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下册音乐教案第7课歌曲《牧场上的家》|花城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4.教唱歌曲里易错节奏型,儿化音,一音多字的地方。
6.跟着钢琴教师用简谱教唱一遍,学生跟唱,再唱一遍歌词,学生唱一遍歌词。跟钢琴来唱,小组分组唱。
7.提问:这首曲子出现了哪些音符?
8.出示旋律线图,边唱边划拍。感受哪几个乐句开头的旋律线像下面这样?
1.聆听歌曲
2.回答问题
3.回答问题学生来尝试拍打3/4拍的节奏特点。理解弱起小结含义。小组合作,找出剩余的弱起乐句。学习歌曲的结构。
教学策略
教法:在教学中我主要运用教唱教学法。将歌曲的难点运用于歌唱中,既让学生提前接触了歌曲旋律,又解决了教学中的难点。
学法:为了让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到学习中,分小组来演唱,表现优秀的组别给予奖励。
教具学具媒体准备
多媒体课件、钢琴、黑板、头教的活动
学生学的活动
教具、学具以及媒体运用
4.学生跟读易错节奏型和儿化音,一音多字的地方
5.聆听教师示范,轻声哼唱。
6.学唱歌曲的简谱和歌词。
7.学生回答
8.在教师歌唱中,找出旋律线图描写的是第几个乐句的旋律图。
黑板、钢琴、头饰、奖励栏
教师评价
生生互评
1.学生通过聆听歌曲,对歌曲有初步印象。
2.通过划分小组增强学生的小组合作精神。
3.提出3/4拍,引出弱起,让学生掌握弱起节奏的含义;小组合作找出弱起乐句,增强同学之间团结合作的能力;了解歌曲的结构。
教与学的评价手段运用
教学环节设计意图
导入阶段
1.师生问好
2.提问:这是一幅什么图?引出课题
1.师生问好
2.学生回答
多媒体课件、
教师评价
1.导出课题
展开阶段
1听录音,.提问:这首歌曲的拍号是什么?它有什么特点?
3.板书3/4拍的的节奏特点,引出弱起节奏.讲解弱起的含义,找出歌曲里共有几个弱起的乐句?引出歌曲的结构。
总结评价
巩固所学知识,引导学生热爱自己美好家园。
课后反思
设计时间:2019年4月16日
4.通过教授节奏儿化音让学生更快更准确的掌握,并融入到歌曲当中。
5.通过模唱歌曲的主干音,让学生对歌曲旋律有初步的了解加深对这首曲子的印象和音准的提高。
6.通过唱简谱和教师教唱歌词使学生对旋律的音准和节奏有了更深的把握。
7.引出歌曲的旋律图
8.掌握歌曲旋律图的划分,学会画乐句旋律图。
拓展阶段
加入奥尔夫律动手势
1.拍腿
X X X X X X X
2.拍腿、拍手、捻指
X X X|X X X|X
结束阶段
小结:今天我们学习了一首什么歌?通过这节课,我们唱会了《牧场上的家》,了解到了这位美国小朋友家乡的美,她的家为什么那么美?他们那环境优美,有蓝天白云,有新鲜空气。因此,我们要保护环境,爱护我们的美好家园。
回顾所学知识,引导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我们美好的家园。
理解弱起小节的含义及在音乐当中表现的效果
教学重点
1.学会用自然的声音有感情的演唱歌曲。
2.弱起小节的学习。
教学难点
1.一音多字的对齐,长音的延长时值。
2.儿化音的掌握。
教学内容分析
这是一首广泛流传的美国田园牧歌歌曲。3/4拍。大调式,旋律优美流畅。歌曲为再现的单二部曲式结构,包含了“a a b a”4个乐句。第一部分由两个相同的乐句构成,描绘了绿草茵茵的宽阔牧场,水牛、小鹿、羚羊的欢跳及夜幕下星星闪烁的宁静美丽景象;第3乐句在上移五度跳进后以更舒展的节奏展开,略带激动的抒情旋律抒发了人们对可爱家园的赞美之情;最后,再现的第四乐句旋律逐渐平稳,仿佛人们全沉浸在温馨美好的家园情境中,表达了对可爱的家和甜美生活的热爱之情。
小学音乐学科教学设计
课题
《牧场上的家》
课型或模块
新授课
年级
四年级
执教人
教学目标
1、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通过学习《牧场上的家》这首歌激发学生热爱自己的家,热爱生活,珍惜今天幸福美好的生活。
2、过程与方法目标
用自然平稳、悠长的气息和连贯的声音富有表情地歌唱歌曲,表达对家的依恋及对美好生活的憧憬。
3、知识与技能目标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