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线电广播和收音机知识介绍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本文由lipengfeixp贡献
doc文档可能在WAP端浏览体验不佳。

建议您优先选择TXT,或下载源文件到本机查看。

无线电广播和收音机知识介绍
无线电广播和接收是永远联系在一起的,就象鱼和水的关系一样。

德生公司本着专业、专心的原则,致力于收音机、接收机产品的研制、开发和生产,同时我们也始终关心广播事业的发展。

希望我们向大家介绍的无线电广播知识及一些有关收音机的知识能够满足您的要求,如果您有什么意见和建议,请您不吝赐教。

无线电知识介绍
耳机中传来《圣经》故事——无线电通信的发明 1906 年 12 月 24 日圣诞节前夕,在美国新英格兰海岸附近穿梭往来的船只上,一些听惯了"嘀嘀嗒嗒"莫尔斯电码声的报务员们,忽然听到耳机中传来了人的说话声和乐曲声朗读《圣经》故事、演奏小提琴和播放亨德尔的《舒缓曲》唱片,最后还听到了亲切的祝福声。

报务员们听到的就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试验性的无线电广播,它是由加拿大出生的物理学家费森登主持和组织,并从他的实验室里播出的。

费森登是最早研究无线电广播的先驱者之一。

1900 年,他为美国国家气象局进行无线电实验时,初次萌生了用无线电传达人声的设想。

两年以后,在两位金融家的赞助下,他在马萨诸塞州布兰特岩城建立了一个实验室,在电线、真空管、电池和天线中寻找途径,试图把人的声音加入在无线电波里放送出去。

他想要播出的,不是莫尔斯电码的"嘀嗒"声,而是现实世界中的各种声音。

他整整花了 4 年时间,终于完成了一套广播装置,做成了特殊的高频交流发射机,并设计出了一种系统,用来调制电波的振幅,使它能携带各种声音信号,这样,这种"调幅波"就能载着声音开始展翅飞翔了。

1906 年,人类历史上第一次无线电广播就这样实现了。

虽然前后不过几分钟,但却预示着人类传播信息的一次革命。

正规的定时广播是从 1920 年开始的。

马可尼公司取得英国政府的许可证,在英国的切姆斯福以 2800 米的波长、15 千瓦的功率定时播送新闻节目。

(20 世纪技术发明之一)(转载自《深圳特区报》1999.1.30 韩王荣)
忘记了收音机
佚名好久没有听收音机了。

在房间的一角,曾陪伴自己度过很多孤独岁月的收音机,静静地躺着,就如躺在内心里的一段历史。

万籁俱静的夜晚,看书累了,轻轻的按下收音机的开关,暗红色的指示灯闪了一下,天籁之音就从天际传来,漂浮在房间里,一直深入到你的内心。

也许只是一首《童年》,也许是一些民歌,也许是你不知道名字的一首歌,收音机传来的都会令你感动,令你刻骨铭心。

那是一种神秘的天籁之音。

无论走到哪里,身边总带有一台收音机。

天籁之音带给我一种神秘,温情的感觉。

读大学时,宿舍里几乎每个人都有一两个型号不同的收音机。

一到休息时间,宿舍里就是不同的电台不同的播音员的声音,热闹非凡。

即使是在凌晨,也总会有播音员的声音或者音乐隐隐约约的在飘荡。

我直到现在还清楚地记得, 90 年代初的某一个夜晚,收音机里的一首《红楼梦》插曲,令全宿舍的人都沉浸在遐想里,直到最后一个音符消失的深夜里……夜晚,搜寻着在茫茫太空里的电波信号,有时你会很惊喜地搜寻到很远的电台。

有很长一段时间,18 岁的我固执的守着广东新闻台一个叫《今夜心曲》的晚间节目,守着一个叫邱丽萍的主持人,差不多快十年了,在抽屉里还有一盒录音带,上面有着十年前某一期《今夜心曲》节目录音。

在寂静的校园的一角,静静地听着收音机,有时自己的眼泪会无声地流下来。

很久了,没有听收音机了。

在电视时代和网络时代,很多人忘记了收音机,忘记了曾经带给自己快乐和感动的天籁之音。

在寂静的夜晚,拉上厚厚的落地窗帘,躺在地板上,按下久违的收音机的开关,指示灯闪了一下,从茫茫太空里传来了天籁之音,就像一段历史。

穿过岁月,浮现在你的内心,伤感、温馨,想抓却总也抓不住…… 2000 年 4 月 2 日《广州日报》第 19 版《时尚》栏无线电的诞生过程
无线电,是无线电技术的简称,是一门专门研究利用无线电波传送各种信息的技术学科。

早在两千多年前,人们就发现了电现象和磁现象。

我国早在战国时期(公元前 475 一 211 年) 就发明了司南。

而人类对于电和磁的真正认识和广泛应用、迄今还只有一百多年历史。

在第一次产业革命浪潮的推动下,许多科学家对电和磁现象进行了深入细致的研究,从而取得了重大进展。

人们发现带电的物体同性相斥、异性相吸,与磁学现象有类似之处。

1785 年,法国物理学家库仑在总结前人对于电磁现象认识的基础上,提出了后人所称的“库仑定律”,使电学与磁学现象得到了统一。

1800 年,意大利物理学家伏特研制出化学电池,用人工方法获得了连续电池,为后人对电和磁关系的研究创造了重要条件。

1822 年,英国的法拉第在前人所做大量工作的基础上,提出了电磁感应定律,证明了“磁”可以产生“电”,这就为发电机和电动机的原理奠定了基础。

科学家们在这段时间里所作的对电磁学基本规律的研究,为后来无线电的诞生起到了重要的孕育作用。

电磁学的发展,首先引起了通信方式的变革。

1837 年美国画家莫尔斯在前人的基础上设计出比较实用的、用电码传送信息的电报机,之后,又在华盛顿与巴尔的摩城之间建立了世界上第一条电报线路。

1876 年,美国的贝尔发明了电话,实现了人类最早的模拟通信。

1880 年以后,用有线电报和有线电话来传送信息已开始得到应用,人类进入了有线电通信时代。

英国的麦克斯韦在总结前人工作基础上,提出了一套完整的“电磁理论”,表现为四个微分方程。

这就是后人所称的“麦克斯韦方程组”。

麦克斯韦得出结论:运动着的电荷能产生电磁辐射,形成逐渐向外传播的、看不见的电磁波。

他虽然并未提出“无线电”这个名词,但他的电磁理论却已经告诉人们,“电”是可以“无线”传播的。

1887 年,德国物理学家赫兹年第一次用人工方式产生出了电磁波,以实验证实了电磁波的存在。

意大利的马可尼和俄国的波波夫在不同的国度里,几乎在相同的时间(1895 和 1896)获得了无线电通信的成功,他们创造性的劳动,揭开了电磁学发展的新篇章,无线电技术作为一门新科学从此诞生了。

今天,利用无线电波传送声音和图像节目的广播和电视,已经深入到社会生活的各个角落,成了亿万人民的伴侣。

无线电并不是一、二个人发明出来的,它是人类文明逐步发展的结果,但是,有些人在其中起到了较为重要的作用。

麦克斯韦之所以被称为无线电通信的报春人,是因为在当时,人们虽然已经知道“电”能生“磁”,“磁”能生“电”;知道利用电磁原理来制造电机和变压器;但是对于电与磁相互关系的本质还并不清楚,对于伴随某些电现象和磁现象而存在的电磁波还没有认识,可以说,麦克斯韦是一名非常杰出的电磁理论学家。

他在总结前人经验的基础上,用非常精辟而微妙的数学方程式,阐明了电场与磁场的基本关系,建立了严谨的电磁场理论。

麦克斯韦根据他所作的数学分析指出:只要存在着交变的电场,就能在其周围产生交变的磁场;反之,只要存在交变的磁场,就能在其周围产生交变的电场。

这样一来、变化的电场在其周围产生变化的磁场,变化的磁场又在其附近产生变化的电场,如此循环下去,电场和磁场不就会越传越远了吗?据此,麦克斯韦认为:运动着的电荷能产生电磁辐射,形成逐渐向外传播的看不见的电磁波(简称电波)。

这一结论公布于一百多年前是很了不起的,这个结论告诉人们:“电”是可以“无线”传播的。

后来的事实证明,麦克斯韦的电磁波理论是完全正确的。

除此之外,他还推导出电磁波有和光波相同的传播速度,从而揭示了光与电磁现象在本质上的统一性。

无线电的有关知识
无线电广播和电视都是用哪个波段的无线电波传播的?无线电广播和电视都是用哪个波段的无线电波传播的?都是靠什么方式传播的?目前,调幅制无线电广播分做长波、中波和短波三个大波段,分别由相应波段的无线电波传送信号。

我国只有中波和短波两个大波段的无线电广播。

中波广播使用的频段大致为 550kHz-1600kHz,主要靠地波传播,也伴有部分天波;短波广播使用的频段约为 2MHz-24MHz,主要靠天波传播,近距离内伴有地波。

调频制无线电广播多用超短波(甚高频)无线电波传送信号,使用频率约为 88MHz-108MHz,主
要靠空间波传送信号。

目前,地面的广播电视分做 VHF(甚高频或称米波)和 UHF(特高频或称分米波)两个频段。

在我国,VHF 频段电视使用的频率范围是 48.5MHz- 3MHz,划分成1-12 频道,UHF 频段使用的频率范围是 470MHz-956MHz,划分成:3-68 频道。

它们基本上都是靠空间波传播的。

国际上规定的卫星广播电视有 6 个频段,主要频段是 12kMHz,也是靠空间波传播。

介绍】【AM/FM 介绍】什么是调幅波?什么是调频波?
使载波振幅按照调制信号改变的调制方式叫调幅。

经过调幅的电波叫调幅波。

它保持着高频载波的频率特性,但包络线的形状则和信号波形相似。

调幅波的振幅大小,由调制信号的强度决定。

调幅波用英文字母 AM 表示。

使载波频率按照调制信号改变的调制方式叫调频。

已调波频率变化的大小由调制信号的大小决定,变化的周期由调制信号的频率决定。

已调波的振幅保持不变。

调频波的波形,就像是个被压缩得不均匀的弹簧,调频波用英文字母 FM 表示。

【无线电的发射和接收】无线电通信的发送和接收过程是怎样的?无线电的发射和接收】广播节目的发送是在广播电台进行。

广播节目的声波,经过电声器件转换成声频电信号,并由声频放大器放大,振荡器产生高频等幅振荡信号;调制器使高频等幅振荡信号被声频信号所调制;已调制的高频振荡信号经放大后送入发射夭线,转换成无线电波辐射出去。

无线电广播的接收是由收音机实现的。

收音机的接收夭线收到空中的电波;调谐电路选中所需频率的信号;检波器将高频信号还原成声频信号(即解调);解调后得到的声频信号再经过放大获得足够的推动功率;最后经过电声转换还原出广播内容。

综上所述,可以把无线电通信(广播也属于无线电通信范畴)的发送和接收概括为互为相反的三个方面的转换过程,即:传送信息一低频信号、低频信号一高频信号、高频信号一电磁波。

什么是调频(FM)、调幅(AM)、短波(SW)、长波(LW)?什么是调频(FM)、调幅(AM)、短波(SW)、长波(LW)? (FM) (AM) (SW) (LW)
在一般的收音机或收录音机上都有 AM 及 FM 波段,相信大家已经熟悉,这两个波段是用来供您收听国内广播的,若收音机上还有 SW 波段时,那么除了国内短波电台之外,您还可以收听到世界各国的广播电台节目。

为了让您对收音机的使用有更进一步的认识,以下就什么是 AM、FM、SW、LW 作一简单的说明。

事实上 AM 及 FM 指的是无线电学上的二种不同调制方式。

AM: Amplitude Modulation 称为调幅,而 FM: Frequency Modulation 称为调频。

只是一般中波广播(MW: Medium Wave)采用了调幅(AM)的方式,在不知不觉中,MW 及 AM 之间就划上了等号。

实际上 MW 只是诸多利用 AM 调制方式的一种广播,像在高频 (3-30MHz)中的国际短波广播所使用的调制方式也是 AM,甚至比调频广播更高频率的航空导航通讯(116-136MHz)也是采用 AM 的方式,只是我们日常所说的 AM 波段指的就是中波广播(MW)。

那FM 呢?它也同MW 的命运相类似。

我们习惯上用FM 来指一般的调频广播(76-108MHz,在我国为 87-108MHz、日本为 76-90MHz),事实上 FM 也是一种调制方式,即使在短波范围的 27-30MHz 之间,做为业余电台、太空、人造卫星通讯应用的波段,也有采用调频(FM)方式的。

而 SW 呢?其实可以说是对短波的一种简单称呼,正确的说法应该是高频 (HF:High Frequency)比较贴切。

而短波这名称是怎么来的呢?以波长而言,中波(MW)介于 200-600 米(公尺)之间, HF 的波长却是在 10~100 米(公尺)之间,而与上述的波长相比较,的波长的确是短了些, HF 因此就把 HF 称做短波(SW: Short Wave)。

同样的,比中波 MW 更低频率的 150KHz-284KHz 之间的这一段频谱也是作为广播用的,以波长而言,它大约在 1000~2000 米(公尺)之间,和 MW 的 200-600 米相比较显然"长"多了,因此就把这段频谱的广播称做长波(LW: Long Wave)。

实际上,不论长波(LW)、中波(MW)或者是短波(SW)都是采用 AM 调制方式。

对一般收(录)音机而言,FM、MW、LW 波段是提供您收听国内广播用的,但我国目前没有设立 LW 电台,而 SW 波段则主要供您收听国内/国际远距离广播。

短波的认识
百年前,三声短促而且微弱的讯号,向世界宣布了无线电的诞生。

一九 0 一年,扎营守候在讯号山(Signal Hill 位于加拿大东南角)的意大利科学家马可尼,终于接收到了从英格兰发出的跨过大西洋的无线电讯号,这个实验向世人证明了无线电再也不是仅限于实验室的新奇东西,而是一种实用的通讯媒介。

此后短波用作全球性的国际通讯媒介便开始发达起来了。

虽然马可尼的试验结果令人相当振奋,可是当时一般人认为无线电传播方式类似光波,发射之后,绝对沿直线方向进行传播,从英国到加拿大,再怎么说也无法完成直线的无线电通讯(因为地球表面是弧形的)。

当时的科学理论更证明,从英国发射后的无线电波一定直驱太空,怎么可能到达加拿大?可是从马可尼用简陋的无线电设备征服长距离通讯的试验记录来看,白天,讯号可以远达七 00 英哩,晚间更远达二 000 英哩以上,这些试验数据,使得以往的理论所推断出来的必然结果,开始发生动摇了。

与此同时,MR.KENNELLY 及MR.HEAVISIDE 不约而同地分别提出了同样的看法:就是在地球大气层中有电子层的存在,它可以像镜子般,把无线电折射回地球,而不致于沿着直线方向直奔太空,由于这种折射回返的讯号,使得远方的电台可以互相通讯,这种对无线电波有如镜子般作用的电子层称做KENNELLY HEAVISIDE 层,但现在一般称之为电离层(lonosphre),而短波远距离广播和通讯之所以如此发达就是受了电离层之益。

从一九二五年开始,许多科学家便开始进行电离层的研究工作,由向电离层发射无线电脉冲讯号,然后从电离层反射的回波(Echo)中,可以了解到电离层的自然现象,所得到的结果就是:地球上空的电离层就像是一把大伞覆盖着地球,而且随着白天或夜晚或季节的变化而变动,同时发现某些频率可以直接穿过电离层,而有些频率则以不同角度折返回地球表面,虽然对电离层已经有了某种程度的了解,而且短波的国际通讯也有了很大的发展,这六十多年来,科学家从不放过任何继续研究电离层的机会,甚至火箭发射、人造卫星试验及最近的太空穿梭机飞行,都要做有某些实验,以期能更进一步了解电离层的变化规律,最近借助超高速计算机,建立了各种假设的电离层分析模型,科学家希望能够像天气预告那样,可以预测未来几天的电离层状况。

◎无线电波
没有任何一个人曾经目睹过无线电讯号,因为无线电带着节目讯息从发射天线离开之后,便以光速前进,并以不可见的电磁场能量存在,虽然眼睛看不见,但是我们仍然可以描述无线电电磁波的规律特性,只是在这过程当中,必须使用一些专有名词,如频率、波长、波段等名词,以下简单地叙述无线电波特性。

◎频率
广播电台的发射机是产生无线电波的原动力,在那儿,电流首先极为快速地来回摆动,也就是产生振荡,经过发射机的放大和处理,这个讯号够强了,便输送到发射塔的天线,这里也就是实际产生无线电波的地方。

参看图 1 所示,其中曲线代表强度与时间的关系,无线电波是沿着天线流动的电子所产生的,假设曲线的左边是起点,我们可以看出曲线从零点逐渐升高,然后又回到零点,这表示电流在天线上,从一端奔向另一端所产生的无线电波,而当电流从另一端奔回时,便产生了零点基线下方的曲线,这一来回就是一个周期。

像图 1 曲线就是无线电波的频率,例如某 MW 电台是 1,000,000 周期/秒,但通常人们习惯把它缩减成 1,000 千赫(KHz),KHz 是 Kilo Hertz 的缩写,中文称为千赫,意思就是一千个周期,但是在短波波段频率通常更高(3000-30000 千赫),为了方便读写,通常用MHz(兆赫)来表示短波频率,MHz 是英文 Mega Hertz 的缩写,而很多场合里,都把 KHz 及MHz 混用,因此最好能分清楚这两种不同单位的意义及其换算,要把 KHz 转换成 MHz 时,只要把小数点向前移三位即可。

例如:5900KHz=5.9MHz 18000KHz=18MHz 1MHz=1000KHz=1000,000Hz 注意:对于调频广播,为了简便读写,也是用 MHz(兆赫)来表示。

◎波长
短波广播中常常听到的另一种称呼 "米波段" 或"公尺波段"(Meter Band),这指的就是波长,也就是从天线发射出去的电波一个周期之间的距离。

假设图 2 中的无线电波是15MHz,那么它的波长指的就是从 A 点到 B 点的距离。

如果每秒的周期数目加倍,就变成 30MHz,也就是图 3。

观察图 2、图 3 两波形,便可发现 15MHz 每周期中含有 30MHz 两个周期,也就是说频率愈高,波长就愈短。

◎频率与波长的关系和转换
如何把波长转换成频率,或做相反的转换呢?虽然一个电台以固定的频率广播,但是 "波长"也常被拿来使用。

例如,在说明短波传导状況时,使用 31 米波段,比使用"9500KHz 到9900 千赫/KHz" (这是在 31 米波段內规划用做国际
短波广播的频率范围)简单多了。

把频率换算波长的的公式是波长(米/公尺)=300,000,000/频率(兆赫/MHz),分子 300,000,000 米/公尺是无线电波在大气中的传播速度(即光速),所以 15 兆赫(MHz)的波长是,波长=300000000 /15000000=20 米/公尺。

当然短波广播规定有许多的频率范围,要记住这些频率与相对的波长是挺麻烦的,但是只要抓住一个要领,便不成问题了。

首先记得一个频率与波长的关系,例如 15 兆赫(MHz)是 20 米,然后频率增加一倍,波长便减半,相反的频率减半,波长便加倍。

例如 15MHz 是 20 米,那么 30MHz 就是 10 米,而 7.5MHz 则是 40 米,这样就容易多了。

在我们了解了频率与波长之间的关系后,当短波电台报出频率及相对波长时,我们更可较容易地在收音机的刻度表上找到该收听的位置,因为传统型(指针式)短波收音机的刻度表上,都有波长或米波段的标示。

如果上述太复杂,您也可以这样简单地理解:频率是用来表示某电台的精确位置;而波长却是用来表示该电台的大概位置,米波段是用来表示某小段频率范围。

如 19 米波段表示频率 15.10 - 15.60 兆赫范围。

(请参考后文的国际广播米波段表)白天,在广州,您可以在短波 19 米波段收听到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第一和第二套节目,准确频率为15.48,15.50,15.55 兆赫。

◎无线电频谱
通常无线电波所指的是从极低频 10KHz 到极超高频的顶点 30GHz(Giga Hertz),因为超出这个范围以外的无线电频谱,其特性便有很大不同了,例如光线、X 射线等,而在上述10KHz 到 30GHz,通常划分成七个区域,参看下表,其中高频 3~30MHz 就是我们所讨论的短波。

◎无线电频谱的划分
中文名称极低频低频(俗称长波 LW)中频(俗称中波 MW)高频(俗称短波 SW)简称 LF MF HF 英文名称 LowFrequency MediumFrequency HighFrequency 频率范围 10KHz - 30KHz 30KHz - 300KHz 30KHz - 3000KHz 3MHz - 30MHz
VLF VeryLowFrequency
极高频(俗称超短波)频率在 88-108MHZ 范围的 VHF VeryHighFrequency 民用广播则俗称为调频电台 FM 超高频极超高频 UHF UltraHighFrequency SHF SuperHighFrequency 30MHz - 300MHz
300MHz - 3000MHz 3000MHz - 30000MHz
◎国际短波广播波段
全世界的无线电频率,都是由国际电信联合会所分配的。

国际电信联合会(ITU : International Telecommunication Union)是一个隶属于联合国的国际电信管理组织,定期召集各会员国开会决定无线电频率的分配及使用。

而 ITU 所制定的国际短波广播波段共有13 个,如下表:国际短波广播米波段表波段 (米/公尺) 120M 90M 75M 60M 49M 41M 31M 频率范围(兆赫/MHz) 2.30-2.495 3.20-3.40 3.90-4.00 4.75-5.06 5.95-6.20 7.10-7.30
9.50-9.90 波段 (米/公尺) 25M 22M 19M 16M 15M 13M 11M 频率范围 (兆赫/MHz) 11.65-12.05 13.65-13.80 15.10-15.60 17.55-17.90 18.85-19.1 21.45-21.85 24.67-26.10
各米波段都有一定的频率范围,您也许会觉得奇怪,从 2.3-26.1MHZ 被分成 13 段,为什么不连贯在一起呢?这是因为:在高频的频谱段(3-30MHz),国际电信管理组织(ITU)有规定,除了国际短波广播外,还有很多其它通讯的用途。

收听短波不可能有声音清晰的品质吗?收听短波不可能有声音清晰的品质吗?
有许多刚开始收听短波的人,都被收音机所传出的杂音弄得兴趣大减,甚至放弃了收听短波,实为一件憾事。

的确,短波的音质不可能与 FM 高传真广播的音质相比,但与中波(MW)音质相比,基本上是很接近的。

可是由于收听短波受到诸多的因素影响,所以往往显得比中波差。

实际上,如果在一切因素都有利的条件下,短波的音质可以媲美中波广播的音质。

下面分别来讨论收听短波时,有哪些重要因素必须考虑:
◎电离层的因素
中波广播(即俗称的 AM),从电台的发射天线到收音机的接收,其距离一般都在直径几百公里以外,而且中波波长比较长,不容易受到建筑物等障碍的影响。

而短波就不一样了,电台的发射天线除了有一定的方向及仰角,一般情况
下接收机的距离往往远达数千公里,甚至上万公里,电台发射的电波必须借着在地球表面上空近百公里高度的电离层折射,才能够在远处被接收到,而地球上空的电离层就像一面变化多端的镜子,它对短波的反射能力、它存在的高度、随时在变化,因此短波广播的传输就变得比较不那么可靠了。

虽然如此,电离层还是有一些变化规律可以归纳出来的,因为电离层形成的主要因素是来自太阳的紫外线及带有能量的微小粒子;因此电离层的变化会受到下面几项因素的影响:太阳活动的强弱:即所谓的大约每 11 年一个周期的变化。

太阳与地球的距离:即一年四季的变化。

太阳能量在传达到地球时所穿过的大气层厚度不同:白天到夜晚,即一天当中从早晨到黄昏到夜晚都在变化,因此,白天和夜晚,太阳能量对电离层的影响是不同的。

此外,由于电离层经常发生快速的变化,使得收听短波经常出现类似海浪般忽大忽小的声音,这是收听短波的一种普遍现象,即使在电子线路利用了自动增益(AGC)来消除这种现象,但是在严重的情况下,您仍会感觉出声音忽大忽小,若您能习惯,这也是收听短波的一种特殊感觉啊!
◎短波收听效果室内、室外不同
因短波波长比中波短了许多,因此建筑物对短波而言,是一种比较大的障碍,也就是在室内的讯号强度会比室外微弱很多,因此最理想的收听短波方式应该是:在室外以收音机的拉杆天线来收听,在室内时就得引用一条室外天线来收听。

根据经验,除了不可抗拒的大自然环境因素之外,架好一条理想的室外天线是改善短波收听效果的首善之务。

干扰收听短波的各种原因:夏天的雷电干扰;室内的电子日光灯、可控硅调光台灯、电脑、电视机,微波炉,电话线等;邻近工厂使用大马力电机并通过高压电力线传输的辐射干扰;马路上有轨电车电力线和各种机动车辆的马达火花放电辐射干扰;收听地点附近有大功率的高频无线电波辐射干扰:如寻呼机发射台(BB 机);出租车 27MHZ 无线电对讲机;专业短波通讯电台,无线手机电话,收听地点邻近有大发射功率的调频和广播电视发射台等……
◎架设短波室外天线
谈到外接天线,这是最让短波入门者感到困惑的问题。

的确,若要架设一条真正标准的短波外接天线,是需要有专业知识才能完成的。

为了大家方便起见,在此,我们只介绍一种简单又很实用的外接天线,供您参考:准备一条 5-15 米长的普通电线,在室外找适当的地点,一端将它拉为水平状;另一端拉到室内缠绕在收音机的拉杆天线上(大约 7-10 圈),就大功告成了。

所谓适当的地点是指:高处比低处好、周围越空旷越好,如远离墙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