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小学一年级数学第三单元《操场上》教学设计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北师大版小学一年级数学第三单元《操场上》教学设

一、教学目标
1.理解并能正确使用操场上的位置词,如前、后、左、右等。

2.能够根据老师的指令正确描述操场上各物体的相对位置。

3.能够利用位置词进行简单的操场指引,如向左转、向前走等。

4.发展观察力和描述能力,培养学生正确运用位置词的能力。

二、教学重点
1.掌握操场上的位置词的含义和使用方法。

2.能正确描述操场上的物体相对位置。

3.能按照老师指令进行简单的操场指引。

三、教学方法
1.情境模拟法:通过模拟操场上的实际情境,让学生在实践中理解和运用位置词。

2.合作学习法:鼓励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互动合作,在合作中提高对位置词的理解和运用。

四、教学步骤
步骤一:导入新知识(5分钟)
1.老师带领学生一起回忆并复习位置词:上、下、左、右、前、后。

2.老师用手势或示意物体的方式,让学生根据位置词描述物体的位置。

步骤二:呈现新知识(10分钟)
1.老师拿出一张操场平面图,让学生观察并熟悉上面的各个位置词所代表的含义。

2.老师指着平面图上的位置,让学生口头描述物体的位置关系。

步骤三:实践探究(20分钟)
1.老师带领学生到操场上进行实地教学。

在教学前,老师已经事先在操场上放置好几个标志物,如篮球、跳绳等。

2.老师让学生按照指令,根据位置词找到标志物的具体位置并描述出来,如“篮球在我前面,跳绳在我的右边”。

3.学生可以以个体或小组的形式进行探究,鼓励他们互相帮助和讨论。

步骤四:合作总结(15分钟)
1.老师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互相交流并总结他们在实践探究中的体会和收获。

2.学生可以把操场上的位置关系绘制在纸上,进行可视化的总结和归纳。

步骤五:拓展延伸(10分钟)
1.老师可以提出更具挑战性的问题,让学生进行思考和回答,如“如果我站在篮球的前面,跳绳在我的右前方,那么跳绳和我之间还有什么物体?”
2.老师可以设置一些操场指引的游戏,让学生根据位置词指引其他同学或老师找到指定的位置。

步骤六:巩固和评价(5分钟)
1.老师提醒学生掌握了操场上的位置词后,可以在日常生活中运用,如描述教室、家中等地方的位置关系。

2.老师可以提问几个学生,让他们口头描述一些物体的位置关系,评价他们对位置词的理解和运用。

五、教学反思
本节课通过情境模拟和合作学习的方式,让学生在实践中理解和运用位置词。

学生在操场上的实地教学中积极参与,学习效果良好。

通过小组合作和互相交流,学生不仅掌握了操场上的位置词,还提高了观察力和描述能力。

下一步可以加入更多的拓展活动,进一步巩固和扩展学生对位置词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