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原州区发展“五小水利”工程的必要性与问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工程技术
科技创新导报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novation Herald
107
1 概况
1.1 原州区基本情况
固原市原州区位于宁夏南部,是清水河、葫芦河和泾河三大河系的发源地。
位于东经105°58′~106°32′,北纬35°50′ ~36°20′,属典型的黄土丘陵山区。
原州区处于干旱半干旱片带,植被稀疏,水土流失严重,旱、涝、冰雹、沙尘暴、霜冻、热干风等自然灾害频繁,特别是旱灾,是严重制约经济社会发展的瓶颈。
由于原州区地域偏僻,基础设施薄弱,特别是水资源的严重不足,造成全区工农业生产条件差,经济落后,群众生活困难。
1.2 原州区水资源现状
原州区地表水可利用量为0.78亿m 3,宁夏水资源县级初始水权分配给原州区的黄河水为0.48亿m 3。
原州区可利用水资源总量为1.26亿m 3。
2011年底原州区总人口为45.87万人,其中城镇人口12.55万人,日均用水量90L/人·天,总用水量402.41万m 3;农业人口33.32万人,日均用水量40L/人·天,总用水量为486.47万m 3;,工业总产值为14.49亿元,万元产值用水量为86m 3/万元,工业
总用水量为1246.14万m 3
;全区水浇地为25.71万亩,亩均灌溉定额为240m 3/亩,农
业灌溉用水总量为6170万m 3。
现状理论需水量为8305万m 3。
根据水利普查成果,2011年原州区实际毛用水量为3633万m 3,净用水量为3449.3万m 3,灌区用水量2876.12万m 3,工
业企业用水量485.5万m 3
,第三产业用水量
86.86万m 3
,其他用水量184.52万m 3。
2 在原州区发展“五小水利”工程的必要性
原州区“五小水利”工程主要分布在原州区的东部黄土丘陵区和南部山区,骨干坝主要以蓄洪拦泥为主,小水窖、土园井主要以解决人饮为主,随着近年来农村安全饮水工程的实施,大部分小水源没有得到利用。
为了充分利用有限的水资源,缓解水资源贫乏,有效抵御自然灾害,促进农业增产、农民增收,保障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改善农村生态环境,切实加强五小水利工程的配套建设,对改变原州区东部和南部山区农业基础设施长期薄弱的局面,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是非常必要的。
2.1 确保国家粮食安全的需要
国家实施继续扶持农业的政策,农民
种粮积极性进一步提高。
因此做好五小水利工程的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工作,对夯实水利基础产业,扩大原州区水浇地灌溉面积,增加商品粮供给,对确保国家粮食安全具有重要的作用。
2.2 促进农业增产,农民增收,确保山区农村稳定的需要
在目前水资源日趋短缺的情况下,原州区农业、农村正在发生重大而深刻的变化,虽然农民收入保持快速增长,但农民增收渠道不多,增收后劲不足,山区农村劳动力大量转移促进了农民增收,但对农村发展和社会管理等带来新情况新问题,务农劳动力整体素质呈结构性下降,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农业生产,随着国家对五小水利工程投入力度加大,将很好改善山区农业生产条件,稳定解决山区农业生产后劲不足的问题,对于转变山区农业发展方式,调整产业结构,提高耕地的产出率,对促进农业增产农民增收和农村社会稳定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2.3 改善农村生态环境的需要
随着五小水利工程的配套实施和高效节水灌溉技术在农村推广,使山区农民通过种植结构调整,使有限的耕地达到高产、稳产,将会很好改变农民对水资源和水土保持重要性的认识,彻底根除边治理边破坏现象,促进当地农民对水资源和水土保持自我意识的提高。
促进农村生态环境的改善。
2.4 保证五小水利工程正常运行的需要
由于五小水利工程工程建设时期受当时技术水平和经济条件的限制,部分工程建设标准低,加之于管护缺位,年久失修,部分骨干工程隐患多,已配套的五小水利工程也存在灌溉水利用系数低,灌溉面积萎缩,致使五小水利工程的效益得不到充分发挥,制约了当地的农业生产。
因此,对五小水利工程进行续建配套工程与节水改造,利用4年时间完成五小水利工程续建、配套、加固。
任务实施后采用家庭承包、集体承包或拍卖、租赁等措施,明确管护主体,有利于五小水利工程正常运行。
2.5 充分利用雨水资源,发挥五小水利工程综合效益的需要
原州区地处中部干旱片带,特别是旱灾对农业危害最大。
由于干旱,每年都有一部分农作物不能及时灌溉而减产。
加之近年来持续干旱少雨,灌溉用水量增加,地下水开采量过大,地下水位下降,机井出水量不足,机井报废率升高,农业灌溉成本不断加
大,水资源贫乏,这已成为困扰当地工、农
业发展的主要因素。
因此,对现有的五小水利工程进行配套与节水改造,配套完善渠系建筑物,实行节水灌溉,提高灌溉水利用系数,可以更好地提高当地雨洪水资源的利用率,促进山区优质、高产、高效农业的发展。
2.6 建设节水型社会的需要
对五小水利工程进行配套与节水改造,能有效地控制灌溉用水,做到节约用水,避免浪费,实现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是建设节水型社会的需要。
总之,“五小水利”工程项目的实施及节水灌溉技术的推广,能使大量的旱塬地得到有效灌溉,粮食产量大幅度提高。
具有明显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3 原州区“五小水利”工程现状、存在的问题
原州区现有“五小水利”工程35992处,主要分布在原州区南部土石山区和东部黄土丘陵区,类型有小水窖、土园井、小泵站、骨干坝、小水渠等,其中骨干坝69座,土园井4918眼,小水窖30997眼,小水渠8处。
累计改善灌溉面积1.32万亩,恢复灌溉面积0.6万亩,新增灌溉面积1.83万亩,新增节水补灌面积0.03万亩。
原州区“五小水利”工程普遍存在老化失修、管护缺位、效率低下等问题。
:一是五小水利工程老化失修严重,灌溉水利用系数逐年下降,目前只能达到0.45左右,雨洪水资源利用率较低;二是配套设施不完善;三是群众管理能力和技术不到位;四是部分群众认识不高。
另外,原州区地方财政困难,群众自筹能力差,加之近年旱灾严重,外出打工农民较多,造成个别项目工程建设筹资筹劳困难,工程进度缓慢。
参考文献
[1] 宁夏回族自治区水利厅计划处.2010年
度宁夏水利统计资料,2011.[2] 原州区“五小水利”工程规划(2012-
2020年).[3] 原州区统计局.原州区经济要情手
册,2011.[4] 唐玉军.小型水利工程特点及发展对策
研究[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1(14).
浅谈原州区发展“五小水利”工程的必要性与问题①
贾小蓉
(固原市原州区水务局 宁夏固原 756000)
摘 要:原州区处于干旱半干旱片带,植被稀疏,水土流失严重,旱、涝、冰雹、沙尘暴、霜冻、热干风等自然灾害频繁,特别是旱灾,是严重制约经济社会发展的瓶颈。
开发利用小水窖、小水池、小塘坝、小泵站、小水渠(以下简称“五小水利”工程)是解决原州区山区水资源短缺的有效途径之一。
关键词:五小水利 发展现状 存在问题中图分类号:F42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 (2014)01(a)-0107-01
①作者简介:贾小蓉(1968.4-),女,汉族,宁夏海原人,宁夏大学水利水电工程本科学历,北京大学公共管理硕士学位,水利高级工程师。
Copyright©博看网 .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