例谈通过“材料超市”促进幼儿自主游戏的实践与反思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例谈通过“材料超市”促进幼儿自主游戏的实践与反思
赵贞燕李莹
(合肥市康园幼儿园安徽合肥230000)
摘要:在践行《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和课题研究过程中,根据本园的实际情况和幼儿的年龄特4,教师将白0、纸盒、塑料管等结构松散、可变性强、可塑性高、生活中随处可见的简单材料集中在一起,形成了特有的“材料超市”,以供幼儿自由选择、自主创造。
本文以角色游戏''汽车4S9"为例,重4论述在游戏中,‘'材料超市"如何满足幼儿角色游戏的需求,激发幼儿学习兴趣和想象力,从而促进其健康快乐地成长。
关键词:“材料超市”自主游戏实践反思
众所周知,在角色游戏中,游戏材料的内容和投放方式对游戏品质有着重要的影响。
结合课题“区域游戏中培养幼儿自主能力的实践研究”,我们发现,改变以往在游戏环境中投放教师制作的成品材料,转而投放大量可变性强、可塑性高、能够激发幼儿学习兴趣和想象力的材料,并让其以“超市”的形式呈现出来,更能促进幼儿有效开展角色游戏。
这是我园在实现自主性角色游戏常态化过程中的一次探索和尝试。
一、“材料超市”产生的背景
在传统的角色游戏中,教师往往花费大量的精力和时间制作逼真的道具,例如“娃娃家”里成套的“家用电器”'蛋糕店”里令人垂涎欲滴的“蛋糕、面包”;“花店”里一束束色彩艳丽的“花朵”……但在游戏中,我们却发现这些精心制作的道具没有预期的那样吸引幼儿的注意力,幼儿只满足于简单的重复操作,往往在看看、摸摸、玩玩后就弃之一边,精美的材料并没有推动幼儿游戏水平的提高&
如何让材料真正服务于幼儿发展,保障幼儿自主地开展游戏,成为游戏的主人呢?笔者结合课题研究,对游戏材料内容和投放方式进行了大胆的调整:首先,逐步减少角色游戏里投放的功能单一的成品材料;其次,在教室一角创设了“材料超市”,投放大量的白纸、纸盒等低结构材料,并根据幼儿游戏进程不断丰富,充分体现可选择、可改变、可调整的特点。
通过一段时间的实践,我们观察到在幼儿“材料超市”的促进下,能始终保持旺盛的游戏兴趣,特别是能积极通过改造、组合、加工这些低结构材料来满足自己的需求,自主意识增强。
下面让我们结合角色游戏案例“汽车4S店”,一起来看看幼儿与"材料超市"互动中的一些有趣的故事。
二、“材料超市”在“汽车4S店”中的实践和反思
案例一:“百变纸”—
—“材料超市”激发幼儿自主解决问题的意识和能力。
游戏时间到了,“汽车4S店”的小员工萱萱迎来了新任务:顾客要求为新汽车贴车标&萱萱发现老师投放的“车标”没有了,就想了想,走到了“材料超市”,东翻翻,西找找。
不一会儿,他拿起一张白纸,用水彩笔和油画棒设计出独特的“大众车标”,当他发现顾客在给“车子”换“车轮”时,就主动跑过去用固体胶把“车标”“装”上,顾客非常喜欢这个自制的新“车标#
航航今天像往常一样拿着“银行卡”到“银行”来取“钱”准备买辆“小汽车”,可是发现“银行”里面没有钱币。
这时“银行行长”明明很自然地从“材料超”拿出"对"对"
%本文是合肥市级课题“区域游戏中培养幼儿自主能力的实践研究”(课题编号:HJG17143)的研究成果& 118
例谈通过“材料超市”促进幼儿自主游戏的实践与反思镖题咸果
后用剪刀沿着折痕剪开,最后在剪好的小长方形纸上分别写上数字“1”“5”“10”,新的钱币“生产”出来了,“银行”又能正常营业了&
反思:
传统的角色游戏中,当幼儿发现材料短缺或不能戏需要时,往往会求助教师或选择放弃自的想法。
当“材””,我们发现儿遇到问题和困难后不再像以前一样依赖教师,而是主动到"材料超市”中寻找适宜的材料,自主解决问题的意识开始萌芽。
例二:我的“合体”公交车——“材料超市”丰富游戏,拓展游戏&
这天,“汽车4S店”的营业员西西和轩轩两个小朋友迎来了新顾客,可是店里的汽车已经卖&西西说:“我们现在就来生产,你等着”。
说着,他从“材”扌盒子,把的翻盖剪掉。
到剪纸盒子也过忙,一会儿,“小”就做好了,他们正准备拿去让顾客“试驾”,可是顾客很不:“我不想要小,我想要一辆加长的公交车”。
他们赶紧跑到“材”,寻找适合做加长公交车的材料。
这时西西指着一个酸奶盒说:“它可以做'公交车'的车头”。
她边说边把找到的适合做“公交”的盒用泡沫胶与之前做的“小”米,“加长公交车”诞生啦!
反:
“汽车”卖完了,为了挽留住顾客,幼儿开动脑筋从“材”扌盒和工具,自己制作&当盒做的小汽车初成型时,-发的—
—“顾客不想要,想要公交车#让游戏入停滞状态。
而幼儿巧妙地将酸奶盒和大纸盒“合体扌制作出顾客满意的公交车,并在其推动下自主发展了“公交车司机”!交车”“公交车去”等游戏。
着班级戏中成品的材料越来越力儿与“材”的互动越来越频繁,,材料成为幼儿游戏的首选。
在制作的过程中,幼儿一直乐此不疲地对纸盒进行改造,不仅自主解决问题,而且拓展戏内容。
没有教师制作的样品的约束,没有固定环境的限制,幼儿不会担心失败,不会担心“不像”,大胆的,充分体验成功,受自信,并在更加丰彩的游戏中享受&
案例三:我的“加油设备”——“材料超市”激发幼儿想象力和创造力。
皓皓从家几根塑料管子放到“材料超市扌谁都不知道他要干什么。
经过笔者询问,原来他昨天在“加油站”当“站长”时,发现加油站的加油不见了&今天,皓皓又选择了当“加油站站长#游戏一开始,他便迫不及待到“材”,选择一个纸盒子和一次性纸杯,并拿出了自己带的塑料管子,利索地用剪刀给盒子剪开一个口,反复尝试把塑料管子插到纸盒里。
可是塑料管子怎么都不住。
他想了一会儿,拿出纸杯,用剪刀小心地剪掉纸杯底部,把纸杯插入纸盒里,然后把塑料管子插入纸杯里&,他兴奋地说:“这是我用管子做的一个加油器!”
皓皓用这个特别的“加油设备”自豪地给顾客的车“加油”,来“加油”的“车辆”络绎不绝,生意真是兴隆呀!
反:
问题推动思维,皓皓发现自己喜欢的加油设备不见便家管戏用管子制作加油&制作的过程中,发现塑料管子不能盒上,于是根据需要尝试着
方把塑管盒最出用杯塑料管,最终实现了自己的小小&
儿自主游戏中,需要更为的低结构材料的。
幼儿游戏的水平体现
材使用材,而丰富的材料又促进了幼儿进一步地创造。
随着游戏的开展,幼儿与“材料超市”的互动,不仅体现在自主地运用材料,更表现为自主地改造材料。
在孩子们的手中,枯树枝、小树叶、纸盒、牙膏盒、吸管、冰棒棍等“废物”,都变成了有用的游戏材料,“材”让幼儿成为“无所不能”的发明家。
“材”创设前,幼儿游戏情节简单,难以深入。
“材”扌,幼儿“无中生有”地创设出自已卜目中的“汽车4S店”。
幼儿与“材料超市”积极互动,不断丰富游戏内容和情节,推动角色游戏的进展,学质主能力得到的发展。
责任编辑:陆晨阳
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