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级优质课一等奖部编版高中历史选择性必修三《古代西亚、非洲文化》大单元创新教学设计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概念解析
文化的多样性:文化在不同的时代和不同的地方具
有各种不同的表现形式。

这种多样性的具体表现是构成
人类的各群体和各社会的特性所具有的独特性和多样
化。

文化多样性是交流、革新和创作的源泉,对人类来
讲就象生物多样性对维持生物平衡那样必不可少。

从这
个意义上讲,文化多样性是人类的共同遗产,应当从当
代人和子孙后代的利益考虑予以承认和肯定。

——《世界文化多样性宣言》联合国教科文组织,
2001·11
了解概念,查看第二
单元的标题及篇目
作为第二
单元的开
篇,让学生
总体把握
本单元的
主题及结

导入新课
温故知新:
展示《古代主要文明示意图》
任务一:
1、回忆所学知识,请在地图上找到所列的古代文
明产生的时间与区域。

2、由于生产力发展水平和交通条件的限制,古代
各文明呈现什么特征?
答:多元化、多样性。

3、预习课文并观察本课三个子目所在的时空,试
分析其内在的逻辑关系。

答:逻辑关系:两河流域文明、古埃及文明影响了
地中海周边区域,阿拉伯帝国处于继承了西亚、北非、
希腊、罗马文明的传统,创造出自己独特的文化,阿拉
伯帝国成为东西文化交流的桥梁。

观察地图、回忆高一
第1课《文明的产生
与早期发展》,预习
新课内容,完成任务
一。

理解本课
学习内容
的的时空;
了解本课
学习内容
的逻辑关
系。

一、古代西亚、北非文化基础知识整理任务二:阅读教材,整合知识,完成表格。

整理课文基础知识,
填写表格。

整合课文,
利用表格
把课文基
础知识进
行归类整
理。

二、合作探究一:探寻古代西亚文化
任务三:合作探究:结合材料,探索地理环境与古
代西亚文化的关系
材料一:美索不达米亚平原大致相当于今天的伊拉
克,也称新月沃地。

其北部古称亚述,南部为巴比伦尼
亚。

巴比伦尼亚北部叫阿卡德,南部为苏美尔。

加喜特
人和波斯人居住在新月沃地东边的伊朗附近。

1.在左图找出两河流域的地理位置,并指出相比邻
近地区它有何优势?右侧表格中新月沃地的政权更迭与
左图地理位置有何内在联系?
1. 相比周边地区(阿拉伯、伊朗),两河流域的
冲积平原提供了水源和农耕平原。

新月沃地处于欧亚非三大洲交界,交通要塞加上水
源与平原环境的自然条件优势,容易引起争夺战争,遭
受到外族入侵,使得出现统一政权的次数不多。

材料二:“从苏美尔时代残留下来、在近代被发掘
出来的楔形文字文献都是抄写在泥版上的。

这些泥版
中,大约90%是商业和行政记录,其余10%大致可以归入
文学的范畴”。

2.楔形文字在书写方式、材料和工具方面有何特
点?这种书写材料的使用受到什么影响?
2.特点:最显著的外在特征为构成文字的每一笔画
前端呈三角形——即楔形,或横或竖,少见圆曲弯折;
楔形文字主要书写在黏土制成的泥板上,书写工具通常
是用芦苇制成的,有时也用木材、骨棒或者其它材料;
影响:这种书写材料主要受到两河流域地理环境的影
响。

两河流域木材稀少,连石头也很缺乏,但却有得天
独厚的两河冲积平原的泥土,故有大量的芦苇可供使用
材料三:经营地产时需要记账,以及关于灌溉设施
和计划的一切复杂的细节。

……楔形文字显然不是为了
智力活动而发明的。

确切地说,这是经营管理时的一种
工具。

……是伴随对私有财产的强烈意识而产生的一种
副产品。

——《全球通史》
3.文字的产生发展有何重大意义?
3.文字因社会活动需要而产生,详细记录了各个地
区不同时期的重大事件,是研究历史发展的重要史料。

材料四:你所追求的人生,永远无法得到,因为上
合作探究,研读材料
与课文,完成学案,
分享答案。

研读史料,归纳出答
案。

通过探究,
理解地理
环境与文
化形成的
关系。

理解
不同的时
空条件会
造就不同
的文化。


高学生的
分析理解
能力。

了解史料
7、以上材料反映了古代埃及人什么观念?综合两河流域文明情况和埃及文明情况,你认为文明的形成受到哪些因素的影响?试举例说明。

7.观念:和谐文化: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神;敬畏神、神权与王权紧密结合;“享受今生、追求来世”生死观,重视家庭。

因素:地理环境、地区政治稳定与否和经济发达程度,会对文明的发展产生重大影响。

如埃及的太阳历就是根据对尼罗河河水上涨和天狼星的长期观察,制定出历法。

材料十三:
8、请根据课文和以上图片材料概括古埃及文字和文学的特点。

8.出现成熟的象形文字,使文化得以延续和传承。

文学体裁的多样性和艺术创作的固定模式。

四、合作探究三:阿拉伯文化
任务五:结合图片和史料,归纳阿拉伯的文明成就
和特点。

并举一例说明。

结合图片和所学知
识,回答问题,完成
任务。

学习和掌
握提取材
料信息,概
括及分析
问题能力,
培养史料
实证和历
答:阿拉伯文明成果丰富,如创立阿拉伯数字等;融合了东西方的文化遗产,如文学作品《一千零一夜》推动了东西方文明交流,如将四大发明传播到西方。

史解释能力。

五、合作探究四:文化的多样性
任务六:结合上述所学,归纳古代西亚文明、埃及
文明、阿拉伯文明的特点。

由此,我们可以得出怎样的
历史认识?
特点:西亚文明是一种城市文明,充满了抗争、悲
观、注重现世。

埃及文明则是一种帝国文明,充满乐观、自信且注
重来世,更为丰富。

阿拉伯文明时间晚很多,继承、融合了诸多地区文
明,起到了桥梁作用。

文明具有多样性:世界上每个民族、每个国家都有
自己独特的文化,我们应遵循的原则是:既保持各民族
文化差异和平等竞争的权利,又维护文化互动交流、自
由创造的权利,文明多样性彰显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
文明自信。

学生合作探究,解答
基本问题。

宏观上把
握三大文
明的基本
特点,进一
步确立尊
重文化多
样性的观
念。

课堂小结学生在老师引导下小
结本课知识。

指导学生
梳理本课
知识脉络,
帮助学生
形成结构
化的知识
体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