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香丹对冠心病患者血管新生相关因子的影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天香丹对冠心病患者血管新生相关因子的影响
安冬青;胡金霞;郑静;赵明芬;王萍
【摘要】目的:探讨天香丹对稳定型心绞痛患者血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一氧化氮(NO)以及一氧化氮合酶(NOS)含量的影响.方法:70例冠心病稳定型心绞痛患者随机分为2组,天香丹组口服中药天香丹,通心络组服用通心络胶囊,治疗前、后观察2组心绞痛发作频率、持续时间,分别检测2组血清NO、NOS及VEGF的含量,并进行比较.结果:治疗后2组心绞痛发作频率、持续时间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0.01),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天香丹组血清NO、NOS及VEGF 含量较治疗前明显升高(P<0.01),通心络组血清VEGF、NO含量较治疗前明显升高(P<0.01),天香丹组治疗后血清NO含量明显高于通心络组(P<0.01).结论: 天香丹可升高血清VEGF、NO以及NOS含量,促进冠脉侧支循环的建立,改善心肌缺氧状态,而达到治疗冠心病的目的.
【期刊名称】《新疆医科大学学报》
【年(卷),期】2007(030)005
【总页数】3页(P437-439)
【关键词】天香丹;稳定型心绞痛;血管内皮生长因子;血管新生
【作者】安冬青;胡金霞;郑静;赵明芬;王萍
【作者单位】新疆医科大学,附属中医医院干一科,新疆,乌鲁木齐,830000;新疆医科大学,中医学院,新疆,乌鲁木齐,830000;新疆医科大学,中医学院,新疆,乌鲁木
齐,830000;新疆医科大学,中医学院,新疆,乌鲁木齐,830000;新疆医科大学,附属中医医院干一科,新疆,乌鲁木齐,830000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289;R297.6;R543
冠心病指冠状动脉粥样硬化使血管腔阻塞,导致心肌缺血、缺氧而引起的心脏病,
冠心病的基本问题是心肌供血不足。
临床上对冠心病患者可使用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心肌局部注射或用一些药物干预可刺激缺血心肌区VEGF分泌增加,发挥生物效应,引起血管新生,来改善心肌缺血、缺氧状态[1,2]。
本研究使用天香丹治疗冠心病稳定型心绞痛患者,观察其对血管
新生相关因子(VEGF)、一氧化氮(NO)、一氧化氮合酶(NOS)的影响,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2006年3~12月新疆医科大学附属中医医院心血管重点专科住院或门诊收治的冠心病稳定型心绞痛患者70例,男性41例,女性29例,年龄40~75岁。
70例均符合西医诊断标准[3]和中医诊断标准[4],中医辨证分型属于气虚血瘀、痰凝心脉、心血瘀阻、气阴两虚、阳气虚衰证型者。
排除急性心肌梗死、重度心绞痛及其它心脏疾病、重度心律失常、肿瘤以及伴重度脑、肝、肾、造血系统等严重损害性疾病者。
70例随机分为2组,天香丹组36例,男性22例,女性14例,年龄平均(66.31±9.16)岁,体重平均(71.64±7.72)kg,其中气虚血瘀证15例,痰阻心脉证9例,心血瘀阻证7例,气阴两虚证2例,阳气虚衰证3例;通心络组34例,男性19例,女性15例,年龄平均(65.24±7.87)岁,体重平均
(71.64±7.72)kg,其中气虚血瘀证14例,痰阻心脉证8例,心血瘀阻证5例,
气阴两虚证5例,阳气虚衰证2例。
2组性别、年龄、体重等一般资料经统计学
检验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天香丹组:天香丹[自治区中医院生产,(新)药制字Z04000820]每次服用一
小袋(9 g), 2次/d。
通心络组:通心络胶囊[5](河北石家庄以岭股份药业公司生产,
国药准字:Z19980015) 每次4粒, 3次/d。
用药期间原服用硝酸盐的患者继续服用,停用其它抗心绞痛的药物。
治疗前、后观察心绞痛发作的变化(包括发作次数、持续时间、疼痛程度)及血清VEGF、NO、NOS含量的变化,分别于治疗前及治
疗4周后清晨空腹抽取静脉血,离心,取血清,将处理好的样品于-80℃低温冰箱内保存,采用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吸附 (ELLSA)法测定血清VEGF含量,试剂盒购于晶美生物工程有限公司;采用硝酸还原酶法测定血清NO含量,用比色法测定血清NOS含量,试剂盒均购自南京建成生物工程研究所。
1.3 统计学处理采用SPSS11.5统计软件包对数据进行处理,2组资料若呈正态分布、方差齐,采用t检验,方差不齐者进行秩和检验,检验水准α=0.05。
2 结果
2.1 2组治疗前、后心绞痛发作频率及持续时间的比较2组治疗前心绞痛发作频率、持续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心绞痛发作频率及持续时间较
治疗前均有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P<0.01),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表1)。
表1 2组治疗前、后心绞痛发作频率及持续时间的比较(±s)组别例数发作频率(次/周)治疗前治疗后持续时间(min/次)治疗前治疗后通心络组
347.35±3.294.29±2.42∗5.09±2.732.97±2.26∗天香丹组
367.33±2.194.03±1.68∗5.19±2.251.67±1.74∗
注:组内与治疗前比较, *P<0.01
2.2 2组治疗前、后血清NO、NOS和VEGF含量的比较 2组间治疗前血清NO、NOS和VEGF含量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血清NO、NOS 和VEGF含量较治疗前均有显著升高(P<0.01),对照组血清NO、VEGF含量较治疗前显著升高 (P<0.01),组间血清NO含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NOS和
VEGF含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表2)。
表2 2组治疗前、后血清NO、NOS和VEGF含量的比较(±s)组别例数NO (μmol/l) NOS (U/ml) VEGF (pg/ml)通心络组34治疗前
64.57±21.1533.21±10.52206.53±119.54 治疗后
77.77±22.43∗35.42±8.39310.64±139.05∗天香丹组36治疗前
64.55±21.7131.21±7.69179.36±103.62 治疗后
87.72±22.98∗#35.85±7.50∗320.58±153.78∗
注:组内与治疗前比较, *P<0.01;组间比较,#P>0.05
3 讨论
治疗性血管新生(Therapeutic Angiogenesis)是通过应用药物、基因治疗或其它治疗手段刺激心肌缺血区小血管生长和侧枝循环形成,即心肌缺血区的自我搭桥,主要是在已有的血管网络结构基础上,经过内皮细胞的迁移、增生,最后以出芽的方式在阻塞或狭窄的冠状动脉周围扩展出更多的血管网,形成新的旁路循环,来改善心肌的缺血状态。
VEGF是一种强烈的促血管新生的细胞因子,特异性地与血管内皮细胞受体(FLK-1和FLT-1)结合,产生增加微血管与小静脉血管的通透性,诱导血管内皮的形态学变化来参与血管生成的整个过程。
Micheld等[6]研究发现各种促进侧枝血管新生的药物,无论通过什么途径,最终均以VEGF为有效环节。
血清VEGF含量增多,与新生的毛细血管分布相一致[7],故可以用血清VEGF含量推测药物有促血管新生的作用。
NO在VEGF信号活动中起着重要的作用,NO可以上调VEGF的表达[8,9]。
NOS是NO在体内生成的唯一限速酶,NOS以左旋精氨酸为特异性底物,催化生成NO。
NO激活靶细胞可溶性鸟苷酸环化酶,产生一系列生物学效应,如舒张血管,提高血管通透性;调节内皮细胞的生长、凋亡以及迁移;介导诸多促血管生成物质的作用,参与血管生成的整个过程,是血管生成必须的调节因子之一。
Cai等[10]研究表明NOS的表达与心脏冠状动脉侧枝循环形成
成正比,说明NOS的表达增加有利于冠脉侧枝循环的生成。
本研究结果显示,天香丹能显著升高血清VEGF、NO和NOS的含量,明显减少和缓解患者心绞痛频率及时间,这表明天香丹可以促进缺血心肌组织分泌与释放血管新生相关因子,保护血管内皮细胞功能,舒张血管,增加冠脉血流,可能参与和调节血管新生,引起冠脉侧枝循环的形成,以满足机体对氧的需求,改善心肌缺氧状态,这一作用可能是其治疗稳定性心绞痛的机理之一。
参考文献:
【相关文献】
[1] Yamagishi S, Youekura H, Yamamoto Y, et al. 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 acts as apericyte nitrogen under hypoxic condition[J]. Lab Invest,1999,79(4):501-509.
[2] Pourati I, Kimmelstiel C, Rand W, et al. Statin use is associate with enhanced collateralization of severely diseased coronararteries[J]. Am Heart J,2004,148:21-23.
[3] 缺血性心脏病的命名及诊断标准[S].中华心血管病杂志,1981,9(1):75-76.
[4] 郑筱芋.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M].中国医药出版社,2002.67-71.
[5] 王文健, 傅晓东, 陈伟华,等. 通心络促血管生成作用的实验研究[J]. 疑难病杂志,2003,2(1):2-4.
[6] Michel W, Christopher H, Alec JG, et al. Statins have biphasic effects on angiogenesis[J]. Circulation,2002,105:739-745.
[7] 王红勇, 何作云.血管内皮生长因子与冠状动脉侧支循环[J].微循环学杂志,2003,13(2):52-55.
[8] Babaei S, Stemart DJ. Over expression of endothelial NO synthas induces angiogenesis in acoculture mode l[J]. Cardiovasc Res, 2002,55:190-200.
[9] Kimura H. Hypoxiaresponse element of the human 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 gene mediate stran scriptional regulation nitric oxide:control of hypoxia-induc -ible-factor-1 activity by nitri oxide[J]. Blood, 2000, 95:189-197.
[10] Cai WJ, Kocsis E, Luo X, et al. Expression of endothelial nitric oxide synthase in the vascular wall during arteriogenesis[J]. Mol Cell Biochem,2004,264(1-2):193-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