森林就 会显示出比没有着火的森林更亮的浅色调。
2.在1998年假彩色卫星影像上(简称为上图, 下图),宽度一致、色泽浅蓝的顺直线状物为 道路。作图略。
3.上图是洪水期拍摄的。因上图左上角,可 见呈深蓝色(表示河流、湖泊)的面积明显大于 下图。 4.河流宽度差异,上图中的河流宽度大于下 图。这是由于上图该区域当时发生洪水。
3.环节:
信息 获取
→
传输
→
接收与 处理
→
分析和 应用
4.特点:探测范围 _大___、获取资料 _快____、 受地面条件限制 少_____、获取信息量 _大____。
思考感悟 什么是传感器?其接受信息与运载其工具
的飞行高度有何关系? 答案:传感器接收地面物体反射或辐射的电 磁波信息,并以影像胶片或数据磁带的形式 记录下来,传送到地面接收站。
方法突破 遥感图像的基本判读方法 一看颜色,二看形态,三看与周边地物的关 系,抓住地物的影像特征来加以识别。例如, 在标准假彩色合成图像上,水体、植被和人 工建筑的颜色分别表现为深蓝色(或蓝黑色)、 红色、灰白色(或浅蓝色)。
例2 读图及材料,完成(1)~(2)题。
在卫星影像上可以判读水系的形态特征。水 系的形态与地质构造、岩性和地貌有密切的 关系。例如,树枝状水系表现为支流与主流 以锐角相交,主要分布在岩性均一、基岩较 软的地区(如砂岩、页岩、黄土及海岸平原沉 积岩发育的地区)。格状水系表现为支流与主 流垂直相交,主要分布在垂直交叉的断裂、 裂隙发育的沉积岩地区。
栏目 导引
2.直接解译标志指能够直接反映和表现目标 地物信息的遥感影像的各种特征,包括遥感影 像上的_色__调___、色彩、大小、形__状____、阴影、 纹理、_图__型_____等。 3.间接解译标志指能够间接反映和表现目标 地物信息的遥感影像的各种特征,借助它可以 推断其他的相关地物。
要点串讲•知能突破
目标定位
1.了解遥感技术的特点、工作原理、流程及 其应用领域。
2.能够运用遥感影像中的直接和间接解译标 志对遥感影像进行简单的解释。
3.关注现代化的科学技术在地理科学中的应 用,思考和理解地理信息技术的应用对协调 人地关系的重要影响。
基础梳理•自学导引
一、什么是遥感技术 1.性质:是_地__理__信__息__技__术__的核心技术之一。 2.原理:地球上的物体都在不停地_吸__收___、 _发__射____和__反__射_____电磁波,并且不同物体的 电磁波特性是不同的。
()
A.海岛
B.火山
C.孤山
D.平原
【解析】 本题组主要考查提取有效信息, 综合分析,合理推理的能力。第(1)题,判读 水系形态可以运用色调、形状等直接解译标
志,借助某些地物信息推断其他相关地物, 这属于间接解译标志。河流在洪水期数量可 能增加而导致水系形态变化。河流和道路可 以通过形状及其变化等直接解译标志区分。
呈线状
庄为不规则的点
状或星状
河流的宽度从上游到 道路的宽度往往
下游逐渐变宽且弯曲 不发生变化而且
多变
相对比较顺直
解译原则
间 接
线状地 物
解 难以
译 分辨
标 的小村
志 庄、
小池塘
目标地物
自然要素
人文要素
与湖泊相连的线状地物多为河
流、河渠;与村庄相连的线状
地物则多为道路
与河流相连的是小池塘,与道 路相连的是小村庄
(1)关于上述判读卫星遥感影像的过程,下列 说法正确的是( ) A.判读水系形态只能利用间接解译标志 B.根据水系形成推断地质构造和地貌是利用 间接解译标志
C.在洪水期和枯水期拍摄的卫星影像其水系 形态完全相同
D.河流和道路在卫星影像图上都是线状,无 法应用直接解会出现在
2.作用:推动_经__济__建__设___、环境改善和国防 建设。 3.发展趋势:_实__用__化__、商业化和_国__际__化__。
三、学看遥感影像 1.判读标志:不同地物有不同的影像特征, 这些影像特征是判读识别各种地物的依据, 这种依据就叫遥感影像_解__译__标__志__,又称判读 标志。解译标志分为_直__接__解译标志和_间__接__ 解译标志。
“尽管这一数字的变化对长江沿岸居民的生活 几乎没有影响,但反映了人们对地球了解程度 的加深,并有可能成为国家更新重要地理数据 的参考。”
材料2:1998年夏秋,长江流域发生了罕见的 大洪水,洞庭湖及荆江地区受灾范围通过计算 机处理后制成了淹没地区分布图,图中淹没地 区的分布及各部分的范围一目了然。
传感器运载工具的飞行高度对遥感探测的范
围、速度、周期、分辨率等影响很大。一般 来说,运载工具飞得越高,探测的范围越大, 获得资料的速度越快,周期越短,但对地物 的分辨率越低。
二、遥感技术的应用
1.应用领域:__资__源__普__查______、灾害监测、 _环__境__监__测___、工程建设及规划、军事侦察、 海上交通、海洋渔业等。
要点二 遥感影像的判读
根据解译标志判断地物特征,具体如下表所 示:
解译原则
色调色彩
直
接 边界轮廓
解
译 标
形状
志
图型
目标地物
自然要素
人文要素
水文要素为深蓝色或 者蓝黑色,如河流、 湖泊等;植被为红色
人工建筑为灰白 色或者浅蓝色, 如城市、村庄、 道路等
边界圆滑
边界棱角明显
城市为面状,道
湖泊为面状,河流多 路多呈线状,村
根据正常森林和遭受火灾的森林在遥感影像中 具有不同的标志,可以判断出遭受火灾森林的 位置、范围,结合风向和风速的变化可以推测 火灾发展的趋势。 遥感技术还可应用于资源普查、环境监测、工 程建设及规划等领域。
二、教材P97活动 1.在卫星影像上,呈深蓝色或蓝黑色的为河 流、湖泊;呈红色的为植被;呈灰白色或浅蓝 色的为建筑。
第四单元 从人地关系看资源与环境
•1、纪律是集体的面貌,集体的声音,集体的动作,集体的表情,集体的信念。 •2、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3、反思自我时展示了勇气,自我反思是一切思想的源泉。 •4、在教师手里操着幼年人的命运,便操着民族和人类的命运。一年之计,莫如树谷;十年之计,莫如树木;终身之计,莫如树人。 •5、诚实比一切智谋更好,而且它是智谋的基本条件。 •6、做老师的只要有一次向学生撒谎撒漏了底,就可能使他的全部教育成果从此为之失败。2022年1月2022/1/182022/1/182022/1/181/18/2022 •7、凡为教者必期于达到不须教。对人以诚信,人不欺我;对事以诚信,事无不成。2022/1/182022/1/18January 18, 2022 •8、教育者,非为已往,非为现在,而专为将来。2022/1/182022/1/182022/1/182022/1/18
2.遥感的主要应用 遥感技术是一种先进的信息获取技术,由于 具有监测范围广、获取信息快、瞬间成像、 实时传输、快速处理等优点,已经广泛应用 于国民经济的各个领域,对推动经济建设、 社会进步、环境改善和国防建设都发挥着重 要作用,具体分析如下:
应用 领域
资源 普查
灾害 监测
环境 监测
具体应用
矿产资源、水资源、土地 资源、森林草场资源、野 生动物资源、农作物估产 等 旱情、水灾、滑坡、泥石 流、地震、农林病虫害、 森林火灾等 荒漠化、土壤盐渍化、环 境污染、海洋生态、全球 气候变化及其影响、植被 变化、海上冰山漂流等
特征意义
全面系统提供资 源状况并及时更 新信息
有助于防灾减灾
有利于人们了解 环境变化,使环 境得到保护和改 善
应用领域 具体应用
特征意义
有利于人们全
大型水利工程、 面准确地了解
工程建 港口工程、核 各工程建设的
设及规划 电站、路网、 地理背景,进
城市规划等 而进行合理决
策
其他
军事侦察、海 上交通、海洋 渔业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