胸腺五肽对肺结核合并糖尿病免疫状态的影响分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胸腺五肽对肺结核合并糖尿病免疫状态的影响分析
作者:钟殿海
来源:《糖尿病新世界》 2015年第15期
钟殿海
哈尔滨市胸科医院,黑龙江哈尔滨 150056
[摘要] 目的探究胸腺五肽对肺结核合并糖尿病免疫状态的影响。
方法选取2013年1月—2014年1月来该院就诊的肺结核合并糖尿病患者122例为研究对象。
将其分成两组,对照组
使用常规方式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使用胸腺五肽治疗,2个月后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
后外周血淋巴T细胞检测结果,治疗效果与患者痰液样本细菌转阴比较情况。
结果经过2个
月治疗后,治疗组患者CD4+含量升高,CD8+含量降低,CD4+和CD8+比值有所升高,且与对照组相比P<0.05。
和对照组相比,治疗效果与患者痰液样本细菌转阴效果要好,组间数据差异有
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对患者使用胸腺五肽能能够改善患者的免疫状态,提升治疗有效率和转阴率,因此值得在临床治疗中推广使用。
[关键词] 糖尿病;肺结核;胸腺五肽; T 淋巴细胞亚群
[中图分类号] R58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2-4062(2015)08(a)-0059-03
[作者简介] 钟殿海(1982-),男,黑龙江海林人,本科,主治医师,主要从事结核科研究
工作。
糖尿病是一种常见的慢性代谢紊乱疾病,相关调查表明[1],与一般人群相比,糖尿病患者罹患肺结核的风险是其3倍。
随着人们生活方式的改变,近年来糖尿病的发病率呈现出了逐年
上升的无视,与此同时,糖尿病合并肺结核患者的数量也与日增多,该疾病在很大程度上对患
者的生命造成威胁,该疾病有着治疗时间长,预后效果差,复发率高的特征,对于该病的治疗,已经成为了一项医学难题。
糖尿病合并肺结核患者比血糖正常的患者免疫力要低,正是因为这
种现象的存在,对该病的治疗造成了不良影响。
胸腺五肽是一种治疗肺结核合并糖尿病的有效
药物,目前已有研究证明该药物对人体免疫系统功能有着双向调节的作用。
结合实际情况,该
实验选取2013年1月—2014年1月来该院就诊的肺结核合并糖尿病患者122例为研究对象,
并对部分患者在一般治疗的基础上使用胸腺五肽,取得满意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3年1月—2014年1月来该院就诊的肺结核合并糖尿病患者122例为研究对象。
所有患者符合世界卫生组织最新制定的有关诊疗标准。
来该院治疗之前,所有患者未经过系统
性治疗,对胸腺五肽无过敏史,并经过该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所有患者知情并同意参与该
项实验。
已经排除对胸腺五肽过敏者,自身免疫系统疾病,吸毒史者,妊娠者,其他器官器质
性病变者,肺外结核者,妊娠妇女,恶性肿瘤,与高血压心理衰竭者。
现将所有患者随机平均
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男30例,女31例,年龄最大者69周岁,最小者35周岁。
平均
年龄为(45.7±5.8)周岁。
痰液检验细菌学阳性者38例。
治疗组男35例,女26例,年龄最
大者71周岁,最小者36周岁。
平均年龄为(47.8±6.8)周岁。
痰液检验细菌学阳性者40例。
两组患者性别,年龄,阳性率等一般医学参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P<0.05)。
1.2 治疗方法
在对患者进行系统性治疗以前,进行常规控制血糖治疗,同时对患者使用3 HRZE /6 HRE
药物对患者进行基础治疗,抗结核药物主要包含:异烟肼(国药准字H50020654)利福平(国
药准字H51020786)吡嗪酰胺(国药准字H44020253)乙胺丁胺。
治疗组在此基础上,使用胸腺五肽注射液(国药准字H20052529)进行治疗。
1 mg/次,1次/d。
两组患者连续治疗2个月以后,观察患者免疫状态改变情况。
1.3 检测指标与治疗效果
在治疗前后对两组患者的免疫功能指标进行检测。
方法为:清晨取患者肝素抗凝全血 2 mL,进行外周血淋巴T细胞检测。
实验采用流式细胞仪(美国guava easyCyte公司生产)检测的指标包括:CD8+,CD4+/ CD8+和CD4+。
对患者治疗前后的痰液样本进行细菌学检验,其中包含:糖化血红蛋白,肝肾功能,血尿
常规和血糖,血沉,与胸部影像学。
1.4 疗效判定
痊愈:胸部影像学中病灶钙化,纤维化或者完全吸收,和以往相比,空洞消失。
痰液样本
呈现阴性。
好转:胸部影像学中病灶有吸收或者钙化纤维化迹象,和以往相比,空洞有所减少,痰液
样本呈现阴性或者弱阳性。
无效:未达到上述治疗标准者视为治疗无效。
1.5 统计方法
该实验利用SPSS20.0专业统计学软件,对数据中的计量资料使用t值检验的方式进行计算,并使用(x±s)进行表示。
数据中的计数资料使用χ2检验的方式进行计算,当P<0.05时,
说明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治疗前后外周血淋巴T细胞检测比较情况
在进行治疗以前,对照组患者CD8+,CD4+/ CD8+和CD4+百分比分别为(30.5±10.4)%,(1.2±0.4)%,(30.5±10.2)%;治疗后分别为(31.5±10.2)%,(1.2±0.2)%,(35.4±7.4)%。
治疗组患者CD8+,CD4+/ CD8+和CD4+百分比为(30.4±10.3)%,(1.1±0.2)%,
(30.1±7.4)%;治疗后分别为(31.5±10.5)%,(1.5±0.3)%,(40.2±8.4)%。
组间数
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 两组患者痰液样本细菌转阴比较
在经过1个疗程的治疗之后,对照组患者痰液样本转阴人数为39例,转阴为63.93%,治
疗组转阴人数为56例,转阴率为91.80%。
组间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3 两组患者治疗效果比较情况
1个疗程以后,对照组痊愈者15例,好转者30例,无效者16例,治疗总有效率为73.77%;治疗组痊愈者45例,好转者11例,无效者5例,治疗总有效率为91.80%。
组间数据差异有统
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肺结核属于细胞免疫功能低下引起的传染性疾病,在一定程度上对人们的健康造成影响,
相关统计表明,全世界每年约有850万肺结核感染患者,死亡人数更是超过了400万。
免疫功
能正常的人在受到结核分歧杆菌感染之后,其体内T细胞会活化,当这些活化T细胞接触到结
合分歧杆菌的时候,就会释放出淋巴因子,防止病灶扩大[2]。
如果免疫功能低下者感染了结核菌,那么就会罹患肺结核。
结核分歧杆菌进入到人体中发病与病情严重与否,不仅和细胞本身感染能力与数量有关,
也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患者自身免疫状态,且主要以CD8+和CD4+为主。
艾滋病毒对结核菌的易感性和以往相比有所增加,这是和人们罹患肺结核的主要因素这也在很大程度上印证了CD4+与CD8+细胞的重要性。
和正常人相比,糖尿病者的各项免疫功能均低,因此,糖尿病患者发生肺
结核的概率也高。
相关研究证明,肺结核疾病是否发病,与糖尿病患者自身病程无相关性,但
和患者自身血糖控制情况呈正相关。
如果人体长期处于高血糖环境中,其自身免疫器官和T淋
巴转化与扩增情况会有所抑制,进而将患者细胞免疫功能降低。
人体中的T细胞在胸腺内发育,经过一段时间的变化之后,会发育成2个T细胞亚群,即
辅助细胞和抑制细胞,在T辅助细胞中,还能够在此的分成Th1和Th2。
对患者外周血液中
CD4+和CD8+能够反映出患者机体内细胞功能。
细胞免疫反应是防止结核感染的重要机制,在对
结核杆菌免疫的过程中发挥了相当大的作用。
对于抗结核的治疗,其主要途径是提升T辅助细胞(CD4+与CD3+),对于T抑制细胞
(CD3+与CD8+)则无明显影响。
对患者T淋巴细亚群进行全面测定,对于判定疗效和预后效果
有着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有医学专家对肺结核病患的T细胞亚群进行了全面研究[3],结果表明,肺结核患者的CD4+细胞比例出现了下降趋势,在使用常规与胸腺五肽治疗以后,患者T细
胞中CD4+ 比例有所提升,而,CD4+/ CD8+比例与以往相比同样有所增加。
患者的免疫功能和
以往相比有所增强,病情逐渐好转。
从该次研究的相关结果中我们能够看出,在经过1个疗程
的治疗以后,对照组CD8+,CD4+/ CD8+和CD4+百分比分别为(31.5±10.2)%、(1.2±0.2)%、(35.4±7.4)%。
治疗组分别为(31.5±10.5)%、(1.5±0.3)%、(40.2±8.4)%。
组间差异
有统计学意义(P<0.05)。
该实验结果和该文献中相关结论相符。
胸腺五肽是一种由胸腺生成素II中的氨基酸残基片段,有着较强的生物性能[4],对于人
体的免疫系统有着一定的调节作用。
能够令患者的免疫能力达到正常水平,当前,胸腺五肽已
经被应用于临床治疗当中,并在治疗肺结核疾病上取得了一定的效果[5]。
从该研究的相关结果中能够看出,对照组患者痰液样本转阴人数为39例,转阴为63.93%,治疗组转阴人数为56例,转阴率为91.80%。
组间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从治疗效果上来看,对照组痊愈
者15例,好转者30例,无效者16例,治疗总有效率为73.77%;治疗组痊愈者45例,好转者11例,无效者5例,治疗总有效率为91.80%。
组间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这说
明胸腺五肽拥有良好的治疗效果。
综上所述,胸腺五肽是一种治疗肺结核的有效药物,能够对患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的亚群CD4+和CD8+增殖加以提升,提升患者自身的免疫水平,达到良好的治疗效果,是一种值得在临床治疗中推广应用的药物。
[参考文献]
[1] 郭文霞. 胸腺五肽对肺结核合并糖尿病免疫状态的影响[J].临床军医杂志,2015(3):314-315.
[2] 杜永国,何晶.胸腺五肽辅助治疗肺结核合并糖尿病108例疗效观察[J].海南医
学,2012(17):39-40.
[3] 王爱辉,李艳静,常占平,等. 胸腺五肽对肺结核合并糖尿病免疫状态影响的研究[J].河北医药,2012(22):3415-3416.
[4] 张福成,吕江清,岑文昌.胸腺五肽对初治肺结核患者免疫功能和痰菌阴转率的影响[J].当代医学,2012,18(18):83-84.
[5] 郝在平.肺结核合并糖尿病临床特征和疗效分析[J].中国保健营养,2012,7(7):1791 -1793.
(收稿日期:2015-05-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