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下册语文教案2古诗二首 _北师大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三年级下册语文教案2古诗二首_北师大版
语文课本中的文章差不多上精选的比较优秀的文章,还有许多名家名篇。
假如有选择循序渐进地让学生背诵一些优秀篇目、杰出段落,对提高学生的水平会大有裨益。
现在,许多语文教师在分析课文时,把文章解体的支离破裂,总在文章的技巧方面下功夫。
结果教师费劲,学生头疼。
分析完之后,
学生收效甚微,没过几天便忘的干洁净净。
造成这种事倍功半的尴尬局面的关键确实是对文章读的不熟。
常言道“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假如有目的、有打算地引导学生反复阅读课文,或细读、默读、跳读,或听读、范读、轮读、分角色朗读,学生便能够在读中自然领会文章的思想内容和写作技巧,能够
在读中自然加强语感,增强语言的感受力。
久而久之,这种思想内容、写作技巧和语感就会自然渗透到学生的语言意识之中,就会在写作中自觉不自觉地加以运用、制造和进展。
教学目标
教师范读的是阅读教学中不可缺少的部分,我常采纳范读,让幼儿学习、仿照。
如领读,我读一句,让幼儿读一句,边读边记;第二通读,我大声读,我大声读,幼儿小声读,边学边仿;第三赏读,我借用录好配朗读磁带,一边放录音,一边幼儿反复倾听,在反复倾听中体验、品味。
1、通过明白得字词句的意思,弄清诗句的含义,在解词理句的基础上能用自己的话说出全诗的大意。
重点明白得“含”字的妙用。
要练说,得练听。
听是说的前提,听得准确,才有条件正确仿照,才能不断地把握高一级水平的语言。
我在教学中,注意听说结合,训练幼儿听的能力,课堂上,我专门重视教师的语言,我对幼儿说话,注意声音清晰,高低起伏,抑扬有致,富有吸引力,如此能引起幼儿的注意。
当我发觉有的幼儿不用心听别人发言时,就随时夸奖那些静听的幼儿,或是让他重复别人说过的内容,抓住教育时机,要求他们用心听,用心记。
平常我还通过各种趣味活动,培养幼儿边听边记,边听边想,边听边说的能力,如听词对词,听词句说意思,听句子辩正误,听故事讲述故事,听谜语猜谜底,听智力故事,动脑筋,出主意,听儿歌上句,接儿歌下句等,如此幼儿学得生动爽朗,轻松愉快,既训练了听的能力,强化了经历,又进展了思维,为说打下了基础。
2、在学习古诗的过程中启发学生依据诗句展
开想象,以画配诗,引导学生通过想象画面,领会诗的意境,从而体验诗人作诗时的轻巧的心情。
3、有感情地背诵全诗。
教学重难点
1、学习生字词。
2、体会诗歌的意境美。
教学预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课时
2课时
教学过程[来源:学&科&网]
第一课时
一、导语揭题,激发爱好
1、导入:同学们,我们明白唐代有两位闻名诗人,一位享有“诗仙”的美称,是----李白,另一位则被称为“诗圣”,他是谁啊?----杜甫。
杜甫的诗在唐代诗作中享有极高的声誉,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杜甫写的一首绝句。
(齐读课题)绝句是旧诗的一种体裁,每首四句,每句五个字的,就称五言绝句,每句七个字的就称七言绝句。
这一首诗确实是一首几言绝句?(五言绝句)。
下面请同学们各自把这首《绝句》读一读,生字要读准。
2、学生自读。
3、复习生字。
在这首诗里有几个生字,我们一齐来学习一下。
4、指名读诗:同学们会读这首诗吗?老师请四位同学一人读一句,开火车,谁情愿?(请两组)
二、范读创设情境
1、学习第一句。
(1)听范读录音:同学们读得挺顺利,但读诗要有感情。
老师预备了这首诗的配乐诵读,同学们想听听吗?(想)同学们能够边听边想象,诗句给我们勾画了一幅如何样的画面呢?
(2)用语言创设情境:听着这充满感情地诵读,我们看起来走近了诗人,走近了春天。
(3)介绍燕子、鸳鸯这两种动物,展现图片。
(4)学习“迟日”的含义。
明白得春天特有的漂亮。
(5)明白得动词“飞”、“睡”字的用法。
感知燕子、鸳鸯这两种动物的可爱之处,以及作者不由自主显露出来的对春天、对大自然的那种热爱之情。
2、教学后记:上课开始,我先让学生依照自己所查的资料介绍作者,用充满热情的语言创设自主学习的情境,然后通过播放课件,把学生引入画面之中。
漂亮的春景伴着轻快流畅的乐曲,大伙儿跃跃欲试,争先说出自己看到的情形,学习古诗的热情空前高涨。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1、你们学过专门多古诗了,能想想哪些是写春天的吗?请你背给大伙儿听。
2、今天我们又要来学习一篇写春天的古诗。
(板书课题)
3、这首诗是高鼎写的,这是诗人居住在乡村写下的一首诗,因此题目是《村居》。
二、图文结合,初知大意
1、出示插图,说说你看到了什么?(草儿萌芽,柳树被风轻拂,小孩们正在放风筝。
)[来源:学&科&网]
2、这首古诗写的确实是这漂亮的景色。
请大伙儿自己去读读吧。
三、学习生字
1、校正字音。
注意“趁”是翘舌音,前鼻音,“纸”是翘舌音。
2、指导书写。
趁:走字底,最后三撇要写得短而倾斜。
纸:右边是“氏”不要加一点,易和“低”字相混。
3、学生自由练习,老师巡视指导。
4、出示要求认读的四个字。
开火车读。
四、感情朗读,了解诗意[来源:ZXXK]
学习一、二句。
1、指名读第一句。
其他同学想想这句诗写了些什么?[来源:学#科#网Z #X#X#K]
2、指名说,老师补充。
(二月,青草强壮的成长,黄莺飞来飞去)
3、齐读第一句。
指导停顿:草长/莺飞/二月天,[来源:]
4、春天的乡村还有什么迷人的景色呢?我们连续读。
5、全班读第二句。
6、看课件老师配音说:看,河堤上的杨柳,在茫茫的卷烟中像喝醉了一样吹拂摇荡着。
7、谁再来看着课件说说你看到了什么。
8、学生看课件自由说。
9、这么让人如痴如醉的景色,我们该如何读好?
10、指名反复读。
老师指导。
(河堤/杨柳/醉/春烟。
)
11、全班齐读一二句。
学习三、四句。
1、指名读。
2、老师说明“纸鸢”确实是指风筝。
3、四人一小组去读这两句,读完后互相讨论:读了这两句后,你看起来看到了什么。
4、指名朗读。
老师相继指导。
(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
)
5、男女竞赛读。
6、小组派代表说说,读了这两句,你看起来看到了什么。
五、背诗练说
1、自由背诵。
2、小组竞赛背诵。
3、我们学完了这首古诗,你看起来看到什么情形呢?请你说给同桌听。
4、指名上台说。
5、小结:诗人短短的几句诗就写出了乡村春天的漂亮景色。
他写得好,你们也说得专门好。
教学后记:识字写字是低年级时期学习的重点。
识字教学我通过多种形式让学生有层次,有梯度地读生字,读后让学生自主选择去识记字形,充分表达了学生学习的自主性。
写字环节我将教师示范指导放在学生试写感悟之后,实现了教师由“主宰者”向“服务者”的角色转变,使教师的指导更有针对性和实效性。
明白得诗意方面,我先让学生自读,边读边用笔圈出自己不明白得的词或句子,然后小组合作,把自己圈出的词句在4
个人的小组中交流讨论,让小组成员一起想方法帮忙明白得。
接着全班交流,各组选代表向全班同学汇报。
教学的过程,确实是存疑、质疑、解疑的过程。
我觉得那个过程符合学生的认识规律。
真正把学习的权益还给学生,学生的回报将是惊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