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性尤须警惕“躯体形式障碍”症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女性尤须警惕“躯体形式障碍”症
近45岁的覃女士经常感到身体不适,为找出病因,她“游走”在各个医院,做过各种检查,但是,医生告诉她检查结果都正常。

覃女士并不安心,相反,她更怀疑自己有病没查出来,因为她常会感到不舒服,有时头痛,有时胸闷,有时胃痛……反正就是难受。

近日,她在家人的陪同下,又来到某医院精神科。

经过检查,身体仍没发现什么器质性病变。

专家认为。

她患了一种当今中老年人常见的神经症――躯体形式障碍。

这种病的主要特征,就是持久地担心或相信自己患有某种躯体疾病,病人常因这些症状反复就医,但各项医学检查却查不出什么问题,病人经过医生的解释仍不能打消疑虑。

后来,覃女士通过两个多月的药物和心理治疗,这些症状逐渐消失一了,人也变得有活力了。

临床发现,“身体不适”是躯体形式障碍患者的主诉,患者出现的症状可能涉及身体任何器官,常见的是心脑血管系统不适、胃肠道不适,甚或伴有一些妇科、男科的症状。

躯体形式障碍发病率女性偏高
躯体形式障碍症女性的发病率要比男性高,尤其是更年期女性。

这与女性性格比较敏感多疑、对生活要求更严格有一定关系。

这类女性患者往往过度关注自己的身体与健康,而男性患者则往往有追求完美的性格。

躯体形式障碍患者常伴有明显的抑郁情绪,而其不适症状的出现,
多由心理因素导致。

以覃女士为例,在接受治疗的过程中发现,她面临着家庭问题和女性更年期的困惑,一方面,身体的不适变化造成她长期情绪低落:同时由于她对身体和家庭的过度担心,这种不良情绪又反过来影响到躯体,出现了多种不适症状。

此症患者一般会拒绝探讨心理病因,坚持认为自己是身体有病,而倾向于长期反复就医。

这往往会影响到生活和工作。

专家认为,目前对此类病人的识别率较低,需要患者本人和家人也多了解一些与其相关的医学知识。

躯体形式障碍有三大类型
了解躯体化障碍、疑病障碍和躯体形式的植物神经功能紊乱这三种类型的临床表现,病人或家属可及早地进行治疗,
躯体化障碍:多表现为反复出现、经常变化的躯体不适症状,症状可涉及身体的任何部位,常见的有胃肠道不适、泌尿生殖系统不适(如尿频、排尿困难)、呼吸和循环系统不适(如气短、胸闷、心悸等),以及疼痛(尤其慢性疼痛较多)、假性神经系统的症状。

同时,患者常伴有焦虑情绪,从而导致明显的社会功能障碍。

疑病障碍:患者持续存在疑病观念,总认为自己患有一种或多种躯体疾病,而且常将注意力集中在身体的某一个器官上。

在并不确定自己是否生病时,他们会反复就诊,却又往往拒绝医生的解释和保证,坚持认为疾病是存在的,
躯体形式的植物神经功能紊乱:这类患者会出现心悸、出汗、脸红、颤抖等症状,还会出现部位不定的疼痛、烧灼感、沉重感、紧束
感、肿胀感等。

患者往往把这些症状归于心血管系统、呼吸系统和胃肠系统等与植物神经相关的特定系统疾病,但经过检查却并未发现这些器官系统有病变,
专家提醒,有些躯体疾病在早期可能难以找到客观的医学证据,因此,各类躯体形式障碍的诊断要求排除各类躯体疾病所引起的躯体不适。

临床上,对年龄超过45岁而首次表现躯体不适的主要症状者,一定要谨慎,以免误诊。

治疗需要心理疏导
一般来说,躯体形式障碍的病程都较长,基本在两年以上,患者常伴有社会、人际及家庭行为方面的长期障碍,比如在工作、生活中持续出现不愉快的事。

患躯体形式障碍的病人,如果能同时接受药物和心理治疗,将有助于其尽早康复。

由于躯体形式障碍与人的精神状态和心理活动密切相关,所以,心理治疗是主要治疗方式,目的在于让患者改变错误观念,减轻精神因素的影响,使其对自己的身体情况与健康状态有一个相对正确的评估。

专家强调说:“顺其自然,为所当为。

”使病人采取接纳的态度,顺其自然地生活和工作,这对于缓解或消除此症症状,提高生活质量是很有效的。

责编赵花。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