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川市四小三年级语文下册 第四单元 智慧 4.2 捞铁牛课时同步练习 北师大版三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4 智慧
捞铁牛 一、选择下面的苹果放在相应的盘子里吧。

(连线)
二、 写一写下面的词语,注意加点的字。

捞铁..牛 笨.重 水性. 木料. 搭.架子 跨.在 工程.
三、我能给下面的句子加上正确的标点符号。

一个和尚说 我来试试看 铁牛是被水冲走的 我还叫水把它们送回来
四、我是小小智多星
现在如果有八个大铁牛陷在河底,你会想到什么办法把它们捞上来?
xi àn
b ǐng ch ǎn w ěn h óng b ǎng 洪 陷铲 稳 丙 绑
一、陷xiàn 洪hóng 稳wěn 铲chǎn 丙bǐng 绑bǎng
三、一个和尚说:“我来试试看. 铁牛是被水冲走的, 我还叫水把它们送回来。

"
四、略。

宋庆龄故居的樟树
教学目标
1。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学会本课生字。

理解生字组成的词语。

3。

会用“崇敬、稠密”造句。

4。

学会给课文分段,并说出段落大意。

5。

理解课文内容,懂得樟树的可贵之处,领会樟树的象征意义。

教学准备
图片、投影
教学时间
2课时
第一课时
一、揭示课题
1。

出示图片,简介宋庆龄生平.
2。

板书课题:宋庆龄故居的樟树
3。

解题.
(1)理解词语:故居、樟树。

(2)讨论:课文主要应该写什么?写什么地方的樟树?
(3)质疑:看到这个题目,你想知道什么?
二、范读课文,初步感知课文内容
1.教师范读课文.
读后请学生提出不足的地方,以培养学生的鉴赏力。

2。

说说你对课文的哪个地方印象最深。

三、自读课文
1。

出示自读课文。

(1)轻声朗读课文,画出生词,圈出生字。

(2)借助拼音读准生字字音,联系上下文查字典理解词语的意思。

(3)通读每个自然段。

(4)在不理解的词句下面打上“?”。

2、学生按要求自学课文。

教师进行巡视,及时指导学习有困难的学生.
3.检查自读情况。

(1)抽读词语卡片.
(2)指名分自然段读课文。

师生共同纠正字音。

(3)交流学会的词语.
(4)指名说说有哪些不懂的地方,一般内容可让学生自行讨论解决,重点词句在细读课文时解决。

四、指导分段
1。

自由读课文,思考每个自然段告诉了我们什么。

2。

由课题可知课文应该重点写樟树,看看课文中哪几段写的是樟树。

3。

第4、5段是课文的重点段,联系上下文思考,全文可分几部分?
全文可分三段:第1—3段为第一部分,第4—5段为第二部分,第6段为第三部分。

4。

小结“重点突破"的分段方法。

五、作业
1。

读生字表中的字。

2。

分段朗读课文。

第二课时
一、复习检查
1。

抽读词语卡片
二、细读课文
1.细读第一段(第1—3段)
(1)自由读课文。

思考讨论:这三段分别告诉我们什么?段与段是怎样连起来的?
2。

细读第二段(第4-5段)
(1)学习第4段。

①出示课文插图一的投影片,引导观察樟树的样子.
要求按顺序仔细观察,抓住特点说一段话.
②默读第4段,找出最能概括樟树特点的一个词。

相机讲解“蓬蓬勃勃”的意思.(板书:蓬蓬勃勃)
③再读课文,话画出具体表卅现樟树蓬蓬勃勃的词语。

(枝干:粗壮、伸向四面八方、伸得远远的.树叶:稠密、绿得发亮、四季常青)
④指导朗读。

表现樟树特点的词语要读重音.
⑤指导背诵.
要求学生先理清叙述顺序,弄清句与句之间的联系,再练习背诵。

(2)学习第5段。

①默读课文,用横线画出写别的树木的句子,用波浪线画出写樟树的句子。

②学习第1-3句。

A.指名读。

B.理解“繁衍、寄生”等词语。

C。

说说别的树不好在什么地方。

③学习第4-8句。

A。

自由读课文。

B.理解“可贵、仍然、拇指、高贵”等词。

C.理解句子。

“本身”这个词说明了什么?
“永久保持”说明什么?读读课文,说说从哪儿可以看出樟树能“永久保持”香气.
(相机板书:永久保持拒虫香气)
④引导理解樟树具有拒虫香气的象征意义。

A.再读第5段,说说樟树高贵在什么地方。

B.结合宋庆龄的生平说说自己学习第5自然段的体会。

⑤指导朗读。

⑥指导背诵.
3、细读第三段(第6段)。

(1)指名朗读课文。

(2)理解有关词语。

(崇敬、瞻仰)
(3)说说人们为什么总爱在宋庆龄故居前的两棵樟树前留影纪念.(因为樟树不仅长势蓬蓬勃勃,具有拒虫的香气;而且更因为宋庆龄也像樟树那样,一身正气,令敌人畏惧,人们为了表达对宋庆龄的崇敬和怀念之情,总爱在樟树下留影纪念)
(4)指导概括段意。

三、作业
1。

朗读课文
2。

背诵课文第五自然段。

15 水上飞机
教材分析:
这是一篇科学童话,作者用拟人化的手法,形象地向小读者介绍了水上飞机的广泛用途,展现了最新的科技成果。

文章为科普小品,叙述灵活,语言生动,没有高深的道理,没有艰涩的术语,读来情趣盎然,引人入胜,是加强语言训练,激发科学兴趣的好教材。

学情分析:
课文故事性强,情节饶有兴味,语言通畅生动,学生喜欢朗读,教学时让他们在朗读中理解和品位,感受水上飞机的神奇本领及作用之大,课文最后一段教学要引导学生抓住水上飞机的语言及行动,联系前文内容,进一步体会水上飞机的独特作用.
教学要求:
1、学会本课生字,会认8个生字,会写7个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能用“究竟”、“渐渐地”造句.
2、了解水上飞机的主要作用,激发儿童从小学科学,长大用科学为人类造福的志向。

3、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
了解水上飞机的主要作用,激发儿童从小学科学、长大用科学为人类造福的志趣。

教具准备:生字卡片、小黑板
教学时间:2课时
第一课时
一、揭示课题,激趣设悬
齐读课题。

读了课题,你想知道什么?
二、听读课文,了解课文主要内容
谈听读后的感受。

三、初读课文,自学生字词
1、轻声读课文,画出生字词多读几遍。

要求读准字音。

2、查字典或联系上下文理解自己不懂的词语.
四、检查自学情况
1、出示生字词,认读,哪些字的音在读的时候要特别注意?
2、各种形式读。

3、谈谈这些词语哪些已经懂了,还有哪些不理解。

把自己理解的词语的意思介绍给大家听。

不理解的下节课再解决。

五、再读课文
要求:字字读准,句句读通;标出自然段
1、自由轻声读.
2、指名分自然段试读课文。

3、师生评议。

六、指导识记生字。

第二课时
一、复习检查,听写词语
二、重点精读,评鉴领悟
1、学习交流第一自然段。

(1)导语:一天,小海鸥在无边无际的大海上飞翔,突然,它发现了一条奇怪的船,大家看——(图片)
(2)讨论:这条船与我们看到的船有什么不同?看到它,你想知道什么?
看看书上是怎么写的?
(3)指名读第一自然段。

齐读.
哪个词是无边无际的意思?问个究竟是什么意思?
(4)用自己的话说说这一自然段的意思。

(5)指导朗读,读出小海鸥好奇的语气。

过渡:小海鸥想去问个究竟,它是怎么问的?那个怪物又是怎么回答的?
2、学习交流第2——7自然段
(1)自读课文,说说那条奇怪的船到底是什么?
(2)朗读训练.思考:小海鸥是怎样问的?水上飞机又是怎么回答的?
(3)分角色朗读.
(4)读了它们的对话,你读懂了什么?
(5)重点品读5、6自然段.
①齐读.
②“我"是谁?“佩服"怎么理解?小海鸥佩服它什么?
③练习用“迅速”造句。

(6)重点品读第7自然段。

①读一读,想一想:给海上救护机的兄弟们分别起一个名字,说说它们各自有什么作用。

②讨论交流。

③你能说说省略号省略了什么吗?
(7)指导分角色朗读2-—7自然段,读出小海鸥好奇、佩服的语气,读出水上飞机自豪的语气。

(8)学习交流第8自然段。

①轻声读课文,用“~~~"画出水上飞机说的话,用“---"画出它出发的句子。

②想象:海上救护机是怎样救护遇险的船只的呢?
③读了这段后,你有何感受?
④用“渐渐地”造句。

三、有感情地朗读全文。

四、总结全文,激发探究兴趣。

五、布置作业。

1、完成“练习与测试”上有关作业.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板书:
15、水上飞机
海上战斗机参加战斗
海上运输机输送物资
海上灭火机扑灭大火。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