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晚稻超级稻不同移栽密度试验总结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5年晚稻超级稻不同移栽密度试验总结
陈家金
【摘要】根据八步区农技站的试验要求,结合八步区仁义镇的实际情况,在三联村渭河寨的田垌进行2015年晚稻超级稻不同移栽密度试验,通过本试验探索超级稻在当地最佳的移栽密度,为以后的大田技术推广提供科学依据。
【期刊名称】《农业科技与信息》
【年(卷),期】2016(000)015
【总页数】2页(P51-52)
【关键词】晚稻超级稻;移栽密度;产量
【作者】陈家金
【作者单位】广西贺州市八步区仁义镇农业技术推广站,广西贺州 542814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S233.71
水稻是八步区仁义镇的主要粮食作物,Y两优9918迟熟超级稻品种是一种籼型两型杂交水稻品种,已进入生产试验阶段,其产量性状和品质较为突出。
为研究该品种在八步区仁义镇适宜的移栽密度以及种植效果,特开展本研究,现将总结如下:通过试验,掌握在八步区仁义镇的土壤肥力、气候条件、管理水平等条件下超级稻品种最适合的栽培密度,为今后大田农业生产提供科学依据。
本试验在仁义镇三联村渭河寨田垌实施。
试验田面积0.11 hm2,设6个处理3次重复,共18个小区,小区面积20 m2;6个处理分别是公顷移栽的基本苗为:
(1)18万蔸。
(2)21万蔸。
(3)24万蔸。
(4)27万蔸。
(5)30万蔸。
(6)33万蔸。
随机排列进行插植。
试验田要求选择在肥料均匀、肥料中等或中等以上、排灌条件好的田块。
移栽方式为人工插植,秧苗及大田管理按当地常规方法[1]。
4.1 试验的材料
实施的品种:Y两优9918迟熟超级稻品种。
4.2 田间实施方法
4.2.1 7月10日进行播种放三宁牌复合肥(15—15—15)1 kg和壮秧剂2包共500 g做基肥,丁硫-克百威拌种剂进行拌种预防钻心虫。
7月18日喷施磷酸二氢钾加204叶面肥促苗旺长。
4.2.2 7月28日进行耙田放基肥碳铵373.1 kg/hm2,磷肥671.6 kg/hm2,钾
肥111.9 kg/hm2,三宁牌复合肥(15—6—9)373.1 kg/hm2,白螺敌2包
1.49 kg/hm2,7月29日移栽。
7月28日喷一次送嫁药吡蚜酮5 g+氯虫笨酰胺
8 g,防治钻心虫和稻飞虱。
4.2.3 大田管理(施肥及病虫害防治)8月2日施追肥尿素7.5 kg,磷肥20 kg,钾肥7.5 kg,除草剂(卞、丁)100 g。
8月8日施硫酸锌4 kg,三宁牌复合肥(15—6—9)10 kg。
8月23日喷药:多靶标1.5 kg/hm2+氯虫笨酰胺0.36
kg/hm2+丙环唑0.45 kg/hm2+吡蚜酮0.9 kg/hm2,防治钻心虫、稻飞虱、温
枯病效果好。
8月27日是钾肥15 kg,尿素5 kg。
8月29防治急性叶瘟病喷药:富士一号(稻瘟灵)2.99 kg/hm2+丙环唑0.6 kg/hm2效果好。
9月12日用广
屠2.24 kg/hm2+吡蚜酮0.9 kg/hm2+丙环唑0.6 kg/hm2,防治稻纵卷叶螟、
稻飞虱、纹枯病,效果好。
9月21日抽穗,9月22日喷药:三唑磷100 g+阿维菌素150 g+吡蚜酮60 g+三环唑150 g+井岗霉素350 g,防治钻心虫,稻飞虱,穗颈瘟,纹枯病效果好。
水分按寸水回青,浅水分蘖,够苗露晒田,中后期干干湿
湿到黄熟的管理方法。
10月29日收割[2]。
5.1 将本试验各处理产量结果整理成下表(表2)
查《田间试验与统计方法》5%(上)和1%(下)点F值表,当df重复=2,df
误差=10时,F0.05=4.1,F0.01=7.56,F重复=0.09<4.1,说明重复间的产量
差异不显著。
当df处理=5,df误差=10时,F0.05= 3.33,F0.01=5.64,F处理=6.0>5.64,说明处理间的平均亩产量差异达极显著水平[3]。
5.2 方差分析
重复间的DF、SS、MS、F、F0.05、F0.01分别为:2、33.9、17、0.09、4.1、7.56;处理间的则分别为:5、5 666.3、1 133.3、6.0、3.33、5.64;误差间则分别为:10、1 888、188.8、-、-、-。
5.3 处理间进行多重比较
从方差分析结果中可知处理间平均公顷产差异极显著,需进行多重比较,采用最小显著极差法(LSR法):
查《田间试验与统计方法》,新复极差测验5%和1%SSR值表,当df处理=2,
df误差=10,K=2,3,……9时的SSR值,并计算LSR值[4]。
将各处理小区亩产量平均数进行比较:
在(表五)可以看出1.6万篼与1.8万篼表现显著。
每公顷移栽18万蔸的有效穗208.2万,总粒数2 709个,实粒数2 148个,结
实率79.2%,千粒重26.6 g,公顷产量9 196.5 kg。
每公顷移栽21万蔸的有效穗235.2万蔸,总粒数2 559个,实粒数1 978.5个,结实率77.3%,千粒重26.1 g,实际产量9 448.5 kg。
每公顷移栽24万蔸的有效穗233.55万蔸,总粒数2 823个,实粒数2 314.5个,结实率77.7%,千粒重26.6 g,实际产量9 847.5 kg。
每公顷移栽27万的有效穗269.1万蔸,总粒数2 526个,实粒数1 891.5个,结
实率75.1%,千粒重26.2 g,实际产量10 014 kg。
每公顷移栽30万蔸的有效穗232.05万蔸,总粒数2 475个,实粒数1 727.55个,结实率69.8%,千粒重25.7 g,实际产量9 711 kg。
每公顷移栽33万蔸的有效穗239.85万蔸,总粒数2 518.5个,实粒数1 753.5个,结实率69.6%,千粒重25.4 g,实际产量9 577.5 kg。
每公顷移栽18万蔸和21万蔸的,虽然蔸有效穗分蘖高但插植的基数少,公顷有效穗上不去,这是影响产量的关键。
每公顷移栽30万蔸和33万蔸基础苗的,由于基数大在大田生长时肥料的分配、彼此生长空间窄小影响了禾苗的营养、生殖生长。
大田的蔸有效分蘖少,实粒数少,千粒重轻。
最终产量上不去。
最好的是每公顷移栽24万、27万蔸的,由于基础苗适中,在大田早生快发,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能合理协调的生长,产量三要素亩有效穗、实粒数、千粒重发展均衡,这三要素都比公顷移栽18万、21万、30万、33万的高,这是高产的关键。
综合以上得出构建产量要素(每公顷有效穗、实粒数、千粒重)分析,综合试验数据来看:株高随着移栽密度的增加而逐步下降;有效穗随着移栽密度的增加而逐步下降;千粒重随着移栽密度的增加逐步减轻[5]。
从大田的禾苗长势和室内考种的观察,生长、生殖的各性状来看最佳的移栽密度为每公顷24万蔸和27万蔸。
[1] 李木英,石庆华,王涛,等.种植密度对双季超级稻群体发育和产量的影响[J].杂交水稻,2009,(24).
[2] 李世峰,刘宝法,刘蓉蓉,等.移栽密度和施氮量对宁粳3号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的影响[J].中国稻米,2010,(16).
[3] 戴笑,包祖达,丁杨东,等.超级稻甬优12号移栽密度与氮肥用量试验初报[J].农业科技通讯,2012,(4).
[4] 费永俊,陈国斌,陈岚,等.密度与播期对两优0293产量的影响[J].现代农业科
技,2008,(12).
[5] 冯水琴.超级稻强化栽培的技术性问题浅析[J].农家科技(下旬刊),201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