邻里间“一站式”社区O2O应用开放平台探究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邻里间“一站式”社区O2O应用开放平台探究
移动互联网时代下社区O2O是目前社区商业中最热门罪受资本追捧的一种商业模式。

目前,社区O2O行业发展还处在浅水区,主要的探索模式有:物流型、物业型、服务型、社交型,几种模式各有优缺点,但都没有取得明显成功。

文章以邻里间——“一站式”社区O2O开放平为例,探究社区O2O新模式。

标签:社区O2O;移动互联;商业模式
1 社区O2O的发展现状
社区O2O是指充分利用互联网技术,采用大数据模式,同时综合了电商模式低成本与本地资源的特点和传统模式服务与体验兼具的优点,实现居民足不出户的消费方式,是一种新型的消费模式。

目前,社区O2O行业发展还处在浅水区,主要的探索运营模式有:
1.1 以社区001为代表的物流型社区O2O
这类社区O2O,他们的服务主要是以物流为切入点,提供的主题服务均与物流有关。

比如:社区001提供商场超市的零售商品配送上门,爱鲜蜂主打生鲜配送上门,顺丰嘿客在校区门口展开电商零售,小区无忧也同样提供商场、超市和外卖的配送上门。

这种模式遇到的一些问题:第一,物流成本;第二,平台与实体商超在SKU的数据上对接上是否实时一致等等。

1.2 以彩生活为代表的物业型社区O2O
这类社区O2O以物业为切入点的优势在于:了解用户(小区居住者)的背景信息(用户的工作单位、家庭组成、消费水平、生活习性等)、清楚社区周边情况、知道相关区域和本地的状况。

但是这类社区O2O也会遇到一些问题,如:线上服务项目与线下服务内容是否真正落到实处;覆盖范围小,只限定了本物业所管辖的小区;大部分物业公司不具备开发和信息化的能力。

1.3 以e袋洗为代表的服务型社区O2O
这类社区O2O的策略是:从垂直细分的某个服务入手,提高用户体验质量,获取用户信任,然后,再逐步增加其他服务内容。

比如:e袋洗,从简单的洗衣服务切入,但未来会涉及用户居家保洁、居家保养等服务;云家政,从开始的家政服务切入,慢慢提供社区居民的生活顾问服务,未来可涉及的服务内容可能会更加广泛。

这种模式也会遇到一些问题:怎样培养用户习惯;如何实现可批量复制的标准化服务。

1.4 以叮咚小区为代表的社交型社区O2O
这类社区O2O以用户社交需求为切入点,进而附加社区生活的各类服务。

当然,实践证明,它的社交是失败的。

2 邻里间——“一站式”社区O2O开放平台创新模式
从上述几种路径来看,各有长短,但都没有取得一个成熟的、可复制的成功案例。

无论从哪一个口子切入,都面临不小的阻力。

一般社区会涉及几个关系:住户、商户、物业。

作为一个运营良好的社区服务平台,应该要让各方受益、相互依存、各取所需,这样才能构建出良好的生态环境。

邻里间正是以——第三方平台帮助物业和住户解决问题,提高收入为切入点,进入社区O2O。

在社区O2O平台的地推过程中,很多物业公司的响应并不积极,分析其主要原因是缺乏共赢点。

传统物业公司最痛的点在于管理模式传统落后、收入渠道单一、信息化水平低等。

邻里间采用的商业模式是:“与社区深度合作,与物业共赢”,帮助社区提高收入,让物业公司收入不再像传统一样,只来自物业管理费,而是通过平台获得更多的其他增值收入。

邻里间作为一个“一站式”社区O2O服务平台,其运作模式是:物业公司简单的将平台部署到公众号,通过互联网实现互联网化的物业管理,提升工作效率;另一方面,物业公司接入增值营收平台,从日常生活用品、生鲜特产的配送,再到各种家政、维修、维护的生活服务,都可以借助邻里间的平台接入第三方服务;邻里间通过物业将相关服务推送给业主,交易完成后,平臺和物业分享交易收入。

对于用户:通过关注微信号,可在微信里实现投诉、报修和其他服务请求,实现与物业的零距离沟通。

对于物业管理人员:可以通过手机快速处理业务,提高工作效率;简单直观的数据分类展示和系统分析;多维度上,同时满足物业公司和用户的各种需求。

这种创新的社区O2O模式,让传统的物业公司很快理解了项目的商业模式和广阔前景,所以物业公司反应积极。

邻社区上线不到一年的时间,目前已经覆盖了全国多个城市,近千家物业公司加入,覆盖了几十万小区住户。

3 结束语
目前在国内,移动互联时代的社区O2O产业依然处于激烈竞争、抢夺市场份额的阶段,社区O2O行业的产业链条尚未搭建完成,理论体系尚未配套形成。

以邻里间为代表的把“社区入口做支持、同时接入其他服务”作为切入点的社区O2O,目前来看,是一种比较成功的社区O2O应用开放平台。

参考文献
[1]顾晓慧.“社交+个性化”社区O2O模式研究[J].合作经济与科技,2015,8.
[2]彭成京.社区O2O的伪命题[EB/OL].品途网.
[3]李英.社区服务O2O模式探究[J].科技与创新,2015,8.
[4]陈建飞.智慧社区移动互联网O2O服务平台应用探究[Z].厦门纵横集团通信发展有限公司.
[5]2015年中国社区O2O行业研究报告[R].。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