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_税法总论(含序言)--必修-09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税收法律级次:税收法律、税收法规、税收规章 税收实施原则
我国现行税法体系
税收实体法:五类19各税种 税收程序法
概念:核心是划分税权
我国税收管理体制 税权:立法权和执法权 机构设置与政府收入的划分
20
第一节 税法基本理论
一、税法的概念 二、税法的功能与地位 三、税收法律关系 四、税法的要素
21
一、税法的概念(理解)
章名 税法总论 增值税法 消费税法 营业税法 城市建设维护税法
关税法 企业所得税法 个人所得税法
其他税法 税收征管法及其他
总课时
4 12(含2学时案例) 6(含1学时案例) 6(含1学时案例) 1 (含0.5学时案例) 2(含0.5学时案例) 8(含1.5学时案例) 6(含1.5学时案例)
3 2 1
24
2、税法与税收的关系——密不可分
——税收是税法所确定的具体内容, ——税收分配是税法产生的经济基础 ——税法是税收的法律表现形式, ——税法保证了税收分配活动的顺利进行。 所以:有税必有法,无法不成税
25
3、税法与税制的关系
——税法是税制的核心内容,税制的法律表现形 式,是实现税制目的的保证 ——税制是一国关于税收法律制度的总称。 所以:税制决定税法,税法是核心,它服务税制
2、保护形式和方法--行政手段、司法手段
3、保护的对象--是征纳双方
34
(四)应用实例
【案例3】单选:税收法律关系的权利主 体是( )。 A.征税方 B.纳税方 C.征纳双方 D.税务管理部门
【答案】C
35
【案例4】单选: 税收法律关系的保护对 权利主体双方而言( )。 A.是不对等的 B.是对等的 C.保护征税-方 D.保护纳税一方
4
【序言】
一、课程学习的意义--为何学? 二、教学内容及学时分配--学什么? 三、学习建议--如何学? 四、教学参考资料 五、教学附录:CPA税法命题规律及备考建议
5
一、课程学习的意义--为何学?
1、本课程是本专业的专业必修课 2、履行公民的权利和义务的需要
6
二、教学内容及学时分配--学什么?
【附表1:教材结构表】
教材结构
框架内容
章次
第一部分
税法总论
第1章
税收实体法: 第二部分 (从2~13章)
16个税,分三类
流转税法 第2~4章+第6章 其它税法 第5章+第7~11章 所得税法 第12~13章
第三部分 税收程序法及其他
第14~17章
7
【附表2:各章学时分配表(总计51学时)】
章目 第1章 第2章 第3章 第4章 第5章 第6章 第7章 第8章 第9章 第10章 总结答疑
18
【教学重点与难点】
1、税法的概念及税收法律关系的构成内容 2、税法要素(重点是三个基本要素) 3、我国现行税法体系及税收管理体制
19
第一章基本内容框架
税法基本理论
税法的概念 税收法律关系的构成内容:双主体(征纳双方) 税法要素:重点是三要素(征税对象、纳税人、税率) 税法地位及功能(作用)
税法制定与实施
(一)三个概念的界定 1、税收--经济学概念(P1) 是国家取得财政收入的一种形式;是国家为了实现其 职能,凭借政治权利,参与一部分社会产品或国民收 入分配与再分配所进行的一系列经济活动。 税法--法学概念(P2) 是国家制定的用以调整国家与纳税人之间在征纳
税方面的权利与义务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 广义:是指由各级税收立法机构制定的税收法律、税 收法规、税收规章。 狭义:仅指最高立法机构制定的税收法律。是具有最 高级次税收法律
13
【附表3:08-10年重点章节的分数分布表 】
章次
增值税法 消费税法 营业税法 企业所得税法 个人所得税法
合计
2008年
12 10 7 12 13 54分
2009年
12.5 9 11 12 9
53.5分
2010年
22-24 8 11 12 14
67-69分
14
(二)备战CPA的建议 1、基础学习阶段 (1)通读教材 (2)精读重点和难点的章节 3、综合做题阶段
3.《梦想成真系列丛书2011年度注册会计师全国统 一考试•应试指南•税法》 中华会计网校编 人民出版社 2011年4月
10
4、《2011年全国注册税务师执业制革考试指定教材
《税法(Ⅰ、II)》国家税务总局注册税务师管理
中心编
国家税务出版社2011年
5、《企业会计准则》(2006) 中华人民共和国
【答案】B
36
【案例5】单选:在我国的税收法律关系 中,对纳税方的确定采用( )。 A.属地原则 B.属人原则 C.属地兼属人原则 D.属地或属人原则
【答案】C
37
【案例6】单选:下列各项中,不属于我国 税收法律关系权利主体的是( )。 A.各级税务机关 B.各级人民政府 C.海关 D.财政机关
23
(3)税收制度--属于上层建筑 简称“税制”,是国家各项税收法令及征税办法的总称, 是国家向纳税人征税的法律依据和工作规程以及纳税人 向国家纳税的法定准则。按内容分: 广义——是指国家以法律形式规定的税种设置及各项税 收征收管理制度。 狭义——国家税制的某一具体税种的课征制度,内容涉 及各种税制要素。含税收实体实体法和征收管理法。 说明:教学基于狭义税制。
29
(二)税法的地位(P4-6) 1、地位:
(1)国家法律体系组成部分中的一个重要部门法 (2)税法有优先地位,优于会计法、合同法 2、它与其他法的关系 (1)与宪法的关系: 宪法是制定税法的依据,税法是国家法律的组成部分
30
(2)与民法的关系: 涉及税收征纳关系时,一般以税法的规范为准则 (3)与刑法的关系: 注意:违法不一定犯罪,犯罪一定违法;2009.02.28 起“偷税”不再作为刑法概念,用“逃避缴纳税款” 替代 (4)与行政法的关系: 税法具有行政法的一般特性,但二者又有一定的区别。
41
【答案】C 【解析】 A: 税法是引起税收法律关系的前提条件,但税法本 身并不能产生具体的税收法律关系; B:税收法律关系中权利主体双方法律地位平等,但 是双方的权利义务不对等; D: 税收法律关系在总体上与其他法律关系一样,都 是由权利主体、客体和法律关系内容三方面构成的。
42
四、税法的要素(熟悉P9-12)
31
三、税收法律关系(P7-9掌握)
(一)税收法律关系的构成:详见见附表1-1:
三方面
内容
1.权利主体
(1)双主体:纳税人和征税方 (2)权利主体双方法律地位是平等的,
但权利和义务不对等 (3)对纳税方确定采用属地兼属人原则
(4)对权利主体的保护是双方(征税和纳税)
2.权利客体 征税对象:主体的权利义务所共同指向的对象
【答案】 × 【解析】在税收法律关系中权利主体双方法律地位是 平等的,只是因为主体双方是行政管理者与被管理者
的关系,所以双方的权利与义务不对等,因此,与一 般民事法律关系中主体双方权利与义务平等是不一样 的,这是税收法律关系的一个重要特征。
40
【案例10】2010年单选:下列关于税收法律关系的表 述中,正确的是( )。 A.税法是引起法律关系的前提条件,税法可以产生具 体的税收法律关系 B.税收法律关系中权利主体双方法律地位并不平等, 双方的权利义务也不对等 C.代表国家行使征税职责的各级国家税务机关是税收 法律关系中的权利主体之一 D.税收法律关系总体上与其他法律关系一样,都是由 权利主体、权利客体两方面构成
①比例税率 ②定额税率 ③累进税率
45
(3)关于速算扣除数 速算扣除数=全额累进税额-超额累进税额
46
【案例11】
累进税率运用:张某9月份取得收入5000元,采用超额 累进税率,应税收入1500元以下的,适用税率为3%。 应税收入1500-4500元的,适用税率为10%,应税收入 4500-9000元的,适用税率为20%,速算扣除数为555元, 则张某应纳税额为( )。 A.125元 B.220元 C.445元 D.570元
26
(三)应用实例
【案例1】2004年:税法是调整税务机关与纳税人关 系的法律规范,其本质是税务机关依据国家的行政权 力向公民进行课税。( )
【答案】× 【解析】税法调整的是国家与纳税人之间的关系的法 律规范,而不是调整税务机关与纳税人关系,税务机 关只是代表国家行使征税职权。
27
【案例2】2010年多选:下列关于税法原则的表述中, 正确的有( )。 A.新法优予旧法原则属于税法的适用原则 B.税法主体的权利义务必须由法律加以规定,这体现 了税收法定原则 C.税法的原则反映税收活动的根本属性,包括税法基 本原则和税法适用原则 D.税法适用原则中的法律优位原则明确了税收法律的 效力高于税收行政法规的效力
【答案】ABCD 【解析】参看教材6、7页。这里全部是教材原话。
28
二、税法的功能与地位(理解掌握)
(一)税法的功能(或作用P3-4): 1、税法是国家组织财政收入的法律保障 2、税法是国家宏观调控经济的法律手段 3、税法是国家维护经济秩序有重要的作用 4、税法能有效地保护纳税人的合法权益 5、税法是维护国家权益,促进国际经济交往的可靠 保证
——针对各章重点选做习题 3、实战模拟阶段
——研究、演练历年考题,掌握出题思路和难度
15
《税 法》 第1章 税法总论
16
【内容提要】
第一节 税法基本理论 第二节 税收立法及税法实施 第三节 我国现行税法体系 第四节 我国税收管理体制
17
【教学目的与要求】
1、了解我国税收法律制度的演变历史 2、掌握税法概念和税收法律关系的构成内容 3、掌握税法要素和税收管理体制的内容
8
三、学习建议--如何学?
1、精读教材,全面掌握教学中重要章节和知识点 2、深入的理解政策,把握政策的交叉。 3、适量做题,独立完成,把握速度。 4、要求具备一定的会计知识。
9
四、教学参考资料及参考网站
1.《中国税制》 许建国 主编 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 2010年9月
2《轻松过关一•2011年注册会计师考试应试指导及 全真模拟测试•税法》刘 颖 编 北京大学出版社 2011年5月
【答案】B
38
【案例7】多选:税收法律关系由( )组成。
A.权利主体
B.权利客体
C.权利主体的权利 D.权利主体的义务
【答案】ABCD
【案例8】判断:税收法律关系的一个重要 特征是,征纳双方法律地位平等,而权利义务 不对等。( )
【答案】 √
39
【案例9】判断:在税收法律关系中,征纳双方法律 地位的平等主要体现为双方权利与义务的对等。 ( )(2002年)
(一)税法的三个基本要素(掌握)
1、纳税义务人
(1)定义:
税法规定的直接负有纳税义务的单位和个人
(2)相关概念
负税人
代扣扣缴义务人
代收代缴义务人 税务代理人
43
2、征税对象
(1)定义:即征税客体、课税对象;解决对什么征税。
征纳双方权利和义务共同指向的标的物或行为,是区
分不同税种的主要标志。体现征税的广度。
3.税收法律 征、纳双方各自享有的权利和承担的义务 关系的内容 税收法律关系的最实质的东西,是税法的灵魂
32
(二)税收法律关系变化 产生、变更与消灭--教材P8-9 必须有能够引起税收法律关系产生、变更或终止的客
观情况,即税收法律事实。包括行为和事项。
33
(三)税收法律关系的保护(P9) 1、保护的实质--保护正常的经济次序、保障国家的 财政收入、维护纳税人的合法权益
财政部制定 中国工商出版社2006年
6、《企业会计准则――应用指南》(2006)中华人民
共和国财政部制定 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6年
11
12
五、CPA税法命题规律及备考建议
(一)命题规律(特点) 1、题型规范、题量稳定、单位题量大 2、覆盖面广、重点突出 3、点面结合、侧重实物、理论联系实际 4、注重知识网络化,综合性加强
《税 法》 (必 修)
1
【联系方式】
所在院系:财税系(群贤楼5楼510--财税系)
姓 名: 梁 萍
联系电话:87331301(H) 13971674188(M)
Q
Q: 455307223
常用邮箱: 455307223@
shuifa2007@
2
【税 收 格 言】
3
税收(税法)与你 及你的家庭有哪些联系?
(2)相关概念 税目--征税对象的具体化,反应具体的征税范围, 是对课税对象质的界定。 计税依据--征税的计算标准。 计税单位--征税对象的计量单位。
44
3、税率 (1)定义 应纳税额与课税对象之间的比例,是计算税额的尺度, 也是衡量税负轻重与否的重要标准。体现了征税的深 度。直接关系着财政收入的多少和纳税人税收负担的 高低,因而是税收制度的中心环节和核心要素。 (2)类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