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加技能大赛对混凝土无损检测项目教学的反思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参加技能大赛对混凝土无损检测项目教学的反思
发布时间:2021-08-03T16:49:13.407Z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1年第10期作者:王继平[导读] 参加技能大赛,挑战的是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实操技能,王继平
南京交通技师学院 ?江苏省南京市 ?210049 摘要:参加技能大赛,挑战的是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实操技能,同时也是对指导教师的考验,让教师与学生都受益匪浅,教师经历一次次的比赛指导,不断促使自身专研、学习,提高专业素质;而参加比赛的学生,在理论及操作技术上均得到了提高,经历了磨炼,在之后的招聘和就业中都受到用人单位的青睐,在比赛训练中学习到的技术也成为他们工作的一技之长。

大赛所取得的成绩能够鼓励学生良性竞
争,惠及师生,提升学校整体知名度。

关键词:技能大赛;混凝土检测;教学
一、技能大赛对传统教学的影响
职业技能大赛是对职业院校专业技能教学质量的考量,一方面反映出本行业的最新信息、对某项技能人才的需求,另一方面折射出当前职业教育教学中存在的各种问题。

传统的职业院校教学模式,教师是教学活动的中心,是教学活动的主体,是知识的传授者,学生是知识的接受者,学生的成绩是教师教学水平的反映,课堂作为教学的主要环境则是提供给教师表演的舞台。

一句话,整个教学活动和教学结构都是围着教师转的,教师的教学水平、教学技巧和教学艺术决定着学生的学习效果,在应试教育条件下表现为学习成绩的高低,这种课堂教学模式长期以来一直是我国学校教学的主流模式。

在这种教学模式下,学生由于对课程知识的实际应用不明确,实践操作课程学时较少,实训类课程学分较低,学生多抱着修必修课程拿高学分的目的,专业技能学习课程较少,大多数学生不能毕业后尽快地适应工作岗位。

“以赛促学、以赛促教、以赛促改”的专业建设模式是结合企业、用人单位的岗位需求,通过制定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调整课程设置,将技能大赛的内容植进日常具体的课程中,使技能大赛与理论学习、技能实操、岗位实训及市场需求紧密结合,实现教、学、做、赛、用相融合。

同时组织校级、班级技能比赛,由专业指导教师定期组织训练项目,开展内部评选活动,形成良性竞赛,为参赛选苗子,实现学生的专业技能水平与专业实践能力的整体提高,从而使学生得到全方位的发展。

二、“以赛促学、以赛促教”教学方式 “以赛促学、以赛促教”的教学模式是指在对学生进行专业教学中将学生需要掌握的专业知识通过竞赛的方式展现出来,在这个过程中需要对相关的知识进行高度逼真的职场情景教学与实践训练,从而培养具有良好知识运用能力与职业素养的实用型人才。

其中“以赛促学”是通过竞赛的方式使学生切实掌握工程相关专业中的基本知识,从而不断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以竞赛的方式可以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升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以赛促教”则是通过竞赛的方式来检验教师的教学质量与教学能力,同时在竞赛中可以发现教学中所存在的问题,针对所出现的问题加以改进,从而不断提升教师的教学能力。

“以赛促学、以赛促教”的教学方式是通过奖惩竞赛的方式将专业知识输送给学生的,由院系选择教学经验丰富的专业教师、实践能力强的教师负责竞赛内容策划,根据教学内容、教学目标、岗位需求,结合国家技能大赛的赛制,来制定竞赛内容、考评难度、评分标准,构建起一个完善的、全面的竞赛机制。

竞赛以符合学院的人才培养为目标,同时,需要建立起针对竞赛过程、赛前培训、赛后评价的反馈机制,力求通过反馈机制来验证该教学模式的成效。

总的来说,以赛促教绝不仅仅是通过独立的比赛来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的一种方式,而是一种有计划、有层次、有目的的激励式教学方式。

三、“以赛促学,以赛促教”混凝土无损检测项目的改革
(一)明确混凝土无损检测教学目标 “混凝土无损检测课程”是水利、建筑、交通工程专业必修的一门课程,该课程是对应工程现场质量检测岗位所设置的课程,培养学生专业工程现场的质量检测能力,为学生考取混凝土检测员和基桩检测员职业执业资格证服务。

通过专业课程是培养学生能够运用现行检测标准分析问题,独立完成混凝土无损检测的操作,能对检测数据进行处理,对混凝土质量合格与否做出正确判定,会编写检测报告。

混凝土无损检测内容授课效果主要通过院系级和国家行业级的无损检测技能竞赛来实现。

(二)合理选取教学内容在竞赛教学内容选取上需要结合学生的所学专业,将专业与未来职业相结合,以满足学生的职业需求与职业发展为目标,加强学生检测设备操作技能的训练,重点培养学生工程检测专业的应用能力与职业素养,在此基础之上设置合适的竞赛场景,在竞赛中设计相关的项目,并将项目进行细化分解,使竞赛的内容具体、形象,这样就可以很好地检验出学生的知识能力与教师的教学水平。

(三)改革教学方式
为了有效地进行工程专业课程改革,在教学中需要不断改革教学方式,加强对实践教学的重视,这就需要在工程专业课程设计上不断增加工程专业教学理论与实践的比例,应当增加实训教学的课时数,使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得到提高。

根据工程检测专业课程的特征,在课程教学中可以聘请检测行业技术专家指导培训专业课教师和学生,参与到实训指导过程中,这样不仅可以帮助学生在虚拟岗位环境下不断提升自身的能力,还可以使学生充分了解到当前企业所需人才的要求,不断提升自身的实践操作,使学生的发展更符合当前行业对检测人才的需求。

(四)构建多元评价体系为了有效进行教学质量考核,无损检测课程的多元化评价体系可以从考核和评价两个方面进行,其中考核是课程考核,评价为职业技能评价:
课程考核为分别进行考核,综合考核成绩是本学期所有实训项目考核成绩的累计。

每个实训项目成绩都从知识、技能、情感态度三方面考核,职业技能考核依据是实训操作是否正确、报告是否规范、课堂表现等。

职业技能评为教师评价:无迟到、早退,遵守课堂纪律,积极回答课堂问题,按时独立完成实训预习报告,能配合小组完成项目任务,检测标准使用合理,计算结果正确,报告填写规范、正确,字迹工整;互评内容:小组成员分工有序,团结合作,互帮互助,能配合其他组员完成项目任务。

四、结语
综上所述,参加技能大赛最宝贵的收获是参赛的过程对无损检测专业技能教学的反馈,这促使我们对建筑工程质量检测技术专业教学的现有模式进行反思。

在“以赛促学、以赛促教”教学模式下,让所有的学生都积极参与到学习竞赛中去,在技能竞赛中每个学生都有展现自我的机会,这更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教师根据竞赛内容,及时更新自身的知识,用实训指导岗位教学的方式来替代传统的知识讲解。

在这样的情况下,教师的教学水平、专业水平都能够得到有效提升。

“以赛促学、以赛促教”教学模式在混凝土无损检测课程中的应用,将极大地促进高职院校工程专业教学方式的改进,为工程专业学生毕业后尽快适应工作岗位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孙金辉.基于“以赛促学、以赛促教、赛教融合”模式下高职院校体育实践教学改革与探索[J].现代职业教育,2019(8).
[2]于露.以职业技能竞赛促进建工专业建设的思考[J].教育教学论坛,2020(8):175-176.
[3]车万华.新能源汽车技术服务技能大赛促进职业教学改革[J].农机使用与维修,2020(2):98-99.。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