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盆珠水库水文特性分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白盆珠水库水文特性分析
社会不断的发展与进步,对生态坏境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水文资料的搜集,是水利事业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对防洪有一定的影响与帮助,本文通过从白盆珠水库水文特性进行简单的分析,更好的体现其重要性,希望为我们以后的工作有更好的帮助。
标签:水文特性;防洪保护;防洪目标
1概况
白盆珠水库位于广东省惠州市惠东县境内,坝址控制流域面积856km2,水库总库容12.2m3亿,属一等大(Ⅰ)型水库工程,是一座以防洪为主,结合供水、发电、灌溉、航运等综合利用水利枢纽工程。
水库与东江水系的新丰江、枫树坝以及东江干流堤防工程共同组成东江流域的防洪体系,也是供水体系的组成之一。
正常蓄水位76m,相应库容5.93亿m3,死水位62.0m,相应库容1.70亿m3,汛限水位76m,500年一遇设计洪水位为83.9m,5000年一遇校核洪水位为85.8m。
2水文特性分析
白盆珠水库属亚热带海洋性季风气候区,流域内雨量充沛,但降雨量年内分配不均,汛期(4月~9月)雨量占全年雨量的82%以上,暴雨中心在上游高潭~石涧一带。
多年平均降雨量为2000mm左右,区域的洪水主要由暴雨形成。
暴雨多发生在4月~9月,其中4月~6月多为锋面雨,7月~9月多为台风雨。
特大暴雨引起特大洪水,洪水具有峰高量大、陡漲陡落、洪水历时短、水位变幅大等特点。
据双下站多年实测资料统计分析,年内各个时期出现的洪水大小与机遇具有明显的规律。
年最大洪水一般发生在4~10月,大部分由台风雨造成(7~10月),其次是锋面雨(4~6月)。
径流年际变化也大。
台风雨造成洪水峰型较尖廋,历时短。
锋面雨造成洪峰峰型较肥硕历时较长。
双下站(以坝址下游1km 左右的双下水文站为设计站)一次洪水过程约5~7d,多年平均流量为35m3/s,多年平均径流总量为11.04亿m3。
3防洪保护对象及防洪目标
3.1保护对象
白盆珠水库调节洪水后直接受益地区从坝址下游到惠州80多公里河段,包括惠州市市区、惠东县县城、下游十个乡镇及广汕公路和广梅汕铁路惠州段。
白盆珠水库作为东江流域防洪体系中的骨干工程,在既定的调度运用原则下与新丰江水库、枫树坝水库共同调节,将东江100年一遇洪水降为20年一遇洪水。
3.2水库调洪规则
根据水库总库容的划分,76m-85m之间为防洪调度使用,水库正常高水位与汛限水位相同为76m,防洪高水位为81.9m,防洪库容全部放在正常高水位以上。
洪水期考虑两台机过流发电。
按工程设计要求,采用以下调洪规则:①防洪汛限水位为76m。
②当流域发生20年一遇洪水时(包括小于),水库调洪原则是保护下游河道20年一遇洪水设防标准的堤围,当流域发生超过20年一遇洪水时,水库调洪原则是兼顾水库安全及下游损失,并按设计要求执行相应的溢洪道闸门操作原则。
3.3水库防洪及兴利作用
白盆珠水库建成后,下游防护地区就没有发生过较大的洪涝灾害,运行过程中,在保证泄洪时不至于使下游超过警戒水位的前提下,水库最高水位除2013年8月16日外(达到83.17m),从未超过水库征地赔偿线(79.70m),下闸蓄水后水库拦蓄大于1840m3/s的洪水10余次,历年经水库调节供水累计超过40多亿m3。
对水库本身而言,就水库的主要设计功能:防洪与发电来看,即有着统一性又存在着矛盾的一面,这就是防洪与兴利的矛盾,即要在确保大坝安全渡汛的前提下,又要合理利用水资源,科学调度、调整发电增加水库的经济效益。
以2014年水库水情为例对水库兴利效益进行综合分析。
2014年属于平水偏枯年份,全年库区面雨量1877.3mm,比上一年度减少42%,比历年平均减少7.5%;全年入库水量990.511百万m3,比上一年度年减少52%,比历年平均减少5.0%;年末水位69.88m,比上一年同期低3.03m,比历年平均低0.51m;就是在这样的情况下,通过合理利用水资源、科学调度,发电量却达到9206.41万度,为局创造了一定的经济效益。
同时在7-9月份来水量偏少的情况下,通过减少发电,回蓄水位,使10月初库水位达到74.72m,可用水量达到3.78亿m3,为保证来年下游供水提供了保证。
4结语
根据以上分析,白盆珠水库区域内雨量充沛,但年际内分布不均,
主要集中在汛期(4~9月)。
洪水主要由暴雨造成,特大暴雨引起特大洪水,洪水具有峰高量大,陡涨陡落,洪水历时短,水位变幅大的特点。
水库年径流丰富,无论汛、枯期均可满足流域下游工、农业及城市用水需求。
水库建成运行后,调度运用均按设计条件操作,调洪作用明显,防洪及供水效益显著。
但根据近三十年的实际情况来看,只要做到科学调度,防洪与兴利有利结合,巨大的防洪库容得到很好的发挥,就会带来很大的发电效益。
使水库在发挥防洪效益的同时,以实现最大化的兴利效益。
参考文献:
[1] SL21-90.降水量观测规范[S].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利水电行业标准.
[2] SL551-2012.土石坝安全监测技术规范[S].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利行业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