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教案学习总结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学目标]
1、感受词人的形象,体会作者豁达的胸怀和怍品明达的意境:
2.理解作品的思想内容,体会诗歌中包含的人生哲理。

3、学习本词以小见大的表现手法。

[教学重点]
1.感受词人淡定从容、豁达洒脱的形象,体会作者豁达的胸怀和作品旷达的意境:
2、学习本词以小见大的表现手法。

[教学难点]
理解作品的思想内容,体会诗歌中包含的人生哲理。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回顾旧知,导入新课。

二、初读谋文,检查预习。

检查阅读,点评指正。

1、抽查朗读。

2.其它学生点评,比较。

三、解读小序,了解背景。

1.齐读小序。

2.思考:交代了哪些信息? 时间,地点,天气,人物,缘由。

3、具体分析。

(1)时间:三月七日一-宋神末元丰五年,是苏轼谪居黄州的第三个春天。

(2)地点:沙湖道中
谪居黄州的背景: (学生先讲,教师总结)王安石变法时,苏轼因不满新法中某些政策及其执行中的流弊,写过一-些批评和讽刺性的诗文,被有些人将他以“谤讪新政”之罪弹劾入狱,这就是有名的“乌台诗案”。

结果20多人受到牵连,苏轼差点被杀,最后被贬
为黄州团练副使。

他在那里偏居荒野,躬耕自乐。

1082 年的春天,诗人到黄冈东南三十里的沙湖购买田地。

(3)天气:雨,清。

(4)人物:雨吴,同行,佘
雨吴,借代,拿这雨伞的仆人。

狼狈,进退都感到图难。

独,风雨无惧,特立独行。

(5)故。

交代写作缘由。

四、再读诗文,鉴赏形象:理解思想,学习手法。

1.生齐读。

2、讨论:读完这首词,那些词语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为什么?
3、探讨表现手法。

(1)再读语句:
“回首向来萧酒处。

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2)词人“回首”的是什么?
表层含义是回头看狂风大作,骤雨肆虐的情形。

现在一切都归于平静:深层含义是无论人生遭遇多少苦难,只要坦然面对,一切苦难都会成为过去。

这是一语双关的手法,以曲笔直抒胸腾,从生活小事件中见出人生大哲理。

这也是我们这首词写法上最大的特色一- -以小见大。

4.小结:再大的风雨,再多的困难。

词人都能坦然面对。

这是一种怎样的酒脱与豁达啊!
五、置点探究、拓展思维。

1.说说你比较喜欢的句子,为什么? (表现酒脱淡然一- 内心的宁静的句子)
2.能找出本词的“词眼”吗?引导:“归去”句
3、引入词作《临江仙》。

4、如何理解苏轼的“归去”?介绍“坎坷、票泊的一生”。

坎坷的一生: 22岁中进士,先是当判官,然后出任地方官,先后知杭州、密州、徐州、湖州,被贬黄州,像团练副
使。

之后,又先后知登州,- 度高升翰林学士,后又出知杭州、颍州州、扬州、定州,最后被逐惠州、儋州,任节度使副使,别驾(知州的佐官)。

票泊的一生:
京城杭州密州徐州湖州黄州登州杭州颖州扬州定州惠州僵州河南浙江山东江苏浙江湖北山东浙江河南江苏河北广东海有
5、“归去”是历来众多思想家、诗人、文学家的情感趋向和人生趋向。

你知道还有谁?
6、苏轼的“归”和他们的能划等号吗?介绍“辉煌的一生”。

苏轼与他的父亲苏淘、弟弟苏辙皆以文学名世,世称“三苏”,与汉末“三曹”父子齐.名。

苏轼与青代的韩愈、柳示元和宋代的欧阳像、苏淘、苏辙、王安石、管巩合称“青宋八大家”。

苏轼与贯庭坚、米芾、蔡襄被称为最能代表宋代书法成就的书法家,合称为“未四
7.小结。

苏轼人生态度是入世而非出世。

他宦梅沉浮-辈子,他从来没抛弃过世俗生活和仕途生活,他是大備,但又通佛递道,供释道在他身上矛盾又统一。

他知道“前方亦.雨”,人生就是一-场雨,无边无际,无可躲藏。

最好的避风港就是自己的心灵。

心灵驿站,心灵家园,心灵归所,这是词人希望获得精神解脱的一种象征,这是- -种宁静和通达。

所以苏轼的潇酒里面有人生的淡然和心灵的超脱!
六、他山之石,可以攻玉。

1.所谓“他山之石,可以攻玉。

”下面让我们再看一首苏轼在黄州时期所写的作品。

卜算子黄州定慧院离居作缺月挂疏桐,漏断人初静。

谁见会人独往来,缥缈孤鸿影。

惊起却回头,有恨无人省。

拣尽寨枝不肯栖,寂寡沙洲冷。

2.生齐读。

3、请同学们来谈谈这首词。

意象:武月疏桐白人孤鸿一-要清萧瑟的氛国一-孤独苦闷的心境 (彷德与追求)
4、小结:从“拣尽寨枝不肯栖”到“小舟从此逝,江海寄佘生”再到“也无风雨也无晴”,我们看清了苏轼在黄州的历程,同样是被贬,同祥是受诬陷,苏轼也不是超人,只是他善于化解而己。

化天地万物为心中面卷,融人世烦忧为云淡风轻。

苏东坡用它的作品和人格影响了一代又一代的读书人。

七、背诵诗文,谋堂练习。

1、自由朗读这首词,再次感受词人的豁达与超脱。

2、学生比赛背诵。

3、学生先点评。

教师再作适当指导。

4、很好,我们这些同学太厉害了。

这么短的时间能背得这么熟练,你们的记忆能力是不可怀疑的了,不知道你们的书写能力如何,下面给大家3分钟的时间。

用教文化的语言改写这首词,100 字左右。

学生朗读自己的改写。

5、有感情地秦体背诵诗文。

6、几、谋堂小结,布置作业.
1、小结:心有东坡词,人生无难题。

人生再多的风雨,经过东坡的过滤,都交成一片晴空了。

苏轼为我们撑起了一把伞,撑出了一片晴朗的天空,愿我们活得像他一样朋亮,一样豁达。

如呆做不到,再多读读他的文字吧。

2、布置作业:
(1)背诵谍上提到的三首词。

(2)搜是苏轼的诗词,仔细品味,以《我看苏轼》为题,写一篇600字左右的文章:。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