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间句法的应用读后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空间句法的应用读后感
空间句法作为一个理性的认识空间的工作,作为灵感和直觉的辅助,被赋予了重要作用.
空间句法能够给项目(生产)带来什么增值服务呢? 有三点:
1. Revealing unseen opportunities and creating better ideas
2. Measuring and improving the likelihood of success
3. Facilitating communication on project teams and with stakeholders
为什么是这三点? 第一点其实是因为空间句法是分析工具,有更好的分析当然会有很多机会和更好的想法.第二点,说白了就是空间句法的量化分析本质,因为可以用理性(数字)的角度去思考,于是就更容易进行简单的对比(加减法)从而得出量化的结论.第三代,更加显而易见,空间句法的彩色图案,传统的红-蓝色渐变,这是最好的data visualization,也是participatory planning 中最重要的一步,通过一种专家和民众都能够理解的媒介进行直接交流,提高一致性.
网站上列举了空间句法的两个主要应用范围: 建筑buildings 和城市空间urban places. 一些具体的案例可以在网站上直接查看, 部分很有启发意义.
在网站上, 明确的指出了 How we work.
这部分其实是给我启发最大的, 它让我理解了空间句法在一个传统的规划项目中所起的作用. 在国内应该是在概念规划中的设计分析阶段,而在加拿大的城市规划体系中,应该对应的出现在城市的Strategic Plan中. 这里有个很有趣的产物, 建筑和城市尺度都叫做Baseline Study (基准研究). 那么这个基准研究究竟是什么呢, 网站没有给出具体的解释, 只是说可以通过其得出现有空间的不足和潜在进步机会. 我个人的理解, 比如说一个现有的城市网络结构,用前景(foreground)和背景(background)的二元结构来看, 肯定是要尽可能的减少对前景的干预(破坏), 并提升背景网络的之间的联系. 用图示的语言就是, 保留/延续/增加红色的长直线(Axial line). 而对于建筑内部空间, 则是针对不同空间功能安排视线 (Isovist)和人流的可达性(Accessibility), 记得看过一个很有趣的研究,是讲中国园林的,用空间句法研究”步移景易”这个中国园林空间营造重要特征的, 很是有趣(段进老师的空间句法在中国,第九章).
这样作为一个非实践者我就释然了,和所有的研究工具一样,空间句法很好的解释了现象,并形成了自己完整的理论和逻辑系统.从空间句法的视角可以解决一些问题,那些和人的行为模式相关的(说白了就是accessibility)的问题. 这个着眼点就是人的流动,而人流又是建
筑空间设计和城市街道网络形成的决定因素之一.于是,顺理成章的空间句法生存并发展了.
不过我很悲观的认为:
1) 和所有分析工具一样,永远只是决策的一环,很多时候太多别的因素在最后的决定中扮演了更重要的角色. 那些由分析得出的结论在一轮一轮的consultation中被忽略了.
2) 空间句法的优势也成了它本身的桎梏,对于几何形式(拓扑角度)的极致追求,忽视了功能本身的作用了. Natural movement这个理论的最大弱点就在于,实际的movement 绝不是natural 的. 虽然在新的城市科学视角下, form follows function这一信条已经解体, 但是function follows form 同样站不住脚. 也许真相就如 Batty 教授说的那样, 城市的本质是complex 和 dynamic 的 (参见Batty新书, Inventing furture citi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