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语文下册《活版》文言文阅读专项训练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七年级语文下册《活版》文言文阅读专项训练
1.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活板
沈括
板印书籍,唐人尚未盛为之。

自冯瀛王始印五经,已后典籍皆为板本。

庆历中,有布衣毕昇,又为活板。

其法:【甲】用胶泥刻字,薄如钱唇,每字为一印,火烧令坚。

先设一铁板,其上以松脂、蜡和纸灰之类冒之。

欲印,则以一铁范置铁板上,乃密布字印,满铁范为一板,持就火炀之;【乙】药稍镕,则以一平板按其面,则字平如砥。

若止印三二本,未为简易;若印数十百千本,则极为神速。

常作二铁板,一板印刷,一板已自布字,此印者才毕,则第二板已具,更互用之,瞬息可就。

每一字皆有数印,如“之”“也”等字,每字有二十余印,以备一板内有重复者。

【丙】不用,则以纸帖之,每韵为一帖,木格贮之。

有奇字素无备者,旋刻之,以草火烧,瞬息可成。

不以木为之者,木理有疏密,沾水则高下不平,兼与药相粘,不可取;不若燔土,用讫再火令药镕,以手拂之,其印自落,殊不沾污。

昇死,其印为余群从所得,至今宝藏。

(1) 下列选项中加点字的用法和意思都相同的一项是()
A. 自.冯瀛王始印五经以手拂之,其印自.落公亦以此自.矜
B. 其上以.松脂、蜡和纸灰之类冒之不以.木为之者蒙辞以.军中多务
C. 持就.火炀之瞬息可就.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
D. 更.互用之,瞬息可就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2) 下列相关操作说明与原文文意不相符
...的一项是()
A. 【甲】原文:用胶泥刻字,薄如钱唇,每字为一印,火烧令坚。

说明:首先在一个胶泥块上面雕刻出一个反向的汉字,使每个笔画的厚度与铜钱的边缘一样,然后再把刻好的胶泥字印在火上烘烤,使它变成坚硬的活字。

B. 【乙】原文:药稍镕,则以一平板按其面,则字平如砥。

说明:等铁板上面覆盖的药剂被火烘烤得稍稍熔化而变得柔软时就可以印刷。

印刷时,用一块平整的板,放在版面上向下按压,印出的字如同磨刀石一样平整。

C. 【丙】原文:不用,则以纸帖之,每韵为一帖,木格贮之。

说明:活字不用时,要放置在木格子中保存。

为了便于存取,要按照活字所属的韵部进行分类,把相同韵部的活字放置在一起,还要贴上一张字条做好标记。

(3) 结合上面短文和下面的链接材料,在后面语段中的横线上填写恰当的内容。

链接材料:
前任宣州旌德县县尹时,方撰《农书》,因字数甚多,难于刊印,故用己意命匠创活字,二年而工毕。

试印本县志书,约计六万余字,不一月而百部齐成,一如刊板,始知其可用。

后二年,予迁任信州永丰县,挈①而之官,是时《农书》方成,欲以活字嵌印。

今知②江西,见行命工刊板,故且收贮,以待别用。

然古今此法未见所传,故编录于此,以待世之好事者,为印书省便之法,传于永久。

(取材于王祯《农书·卷二十二》)【注释】①挈:携,带领。

②知:主管。

宋代毕昇与元代王祯发明的活字印刷都具有①的特点,具体表现为:前者“②”,后者“试印本县志书,约计六万余字,不一月而百部齐成”。

但王祯对毕昇发明的活字印刷并不知晓,这一点我们可以从链接材料中“③”推断而知。

【答案】【小题1】B
【小题2】B
【小题3】
①印刷效率高
②若印数十百千本,则极为神速
③然古今此法未见所传故用己意命匠创活字
2.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甲】
庆历中,有布衣毕昇,又为活板。

其法:用胶泥刻字,薄如钱唇,每字为一印,火烧令坚。

先设一铁板,其上以松脂、蜡和纸灰之类冒.之。

欲印,则以一铁范置铁板上,乃密布字印,满铁范为一板,持就火炀之,药稍镕,则以一平板按其面,则字平如砥。

若止印三二本,未为简易;若印数十百千本,则极为神速。

常作二铁板,一板印刷,一板已自布字,此印者才毕,则第二板已具,更互用之,瞬息可就。

每一字皆有数印,如“之”“也”等字,每字有二十余印,以备一板内有重复者。

不用,则以纸帖之,每韵为一帖,木格贮之。

有奇字素无备者,旋.刻之,以草火烧,瞬息可成。

不以木为之者,文理有疏密,沾水则高下不平,兼与药相粘,不可取;不若燔土,用讫再火令药镕,以手拂之,其印自落,殊不沾污。

(节选自沈括《活板》)
【乙】
元丰中,庆州界生子方虫①,方.为秋田之害。

忽有一虫,生如土中狗蝎,其喙有钳,千万蔽地,遇子方虫,则以钳搏之,悉为两段。

旬日子方皆尽,岁以大穰②。

其虫旧曾有之,土人谓.之“傍不肯”。

(选自《以虫治虫》)【注】①子方虫:称黏虫,危害变类、玉米、高聚、水弱等多种作物。

②大穰:庄稼大丰收。

(1) 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

(1)蜡和纸灰之类冒.之冒:_______________
(2)旋.刻之旋:_______________
(3)方.为秋田之害方:_______________
(4)土人谓.之谓:_______________
(2) 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以一平板按其面,则字平如砥。

( 2)旬日子方皆尽,岁以大穰。

(3) 【甲】文写活字印刷术,紧扣“____________”这一特征进行说明,这一特征主要体现在“每字为一印”——_______活,“密布字印”——排版活,“更互用之”——印刷使用方法活,旋刻素无备的奇字——____活等方面:通过阅读了【乙】文的生物防治法——以虫治虫之道,我们知道生物防治法也就是
__________________”
(4) 【甲】文赞颂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什么精神?读了【乙】文,你还知道哪些生物防治法?试举两例。

【答案】【1】(1)覆盖(2)立即(3)正在(4)称作【2】(1)用一块平板按在字模上,所有排在板上的字模就像磨刀石那样平。

(2)十天后,子方虫全被杀尽,年成因此而获得庄稼大丰收。

【3】活字制字利用一种生物对付另一外生物的办法
【4】甲文赞颂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高度的智慧和创造精神:我还知道的生物防治法如以鸟治虫、以菌治虫等(答出具体的也可以)。

3.阅读《活板》,回答文后问题。

板印书籍,唐人尚未盛为之。

五代时始印五经,已后典籍皆为板本。

庆历中有布衣毕昇,又为活板。

其法:用胶泥刻字,薄如钱唇,每字为一印,火烧令坚。

先设一铁板,其上以松脂、蜡和纸灰之类冒之。

欲印,则以一铁范置铁板上,乃密布字印,满铁范为一板,持就火炀之,药稍熔,则以一平板按其面,则字平如砥。

若止印三二本,未为简易;若印数十百千本,则极为神速。

常作二铁板,一板印刷,一板已自布字,此印者才毕,则第二板已具,更互用之,瞬息可就。

每一字皆有数印,如“之”“也”等字,每字有二十余印,以备一板内有重复者。

不用,则以纸帖之,每韵为一帖,木
格贮之。

有奇字素无备者,旋刻之,以草火烧,瞬息可成。

不以木为之者,文理有疏密,沾水则高下不平,兼与药相粘,不可取;不若燔土,用讫再火令药熔,以手拂之,其印自落,殊不沾污。

昇死,其印为予群从所得,至今保藏。

(1)下列句中加点词语解释全都正确
....的一项是()。

A.唐人尚未盛为之.(指“版印书籍”)以松脂、蜡和纸灰之.类冒之(助词,的)
B.已后典籍皆为.板本(是)不以木为.之者(制作,作活板)
C.持就.火炀之(靠近)瞬息可就.(完成)
D.有奇字素.无备者(平常,平时)训练有素.(素质,素养)
(2)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划线句子。

每韵为一帖,木格贮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下列对文章的理解分析不恰当
...的一项是()
A.本文选自《梦溪笔谈》,《梦溪笔谈》被英国著名学者李约瑟誉为“中国科技史上的坐标”。

B.本文在说明活板时,采用了程序式的说明顺序,即按照工艺流程先后说明各个环节的操作过程。

C.在说明活板前,作者简述雕版印刷的历史,既表明活板印刷是对雕版印刷的继承,也为下文重点介绍活板印刷术做了铺垫。

D.“胶泥刻字,薄如钱唇”“若止印三二本,未为简易;若印数十百千本,则极为神速”分别运用了打比方和分类别的说明方法。

(4)文中哪些短语突出了“活板”的“活”的特征?请找出来,说说它们各说明了活板的什么特征。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C
(2)每一个韵部制作一个标签,用木格储存它们。

(正确即可)
(3)D
(4)“每字为一印”说明字是活的;“乃密布字印”说明版是活的;“每一字皆有数印”说明字印的数目是活的。

4.阅读下面两段文字,完成各题。

(一)
板印书籍,唐人尚未盛为之。

五代时始印五经,已后典籍皆为板本。

庆历中,有布衣毕昇,又为活板。

其法:【甲】用胶泥刻字,薄如钱唇,每字为一印,火烧令坚。

先设一铁板,其上以松脂、蜡和纸灰之类冒之。

欲印,则以一铁范置铁板上,乃密布字印,满铁范为一板,
持就火炀之;药稍熔,则以一平板按其面,则字平如砥。

【乙】若止印三二本,未为简易;若印数十百千本,则极为神速。

常作二铁板,一板印刷,一板已自布字,此印者才毕,则第二板已具,更互用之,瞬息可就。

每一字皆有数印,如“之”“也”等字,每字有二十余印,以备一板内有重复者。

不用,则以纸帖之,每韵为一帖,木格贮之。

有奇字素无备者,旋刻之,以草火烧,瞬息可成。

不以木为之者,文理有疏密,沾水则高下不平,兼与药相粘,不可取;不若燔土,【丙】用讫再火令药熔,以手拂之,其印自落,殊不沾污。

昇死,其印为予群从所得,至今保藏。

(选自沈括《活板》)
(二)
蔡伦,字敬仲,桂阳人也。

永元九年,监作秘剑①及诸器械,莫不精工坚密,为后世法。

自古书契②多编以竹简,其用缣③帛者谓之为纸。

缣贵而简重,并不便于人。

伦乃造意④,用树肤、麻头及敝布、鱼网以为纸。

元兴元年奏上之,帝善其能,自是莫不从用焉,故天下咸称“蔡侯纸”。

(节选自范晔《后汉书》)注:①[秘剑]皇室用的剑。

②[书契]书籍文契。

③[缣(jiān)]双丝的细绢。

④[造意]想出一个主意。

(1)下列选项中各有两组词语。

每组词语中加点字的意思都相同的一项是()
A.唐人尚.未盛为之/礼尚.往来殊.不沾污/殊.途同归
B.有奇字素.无备者/素.不相识旋.刻之/天旋.地转
C.字平如砥./坦荡如砥.瞬息可就./一蹴而就.
D.兼.与药相粘/德才兼.备更.互用之/少不更.事
(2)翻译(一)文中三处画线语句,并依据上下文对其作出进一步理解,全都正确的一项是()A.用胶泥刻字,薄如钱唇,每字为一印,火烧令坚
翻译:用黏土刻字,字模的边缘薄得像铜钱似的,每个字刻一个字模,用火烧使它坚硬。

理解:说明活字的制作过程。

运用打比方的说明方法,形象说明了活字比较薄,占有的空间小,容易存储和保管。

B.若止印三二本,未为简易;若印数十百千本,则极为神速
翻译:如果只印两三本,不能算是简便;如果印几十乃至成百上千本,那就极其快了。

理解:运用作比较的说明方法,突出了活板印刷数量越多,印刷效能越高的优势。

C.用讫再火令药熔,以手拂之,其印自落
翻译:印完后再用火一烤,使药物熔化,用手轻轻一掸,那些字模就会自己掉下来。

理解:“拆版”是活板排版的最后一道工序,可以利用特殊的药物来完成,掉落下来的字模可以重复使用。

(3)“活板”和“造纸术”都是在原有的科学技术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活板”解决了雕板“效率低、不易修改”的难题,体现了“①________”的优势;蔡伦改进“造纸术”的突破点则是在原材料的选择上,弥补了“②”的缺陷。

它们均具有③的优点,为人类文化的传播和世界文明的进步作出了杰出的贡献。

(①②空用原文回答,③空用自己的话回答)
【答案】(1)C
(2)B
(3)①活②缣贵而简重③方便实用、造价低廉
5.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的题目。

庆历中有布衣毕昇,又为活板。

其法:用胶泥刻字,薄如钱唇,每字为一印,火烧令坚。

先设一铁板,其上以松脂、蜡和纸灰之类冒之。

欲印,则以一铁范置铁板上,乃密布字印,满铁范为一板,持就火炀之,药稍熔,则以一平板按其面,则字平如砥。

若止印三二本,未为简易;若印数十百千本,则极为神速。

常作二铁板,一板印刷,一板已自布字,此印者才毕,则第二板已具,更互用之,瞬息可就。

每一字皆有数印,如“之”“也”等字,每字有二十余印,以备一板内有重复者。

不用,则以纸帖①之,每韵为一帖,木格贮之。

有奇字素无备者,旋刻之,以草火烧,瞬息可成。

不以木为之者,文理有疏密,沾水则高下不平,兼与药相粘,不可取;不若燔土,用讫再火令药熔,以手拂之,其印自落,殊不②沾污。

【注释】①帖(tiě)帖,用标签标出。

②殊不:一点也不。

(1)解释文中加点词的含义。

①持就.火炀之()
②若止.印三二本()
③则第二板已具.()
(2)下列句中“为”字的意义和用法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例句:若止印三二本,未为.简易
A.孰为.汝多知乎
B.不足为.外人道也
C.夫子何命焉为.
D.是焉得为.大丈夫乎?
(3)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

不以木为之者,文理有疏密,沾水则高下不平,兼与药相粘,不可取。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上面文段介绍活板的排版,先后有六个步骤,请把空缺的三个步骤填在横线上。

设置铁板→__________放置铁范→__________→___________→按平板面
(5)活板的主要特征在“活”字,到底体现在哪里呢?请结合文中语句,写出三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①靠近②通“只”③准备
(2)D
(3)不用木料制作字模的原因,是因为木的纹理有疏有密,一沾水就会变得高低不平,再加上木刻的字会和药物粘在一起, (拆板时)拿不下来。

(4)纸灰冒之密布字印持就火炀
(5)“每字为一印”说明字是可以活动的,“乃密布字印”,可见排版是灵活的,“每一字皆有数印”,可见字印数目是灵活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