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语文复习专题考点(现代文阅读理解)——品味词句赏析语言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考语文复习专题考点(现代文阅读理解)——品味词句
赏析语言
品味词句,赏析语言
《宁波中考考试说明》要求:能阅读一般的文学类文本阅读2、品味文本中富有表现力的词语、句子5、对文本中的形象、写作手法、语言特色作出简明的赏析与评价。
能阅读一般的非文学类文本阅读3、理解关键词句的表达作用。
考题回顾:《孔子心和庄子气》18.品析语言。
“他喜欢独自一人漫步在乡间小路上,看看大豆的长势,摸摸高粱的结节,听听蟋蟀的弹奏,望望远处的羊群”这句写得妙在何处?示例:这句话巧用叠词,写出了老人的乡野生活的自由悠闲、淡泊宁静,表现了老人对这种田园牧歌式生活的享受和喜爱。
《做客》游睿21.品读下面句子中画线的词语,分析青青说话时的心理。
(4分)青青狠狠地咬了一下牙,之后,终于小心翼翼地探出头,轻轻地对着摄影机问了一句话:爸爸妈妈,今年今年我可以到你们家做客吗?运用神态和动作描写,“狠狠”地“咬”说明青青是下了很大的决心,因为她不想让爸爸妈妈为她操心;“小心翼翼”是因为今天是青青的10岁生日,她特别希望爸爸妈妈能够回来陪她过生日,所以“探”出头来;“轻轻”地“问”说明青青特别懂事,只是婉转地表达自己的愿望,希望能到爸爸妈妈身边去一起过生日。
明确常见考题:1.理解语句的特定含义。
2.分析语句的表达作用。
3.赏析语句的表达效果。
温故知新一:1.理解划线语句的含义。
(1)实在是标致极了。
(鲁迅
《藤野先生》)(2)他说,法国语言是世界上最美的语言,最明白,最精确;又说,我们必须把它记在心里,永远别忘了它,亡了国当了奴隶的人民,
只要牢牢记住他们的语言,就好像拿着一把打开监狱大门的钥匙。
(都德《最后一课》)
方法点拨:1.找修辞、抓关键词,体会比喻义、象征义和言外之意。
关键词含义+句子含义2.体会其表面意思和蕴涵的深意。
表层意思+深层
含义(思想感情、生活哲理、人生态度等)
温故知新二:2.请说说下面语句的表达作用。
(1)后来我们终于动身了。
我们上了轮船,离开栈桥,在一片平静的好似绿色大理石桌面的海上
驶向远处。
正如那
些不常旅行的人们一样,我们感到快活而骄傲。
后来大家都不再说话。
在我们面前,天边远处仿佛有一片紫色的阴影从海里钻出来。
那就是哲尔
赛岛了。
(莫泊桑《我的叔叔于勒》)(2)孔乙己是这样的使人快活,可是
没有他,别人也便这么过。
(鲁迅《孔乙己》)
含义:
1.前一段景物描写衬托出全家人当时欢快而骄傲的心情;后一段景物
描写则衬托出全家人失望沮丧的心情,与刚上船时的心情形成鲜明的对照。
2.结构上,这一段就是承上启下,内容上,揭示了孔乙己在人们心目中没
有地位,是一个可有可无的多余人。
孔乙己的存在只是为无聊的人们提供
一个取笑的对象。
说明孔乙己地位低下,境遇凄凉。
方法点拨:1.内容从句子表现的句意分析。
(刻画人物、描写景物、
抒发情感等)从句子与主题及人物的关系分析。
(归纳主旨、深化中心、画
龙点睛、交代背景、渲染气氛、烘托人物心情等)2.结构总领全文、承上
启下、铺垫伏笔、推动情节、照应前文等。
3.品味语言的表达效果(1)他蹒跚地走到铁道边,慢慢探身下去,尚
不大难。
可是他穿过铁道,要爬上那边月台,就不容易了。
他用两手攀着
上面,两脚再向上缩;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倾,显出努力的样子。
(朱自
清《背影》)(2)雨住一会儿,又下一阵儿,比以前小了许多。
祥子一气跑
回了家。
抱着火,烤了一阵,他哆嗦得像风雨中的树叶。
(老舍《在烈日
和暴雨下》)
温故知新三:
含义:1.这句话运用生动形象的动作、细节描写,刻画了父亲攀栏杆
的情景,从父亲的艰难中突出父亲对“我”的爱和“我”对父亲的感激。
2.运用比喻和夸张修辞手法,表现祥子经受烈日和暴雨折磨以后的痛苦,
写出卑微的底层劳动者生存的艰辛、命运的痛苦。
方法点拨:解题思路:找准方法→结合语境→表达效果答题样式:
表现方法(修辞、描写手法等)+写了什么(具体内容)+体现表达(效
果:感情、性格等)
真题演练:一、《在窗台上放一把米》(《中考说明》P8)第7题二、《乞丐》《白菜汤》(《中考说明》P16—17)第3题三、《母亲的来信》(《中考说明》P25)第6题四、《论报复》(《中考说明》P27)第10题五、《怀念一棵梨树》(《中考说明》P31)第7题六、《老鼠应该有个好收
成)(《中考说明》P37)第6题七、《陨石:太空“流浪汉们的坠落之旅》(《中
考说明》P39)第12题八、《一棵白菜的意外遭遇》(《中考说明》
P45)第7题九、《融入生命的哀伤》第7题
要求:1、注意答题步骤和方法。
2、先自己解答,再小组合作拟定答案,相互提醒,又好又快。
一、《在窗台上放一把米》(散文)7、结合上下文,赏析下面语句中
的加点词(4分)朋友微微一笑,很神秘地回答:“我家没有养鸡,但它们
每天早上都自愿来我家窗外”答案示例:两个词的使用,增强了读者的阅
读兴趣。
“神秘”既回应了“我”的好奇,又体现了朋友对鸟儿每天到窗
台来的得意之情;“自愿”表明了朋友对鸟儿每天早上飞回的自信和得意。
二、《乞丐》(小说)3、下面是同一个句子的不同译文,阅读后回答
括号中的问题。
(1)①他发青的嘴唇微笑了一下——接着,他也照样紧握
了我的变的冷起来的手指。
②(他)两片青色的嘴唇浅浅一笑——他也紧紧
地捏了捏我冰冷的手指。
(王智量译)答案示例:(1)①我选①句,“紧握”是紧紧地握着的意思,用在这里,表明乞丐听到“我”称他为“兄弟”后,内心充满感激,忘记了自己乞丐的身份,把“我”也当成了兄弟。
我选②句,“紧紧”表明他感受到了“我”的同情和尊重,内心充满感激,“捏
了捏”表明他顾及到自己的身份,担心自己肮脏的手弄脏了“我”,这也
是对“我”的一种尊重。
(2)①她站在小屋的中央,在一张桌子前面,伸着右手,不慌不忙地
从一只漆黑的锅底舀起稀薄的白菜汤来,一调羹一调羹地吞下肚里去,她
的左手无力地垂在腰间。
②贵妇人见她站在茅屋中间的桌子前面,用右手(左手无力地耷拉着)不慌不忙、从从容容地从熏黑的陶罐底里舀取稀薄的
菜汤,一勺一勺喝进肚里。
(张守仁译)(句中加点词“吞下”和“喝进”,
你认为哪一个翻译得更好。
请结合上下文谈谈理由。
)
答案示例:1、我认为“吞下”翻译得更好。
因为“吞下”写出了农
妇很吃力但很努力地咽白菜汤的情景,这更能表现她失子后的悲伤和对放
了盐的白菜汤的珍惜。
2、我认为“喝进”翻译得更好。
因为这句话是以
贵妇人的视角来写的,她无法真正理解农妇当时的悲伤和真实的生活状态,所以她眼中的农妇是从容地“喝进”白菜汤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